公文素材库 首页

有关于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时间:2019-05-11 14:57:57 网站:公文素材库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小编整理的发展心理学论文内容,供参考!

  积极心理学下的高职生德育模式构建

  学生的德育工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高职生德育工作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但由于目前高职生德育工作多沿袭了普教德育模式,这种传统的德育模式由于没有很好地把握高职教育的规律,对学生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似乎已经达到了瓶颈状态,需要有一种新的思想和思路来打破。而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恰为新时代高职生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积极心理学主张要打破传统心理学关注“问题、障碍”的消极模式,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把研究的视角转向关注人、社会以及生活的积极方面,倡导利用积极的力量和品质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获得良好的生活。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出发,对当代高职生德育工作新模式构建加以思考,对高职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当前高职生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目标消极化

  传统的德育模式德育目标定位具有明显的消极化特征。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往往习惯于从“问题学生”的“问题方面”出发进行“管、纠、训”,把德育教育目标片面地理解为关注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把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当作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德育工作陷入了被动和片面。此外,以“学生问题”为取向的传统德育模式过分关注部分学生问题方面,忽视了教育的首要目的应该是面向全体同学,注重潜能的开发和素质的培养。

  (二)德育思想片面化

  传统德育模式德育内容具有明显的片面化特征。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往往对德育教育对象的问题认识过于片面化,使实践过程中过分关注学生问题的消极方面,忽视了问题本身可以是一把“双刃剑”,导致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管理多服务少、批评多褒扬少的模式,这样的问题处理方式可以暂时性地压制学生的问题。但这种简单的、片面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很可能会通过消极的暗示作用对学生本人或其他学生产生负向的激励作用,使学生本人以及其他高职生开始关注自己的消极方面,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形成了过分关注消极问题,而忽视积极品质培养的思维定式。这种过分关注问题消极方面的、片面应对问题的德育思想,严重偏离了德育的培养目标,无法有效地实现德育注重潜能开发和素质培养的目标。

  (三)德育内容空泛化

  传统德育模式德育内容具有明显的空泛化特征。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往往从社会本位出发,没有充分挖掘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过多强调了“成才”教育,相对地忽视了学生“做人”的个人道德和素质的培养。导致德育内容无法贴近学生,对学生道德激励作用不强,流于形式,无法引起学生共鸣,甚至出现一些抵触情绪。

  (四)德育途径刻板化

  传统德育模式德育途径具有明显的刻板化特征。学校德育工作往往长于“灌”和“管”,疏于“导”和“放”,方式呆板,无法完全贴近学生的思想实质。德育工作载体创新性不够,仍以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课堂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往往作为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未雨绸缪地提前制订条条框框来“管”学生,无法充分“放手”,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辨别和判断,限制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导致学生参与性不强,引起逆反情绪。此外,活动载体的创新性不够,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学生德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目前我们的德育工作者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个阵地,导致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无法真正的“接地气”“生活化”。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一)深化德育内涵,用积极的力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与传统德育模式相比,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构建的新的德育模式德育目标定位不仅仅是帮助个别学生消除问题,更强调全体学生健全的道德和素质的培养,从根本上讲,预防和发展性的目标,比简单地帮助学生消除问题的目标更有意义。首先,积极心理学认为,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是预防问题产生的最好工具,因此,只要个体的潜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形成良好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就能自然而然地消除问题和困扰。

  新的德育模式应该从关注学生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心理品质出发,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力量,把他们培养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诚信、勇敢、乐观的成年人。其次,积极心理学认为,关注个体发展的潜力而不是问题,更能达到避免问题产生的目的。人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问题,如果缺乏积极的品质或内心力量不足,就会出现一些消极的情绪体验或不良的应对方式。因此,在平时德育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乐观精神,在活动中提升他们的幸福体验,在校园中为他们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力量,才能更好地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转换德育思想,用积极视角发现和解读学生问题

