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近代作家,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关于鲁迅的小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关于关于鲁迅的小论文一一 鲁镇意象与文化语境、意境的关联
作为汉语的“这一个”,鲁迅无疑是使用汉语写作的典范,无论是情境还是社会文化语境,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制约着他,这也与他的生存习俗及其生存模式息息相关。作为汉语的“这一种”,鲁迅的小说文本,无论是叙事策略还是叙事审美形态,无疑都渗透了这种文化语境乃至意境理念的“基因”.比如,鲁迅笔下的鲁镇,就是一个渗透了鲁迅自身文化审美观念的意中之象(即意象),被鲁迅“意中”的这个鲁镇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典型环境,鲁迅笔下诞生的每一个典型性格都与鲁镇的文化血肉相连,无论阿Q生存的未庄还是“我”与吕纬甫、魏连殳,以及车夫遭际交往的S城,也都被覆盖在鲁镇文化的“麾”下,鲁镇的文化语境业绩也就决定了鲁迅笔下的人物性格差不多都被“定格”在“鲁镇化”的语境之中。说得更确切一点,这种“定格”就是一种文化习俗、生活模式的“定格”,也是一种“集体习惯”的“定格”,什么样的文化环境就滋生什么样的文化性格,这似乎也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及其规范。
不过意象之于本象是一种超越,虽然鲁镇就是绍兴的代名词,但我们以文学的规范说法,鲁镇又不等于绍兴,他是经过作家思考、沉淀以至命名,是被艺术化、理想化了的一个世界,他虽然魂系绍兴,却又是梦中的绍兴、模糊的绍兴,是被形而上思维高度抽象化了的一个边缘无限宽泛、却又要“收取门票”的特定世界,不是什么人想进来就能进来的世界;既然是“意中之象”,凡是能进来的人物形象也应该是作家艺术世界中的意中之人,诸如孔乙己、祥林嫂、阿Q以及吕纬甫、魏连殳、包括那个车夫等都是作家的意中之人,作家往往不请自到。
鲁镇是江南水乡,又是两千年封建文化根深蒂固的一个“封地”.它是鲁迅独有的意象的生产“基地”,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缩影;是艺术的天堂,又是生活中的“黑暗王国”.你无论是从孔乙己走进鲁镇,还是从祥林嫂走进鲁镇,似乎都能领略到“咸丰酒店”的虚荣以及鲁府、赵府、钱府等大同小异的风格及其某种象征意味。鲁镇是鲁迅对于绍兴的一种超越与抽象。显然,文化语境对于小说叙事的制约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要真正了解鲁迅其人其文,首先就要了解鲁镇的文化背景以及语境,正是鲁镇文化语境成就了鲁迅笔下的鲁镇意象。的确,要了解鲁迅小说之象,就绕不开鲁镇之象;要了解鲁镇之象,又绕不开绍兴之象。只有深入绍兴这个真境才能梦入鲁镇这个虚境,从那里去探索、触摸鲁迅及其笔下各种人物的“心跳与脉动”,才更有利于我们不偏不倚地认识鲁迅、释读鲁迅、把握鲁迅。
如果说鲁镇之象就是国象民态的缩影,那么鲁迅笔下涌现的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也就是一个个国象民态的缩影。的确,国大多象,险象环生,在鲁迅艺术构思中都逐一被还原成了一个个典型形象,这一个个典型形象聚沙成塔--凝聚成一种创作思想,即国民性批判和民族启蒙之大义。
“集体无意识”理论虽然来自西方,但在中国、在鲁镇也存在“集体无意识”文化形态,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就是鲁镇集体的记忆与沉淀,是鲁镇与史俱来的一种文化滋生了这些“鲁镇化”了的人物,我们也可以套用歌德的那句惊世之语:不是鲁迅创造了孔乙己、祥林嫂、阿Q,而是孔乙己、祥林嫂、阿Q创造了鲁迅。与其说是孔乙己、祥林嫂、阿Q创造了鲁迅,还不如说是鲁镇的文化语境创造了鲁迅,因为那里是鲁迅精神的出入口,阿Q们一个个从那里走进来,又一个个从那里走出去。
无疑,在鲁迅的鲁镇意象中,象是极为丰富而又复杂的,这些极为丰富而又复杂的象,被演变成为一个又一个鲁镇形象,他们既是文化语境的产物,又是意中之象的升华,意象与文化语境都在作家的构思过程中发酵,最终构成一个个复合体--即一个个被深深打上鲁镇文化烙印的“这一个”或“那一个”.文化语境所拥有的能量不断给作家输血、充电,使其“造人”自如;否则,断血、断电,作家的意中之象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舵之舟,如此,还遑论文学创造?可见,鲁迅笔下营造的鲁镇意象是被本土文化语境“定格”了的集体记忆与沉淀,“这种文化浓度不仅存在于它的结构、时间意识和视角形态之中,而且更具体而真切容纳在它的意象之中。研究中国叙事必须把意象以及意象叙事方式作为基本命题之一,进行正面而深入的剖析,才能贴切地发现中国文学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学的神采之所在,重要特征之所在。”
