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收集的事业单位内控论文,欢迎查看!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摘要:
在事业单位改革持续深入的大环境之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作者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简要论述,初步阐述了新形势下内控制度的涵义、原则和方法。当前,基于财务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下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许多考验,本文结合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实际需求,对如何优化内部控制创新路径以及强化内部控制、提升财务管理效能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希望为实现事业单位自身可持续发展,更好担负起国家与社会赋予的重任提供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财务管理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分析
(一)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涵义
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企业内部全体职员工的参与度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开展成效。是为了更好确保单位业务活动的经济性以及效率性、效果性,一系列内调整、约束、评价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对内部控制内容进行详细分解,可以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诸多内容。
(二)内部控制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的联系
在内部控制制度中,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两者之间缺一不可,财务管理科学开展是影响内部控制成效的最重要因素,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也将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活动开展效率。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要想真正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首先要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其次要认真贯彻内控制度的原则和精神,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准确和高效。
(三)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系统分析
内部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项目、控制环境以及控制活动等元素联动制约形成,这其中所说的内部控制项目,是内部控制基本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对某项政策建立与实施过程所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则是其中所指的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主要是指在内部控制过程中的核准、授权、验证、调节内容,这些政策与程序的执行,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
二、事业单位内控制度面临的问题
(一)内控意识不强
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许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于内部控制认识不深,没有明确财务管理内控对于单位管理的积极意义,致使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执行能力与执行效果不高。事实上,管理层的内控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能力。同时,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内部延续的传统观念下,事业单位在上下级协调方面出现了极大的弊端,下级以完成任务为第一任务,片面执行上级命令,而没有对内部监管的重要性予以重视,以致监管作用无法全面发挥。
(二)预算控制有待完善
作为内部控制中的重要环境,预算是单位支出方向和支出规模的衡量杠杆,在内部控制制度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应当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程度与系统,实现环环相扣,联约制动。在现实工作中,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原因,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不合理,计划不科学,预算调整频等问题层出不穷,致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实际应用难以依据预算执行精确实施,预算控制缺乏严谨性。除此之外,还有预算宽度较窄,少数单位隐匿收入,出现帐外资产等现象。
(三)相关配套制度有待健全
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管理层领导拥有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在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决策制度,监督约束程度不到位,民主性不强,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有可能使事业单位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除此之外,在岗位职责划分上,没有意识到人员与岗位的权责安排,未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存在大量兼职兼岗现象。同时,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审计部分设置不科学等问题也普遍存在。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事业单位内控监督机制建立过程中,由于相应监督机制的不完善,致使内控监督范围不明确,内容不清晰,监督活动的权威性受到质量,内控制度执行力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在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的形势下,事业单位将出现违法违纪现象无法得到有效监控,会计信息真实性无法确定,经营效率下降等问题,将使事业单位发展受到消极影响。
(五)人员素质普遍有待提升
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普遍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现象,对于内控制度的认知也存在较大偏差,且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完善,致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贯彻与实施力度大打折扣。具体表现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与随意性,致使内部效果难以保障。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
(一)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体现法律法规的要求,不能超越法律的规定,以保证内控系统的权威性。
(二)内部牵制原则
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经过相互制约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不允许一项经济业务只有一个部门或一个人经手办理。
(三)全面控制原则
一方面是指,内部控制的开展应覆盖单位的所有部门以及岗位,另一方面是指内部控制的开展,应落实到单位每项经济业务始终。
(四)成本效益原则
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如果仅从控制角度分析,要想得到良好的内部控制效果,越多人员参与到内部控制过程,控制措施越严密,其内部效果将更加显著,但是,这一内部控制行为必然导致单位内部控制成本的增加。基于此,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到内部控制成本与预期效益,优化内部控制行为,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控制效率。
四、内部控制方法及措施的建议
(一)内部会计制度控制
会计控制过程中,既要综合考虑到单位涉及会计工作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同时也要考虑到各岗位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始终贯穿于内部控制过程,促使不相容部门与岗位之间实现权责分明。
(二)授权批准制
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单位内部在经济业务处理时,各部门或者各职工的业务行为都应当经过严格的授权批准。在授权范围内,单位管理层以及业务经办人才能行使其职责,办理授权范围内的相关业务,反之,则不能开展相关业务。在经济业务办理中,开展严格的授权批准,确保事业位单位既定制度得到切实执行同时有效限制职权滥用行为的出现,授权批准控制过程中,应注意对一般授权与特定授权的界限与责任进行明确划分、经营活动的授权批准程度进行严格规定、建立相关检查制度。
(三)预算编制
即对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编制详细预算,相关部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开展有效控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事业单位业务活动所达到的管理目标、授权批准的预算准许进行科学调整,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及时、定期的反馈。
(四)集体决策制
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单位领导职业行为决定其拥有上级或者法律赋予的领导权力,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单位领导的意识行为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内部控制的效率。因此,要不断优化集体决策制,利用集体决策对领导权利进行横向制约,根据内部控制要求,对事业单位领导的内部控制自觉意识及行为进行提升。
(五)内部审计制
内部控制中内部审计具有不可取化的重要作用。在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财政资金运作效率,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实现社会效率。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应当正视内部审计工作对于优化内控的积极意义,不断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建立一支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内部审计师队伍,将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于财务部门之外,确保对事业单位各部门以及各项业务审计工作的严格落实。
五、结语
现阶段,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内部控制工作,深入剖析内控环节的问题,积极寻求相应的强化措施,为促进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持续优化事业单位内控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艳红.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探析[J].管理现代化,2012,04:71-73.