  与传统德育模式相比,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构建的新的德育模式倡导对个体或社会存在的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和社会能从问题中获得积极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问题本身虽不能帮助人类增加力量和优秀品质,但问题的发生却可以为人类提供展示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的故事是所有教育者耳熟能详的,对于一个用泥块砸了自己班上同学的男生,陶先生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用四颗糖奖励了他的守时守信、尊重他人、正直善良、知错能改,通过此事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积极品质,还引导学生自己认识到了错误,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因此,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把传统的从“问题学生”的“问题方面”出发进行“管、纠、训”转变为用积极的视角“启、导、奖”,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帮助其消除问题,发挥其潜能,促进其健康的成长。

  (三)丰富德育内容,用积极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

  与传统德育模式相比,从积极心理学视野出发构建的新的德育模式所蕴含的德育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活。首先,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可以帮助人类激发出一系列的赖以生存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

  因此,德育工作应该充分挖掘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内在需要,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确定德育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其次,积极心理学认为重视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对人的幸福感、满意度、乐观、创造、勇气等积极品质进行研究,关注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才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因此,德育工作应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实际需求、思想实际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从而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成人成长”的教育目的。

  (四)拓展德育途径,诱发学生积极情绪体验

  与传统的德育模式相比,从积极心理学视野出发构建的新的德育模式倡导德育形式的多样化、情境化、体验参与化。首先,积极心理学看重现实生活对提升个体幸福感的作用,认为学生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积极品质。因此,鼓励德育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结合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启发、激励等方式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积极心理。其次,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存在巨大的潜能,都有重视自我发展的需求。因此,鼓励德育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作用,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活动载体如新媒体等,通过设计多种的参与性强的活动,增加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促进学生积极潜能和正能量的发挥,真正做到把学生当作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学生主体性和发展性,从而增加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艺术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探析

  一、色彩与心理的物理性

  在外界没有光线的黑暗环境中,人们无法通过眼睛去感受绚丽世界的五彩斑斓,因此,色彩可以被认为是眼睛对接收到外界光所做出的反应,这种反应将在大脑中产生某些感觉,并最终影响到观测人的心理活动,色彩的心理物理性就是对心理活动与外界物理色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色彩心理物理性可以直接理解为是色彩的物理性质,只有掌握它的规律才能更加透彻地研究色彩心理。

  通常而言,色彩视觉有三种特性,人们可以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对色彩进行分析。首先,任何色彩都具有色调,作为色彩的主要特征,它是指在视觉上产生的色彩差别,例如光谱上不同波长、不同频率的光,在外在表现时就可以表现成红、黄、蓝等多种多样的色调(或色相),色相的种类很多,对色彩较为敏感的专业的人士可辨认上百种,通过相近、相邻色调的使用可以表现事物的柔和、统一和协调,通过对不同色调的对比(例如补色的对比)可以表达强烈的视觉冲击或晕眩,刺激人们心理反应;其次,色彩的明度(或被称为光度),指的是人眼对物体表面色彩的明暗程度的感觉,通过研究表明,色彩强弱主要有光波的振幅控制,通常能量越大的光波,其振幅也就越大,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白色明度最高,黑色则明度最低,明度对观测者的心理有较大影响,明亮的色彩给人的心理刺激大,使人易兴奋;暗的色彩给人的心理刺激性小,使人安静,有寂寞感;最后,纯度(或色彩饱和度)代表了颜色的纯净程度,从研究角度而言,纯度决定于色彩波长的单一程度,即波长越单纯,色光越鲜亮,纯度越高,从感性的角度而言,饱和度高的色彩容易调动人的情绪,饱和度低的色彩则对人情绪的影响或波动较小。

