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上完《故乡》之后,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第四题:“作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内涵,并结合社会和人生,以这句话为话题,写片断作文。”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我试作让学生自己读作文,改作文,准备在上课时让学生读、评。
到了该上作文课的时候了。我走上讲台,让同学们拿出作文本,按座次抽同学读自己的作文。有二十来个同学读了自己的作文,且能谈自己写的作文,其他同学也能较恰当地点评,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第二节一开始,就该是我班学习最差的李××读作文。还未抽到他,我的心里就在打鼓:这个同学学习一蹋糊涂,书写糟糕,甚至连话都说不清楚,他怎么念他的作文?
“李××同学,请你起来读你的作文。”坐在最后一排的李××慢悠悠地站起来,拿起他的作文本,抓了抓头:“路。我家门前有一条小路,……嗯,小时候,我每天早晨数着地上的石子上学;下午,我又送走夕阳飞奔回家……”
“请暂停一下,这篇作文是你自己写的吗?”我打断了他的话。他诧异地抬起了头,歪着脑袋红着脸说:“是我自己写的。”我不相信,他的水平怎么用得出“数”和“送”?“请你谈谈为什么要‘数着石子上学’?”他又习惯性地抓了抓头:“早上上学时,我不想去,在路上边走边玩,像在数石子一样,我才用‘数’。”哼,说不定是你瞎蒙的,你能用上这么精彩的字?我仍不相信。“你再说说:”下午,我又送走夕阳飞奔回家‘是什么意思?“
他还是那动作,抓了抓头:“下午放学,我想多耍一会儿,不想太早回家,等到太阳下山了,才一口气跑回去。”
我仍将信将疑,走到他座位边,拿起他的作文本。我大吃一惊,这是李××的作文本?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翻一下封面,不错,是他的,作文本上分明地写着“李××”三个字。再看他的作文,写了两页,第一页是用钢笔写的,题目:路。作文,按课文最后三段抄了一遍。
第二页,铅笔写的,题目:路。内容就是他刚才读的,还没有写完。看样子多半是刚才趁下课时才写的。
我没有让他继续往下读,后面的内容比起他读的几句话逊色多了。
但我没有放弃这一机会,狠狠地表扬了他一番:“你写的这两句话简直绝了,用两个很平常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你的心里活动。很好嘛,你不是学不好,而是没有下功夫罢了。以后作文也好,学习其它知识也好,多动点脑子,我下点功夫,一定会长进不少的。”
他又准备举手抓头了,“当众说话时,仪态大方点,像个男子汉。”他放下了手。
朗读作文继续进行。
课后,我才细想,其实学生都有学好的可能,就看教者调动他的积极性,我认为,必须抓住他的每一个闪光点,不逼不行,再加点其它的什么佐料,说不定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经典的语文教学论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32689.html
- 上一篇:“通感”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 下一篇: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