就鲁迅小说叙事形态而言,本土文化语境与意境审美观念都被凝聚在了鲁镇意象之中了,语境与意境息息相通,可以说是语境生发意境,意境又观照语境,这种关系在鲁迅的艺术构思中就成了鲁镇意象的内质。我们释读鲁迅的小说,都不能绕开语境与意境的双重文化背景,鲁迅小说的生存语境与意境背景,是二十世纪中国社会最动荡最黑暗的文化背景,也只有在那种文化背景之下才能营造鲁镇意象,才能塑造出诸多以阿Q为代表的鲁镇群像。可见,饱含语境制约的意境审美观念的参与乃至渗透,又使得鲁迅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不乏一种“中国式”的含蓄与内敛,可谓静水其外,流动深处,即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应该承认,与文化语境息息相关的意境审美形态并非是中国抒情性作品的“专利”,自中国小说诞生以降,建立在本土文化语境基础之上的意境审美形态,就成为汉语小说的一种文本品质,这就是意境文化及其审美观念的参与及渗透,也就是让汉语小说成为汉语小说的一种文化标志抑或胎记。尽管鲁迅小说文本也多有“拿来”的痕迹,但小说文本从立意到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经过鲁镇文化语境的检测与浸泡,最终才成为鲁镇意象中的“这一个”或“那一个”.“鲁镇化”就是“中国化”抑或“民族化”,是对“中国化”抑或“民族化”的缩影集成,是由宏观转化为微观的“疗救试验地”.说的更明确一点,就是鲁镇意象之“象”,可由大到小,一旦进入小说又自然发酵,从而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尤其含蓄的题旨与思想,也不乏“春秋笔法”--情也幽幽义也幽幽,这在鲁迅小说文本中也不乏其例,其表义的曲折性也就见其意境之境的审美意味了。
二 作用于鲁镇种种“象”中的语境与意境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就是鲁镇意象中的一个十分贴切的文化符号。据有关资料,鲁迅生前曾与人“自诩”《孔乙己》是他最得意的一篇作品,是他在一种极其从容的状态下写就的一篇超短精品。所谓“从容的状态”,可以不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的状态?比如“咸亨酒店”就是鲁镇特有的一个文化标签。它属于鲁镇,也属于孔乙己。孔乙己只有在“咸亨酒店”“挂职”,他才能成为孔乙己。从审美观念上说,《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文化风景就具有一种意境美学意味。
小说开篇就把“咸亨酒店”的格局凸显出来,给人营造的一种想象空间是,--接下来要来这里“打肿脸充胖子”的人一定是一个穿长衫的别样的“这一个”,果然,接下来迎“刃”而出场的孔乙己确实很特别。作者对孔乙己的一番描述就埋下一个伏笔,孔乙己无疑是一个失败者抑或某种文化的牺牲品,因为前面已经为他准备好了的文化平台--“咸亨酒店”本身,就算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暗示:见识一下穿着长衫来此一醉的孔乙己吧。于是,孔乙己的身世遭遇就被“咸亨酒店”这个文化平台“一览无遗”.横竖看去,鲁镇的“咸亨酒店”就是专为孔乙己的“落魄表演”而特设的,他的性格及命运似乎与鲁镇早已融为一体。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着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这副形象特征描述,俨然诞生在鲁镇“咸亨酒店”的一幅活漫画,真乃人比人、似人又不似人呐!这种语境就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想象的空间:这个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却又站着喝酒,似乎很想在一群短衣帮面前做做人,可是想做人却又不像人,倒还不如脱去长衫混在短衣帮里面随便喝上几杯更本分。本来就是一个冒充的“阔爷”,却硬是要“排”出九文大洋。于是,便引来一片怀疑与嘲弄,赖活着还死要面子,结果导致他在“咸亨酒店”丢人现眼,出尽洋相,尊严扫地。这种看似不动声色的叙事,却让读者在不经意中触类旁通,即由语境逼出意境:是谁扭曲了孔乙己的人格?竟让他活得如此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小说虽然没有直白创作动机抑或立意与题旨,但读者也不难透过字面给出自己的答案:一个原本进取的读书人如今居然落魄到这步田地,谁该为他买单?孔乙己实在是鲁镇的不幸!更是那个时代的不幸!不言而喻,那个时代就不能让孔乙己这种人活得有尊严,因为那个时代的本身就没有尊严,俨然一个无形的大脓包!小说中的文化语境之重要背景就是直通兴盛于鲁镇的封建科举制度,正是这把无形的“封建文化”之“软刀具”把一个好端端的读书人--孔乙己给“戕害”了!
