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歌唱教学的科学性与规律性论文

时间:2019-05-11 15:11:10 网站:公文素材库

  摘 要:

  关键词:

  童声是纯真而美好的,如何保持童声天生具来的纯净,甜美的音色,体现儿童们天真、无邪的纯美内心世界,这是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老问题,但又是一个新课题,之所以称之为新课题,是因为过去没有把音乐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很少有人研究它,既便是研究了,也没有普及推广。大专院校的声乐教师们研究的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民族化”的问题,如何进行有规律性和普及性意义上的童声歌唱教育,在把音乐教育提到素质教育高度的今天,我们必须给予重视和研究。

  声乐教学长期以来被很多人认为是口传心授的,而实际上“它是有规律的”,(林俊卿《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我认为这个规律就是:歌唱的发声不能违背生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众所周知,好的歌唱是建立在正确的气息支持与腔体共鸣这样一个基础上的,离开了这两点,歌唱就发不出好声音。儿童在歌唱中大声喊叫式唱歌,就是失去了气息的支点和腔体的共鸣。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有必要先对错误的发声作一个简单的剖析。

  从生理的角度分析,喊叫时,喉头上提,舌骨与甲状骨挤在一起,(林氏《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图解),音高的变化完全由喉部的挤卡动作来完成,控制声带运动的肌肉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不能使声带按音高变化有规律的做拉长,缩短、变簿、变厚运动。也由于喉头挤卡和上提,堵塞了部分声音通道,声音无法找到正确的共鸣,形成了直接的声带声加口腔的喊叫声,加之受无控制气流的无规律冲击,声带过载,声音便很快失去光泽,变的嘶哑,甚至充血水肿,引起声带病变,使原本好的嗓子变坏,说话声长期沙哑,变声期失声等现象,严重影响儿童生理的正常发育。

  从声学角度讲,喊叫式唱歌违背了发声原理,违背了人体发声的生理规律,因此它违背了科学规律。

  童声声乐教学有没有规律,能否将专业训练的某些方法,大众化,普及化,常规化,我做了一些尝试性探索实验。

  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林教授讲:“无论是‘民族唱法’也好,‘美声唱法’也好,都有一个共性问题”。我认为这个共性就是声乐教学的规律性。童声也不例外,首先它是人声,成人也好,儿童也好,他们的发声器官的基本构造是一致的,所以发声机理是相同的。而对于儿童来讲,没有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之分,只须遵循一般的发声规律,科学地加以训练,保持它特有的、天生具来的特征, 就能显现有别于成人声的独具特点的美好的童声。其训练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从四年级开始实施。

  第一阶段,稳定喉器掌握气息支点阶段。

  目的是将喉器稳定在一个较低的位置,并找到气息的支持点,用练声曲一

  (此练声曲的实用区间为Cl—C2或#C2,作半音上下行)

  因为在发五个元音时,发“u”的喉位最低,利于稳定喉器。发“i”时最容易找到头腔共鸣,如果找不到头腔共鸣,“i”就变成了舌面音,利于辨别。发“u”和“i”各有一个要点要掌握。发“u”时喉位自然下沉,但舌骨不能下沉,舌骨下沉会导致与甲状骨的挤卡和会厌对声道的堵塞。为了防止舌骨的下沉,办法是:将舌尖轻轻抵拄下牙齿,拉开舌骨与甲状骨间的距离,避免二者的挤卡,使会厌与后咽壁构成正确的发声通道。发“i”要在“u”的基础上发出,要领是舌骨不能下塌,否则会变成舌面音。

  学会并准确发出“u”、“i”之后,练声曲由三度变五度音阶,练声区间上下各增加半音。以训练学生在稳定喉器,找到共鸣后在旋律上的正确走动能力。

  练声曲二

  说明:练声曲一和二中的“u”和i”都要用假声。

  通过练声曲一、二的练习, 能准确发出“u”、“i”之后,加入练声曲三的哼鸣练习,以加强喉器的稳定,以及气息的支持力。

  练声曲三

  作半音上下行

  此曲在四年级宜作小哼鸣(小哼鸣的解释见金铁林《声乐讲座》录音),因小哼鸣比较容易掌握。

  要领是,张口吸气至三分之二量,保持在腰部,轻轻闭上嘴,好象含了半口水在嘴的前部,既不让水流出来,又不让水咽下去,发出的声音就会有头腔的共鸣。感觉是脸前部,尤其是嘴唇发震,眉间发震效果最佳。

