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完美的世界观后感影评

时间:2019-05-15 09:02:45 网站:公文素材库

《完美的世界》是一部首播于1993年的犯罪电影,影片主要由 凯文·科斯特纳和劳拉·邓恩等主演,网友们对这部电影也是给出了一致的好评,一起去看看吧!

01

电影并不是一次性看完的,分了3次。

前1/3是无聊翻电影时看见的,感觉这个电影虽然有吸引人的地方,但是情节有些缓慢。中间1/3等车无聊时看的,发现人物的性格渐渐清晰起来,很立体。最后的1/3是忍不住想知道结局,结果哭成狗……

两个为了越狱临时搭伙的人,性格和人品完全不同。路途中劫走小男孩,却开启了一趟奇妙的旅行,在旅行中,男主扮演着父亲的角色,完成了小男孩许多的愿望。快结尾时因为想吓唬加餐的父亲被小男孩打伤,为最后男主的结尾做了铺垫。

这个世界上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么?什么样的世界才是完美的?警察为了男主不和他的父亲一样,因为超速关进了少年看管所,可是这是男主喜欢的么?男主为小男孩制造了许多快乐的回忆,这或许就是他缺少的童年生活。

男主杀了一起越狱的人,因为他胡作非为,伤害小男孩,剩下他只是吓唬而已,最后被射杀后他的样子和开头进行了呼应,可能以为是一场独家,最后才发现是一场悲剧。其实这个结果也不是最悲伤的,算是一种解脱,但是男主对父亲阿拉斯加的向往却再也没有了。也许这会激励小男孩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可能小男孩以后的行为都会有男主的影子。

02

这是一部让我涕泪横流的电影。电影尾声,倚在树下的布奇温柔的跟小菲利普道别,让他举起双手缓慢的走向包围他们的警察,小菲利普,举着双手走向警察,却一步三回头的看向身后的布奇,终于走到半途的小菲利普转身朝相反的方向跑向了被抛在身后的布奇。影片尾声,催泪达到高潮。纯真弱小的菲利普,抱住中枪的布奇。艰难的世道里,没有什么比一个灵魂给予另一个孤独灵魂的理解与善意更让人感动。当你要变成一个铁人的时候,你可以举枪杀人,因为你要在丛林中战斗。当一个纯真的灵魂看到你的软弱的时候,你愿意尊重他所有的心愿,因为那是你完美的世界。

疲于奔命,被生活推着走的大多数,总是用最简便粗暴的方式看待世界。可是电影正是试图,给予观众更加仔细一点的角度。一个曾经杀人的逃犯的善良。你是今天的你,是被所经历的无数昨天所创造的。布奇是逃犯,是因为从小与妈妈生活在妓院,在八岁的时候杀了试图伤害他妈妈的人。也许所谓坏人,只是因为他刚好不被生活所善待。可是我们对于一个不幸的少数总是缺乏理解力与耐心,我们只想匆匆的下判断,把他归类为坏人,然后抛诸脑后。没有痛过的人,不会理解伤口。而影片里的小菲利普多像童年的布奇,父亲的缺失,严厉的母亲总是忽略了他小小的心思和愿望。布奇以逃犯的身份出现,却带给了小菲利普父爱般的感受,弥补了他缺失的理想父爱。而布奇看见小菲利普其实是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影片尾声,中枪的布奇捂着伤口,追赶小菲利普,他说,他只杀过两个人,一个伤害了他的母亲,一个试图伤害小菲利普。讲给小菲利普的,也是讲给自己的。影片到这里,我们终于透过时光看到了,童年受伤却要徒手与世界搏斗的小布奇。

03

八次点题八个“perfect”,第二篇影评里面已经指出来了。

我就不多做内容上的分析,简单谈谈我的感悟吧。

我一直相信人们更愿意帮助与自己类似的人,或者能从别人眼中看到的自己。所以,一个人与别人相似的地方越多,理论上更容易受到帮助。

片中可以看到的是,男主似乎对于小孩子特别的关注,很多地方我们都匪夷所思。比如将训斥孩子们的一家人(让他们搭车)车给抢了,比如要教训打骂孩子的父亲(让他们住宿一晚)。对于大人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他看得尤为重要。片中也带过他自己小时候的一些经历。

可能是自己遭遇过的东西,不想让别人再遭遇。他所帮助的都是那些孩子,这里不去评判男主是否有忘恩负义的嫌疑,对于童年所产生的阴影表示心疼。

有一个片段我记得很清楚,小男孩偷偷拿了服装店里的万圣节服装,男主给了小男孩一个选择,你跟我或者你拿着服装还回去。男孩犹豫了两秒,选择了跟男主走。能看的出来,西方对于人权和平等的概念还是普及的非常广的。

有一个例子,中国人遇到你会问:“你爸爸叫什么名字呀?”外国人遇到你会问:“你叫什么名字呀?”民主是个好东西,但一旦失去控制会变成洪水猛兽。

回来,移情,无论是对于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都是一个评判的标准。很多道理,你听不进去,哪怕讲得再正确也没人听。能够让人移情的人或者物,都是非常可贵的。有市场才有资金,有钱才有人才涌入,有人才市场才能发展起来。真的有天才用作品带动市场也是好的,很少见。

男主移情了,做出来一些本在他立场上不会做的事,人就是这么奇妙,很多事情用逻辑是无法解释的。有句话说,英雄是无法预测的,这也是我们能够对抗人工智能的本钱。

来来回回就讲了两个字“移情”,这也是我切入电影的一个点。

04

说说电影里面三个父亲:买新车和家人野餐的父亲,农场的父亲(爷爷),以及费力和布奇。

野餐的父亲是有家庭责任的父亲,小心细致照顾家庭,会安慰因为孩子把可乐撒在新车座位被妈妈责怪的孩子,虽然自己也很心痛。农场的父亲养活一家很辛苦,管教孩子的方法比较简单粗暴,其实也是非常爱孩子,被枪逼着才说的出口。费力和布奇都没有父亲陪伴,这正好成了一种满足,布奇把费力当做小时候的自己,信任费力,保护费力,鼓励费力尝试从未做过的事情。在布奇的半暴力助攻下穿上了精灵服装顺利体验“Treat or Trick”,坐在车顶感受云霄飞车,这些都是单亲妈妈条条框框约束下不曾给予过费力的快乐。

好的父亲应该是给孩子勇气,作为孩子榜样,给孩子带来安全感的人。看到一篇采访李安的父亲节专访,作为家中长子在父亲的学校没有考出好成绩,父亲一度请台中南最好的老师给李安补习,成绩依然不够理想,最后还上了父亲最不喜欢的影剧专业。而父亲希望他做的是出国留学,做个大学教授。当然李安没有完成父亲的期待。在美国硕士毕业后,他在家里待了6年,写剧本、带孩子、做菜、打零工。父子关系始终是他心里的一个结,他说「对我来说,中国父亲是压力、责任感及自尊、荣誉的来源……一方面我以自我实现与之抗逆,另一方面我又因未能传承而深觉愧疚」。他把这种愧疚通过另一种方式传承下去,就是拍了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直到2000年《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国语片奖,父亲第一次在采访表露出认可。如果李安父亲一开始就支持李安的选择,保护他的梦想,可能李安拍不出这么经典的父亲三部曲,但是肯定不会一直带着愧疚,会过的开心一些,说不定可以拍出《时空恋旅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完美的世界观后感影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629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