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互联网+下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趋势论文

时间:2019-05-11 15:11:52 网站:公文素材库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作为个人网络终端设备的智能手机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但在手机给人们带来与世界接轨便利的同时,也使传统的教学活动遇到了严重的威胁,继而迫使教师急需结合多元化的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能力提升,从而能够适应新时期学生的需求,革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手机威胁;MOOC;多元能力;以学生为中心

  在互联网全面覆盖人类生活环境的当下,外部世界对于人们来说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上网”这一活动逐渐成了人们用于消磨空闲时间的首要选择。通过互联网固然能够使人们获得更迅捷与便利的资讯,但对于年龄较小而自控力相对较差的学生群体而言,过度使用网络在很多情况下会不断地影响其正常的生活与学习活动。在此背景下作为教育者的教师群体,应该不断地更新适合于网络时代的教育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的特点与优势进行自身的多元化能力提升,进而达到教学能力提升的效果。

  一、教育技术的更新已经成为教学能力提升的必然选择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使用的普及化,手机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活动所要面对的巨大挑战之一。学生对交互媒体与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早已远远超过了很多授课模式较为单一或内容较为深涩的课程。为此,很多教师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在部分教学活动中禁止手机进入课堂;要求在教室周围安装屏蔽设备:在教室前后安装摄像头用以监督;以扣分或挂课来进行督促等。但从实际来看,这些手段所起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实际上,教学活动也可以应用“堵不如疏”这个词语,一味地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重新定义课堂活动,利用多媒体手段将知识用多元的手法进行导入,进一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或者将手机作为未来授课活动的使用工具,才能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因此,相对于以往单纯的“板书+讲授”的授课模式,目前很多学校要求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授课,也就是使用PPT或是视频教学资料进行辅助教学。而在未来,教育技术的再次更新会使教学活动再次产生变化,如翻转课堂的模式就是通过视频的录制,将授课活动放置在课下,而在课上可以用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MOOC、微课等新媒体网络课程的兴起与实践意义

  在世界教育技术的发展大环境下,新媒体技术不断地应用于教育活动之中,由此所诞生的“可汗学院”、MOOC以及微课已经以横扫之势席卷了全球,使很多教育者大呼“狼来了”。在我国,从远程教育与电化教育发展而来的视频授课模式经过这一时代的洗礼,逐渐向着更加清晰与细化的方向发展。MOOC与微课对现代人的碎片化时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兼容”,可以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之中开辟新的形式的基础上,为已脱离校园生活的“成年人”进行知识充电,从而达到终身教育的效果。MOOC与微课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效果。通过一定的教学技术改良,将原本完全通过课堂进行的教学活动转变为可以通过线上视频学习与线下答疑解惑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很多课程上非常具有实际的操作意义。其中以知识连续性较强的学科更为适用,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的学习活动,对自身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学习,从而达到更为系统化学习知识的效果。例如,在软件课程的教学中,如果仅使用传统的授课模式加上现场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因种种不可控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开小差或跟不上进度的现象,或在教学活动完成之后经过一定时间的间隔,将部分关键性或具有连接性的知识点遗忘,从而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活动产生障碍。但如果使用MOOC、微课或其他形式的视频教学形式,线下课堂上进行作业制作与答疑解惑环节,学生不但能对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学习,更能够在学习活动之后产生发散性思维,从而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的深化思考,达到启发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三、教师多元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无论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或是MOOC与微课等的教学方式,其所实现的唯一途径就是提升教师的多元能力,这对于很多教师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教师不仅需要调整教育理念,将知识的灌输转换为技能体系的传授,还需要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进行更多的技能学习,其中包括多媒体信息化的教育观念,依托于网络服务平台的视频录制技术,以及仪表与言行在内的多元内涵的提升。多媒体信息化的教育观念。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MOOC与微课等网络视频式教学模式更注重于单一知识点的教学,将碎片化的知识点通过一定的案例或者作业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对于整体知识体系进行学习的过程。因此,网络视频课程的每节课程的持续时间一般都比较短,但对于知识点的凸显效应比较明显。此外,还需要通过完整的案例或作业练习,对此前所讲授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穿插,将多节视频课程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练习。如果是依托于大学教育的课程,还需设计与视频课程相配套的线下课程体系,其中包含课堂作业的完成,进一步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以及知识点与创新意识的深化讨论等活动。依托于网络服务平台的视频录制技术。基于网络的多媒体使用技术与视频制作技术都是新时代教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包括多媒体的复合使用、屏幕与授课的录制以及后期的再次完善与发布等活动。只有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多种软件与技术,再通过网络课程的拍摄制作技术,才能生产出较为合格的教学视频,这也是近年来全国高校在推广的一个热点。仪表与言行等多元化内涵。在视频授课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出镜,则需要教师对自身仪表作出一定的要求,并注意在拍摄过程中的言行举止。此外,还有普通话的要求、对拍摄背景与场地的要求等。

  四、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际转变

  近年来,班级授课制的弊病已被无数专家学者批判,源自他国的“导师制”“双元制”等模式不断地受到推崇,其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目前很多专业硕士的导师选择已经从单一的高校师资系统转换成了“校内一名师,校外一导师”的模式。虽然这种改良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一个人的全程教育而言,还远远不够。在很多人眼中,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经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才能“成才”。因此,在成绩标准与升学压力的双重背景之下,学生不断地被要求通过记忆与思考来完成教育者所提出的标准,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大多数学生往往觉得痛苦,毫无乐趣可言。在此基础上,学生以成绩或升学为目的“学习”定下的知识,但自主能动性与创新性思维却逐渐退化,最终变成被动接受的模式化“人才”。对于我国的人才需求而言,这类“人才”仅能在固定的工作要求之下完成规定的工作,而很难对自身进行有效的提升,也对企业的发展不利。虽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已经提出了很久,但教育机构以及教育者却甚少能够做到,这不仅是因为在以每个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活动的制定时,所需要的教育成本非常之高,也是很多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感不佳所限制的。要解决这些问题,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将教育理念从大众化转换为“精英化”,从广而全的知识内容灌输转换为专而精的技能体系传授,再辅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知识能力与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精英化”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不仅是以全方位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为中心,更重要的则是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其创新能力。在现阶段,我国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能够简单解决问题的普通“人才”。而一个人是否能够成为创新性人才,则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其教育背景的影响。

  五、结语

  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教师需要在转变教学理念,将简单的知识的灌输转变为技能与理论相结合的传授的同时,不断学习各类前沿知识以增强自身能力,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在以手机为主的视频时代,现代教育只有通过不断地更新教育技术,以自发性学习为主导与深化创造性的课堂讨论相结合,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打败”手机,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贤波.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项目课程中的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97-102.

  [2]郑小军.微课发展误区再审视[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3):22.

  [3]郑勤华,于畅,陈丽.基于学习者视角的MOOCs教学交互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6):75.

  [4]战德臣.“大学计算机”“MOOC+SPOCs+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改革实施计划[J].计算机教育,201*(01):12-16.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互联网+下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趋势论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3310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