  哼鸣练习不仅是找到头腔共鸣的最佳练习,而且是找到正确气息支点的最佳练习,能发出正确的哼鸣音,就同时找到了正确的气息支点和头腔共鸣。一但找到气息支点和头腔共鸣,稍加巩固后,应立及加入顿音练习,目的是训练用来控制气息的腹部肌肉群,使之增强控制气息的能力,和在气息支持下声音找到较高的位置。

  练声曲四(顿音练习)

  发顿音的要领是:用打哈欠的感觉,吸气至三分之二量,保持,然后颗粒状的发出每一个音,(练习此曲速度要稍快)。声音的特征是有弹性,有跳跃感,不僵直。练习时腹部有一收一放的动作,腹部的收放动作是这一练习正确与否的关健,错误的运气,声音不具备上述特点。

  上述四个练习从四年级开始实施,作为常规练习(不包括课本内的练习),每节课5—6分钟,每周两节课,共10-12分钟,平均每学期按36课时计算,训练累计时为360-420分钟,一学年为720-840分钟。

  通过一个学年的训练,学生就能运用假声来歌唱,这个阶段的音量虽小,但已明显地有了气息的支持感,有了共鸣,气息流畅,没有了堵塞感。唱高音时(相对于儿童来讲),面部表情不再由于错误的用力而紧张变形,喉器基本稳定不再挤卡,歌声不再有喊叫声。气息变得平稳,歌唱趋于自然而持久。学生对自己的声音是否正确已有辨别,只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指点,自己就能进行调整。届时完成了童声的训练的第一阶段,但它极不稳定,必须有一个巩固过程。从第二学年(五年级第一学期开始,除继续第一步的练习,五个星期后加入练声曲五,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的训练。

  第二阶段:竖立咽壁,打开喉咙阶段。这个阶段的训练目的是:在巩固第一阶段训练成果的基础上,基本形成正确的发音管,使音质有一个质的提高,真正显现出童声稚嫩纯美的音色。

  分两步走,第一步,用练声曲五和六训练竖立回壁。

  练声曲五

  练习的目的:在稳定喉器,找到共鸣的基础上,发张口音的能力,(由于发a音容易散,发白,故放在“i”之后),为发其他张口音和打开喉咙做准备。

  要领是:始终保持气息,连贯地发出每一个音。“a”可以发的虚一些,否则“a”会发散、发白。凡是出现声音发散、发白现象者,就表明气息支点没找到。凡出现下列现象是正确的,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并向学生讲明。

  1.如果一句结束时,声音渐弱的很快,同时出现声音摇摆现象。

  2.结束后,有深呼吸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学生不但找到了气息支点,而且打开了喉咙。由于没有经过腹部肌肉群控制气息的专门训练,对气息的控制能力很弱,同时又由于喉咙从来没有正确的打开过,此时打开了,但声带没有足够的闭合能力来控制声门的大小,漏掉了一部分气息,所以出现了上述两种情况,这是一个必经的不太长的过程,以后的训练中应多加练习四,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气息控制能力增强,喉器也更为稳定。

  在声音训练方面,除了继续使用第一阶段的四个基本练声曲外,再增加两个无声的辅助练习和一个“哼鸣”练习,来加强相关方面的功能。

  辅助练习一,张大口放松下巴的练习。

  训练方法是: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抵住下巴,手掌后部贴在胸前,舌尖抵住下牙齿,以防止舌后部下沉,然后用打哈欠的感觉张大嘴,在两分钟内做八十至一百次张、合练习。

  要领是:下巴不动,而有向后缩退感,上口盖向上提起,手指没有压力为正确。(见林氏《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

  此练习有三个功能(也是训练目的),①放松下巴,使下巴不再僵硬而变得灵活,②使口腔能正确地打开并使咽壁定立,③训练喉部肌肉控制声带的能力。

  此练习不可放在歌唱课前进行,因这个练习结束后,颌骨有酸累感,不利于歌唱,所以应安排在综合课上进行。

  辅助练习二,“蛤蟆气”练习。(见林氏)

