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以经验社会中的文化现象作为自己的分析要素时,社会心理学走上了对以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经验论”之路;对于文化现象的关注还促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由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理论向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转变,使精神分析理论成了最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之一;在社会行为的研究中,文化向度的引入不仅使社会心理学更为深刻地把握了社会行为的本质,还完善和发展了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一、社会心理学独立形态的确立
当社会心理学以经验社会中的文化要素作为自己的基本话语时,社会心理学也就走上了对以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经验论”之路。而首先迈出这一步的典型样板则是在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最初形态———民族心理学。民族心理学通过对文化要素的分析证明,“除个体意识之外,还存在着表征团体心理性质的某种东西,并且,个体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这种东西决定的”。这也就是个人心理与群体心理或社会心理的关系问题。尽管现代社会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已经截然不同于民族心理学,但是,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或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一直就是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心理学作为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源头,对今天社会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文化研究与精神分析理论的转向
对于文化现象的关注,不仅使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确立,而且还促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由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理论向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转变,从而使精神分析理论成了最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流派之一。安德列耶娃指出:“不考虑精神分析的影响,就不可能理解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整个面貌及其某些根本特征和方向。”这足以说明作为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之一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整个西方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但是,如此重要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它创立之初却与社会心理学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它甚至都算不上是一种心理学理论,而仅仅是一种关于神经病的治疗学说。因为“精神分析思潮不是在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内部产生的,它的发源地是精神病学的临床治疗”。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理论,在它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把注意力转向文化时它便获得了社会心理学意义,直至成为一种足以引起所有社会心理学家(不管是反对者还是赞成者)都给予高度重视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弗洛伊德晚年的著述中,他把对原始社会文化的研究推广到了对人类社会的普遍文化与人性本能的关系的考察上。之后在阿德勒、霍妮、弗洛姆等这些后期精神分析理论家手中,精神分析运动全面转向了社会文化领域,形成了有声有色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总之,不管是精神分析的古典理论还是后期理论,都是由于对文化因素的高度关注和对文化研究的高度重视,才使得这一理论学说真正获得了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从而也确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在所有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社会行为研究中文化向度的引入
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承认,社会心理学是以社会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但是,在对社会行为的研究上采取什么立场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重视的是社会群体及群体中的相互作用与社会行为的关系,而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考虑的则是社会活动中的个体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念等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虽然这两种取向在社会行为的研究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但这并不是对社会行为的全部解释。因此,在社会行为的研究中社会心理学必须要考虑文化因素的作用,这是正确地把握社会行为本质的关键所在。而文化向度一旦被纳入社会行为的考察范围,立即就使社会心理学关于社会行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广阔的领域。一个社会的男性和女性以什么样的方式行动,完全看这个社会中的文化是如何对他(她)们提出要求和有什么期待的。当然,由于文化的不同,在不同的社会里便存在着不同的行为模式。同样,一个社会中由于拥有某种共同的文化,其成员便对某类特定的事物作出相对一致的反应。这种结论对于社会心理学来说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启发意义:第一,在某一特定社会中所获得的关于社会行为的结论不能简单地推及到整个人类社会;第二,社会心理学必须将建立在文化模式基础上的社会行为模式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这既是正确把握社会行为本质的需要,更是建立完整的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需要。
四、结语
从中我们已经看到,没有对文化的研究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对于众多文化成果的吸收都是通过文化人类学来实现的。文化人类学的诸多理论知识已经被有机地组合到了社会心理学之中,成了社会心理学理解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基点之一。当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文化人类学是在本世纪初才从人类学中分离出来的,但是这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从“人类学”或“民族学”的文化研究中汲取营养。所以说,文化人类学作为社会心理学的母体学科,是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学科属性的必然选择。
第2篇:社会心理学基本问题的反思1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来源
1908年,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两部划时代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关于社会心理学的争论也由此而生。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墨菲所阐述的:“当社会心理学成形之时,它趋向于分为两支,一支是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着重社会情境中的个人;一支是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着重团体生活。”①周晓虹教授指出社会心理学是一只由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支撑起的三脚金鼎,主张走出单一的心理学取向,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综合取向出发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②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个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观察、实验、测量、统计等为主要研究方法;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则更侧重于研究群体问题;文化人类学则认为社会心理学应着眼于全人类各种族各文化的研究,强调文化渲染的力量,提倡采用跨文化研究方法促进多元化社会心理学的发展。③所以说,社会心理学应该是一门指向个体、群体、大众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研究全人类的科学,它不局限于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科领域,而是多学科体系相互整合、相互吸收,比如引入符号互动论、④本土化研究。⑤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纷繁复杂,有偏重于个体心理和行为研究的心理学取向,有偏重于群体和社会互动研究的社会学取向,有偏重于跨文化和全人类研究的文化人类学取向等等。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历程中,心理学取向一直占据首要地位并主导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向。直到近几十年,社会心理学家提出应加强对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