“咸亨酒店”就是交代孔乙己穷途潦倒、生不如死的“文化载体”.小说中文化语境又依赖一种话语蕴藉滋生语言的张力,既运用话术把故事讲得比较含蓄,这样才能在意中生境,境就是一种空间,这种空间就是想象的空间。倘若叙事话语不能给读者带来一个个想象的空间,那么意境也就成了一个个“空头支票”.说到底,意境意识就是空间意识,意境美就是空间美,就是汉语小说在叙事中营造的一种“留白”效果。尽管古今中外各种流派的小说叙事都离不开想象,其立意(即主题思想)也都深深隐藏在人物形象的言谈举止之中,也可以说很含蓄,但汉语小说叙事中所渗透的意境理念,完全是一种语言习惯,不像西方小说叙事更多呈现的是一种想象的能力乃至天赋;而汉语小说叙事所呈现的一种意境审美形态,特别需要一种典型环境尤其一种特定的文化语境的支持,同时又借助于话语蕴藉的语感,在叙事中常常会产生一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话语效果,就好像每一篇小说叙事都如同在举办一场“中国谜语大会”,小说家每每讲出一段故事,其“谜底”就会不打自招被读者了然于心。有些话明明说得很含蓄、也很含混,而汉语小说的读者就能常常凭借文化语境的种种暗示而得以理喻乃至顿悟。所以,汉语读者阅读汉语小说,往往不需要卒读就能知其结局一、二,这或许就得益于语境的帮忙。
如此种种特质,可能就是汉语小说区别于西方小说最本土的地方。鲁迅显然没有而且也不会跳出这种语境的“魔掌”,意境审美形态也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呈示在其中。的确,在鲁镇“咸亨酒店”出场的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在那里重演活受罪死要面子的悲剧性格,其命运的结局也就被他自身的性格瘤给出了答案:孔乙己这种人肯定活不好,在封建文化缩影的鲁镇,就是孔乙己的葬身之地。这个结局在小说叙事中一直是含蓄着的,但在语境与意境的作用下,这个结局在读者的想象空间里并不神秘,读者知人论世,通过剖析鲁迅的小说主题及其鲁镇的文化背景,孔乙己的悲剧又要在鲁镇重演的立意,是不难破译的。
祥林嫂也属于鲁镇的“这一个”.鲁迅小说研究中,人们对祥林嫂形象的释读已经够多的了,本文所要强调的是鲁迅小说叙事文本不仅语境作用其中,而另一个要素意境--作为一种审美形态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介入乃至渗透到鲁迅小说叙事文本之中,并成为鲁迅小说叙事之审美形态中一个最本土、最鲁迅的文化特征。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鲁迅并非刻意地去建立意境文本,而是一种不自觉的叙述习惯和话语习惯的自然“撮合”.意境审美形态表现在叙事话语上,就是一种话语蕴藉,就是一种含蓄,只有做到叙事话语的蕴藉与含蓄,意境空间说、想象说才可以成立。在鲁迅为数不算多的小说作品中,《祝福》是最富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一篇,从标题的设立就可以领悟到一种语境与意境的魅力!在鲁镇,“祝福”的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莫大的讽刺,已经成为孔乙己葬身之地的鲁镇,下一个就轮到了祥林嫂。讽刺的意味在于,鲁镇不是在“祝福”节日,而是在“祝福”一个人的死。死对于祥林嫂,的确就是“福”!现在文学研究者们似乎更看好沈从文、郁达夫、废名等作家小说叙事文本的意境层面,似乎认为鲁迅小说就是国民性批判和民族启蒙(洋溢着一种立人思想),至于意境追求似乎就不敢恭维了。其实这是对鲁迅小说的误读。
在鲁迅小说叙事文本中,也同样拥有说不完的“意境”存在形态。
《祝福》的标题就很有张力,就像一首抒情诗,立意彰显出一种充满苦涩的想象空间。在一个以礼教的名义扼杀、毁灭幸福与伦理的世界里扬起一面“祝福”的旗帜,透过字面从文化背景上去考量,“祝福”的曲包之意就预示着一种凶多吉少的悲情色彩。小说开头采取逆时叙的方式,推出“我”在大年临近之际所见到的祥林嫂,祥林嫂的一番关于死后鬼魂有无之谜的“打听”,让“我”极端惊讶、困惑以致无言以对,一颗不安的心一直悬到得知祥林嫂悄然死去。接下来的顺时叙就是交代是谁“杀”死了祥林嫂?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去深入展开意境层面的释读,那些回归顺时叙的故事情节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小说逆时叙的开头,已经扩展了意境所覆盖的意义:祥林嫂死于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的载体--鲁镇,才是由外而内逐步“杀”死祥林嫂的刽子手!顺时叙所交代的鲁四老爷、柳妈、卫老婆子、贺老六等相关人物的所作所为,无论虚伪、阴险、愚昧无知与否,不过都是封建文化的“附庸”乃至“牺牲品”,他们本身没有力量能毁灭祥林嫂,是封建文化给了他们种种有效的“毒剂”,才使得他们一个个成了毁灭祥林嫂的帮凶。
