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知识点,学习、复习起来更加方便。下面是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①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②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2有理数
1.2.1有理数
①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②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1.2.2数轴
①具有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1.2.3相反数
①只有符号不同的数叫相反数。
②0的相反数是0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1.2.4绝对值
①绝对值 |a|
②性质: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的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的0
1.2.5数的大小比较
①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②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有理数的加法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去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④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⑤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c)+b
1.3.2有理数的减法
①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a-b=a+(-b)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4.1有理数的乘法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的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③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④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的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⑤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ab=ba
⑥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ab)c=(ac)b
⑦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b+ac
1.4.2有理数的除法
①除以一个不等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②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③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④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指出先做什么运算,则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
1.5有理数的乘方
1.5.1乘方
①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a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
②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的正数。
③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④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5.2科学记数法。
①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1.5.3近似数
①一个数只是接近实际人数,但与实际人数还有差别,它是一个近似数。
②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
③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①单项式:表示数或字母积的式子
②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③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
④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⑤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⑥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①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而且相同字母的次数相同的单项式。
②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③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④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⑤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⑥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3.1.1一元一次方程
①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②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而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
③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⑤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3.1.2等式的性质
①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②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①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与去分母
①一般步骤: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一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利用方程不仅能求具体数值,而且可以进行推理判断。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4.1.1几何图形
①把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②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是立体图形。
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④常常用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来表示立体图形。(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⑤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4.1.2点,线,面,体
①几何体也简称体。
②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有直线和曲线)
④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点无大小之分)
⑤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⑥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⑦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就能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形成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
⑧线段的比较:1.目测法 2.叠合法 3.度量法
4.2 直线,射线,线
①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③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④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⑤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的点叫做中点。
⑥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⑦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4.3 角
4.3.1角
①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②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③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分就是1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④角的度,分,秒是60进制的,这和计量时间的时,分,秒是一样的。
⑤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
①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4.3.3余角和补角
①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②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③等角的补角相等。
④等角的余角相等。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鐐劤缂嶅﹪寮婚敐澶婄闁挎繂鎲涢幘缁樼厱闁靛牆鎳庨顓㈡煛鐏炲墽娲存鐐达耿閹崇娀顢楁径瀣撴粓姊绘担瑙勫仩闁告柨绉堕幑銏ゅ礃椤斿槈锕傛煕閺囥劌鐏犻柛鎰ㄥ亾婵$偑鍊栭崝锕€顭块埀顒傜磼椤旂厧顣崇紒杈ㄦ尰閹峰懘骞撻幒宥咁棜婵犵數濮伴崹鐓庘枖濞戙埄鏁勯柛鏇ㄥ幗瀹曟煡鏌涢埄鍐姇闁绘挸绻橀弻娑㈩敃閿濆洨鐣洪梺闈╃稻濡炰粙寮诲☉銏℃櫜闁告侗鍠涚涵鈧紓鍌欐祰妞村摜鏁敓鐘茬畺闁冲搫鎳忛ˉ鍫熺箾閹寸偛绗氶柣搴濆嵆濮婄粯鎷呴崨濠冨創闂佹椿鍓欓妶绋跨暦娴兼潙鍐€妞ゆ挾濮寸粊锕傛⒑绾懏褰х紒鐘冲灩缁鈽夐姀鈾€鎷婚梺鍓插亞閸犳捇鍩婇弴鐔翠簻闁哄倸鐏濋顓熸叏婵犲嫮甯涢柟宄版嚇瀹曘劍绻濋崒娑欑暭婵犵數鍎戠徊钘壝洪敃鈧—鍐╃鐎n偅娅滈梺缁樺姈濞兼瑧娆㈤悙鐑樼厵闂侇叏绠戦崝锕傛煥閺囩偛鈧綊鎮¢弴銏$厸闁搞儯鍎辨俊濂告煟韫囨洖校濞e洤锕、鏇㈡晲韫囨埃鍋撻崸妤佺厸閻忕偛澧藉ú鎾煃閵夘垳鐣垫鐐差儏閳规垿宕堕埡鈧竟鏇犵磽閸屾艾鈧绮堟笟鈧、鏍川椤栨稑搴婇梺鍦濠㈡﹢鎮″鈧弻鐔告綇妤e啯顎嶉梺绋匡功閸忔﹢寮婚妶鍥ф瀳闁告鍋涢~顐︽⒑閸涘﹥鐓ラ柟璇х磿閹广垹鈽夊锝呬壕婵炴垶鐟$紓姘舵煟椤撴粌鈧洟婀佸┑鐘诧工缁ㄨ偐鑺辩紒妯镐簻闁哄浂浜炵粙鑽ょ磼缂佹ḿ绠撴い顐g箞椤㈡﹢鎮㈤崜韫埛闂傚倸鍊烽懗鍓佸垝椤栨稓浠氶梺璇茬箰缁绘垿鎮烽埡浣烘殾闁规壆澧楅崐鐑芥煟閹寸們姘跺箯濞差亝鐓熼幖绮瑰墲鐠愨€斥攽椤旂偓鏆┑鈩冩尦瀹曟﹢鍩¢埀顒傛崲閸℃稒鐓熼柟閭﹀幗缂嶆垶绻涢幖顓炴灍妞ゃ劊鍎甸幃娆忣啅椤旂厧澹夋俊鐐€ф俊鍥ㄦ櫠濡ゅ懎绠氶柡鍐ㄧ墛閺呮煡鏌涢妷鈺婃閹兼潙锕濠氬磼濞嗘帒鍘$紓渚囧櫘閸ㄨ泛鐣峰┑瀣櫇闁稿本姘ㄩˇ顓炩攽閻愬弶顥為柟绋挎憸缁牊寰勯幇顓犲帾闂佸壊鍋呯换鍐夐幘瓒佺懓饪伴崟顓犵厑闂侀潧娲ょ€氫即鐛Ο鍏煎磯闁烩晜甯囬崹浠嬪蓟濞戞鐔哥瑹椤栨碍顔嶉梻渚€鈧偛鑻晶顖涖亜閺冣偓閻楃姴鐣烽弶搴撴闁靛繆鏅滈弲顏堟偡濠婂嫭顥堢€规洘妞芥俊鐑芥晝閳ь剛娆㈤悙娴嬫斀闁绘劖娼欓崝銈夋煟濡や礁鍝烘慨濠冩そ瀹曘劍绻濇担铏圭畳闂備焦鎮堕崝灞界暦椤掑嫧鈧箓宕稿Δ鈧粻锝夋煥閺冨泦鎺楀箯濞差亝鐓熼柣妯哄级婢跺嫮鎲搁弶鍨殻鐎规洖鐏氬ḿ蹇涘煛閸愵亷绱抽柣搴$畭閸庨亶骞婅箛娴板鎮欓悽鐢碉紲闂佺ǹ鏈銊ョ摥婵°倖顨忔禍娆撳础閸愯尙鏆﹂柣鎾冲瘨濞尖晠鏌ㄥ┑鍡樺櫢濠㈣娲熷娲传閸曨厜鐘绘煕閺傝法鐏辨繛鍡愬灲閹瑩鎮滃Ο鐓庡箥闂傚倷绶¢崣蹇曠不閹达妇宓侀柟鎵閻撴瑩姊洪崹顕呭剱闁靛洦绻冮幈銊︾節閸愨斂浠㈤悗瑙勬磸閸斿秶鎹㈠┑瀣妞ゆ挾濮靛▓濂告⒒娴g瓔鍤欓悗娑掓櫅椤繈濡搁埡浣侯槯濠碘槅鍨靛▍锝夊汲閿曞倹鐓涢柛銉㈡櫅娴滃綊鏌涢顐¢偗闁哄本鐩、鏇㈠Χ閸涱喚浜栭梻浣告啞宀e潡寮拠宸綎婵炲樊浜滃婵嗏攽閻樻彃鈧粯绂掕濮婅櫣绮欓崠鈩冩暰闂佺粯顨嗙划鎾诲春閳ь剚銇勯幒宥堝厡闁哥喐鐓¢弻鐔煎礄閵堝棗顏�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02204.html
- 上一篇:精选猴年春节祝福语
- 下一篇:老婆生日幽默祝福语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