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小剧场戏剧与表演教学论文

时间:2019-05-11 15:12:12 网站:公文素材库

  内容摘要:小剧场戏剧,是戏剧表演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戏剧表演就需要有其独特的表现性。一些表演界的前辈们对此提出过相应的理论并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在高等艺术院校的表演专业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开展多是以这种小剧场形式为主的,那么它与正规化的小剧场表演有何异同?这种表现形式对于教学又有何好处?这是本文所研究的问题。

  关 键 词:小剧场 表演 高等教育 教学

  高等艺术院校表演专业的教学活动与其他专业不同,具有很强的自身专业特点,由此带来一系列独特的要求,比如对教学环境、教学场所的要求等等。小剧场教学手段的运用,是表演专业在教学中较普遍应用的一种情况,那么这种形式对于教学开展有何利害?如何应用这种方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将对此稍作探讨。

  小剧场,作为戏剧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具体空间场所,顾名思义,其空间相对大剧场往往要小得很多。有人作过比较,古希腊的狄俄倪索斯剧场,供表演之用的“圆场”(orchestra,歌舞场)直径达66英尺,看台可容14000至17000名观众。现代的一般大剧场,舞台面积多在200至600平方米左右,观众席位可达1000至1500个。而现代小剧场可容观众大多不过100至300人,有的甚至只有几十个人。

  高等院校中的表演教学活动的开展,多数都是在这样的小剧场内或者是类似于这种小剧场的教室内进行的。因此,研究小剧场的艺术表现特点对于高校艺术表演类的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剧场空间的这一自在规定性,对戏剧审美活动的主体会产生很多影响。这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对戏剧表现内容的影响

  小剧场较小的空间量度,有助于戏剧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揭示。国内外小剧场的探索者们对此都有清醒的认识。1905年,莱因哈特从他的老师勃拉姆手中接管“德意志剧院”时,同时又经营了一个只能容纳大约200个观众的小剧场。对此,他曾这样解释:“我需要两个剧场:一个是小的室内剧场,专门排演隐秘的心理剧和现代剧作家的作品;另一个是大剧场,供演出古典剧目用……”①

  1959年,另一位探索者格鲁托夫斯基在波兰的奥波莱市创办了“十三排剧院”,进行小剧场戏剧的实验。英国导演彼得·布鲁克在解释这一实验动机时说:“他追求最大限度地在最小的舞台空间凝视人的心灵生活。于是意识到,观众也应尽可能少一点。这样,他逐渐地得出结论:在众多的远离表演区坐着的观众面前,是不可能准确地展示人的情感的……”②

  我国的小剧场表演艺术探索者们也看到了这一点。如被誉为在《留守女士》的表演中“把心理现实主义的内部技巧发挥到了极致”的奚美娟就认为:“从剧目上讲,我以为小剧场不大适合演出形式感太强的东西,而更适宜于演出心理剧。”③

  为什么中外的戏剧探索者们都有这种认识?道理很明显,戏剧要表现出剧中人物的“心灵生活”,主要通过细腻的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睛以及微妙的动作细节。有人在谈到电影艺术时说:“表情是电影中观察电影角色情感创造的最直接、最独特的窗口。这个窗口能够最细腻、最生动地透露角色的心理活动。”④然而,在大剧场中,由于剧中角色的信息与观众的接受距离较远的原因,“观众直接观察舞台角色的表情,尤其是眼睛比较困难,透过这些细节去觉察角色心理,更是常常受到局限。”⑤因此,大剧场观众更多地是观察演员幅度较大的形体动作。也因此,在大剧场戏剧中,“组织人物的行动,尤其是形体行动与语言行动,将变得十分突出。”⑥这也就是“戏剧是动作的艺术”一说的由来。而在小剧场戏剧中,这一切却正好相反。我国近20年来有些小剧场戏剧,把只适合在大剧场中演出的情节剧,不加改变地搬进小剧场,引不起观众心灵的共鸣,原因就在于不了解小剧场的这一剧场效应。