  除了上述色彩视觉三特性外,色彩还通过混色、色彩面积、暖冷色等多种空间和外在表现形式对人的心理造成影响,人们通过外界物质的色彩去感知、联想,人们在研究色彩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色彩理论,例如有杨格-赫尔姆霍兹的三色说、黑林的四色说等,如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光在视网膜感受器阶段是一种三色机制,而如果这种已经被编码的视觉信息在向大脑皮层视觉区的传导时,其通路又会变成亮度信号、红-绿信号及黄-蓝信号的四色机制,这种将三色说和四色说相统一的看法也就是颜色的阶段说。

  二、色彩心理因素与艺术设计

  1、色彩的联想

  色彩虽然通过观察者的视觉而被接收,但是观察者对视觉的接收可以引起全方位的感知过程,这就包括思维、记忆和推测,在这个过程中,色彩的基本特性、冷暖以及色彩空间表现形式等都会通过对人心理的影响达到色彩的艺术设计效果。正如前面所述,色彩联想也是全方位的,包括色彩的冷暖联想,色彩的强弱联想,色彩的轻重联想,色彩的华丽与朴素联想,色彩的轻快和忧郁联想,色彩的兴奋与沉静联系等等。通过对不同群体的色彩联想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对产品设计和标志设计都有参考价值。较为普遍的色彩联想通常是普天之下所有人的一致印象,例如红色容易让人联想到温暖、热烈或一些刺激的事物,蓝色则会让人联想到水、沉默或者一些冷静的场合,这是人们接收大自然潜移默化的心理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人们运用艺术的想象,才能表现和创造出不曾存在的事物,联想的结果不是各自概念的综合,而是一连串新观念和新情绪的变化,因此,设计师要充分利用色彩联想的力量,引导观赏者的联想,使之产生共鸣,达到审美与促销的目的。

  2、色彩的象征

  色彩的象征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的人们经过长期的文化、教育、风俗等多方面影响所形成的对色彩的观点或特定含义,因此,与色彩的联想相比,色彩的象征更具有相对的共通性、稳定性与延续性。由此可见,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可以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符号,具有标志和传播的多种功用。由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气息,因此色彩的象征也是不断变化的,例如,绿色在我国古代被认为是一种杂色,绿衣常用来比喻成地位低贱,古人一旦犯罪,就被罚裹绿色头巾,然而,随着人们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文化氛围的不断深化,绿色更多被用来作为森林的颜色,象征着自然、平衡、正常、绿化、环保与生长,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绿色都与植物有关,而又成为春季万物复苏、青春、清新、繁育和希望的象征,因此,中国邮政也将绿色作为识别色。

  由于紫色在早期的获取成本非常高,必须通过动物的分泌物来进行加工和印染,因此,紫色具有一定神秘感,同时也象征着高贵和庄重,在古罗马时期,高级教士、行政长官和军事领袖常穿着紫衣,希腊时代,只有国王可着紫色服装。如今,仍有许多女性更加青睐于紫色,这是色彩的心理感性因素所造成的,女性对紫色的心理作用,导致紫色成为一种女性的代表色,在男士的日常生活用品中难以出现。

  3、色彩情感的艺术设计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艺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需要充分考虑色彩的心理情感因素,从年龄角度而言,幼年儿童更加倾向于纯色和暖色调,随着年龄的增长,混色和冷色调应该更多的使用在表现成人的艺术作品中;从性格角度而言,感情丰富、直率外向的人大都喜欢纯度较高的暖色,因此,我们也可以将人的性格分为暖色型与冷色型;从教育程度的角度考虑,教育程度高的人喜欢淡雅的色彩以冲淡接收到的过多信息,偏爱雅致。除此之外,性别、地区等因素也是色彩艺术设计需要考虑的范畴,色彩心理学与艺术设计紧密联系能够更加准确和突出的表现艺术张力。

  三、结束语

  如今,色彩的研究更多的偏重于其艺术性,这涉及包括生理、设计、美学、艺术等在内的多个学科,本文从色彩心理学和艺术表现的角度对色彩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较为全面地看待和认识色彩心理学,总结色彩心理的规律,对色彩心理学理论与艺术设计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有关于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3166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