也有人认为意境只有回归自然才成为意境,但换一种说法,意境回归人性也同样可以成为意境。固然,鲁迅的《故乡》《社戏》等小说的自然意境形态比较突出,然而,我们从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人物的人性层面去考察审美形态,也并非是无中生有、节外生枝。比如《祝福》结尾一段交代:“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人们以无限的幸福。”这段诗一般的结尾,语境有了,意境也有了,不管是反讽也好,还是以抒情为基调去诅咒一种文化也好,这段文字都体现了语境与意境的互相关联。“语境是说话人和受话人话语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社会关系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泛而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
王一川在强调这一点时,也以《祝福》中祥林嫂捐了门槛之后遭遇四婶“你放着吧!祥林嫂”一句话透心的刺激所造成的巨大影响为例,阐释了语境在小说叙事中的重要性。所以说语境往往决定意境,意境实际上呈示的是一种话语含蓄效果。正是因为含蓄的魅惑,才诱发了想象并拓展了想象的空间。到底是怎样的“天地众圣”在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这种意境覆盖下的含蓄就给读者留下了不尽的“猜想”抑或想象。
三 坚持“以中释中”,让我们更能走近鲁迅
以鲁迅为代表的汉语小说,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本土文化语境的制约,在小说叙事中也不知不觉地成为意境话语的践行者。小说立意明明是很确定的,但在叙述中总是“不作正面说明,而用委婉隐约的话把意见表达出来”.不单《故乡》《社戏》《风波》《白光》等小说这种委婉更为显而易见,即便像《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这些国民性批判色彩比较浓烈的小说,也不乏“以少寓多”、“小中蓄大”,即在有限之中蕴含无限的汉语小说叙事特质。阿Q虽然死了,但阿Q在读者的情感评价里,他与孔乙己、祥林嫂是殊途同归,只是阿Q的死比孔乙己的死影响面更大,比祥林嫂的死更有声有色,一句“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的呼叫,既概括了国人普遍存在的真愚昧,也暗示了这种文化的恶性循环,也就是说国人自欺欺人的丑陋不会因为一个阿Q的倒下就划上了句号,中国社会还要为这种“恶之花”继续付出代价,甚至没有穷期。
可谓一代人的愚昧浓缩在了一个人身上,一个人的呼叫意味着一代人的死不觉醒!静静一想,“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的呼声,实在是太有张力了!此言不仅激活了故事的全部,而且刺痛了一下国人的“软肋”,同时也是汉语小说叙事话语的一大突破,一句话或许唤醒了无数国人对于中国社会的反思与拷问,中国社会究竟能够靠谁去救救不计其数的阿Q们?能够拯救阿Q们才能够拯救中国!难道不是吗?的确,“《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是无穷的,从革命的角度去看,从精神胜利法的角度去看,从文化性格的角度去看,都可以给我们无穷的启发。”
要发掘、释读《阿Q正传》其“无穷的启发”,就要坚持“以中释中”抑或“以中释鲁”的思路,“无穷”显然是指在本土文化语境制约下的主题思想意义的“无穷”,也是意境审美层面的“无穷”.与其说这是汉语小说叙事的技巧,还不如说这就是意境审美形态的魅力所在。中国小说家最为烂熟于心的一点是,汉语小说叙事有两个致命的关键词,一是故事性,二是话术,两者缺一不可。“所谓‘话术',就是运用巧妙的言辞,以达成其高度形式的小说意识。”
西方学者可以把叙事看作是一种“修辞”,那么我们又何以不能把话语蕴藉也看作是一种“修辞”呢?从汉语言的角度说,所谓“修辞”强调的就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技巧及其效果,即“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各种表现方法,恰当地表现与说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活动”.鲁迅作为汉语写作的典范,他在小说叙事中塑造的每一个典型人物,既是鲁镇的“这一个”,也是修辞的“这一个”,其文化语境以及意境审美形态,都与小说叙事的意境审美观念息息相通,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
关于关于鲁迅的小论文二鲁迅的小说总给人一种读不懂又抓不住的感觉,需要通过反复的阅读、分析,才能对其小说有进一步的理解。
然而即使是研究鲁迅的专家也不敢说对鲁迅创作有深刻而完全的把握,自然,对鲁迅创作时的动机和思想状态的摸索,研究者们也是谦虚谨慎,不敢轻下断言,可见鲁迅小说是那么的艰深而晦涩。为什么鲁迅小说让人这么难以读懂?