对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划定,阎力在《当代社会心理学》一书中主张从个体、个体之间、群体、个体与群体之间、大众五方面入手研究社会现象。更详细的说,个体社会心理现象包括社会知觉、自我概念、态度、印象、归因、角色等;个体之间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排斥、人际沟通、人际吸引、喜欢、友谊、爱情等;群体包括群体影响、群体思维、群体极化、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等;个体与群体包括从众、服从、社会助长、社会惰化、竞争、合作、反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等;大众包括时尚、谣言、流言、传闻、社会恐慌、偏见、宣传、舆论、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国民性等。
此外,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角度也备受广大研究者关注。文化人类学期望通过文化熏染研究文化环境对行为的影响,进而整合为民族性格。国家、宗教、种族、民族、文化的差异都可能使特定群体形成特定群体行为,这些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社会心理学还应重视不同文化群体间的差异和某些特定文化问题的研究,例如中国特色的“面子”、“人情”等问题。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具体来说,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有以下三方面的局限性:
(1)社会心理现象难以数量化、操作化。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群体以及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这些现象不能够通过一个客观的尺度来加以测量,也不能同一个特定的经验操作紧密相连,因此它是无法准确定量并操作测量的。
(2)实验假设的自我实现。由于社会心理学实验存在主观性,实验者常常根据自己的实验目的需要选取实验材料并设计实验程序,甚至进行人为操控,证实自己的实验假设。“期望效应”、“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等均表明心理学实验假设产生自我实现效应。自我实现效应又往往导致一种实验现象的多个对立面的证实,进而使实验结果矛盾化、虚假化。而这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实验中是无法避免的,因此,社会心理学实验的严谨性需要受到关注。
(3)社会心理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实验结论的外部效度需要实践验证。性别、宗教、种族、社会阶层等等都是社会现象得以存在的基础,也是社会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人不可能脱离其中任何一点而单独考虑某两些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自然实验法要求我们尽可能控制一切无关变量,摆脱时间、地点、社会和文化,剥离自变量和因变量,并观察两者间的因果变化。因此,其实验结论在现实生活中的推广性需要科学严谨的论证。
因此,实验法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必要的,但同时必须注重该方法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如何在保证研究内部效度的同时扩大外部效度成为社会心理学家必须关注的问题。现代心理学开始逐渐关注诸如民族志、档案研究、准实验研究、跨文化研究、群体头脑风暴等行之有效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以扩大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
4社会心理学的道德伦理诉求
(1)关注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心理学要着眼于人际互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不能够将个体孤立研究,也不能为了研究而破坏个体与他人、社会所建立的亲密联结。⑥
(2)尊重他人的信仰。人的存在不仅仅是肉体的存在,而且也是精神信仰的存在。⑦信仰的不同也就需要社会心理学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尊重他人信仰,在尊重伦理道德和信仰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
(3)道德养成。实验者在实验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被试的道德养成问题,如果是好的品质固然是好,但如果是坏的品质,实验者应慎重考虑。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机遇与挑战并存,这要求社会心理学工作者敢于突破创新,勇于吸收接纳其他学科的突出之处,立足于我国五千年文化传统,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同心协力,就一定可以改善社会心理学目前的困境,促进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第3篇: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的本土化改革初探一、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综述
(一)何为“本土化”
由于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在学术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学者都在思考如何发展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研究体系,“本土化”这一术语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而“本土化”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学术运动,则是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美国一举跃升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国家,也成为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学术上的头号大国,因此引领了“本土化”的发展,要求各国和各地区的社会学者从自己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出发,针对本国的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设想,采用有效的本土化研究方法,去揭示社会行为的客观真相。
一般而言,对于“本土化”的理解,就是让我们的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让它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有很高的契合度。
(二)为何会出现“本土化”
为何会出现“本土化”运动?总结有以下三个原因:
1.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信息交流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所谓能够超越时空,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社会行为科学知识并不存在。所以,学者们认识到研究社会行为的方式以及由此创构的理论通常会受到社会与文化背景的影响。
2.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发生的现代社会心理学危机,使许多曾经过度崇拜美国学术的发展中国家学者开始反思,他们看到美国社会心理学尚且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的问题,更不可能解决其他国家的问题。
3.民族自尊心及对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不满,也是本土化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并积极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
中国台湾和香港的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首先提出了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或中国化问题。在1982年台湾地区召开的“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讨论会上,杨国枢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提出“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并指出了中国化的四个层次和方向。
香港的社会心理学家也颇为关注“本土化”。从20世纪70年代起,何友晖已经围绕孝道、面子问题进行了许多和本土化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并提出过“亚洲心理学”的设想;高尚仁则聘请了芝加哥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杨中芳回港任教,推动香港地区的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运动。