[2]李焦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中国外资,2011,15:140+142.
[3]徐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现状与发展展望[J].中国内部审计,201*,11:30-33.
作者:张葆晖 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谈论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发展脚步的加快,我国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和控制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机遇和挑战,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对于事业单位在资金运行以及管理职能服务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虽然我国事业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停的做着调整和改善,但是在内部控制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而本文就是针对这些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为事业单位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提出一些建议性意见,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能力。
关键词: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事业单位无论是在内部控制还是管理水平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其中还是包含一些问题隐患需要得到相关重视,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是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问题首要的体现在监督机制方面,首先是在监督机制方面所偏重的侧重点过于单一,将所有的控制重心都集中在对事业单位内部资金和财政方面的运用,对于单位其他方面的管理和控制没有多加重视,导致整个内部控制不协调。其次就是事业单位监督机制在大多数情况下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体制不完善,一旦内部出现任何问题,将不会第一时间有所察觉因此也不会得到及时的解决。
(二)对风险的认识和评估不足
对于风险的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内外部相结合综合进行考量,而风险评估又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及时掌握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和问题,及时了解并第一时间想办法规避和解决。但是我国事业单位在风险评估这块做的远远不够,由于其资金的重要来源是来自政府的财政支持,因此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形成风险意识,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导致对风险认识和评估的不足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三)内部控制建设采取的措施不合理
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除了体现在思想观念的落后之外,还体现在其岗位的编制、预算控制等各方面,首先是岗位人员的设置和编制问题,很多单位目前形成一种一人多岗的现象,这种兼职多个岗位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职责之间的权责划分,单位的各个监督机制之间的岗位并没有做到划分清楚,导致一些阻碍单位进步的现象频繁出现。其次就是在预算控制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预算控制的不合理最主要体现在各个审批办理手续和环节的不严密。除此之外,很多单位存在财政方面的控制不严格,导致单位内部的一些资产的无形流失,对单位的财政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和浪费,没有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财政支持。
(四)内部控制的环境有待改善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工作流程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内部控制环境的恶化,例如很多单位机构在职权划分以及岗位设置中不合理使得单位的决策完全依赖领导的意志为标准,缺失了相应的公平公正性,基层人员参与单位决策的机会很少。其次一个单位中的审计机构对单位在财政以及管理中应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单位的审计机构大多与财务部门结合在一起,很难发挥出机构的重要作用,阻碍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力度。这些环境问题不解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很难实施开展,因此需要大力改善内部控制的环境。
二、加强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建设
加强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建设就是要督促单位内部的负责人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肩负起承担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大责任,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各环节和工作的有机结合,提高管理职能的工作效率,并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设置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事业单位可以在内部管理中设置相应的内部控制部门,发挥其内部控制的作用,实施激烈机制。对于单位内部的决策以及经济活动的决策各方面的决策应该遵循民意,参考各阶层的意见进行统一决策,显示出公平公正性,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性。另外对于单位内部的岗位设置和职权的划分要明确,避免出现职权交叉等现象,阻碍了内部控制建设的发展。
(二)加强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
主要体现在加强预算和收支等经济活动的内部组织和控制。首先是在预算业务的控制上要加强项目的审计和审核工作,确保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科学合理。另外还需要对预算的执行加强管理,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单位内部的业务层面以及财政资金使用方面加强管理和控制,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切实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
(三)建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评估对于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以及决策制定等各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加强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水平首先就得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小组,对单位在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其次就是科学的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在制定风险评估策略时要充分考虑到风险发生的几率以及影响程度等,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风险评估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问题,有效的做好风险规避工作,加强单位对于风险应对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事业单位在现阶段的内部控制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应对措施真正的实施有效。
参考文献:
[1]刘艳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33).
[2]孙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之浅见[J].东方企业文化,201*(16).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事业单位内控论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32033.html
- 上一篇:电大行政本科毕业论文
- 下一篇:压疮护理论文范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