一、鲁迅小说中的复调特征
竹内好认为鲁迅小说中本身就没有呈现出一种单一的、完整的主题和中心,或者说这种主题和中心并未完成。这个评价看似见解独特,实则颇为中肯。“鲁迅小说里仿佛有两个中心。它们既像椭圆的焦点,又像平行线,是那种有既相约、又相斥的作用力的东西。”
也就是说鲁迅小说创作意图本身就不是为了表达单一的思想,其中是多种观点的片段之间,若即若离,它们复杂而无规律地嵌合在行文之中,让人难以轻易地拼接而理解。鲁迅的小说很像一种合奏,却又不是规整的交响乐。它是一种看似随性,实则精致高妙的演奏。鲁迅像是握着高超的指挥,同时让很多种乐器同时演奏,呈现出多重的声音掺杂在一起,让读者很难分辨。当你稍稍分辨出一些音色,似乎把握了其中一种声音时,这种声音似乎又改变了,戛然接上了另一种关联不大的声音。这种思绪的流动节奏让人读起来因为常常阻滞不通而懊恼,同时也让人感慨指挥者那不同凡响的、深邃的思想。因为捉摸不透,所以鲁迅小说比其他小说具有了更宏大的意蕴空间。
小说 《在酒楼上》是鲁迅思想进入“彷徨”中的早期作品,被周作人称作 “最具有鲁迅气氛”的小说。《在酒楼上》讲述的是关于知识分子的题材,这篇小说与同时期其他作家以第一人称 “我”来创作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有很大的区别。鲁迅没有平铺直叙,直抒自己对知识分子的观点和情感,而是选择用 “我”的视角来讲述关于主人公吕纬甫的这样一个故事。那么鲁迅这种表达方式的用意何在? 他想表达自己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与状态?
《在酒楼上》以“我”的角度讲述了 “我”与吕纬甫的故事。这里的 “我”并不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不只是一个旁观的叙述者,而是参与到故事中的人物。他与吕纬甫一样都是具有独立的情感、独立的思想和理智的人,作为故事之中的一个元素,他也推动着故事的发展。故事中的 “我”和吕纬甫具有许多共同点: “我们”曾是一起去城隍庙拔掉神像胡子的新青年; 是议会讨论 “改革中国”的方法道路而打起来、激情澎湃的青年。“我们”虽然曾经都拥有激情澎湃的理想,如今却因为革命的失败以及生活的无奈而落入沮丧和彷徨中的中年人。不同的是,“我”和吕纬甫同样面对生活的无聊和寂寞,他们的选择却不同,“我”坚持在寂寞和彷徨中前进、反抗,而吕纬甫却选择放弃前进,回归到世俗生活当中。吕纬甫渴望从世俗生活中找到继续生活的动力。鲁迅想通过这两个人物寄予怎么样的思想? 对于这个问题,有评论者认为,文中的 “我”可以等同于鲁迅,表达鲁迅作为一个选择继续抗争者,想要借此批评那些因为一些挫折便放弃了努力的知识分子。但这种说法过于简单化、平面化。
回到 《在酒楼上》原文,我们会发现,文章不只是鲁迅批判 “遇到挫折就放弃”的这一种声音。鲁迅对吕纬甫固然有批评之意,但同时还有着对吕纬甫寂寞和可怜处境的感同身受,全文也萦绕着挥之不去的兔死狐悲的哀婉之情。并且作者虽然与两个人物之间都具有这样那样的联系,甚至他们与作者有着某种精神上的联系,但其实作者对这两个人物都有批判。作家似乎是在两者之外,或者是在两者之上去发出自己的声音,与文中两个人物独自的思想,他们所各自发出的声音是不能混同的。所以对文章中的声音作一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鲁迅的精神世界。
这里有必要对上文所提到的小说中的声音进行解释。
小说 “艺术地再现生活本身的复调本质”因此可以说小说是一种独特的声音,或者说小说本身就是一种话语形式。只是这种话语形式不像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交谈。他的媒介不是人声带发出的声音,而是经过加工和组织的语言符号。巴赫金把人的本质界定为 “人在存在当中无可回避”的对话。小说来源于生活,小说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所以小说中也必定存在着许多对话。鲁迅的小说从创作之初至今,连续不断地受到许许多多的关注和研究,也正是因为鲁迅小说中声音多种多样。在鲁迅小说中,众声喧哗,声源多重,且声音之间关系交叠复杂,但是就是在这种多重复调之中,交织出内涵丰富又具有难穷尽、广阔的意义空间,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小说中的复调对话了解难以抓住的小说内涵。
二、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复调性分析
就 “我”和吕纬甫之间的 “对话”关系而言,小说中并没有把话语权完全的交在 “我”的手中,作者并没有剥夺吕纬甫的话语权。文中很大的篇幅都是吕纬甫的声音,其中主要有奉母亲命令返乡办的两件事: 迁坟和送绒花。吕纬甫 “我当时忽而很高兴,愿意掘一回坟,愿意一见我那曾经和我很亲睦的小兄弟的骨质”, “我对于这差事倒并不觉得烦厌,反而很喜欢,”