  此练习的,目的是训练学生腹部肌肉群控制气息的能力。

  基本要领是两手又于腰部以下,四指放在小腹上,下巴放松,竖立咽壁张大口做喘气动作,小腹有收缩动作为正确,在一分钟内做八十个到一百个,后期可加快速度。

  做完此练习腹部有劳累感,此时如歌唱,学生会把气息移到胸腔去,造成错误呼吸,所以不安排在歌唱课前。

  做完两个辅助练习有了一些基础,加入一个“大哼鸣”练习。(金铁林《声乐讲座》)

  练声曲六(哼鸣练习)

  “大哼鸣”的位置靠后,容易形成咽壁的定立,与会厌的正确位置形成正确的基音管。

  要领是似打哈欠般张大嘴,吸气至三分之二量,保持气息,闭口,舌尖抵住下牙,用假声带出“哼”,然后逐渐加大音量。

  大、小哼鸣的区别在于声音形象上,小哼鸣明亮一些,共鸣区域在脸前部,大哼鸣浑厚些,共鸣区域在颈部以上整个头部。

  无论是发“大哼鸣”还是“小哼鸣”,学生容易与错误的喉音混淆,所以,发哼鸣音时,必须将下巴放松,舌尖轻抵下牙,这样会自然抬高舌骨,拉开与甲状骨间的距离,避免错误的喉音。

  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哼鸣”练习,气息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咽壁已有竖立感,由于咽壁的竖立,头腔共鸣明显,声音开始由横变竖,低音区有了一些胸腔的共鸣。这些就是咽壁竖立的特征,出现这些特征,说明第一步走好了。此后加入练声曲七,训练打开喉咙。

  第二步,用练声曲七练习打开喉咙。

  练声曲七。(选自教材)(实用区间可根据学生情况而定)

  此练习要特别强调口型,要领是保持气息,自然打开口腔,颌骨部分也要打开,口型是竖的形状,下巴没有用力的感觉(如果辅助练习练的好,就很容易放松),只有向后退缩的感觉。颌骨部分是否打开了,是衡量喉咙是否打开的标准,检查的方法是:①看口型是否自然,若自然,说明打开了。②从声音效果上听,圆润、流畅,有宽度,就是打开的特征。③张口音a,e,o有位置,不散。

  气息支持是打开的关键,没有正确的气息支持,任何音都打不开。

  经过十五周左右的练习,就基本能放开歌唱了。这时的声音,除具备第一阶段所具有的特点外,音量增大了,声音有了宽度,声音形象完全是竖的感觉,位置高而集中,而且自然流畅,唱高音听来毫不费力,有的同学声音有了飘逸感,学生自己也有了唱高时腰部的收紧感。这就是声乐中.所说的“内紧外松”,这时要告诉学生,这个感觉是正确的,内紧说明气息的控制点集中了。在唱高音时,基音管道变细,变长,将声音送到了高位置,所以自己听不到多大声音,这是声音训练的必然结果,也是老师所期望达到的声音的最佳效果。

  以后的训练只是加强歌唱诸方面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得到巩固。

  届时,两年童声训练计划完成,目的达到。

  在训练全过程中,所使用的七个练声曲中,前六个和两个辅助练习是功能性很强的练习,旨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加强或形成某种功能,功能一但形成,其产生的效果则是异乎寻常的,这就是成功的焦点所在。

  注:这套方法咋看起来过于专业化,其实不然,因为它并不具有专业训练所拥有时间。它是专业训练大众化,普及化,集中训练分散化的循序渐进的方法,是我在十多年音乐教学实践中,研究,探索,实验所取得的童声声乐教学的最佳训练方法。在这过程中,有过很多失败的教训。

  这套训练方法,有很大的适应性和很强的实有性,适合不同学历从事少年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师。这是因为所用的练声曲有很强的功能性,(相对于技巧性而言)只要掌握要领,照葫芦画瓢,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也就是说无需从声乐理论方面懂得很多也可施教。

  当然,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再加之它是一个初步的方案,肯定会存在许多问题,有待在实践中完善。教者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另加一些练声曲。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歌唱教学的科学性与规律性论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3305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