二、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本土化”的现状与研究意义
(一)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本土化”的现状
在“本土化”研究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对于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的本土化改革研究却少之又少。从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在西方诞生到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的大学课堂,30多年来,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现今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但是现行的大学本科专业社会心理学教学普遍地采用教师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并且在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学时分配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甚至无实践的现象。另外,由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于西方,解释的许多社会现象并不适用于我国目前的国情,无法对社会发展起到作用。因此,思考如何在本科教育中将西方理论融入中国国情,进行“本土化”改革成为笔者研究的一个重点。
(二)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本土化”的研究意义
在社会变化迅猛的当代,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本身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具有意义。这门学科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既有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力求对人类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做出科学的解释。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本土化”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在各种舆论及传媒不同的价值输出过程中,许多本科大学生面临着基本价值观缺失,对社会对生活感到困惑和迷惘的情况,所以如果能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中国实际国情结合,解释社会现象,探讨人类行为,将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正确世界观以及客观公平社会态度的形成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三、改革的措施
(一)重新分配课程的教学时间和内容
对于课堂教学实践和内容的重新分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础知识和理论讲授阶段,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讲授的第一个部分是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取向、历史与现状、研究的一般方法及拓展等。第二个部分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如社会学取向方面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斯宾塞的有机学派,心理学取向方面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华生的行为主义学派和勒温的场论学说,文化人类学方面是跨文化研究等。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沿袭传统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学科的由来与发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是开展“本土化”主题研究,以学生的自主研究为主。首先可以征询学生的意见,搜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的关于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的主题,如“中国人的面子问题”、“中国人的孝道”和“中国不同社会阶层的心理”等,以小组为形式,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文献、社会调查和实验等方式进行专题研究。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以阶段汇报的形式,每个小组分别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们讨论研究思路和研究进度。
第三阶段是“本土化”研究的总结和创新,以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讨论为主。这个阶段,每个学生小组都完成了本组对“本土化”主题的研究,并以调查报告或者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和学生们可结合国情共同探讨所研究问题“本土化”的现实发展和未来走向,甚至还可以有自己的创新,以专题集的形式构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课程架构。
(二)改革教学形式,由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形式转变为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
由于现行的大学本科专业社会心理学教学普遍地采用教师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并且在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学时分配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甚至无实践的现象。另外,由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于西方,解释的许多社会现象并不适用于我国目前的国情,无法对社会发展起到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在规划本科培养方案的时候,增加社会心理学实验课程的学时数,开展各类经典实验如罗夏墨迹测试、阿希从众实验和晕轮效应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扮演实验者与被试者的角色,在融入兴趣的同时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加深理解。
另外,可合理分配教学与实践时间的比例,增加实践教育。为了更好地进行本土化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中将西方理论融入中国国情,更应以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如带领学生外出观察社会现象,研究社会行为,了解社会心理等,从而对学科的本土化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三)改革研究方法,将定量研究方法引入社会心理学本土化教学
社会心理学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出具有本学科特色的研究方式。在传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上,把更多的重点放在了实验研究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进步,社会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越来越显现了自身的优越性。特别是在本土化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解释中国社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成了社会心理学教学和研究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此环境下,定量研究方法凸显其优越性,可以通过对各类统计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以数据、图表等形式展现和解释本土社会现象。
因此,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应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及“数据分析和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作为社会心理学的先修课程,并在课程教学中重复和深化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熟练掌握调查方法和统计技术,并将其更好地运用于本土化的研究中。
(四)以其他课外形式进行本土化改革的拓展
以阅读、讲座、机构探访和社区调查等课外形式,将“社会问题”、“城乡社会学”、“社区工作”和“发展社会学”等学科与“社会心理学”的教学结合在一起,放眼中国社会发展形势,积极开展基层问题调查,发挥老师和学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投入专业的学习活动中,也能更深刻地了解中国社会现有的主要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加强课程教育的效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社会心理学研究与反思论文3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32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