并且这一切都是为了达成母亲的愿望。从这些声音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吕纬甫回归家庭后,对之前轻视的世俗亲情表现出依恋和向往。但文中吕纬甫对这两件事表达更多的是无聊和失落。
以 “也还是为了无聊的事”来定义这两件事情,这些语言证明事后吕纬甫对自己行为进行反省,他并没有觉得得意而是反倒觉得无聊和失落。而且他并没有完全忘记他之从前的激情和精悍,这从他看见废园后眼睛中闪出的射人的光中,从他自嘲式的把自己比作飞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的蝇子的比喻中可以看出,他对于自己现在的状态并不满意。吕纬甫对目前自己的生活和现状只是敷衍和妥协着,他对于青年时的梦想并未忘怀。吕纬甫的心理有依恋向往,同时又有无聊寂寞,且在寂寞中还闪烁着残存的激情和光芒,从这种复杂的心情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吕纬甫所表达出的 “话语”并不是单一的,在吕纬甫的思想内部存在着两种以上的声音,这些声音之间就形成一种对话关系。他面对着代表继续坚持前进的形象——— “我”,并没有表现出排斥和嘲讽,反而表现出一种惭愧和自嘲,可见吕纬甫与 “我”之间的 “对话”关系也并不是决裂和敌对这种单一的表现。
小说中,“我”对吕纬甫的态度不能简单概括为失望和批判。虽然前面在作者感怀物是人非的时候,“我”看见曾经敏捷精悍的吕纬甫变了,心中有许多失落,但这其中更多的不是对吕的嘲讽和失望,而是一种同命相连的同情和失落。这在 “我”看见吕纬甫久违的射人的眼神后“我”的兴奋中,在吕纬甫作了苍蝇的比喻后 “我”说的“大约也不外乎绕点小圈子吧”中,从吕纬甫 “看你的神情,你似乎还有些期待我”这种自我惭愧和酸楚的话语等等地方,都能看出 “我”和吕纬甫之间的 “对话”关系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他们之间的对话既有差异,又有着独特的精神联系,更像是一对有过共同经历的孪生兄弟,一方否定另一方就是在否定自己本身,两者形成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缠绕的乐曲组成的复调。这种复杂的“对话”开拓了小说的意义空间,这两个形象并不是某种绝对的、完整的观念的独立代言。吕纬甫和 “我”都是处于人生迷途中的迷路者,他们都处在彷徨中,谁都无法确定自己选择的以及被迫适应的道路是对是错。
这是鲁迅的 “历史中间物”式思想的产物。鲁迅从不认为自己能给出某一种答案,他更多的是把问题提出,并且通过小说文字呈现给大众。他把这种矛盾的选择化成两个不同的艺术形象,并且让这一个个 “他人”具有独立的逻辑。他让自己和读者作为旁观者,更好地看出内在思想与外在世界的利弊,鲁迅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批评自己的灵魂,这是非常困难和痛苦的。鲁迅一次次的把自己沉入一个个痛苦挣扎中去探索自己心中复杂、纠结的 “对话”,再根据这些对话去创造 “说话”的角色中。所以这些复调式的角色的精神内涵皆从鲁迅自己一个人而来,他们就必然具有某种精神联系。但同时,小说中每种 “声音”都代表鲁迅精神矛盾中的不同侧面,因此它们之间是不能完全等同的,所以这些声音存在在一部小说中便形成一种复杂又有韵味的复调。因为这种复调的声音是鲁迅对自我的深度挖掘,所以它是来自于灵魂的,也更贴近于矛盾的本质。
三、小说中人物内部的复调性分析
吕纬甫和 “我”这两个单独的艺术形象内部的 “声音”也不是单一的,他们各自身上都体现出一种复杂性和矛盾性。这使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安于现在的生活,仍旧处于纠结和彷徨中。先说吕纬甫,他似乎已经忘记从前的一切,安心于世俗生活。“我”和他刚见面时,他的精神是沉静、颓唐而失去光彩的,这是吕纬甫的其中一种声音。但在看见废园那一瞬间却又闪出了慑人的光彩,这里又让我们听见了另外一种与之前的颓废所不同的声音。
虽然他表述自己的现状像蝇子一样绕回来了,明白告诉我们他的无奈与无聊,但他又以 “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样的诗句自我安慰。他眼中下意识的神采告诉我们,从前的热情与澎湃的梦想并没有在吕纬甫的头脑中彻底抹去。即使他自己也想忘记过去,专注于现在的生活,但他仍旧在 “启蒙者”和 “世俗人”之间游走,并且在这两种人生角色中纠缠,他并没有完全接受现在的定位,或者说他根本还不清楚自己应该在这个世界什么样的位置,可见吕纬甫内部的思想并没有达到和谐、统一。
他内部不同的声音,时时在争辩,在纠缠,这使他无法安然地过他目前世俗的生活。
这种矛盾与破裂在他对后面讲述的一些事的态度中得到了验证。他在描述迁坟,送绒花的开场白中便说这些是“无聊的事”,但却也按照母亲的愿望去做了,并觉得也是乐意去做的,但最终还是落得个失望而归。这些都彰显出吕纬甫内部的矛盾和纠结。他选择放弃之前的梦想,但他没有也无法完全抛掉过去,安心迷醉于现在世俗的生活。他在表达自己仍要教 ‘子曰诗云’后,又自言自语似地说这是些 “无聊的事”,不是自己想教,而是别人只学这些。从这些语言中我们能看见吕纬甫矛盾尴尬的处境。他虽然想要压抑年少时梦想的 “声音”,让它安静甚至哑掉,用以暂时麻木自己,但那种声音却时不时地冒出来,催逼着他。两种矛盾的声音在他脑中吵嚷,纠缠,使他无法真正安于这种生活。这与鲁迅先生抄古碑麻醉自己那段时期的经历非常类似,我们似乎能听见他内心丰富的“声音”。
再说文中的 “我”,虽然从文中 “我”的话语和吕纬甫的反应,特别是末尾那段具有象征意义的话语中可以看出 “我”并没有像吕纬甫那样放弃自己曾经的梦想和目标, “我”在继续前进。但从 “我”的言行中不难看出“我”也是一个被复杂 “声音”困扰的 “纠结人”。来 S城,“我”的怀旧是失落而无聊。对废园景色的描绘很明显能够看出 “我”对于那种为梦想坚持的努力,不畏严寒和艰辛精神的赞许,但小说却没有把 “我”塑造成具有无坚不摧意志的战士。因为紧接着的另一个 “声音”却如鬼魅一样,萦绕不去。就像 “我”对北方南方雪的感慨,“我”现出明显的漂泊感和无依感,能看出 “我”
虽然坚持着,但心中也有许多的失落、软弱和犹豫,甚至是寂寞绝望。当他们袭来的时候,几乎要把 “我”吞没了。小说后面在 “我”听吕纬甫讲述自己的经历时,听到他在教 ‘子曰诗云’时 “我”表示出了惊讶和奇异。
只是从吕纬甫的反应中可以看出 “我”在惊奇和失望的同时更多的是同情和伤感,“看你的神情,你似乎还有些期待我”都可以看出来。虽然 “我”也面临和吕纬甫相似的令人无奈失望的经历和现状,但 “我”最后的选择却是迎着暴风雪,迎着绝望前进。
由此看出这两个形象 “内部的”声音也并不是单一的,在他们各自内心的声音中也包含着不同的思想倾向,并且形成一种复调。虽然他们的选择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还是不能安生。他们还是无法摆脱矛盾和纠结,他们的思想深处仍被矛盾和纠结的声音像 “毒蛇”一样纠缠。经过上述的分析,不管选择哪一条路,最终面对的都是弥漫于天地间迷雾样的迷茫和绝望。从中可见鲁迅也还不能从各种矛盾中挣扎出来。鲁迅最终也没有找到答案,他仍处在矛盾和纠结中。这也是后面像 《孤独者》这样的文章会产生的原因。
从中看出,某些评论者把作者跟 《在酒楼上》的“我”等同起来这种简单概括的说法并不合理。他否定了鲁迅充满矛盾性和复杂性的思想和直面惨淡人生的战斗精神。我们从这两个艺术形象中能找到许多鲁迅先生的影子,但在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不仅对与吕纬甫一样已经放弃了梦想,过着与世俗生活没有两样的人有所批判,对继续坚持的 “我”,也没有给予多少美化,在叙述中也用批判的视角进行反观。这也反映出鲁迅精神和思想的独特性以及他的怀疑精神。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和指明某种光明或者正确的道路,他只是把自己剖开,把自己矛盾的思想揪出来,精细地刻画成 “他者”的思想,从而彰显出其精神的深刻性,矛盾性和复杂性。这使鲁迅这个作者从众多的声音中淡出,站在旁观者的位子上冷眼旁观,使得这个作者凌驾于众多声音所形成的复调之上,这种复调使小说呈现意想不到的深度。
参考文献:
[1][日] 竹内好. 近代的超克 [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俄] 巴赫金. 诗学与访谈 [M].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美] 克拉克. 米哈伊尔·巴赫金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 鲁迅. 鲁迅经典 [M].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5][印] 泰戈尔. 流萤集 [M].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关于关于鲁迅的小论文三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这组课文是为了让学生认识、了解鲁迅先生。教学时,我一改逐篇按字词句段篇教学的传统模式,借鉴“群文阅读”教学法,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在两节课的新鲜、轻松阅读中整体把握文本内容,认识鲁迅先生。
课堂由“鲁迅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哪篇文章体现了他的哪些特点?”这一问题串起。
课前,我了解到学生都没有读过鲁迅写的文章和写鲁迅的文章,就先让学生猜想即将认识的鲁迅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接着用幻灯出示本组教材的内容提示和鲁迅先生插图,要求他们仔细观察鲁迅的外貌与自己想象的有什么不同?并试着用几个词概括其外貌神态。
为了便于教学,我调整了课文顺序,把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所写的《有的人》一诗安排在第一篇,让学生边读边想,我稍作点拨,鲁迅先生“虽死犹生、精神永存”的形象便初步印入学生脑海。
诗中鲁迅先生画像上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日积月累中的内容,我让学生回忆他们还知道哪些语句,同桌间读读议议后,用自己的话说说鲁迅先生的特点。学生大多能概括地说出鲁迅痛恨敌人、勇敢无畏、热爱人民、珍惜时间等特点。加之教材“资料袋”的阅读,鲁迅先生的形象在学生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当学生阅读阿累的《一面》时,我要求他们在书上圈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着重理解“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的含义。
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了如下问题:从谈《水浒》一事中,可以看出鲁迅的什么特点?从鲁迅先生救助车夫、关心女佣的事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碰壁”的笑谈中和“这一来不会错,正是他!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这些话中能感受到鲁迅具有什么样的精神?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为什么会被誉为“民族魂”,并得到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
为了加深学生对他的印象,我把《少年闰土》和鲁迅另外两篇文章《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起让学生快速阅读,引导他们体味、揣摩鲁迅笔下的孩童形象,鲁迅自己的少年生活。在同学们的畅所欲言中,鲁迅笔下那一个个聪明能干、淳朴大方、机智勇敢的小伙伴形象呼之欲出,少年鲁迅天真、活泼、顽皮、聪慧的特征,以及对广阔天地、乡村生活的向往让鲁迅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鲜活。
两节课的时间,学生读完了 6 篇文章,由对鲁迅先生的一无所知到对他的认识、了解、敬佩、爱戴,犹如水到渠成。最后我推荐了两篇课外阅读文章给学生,一篇是《藤野先生》,从中可以了解到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感受到一位忧国忧民的文学家是怎样为了唤醒民众而大声疾呼;另一篇是《狂人日记》,从中可以感受到一位勇敢的战士,把手中的笔化作锋利的匕首和标枪,直刺反动派的心脏。最后,我要求他们以《我心目中的鲁迅》为题,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反馈的信息告诉我,遵循认识人物的一般规律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群文阅读”中“走近鲁迅”是一次有趣、有益的尝试———当教师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本组课文时,他们收获的不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而是用问题的线连缀成由知识和能力串成的“珍珠”。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关于鲁迅的小论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30996.html
- 上一篇:形势与政策论文推荐
- 下一篇:关于创业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