  二是对演员表演的影响

  观众在小剧场中,可以直接便利地观察到角色的表情和眼睛,以及微妙的动作细节,这就要求表演必须从感觉出发。因为每一个细腻变化的表情、眼神,以及动作细节,都不能与感觉脱节,必须由感觉生发出来,并通过表情、眼神和细微的动作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观众的品评和推敲,也才能把观众带入到人物真实隐秘的心灵世界。而大剧场表演,却十分强调演员对动作的理性设计,一定要明确“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这种理性支配的动作,只能反映出角色的某些心理感觉,却并不能反映出人的全部深层感觉,因为有很多感觉是通过非理性动作显示出来的。如在《留守女士》的最后一段戏,乃川默然凝视着子东的离去,下垂的双手微微颤抖起来。扮演乃川的奚美娟在事后说,当听到扮演子东的吕凉说“我要走了……”时,她说:“我突然获得一种感受:我生命的一部分就要离我而去了,好半天我都不敢直接看他,一抬头,两人目光相遇,这时我看到吕凉眼圈突然红了,他的心灵与我撞击了,所产生的火花激发了我们两个人。这是表演的最佳状态,是最有生命力的东西,可是在大舞台上观众却不一定能体察得到这么细微的东西。”小剧场中,由于演员准确把握住了规定情境中角色的感觉,并通过细微的表情、眼神和动作自然流露出来,观众被深深地触动了,仿佛看到了两位主人公那由伤感、无奈、茫然和惜别交织而成的异常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由此看来,受小剧场空间量度的影响,小剧场戏剧的表演并不全然是一种动作的艺术,而主要是一种感觉的艺术。有些演员不了解小剧场的这一效应,仍旧沿用大剧场的表演方式,令人感到虚假,难以接受,其原因也就不言而喻。

  三是对观众剧场感知的影响

  前面说过,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剧场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和接受的空间,演员和观众互为信息的传递者和接受者。在大剧场内,信息传递与接受之间的空间距离相对较大,为使观众能接受到足够的信息量,演员必须使用幅度较大和目的明确的形体动作,甚至还要适当放大这些形体动作。正如有的专家所指出的:“不仅语言、形体动作要适当夸张,表情也一样,从某种程度上讲,表情的夸张应更大些。”⑦因而从观众一方说,大剧场感知具有粗略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因为剧场空间在信息传播上的“远距性”和信息内容的夸张性,使观众只能粗略地观察到角色假定性的形体动作,观众的审美经验也习惯了这种大剧场的感知特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大剧场戏剧表演中,如果一个演员“只抓住了动作,而没有获得准确的角色感觉,其心灵和行为的间隙,固然并非是舞台表演所提倡的,但在舞台创作的实践中,又常常可以得到舞台的庇护。”⑧而在小剧场中,由于剧场空间在信息传播上的“近距性”,所以,观众对角色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要求自然、逼真和细腻,对任何夸张和做作都不能容忍,也就并不奇怪了。

  但是,作为高等院校的表演专业的教学场地来讲,却不能单纯地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考虑从而安排教学活动,这是因为这种教学应用的小剧场,首要的出发点是教学,如何利用它来搞好“教”与“学”,才是这种小剧场独特的利用价值。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一、表演艺术教学是一种全方位的表演教学,它应包含表演艺术的所有主要内容,而不能仅仅由于空间量度、动作幅度等原因就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删节,以致造成教学内容的不完整性。

  二、小剧场的空间量度特性反倒强化了教学效果的实现。由于师生教学过程在一个小空间内进行,双方的观察会更细致、更到位,既有利于学生模仿体会领悟,也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小剧场的独特环境,会使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更方便地进行交流,而且由于这种种环境会使学生在进行表演实践时更深切地把握角色,并力求达到最佳效果,或者知道什么样才是最佳效果。

  表演艺术教学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所有的教学者都很清楚地知道答案。“赋形为下,传神为高”,这是挂在我们教学者嘴边的一句话。那么如何达到这一效果呢?“赋形”是表演达到“传神”的基础,是表演教学的根本任务;“传神”则是“赋形”的最高要求,是戏剧表演教学的终极目标。“传神”是灵魂、是核心,有了“传神”的要求,才使得“赋形”有的放矢,不至偏离轨道,在各种影响和冲击中迷失方向。这正如南朝著名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所说:“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

  但是,如何准确而深入地把握作品的精神,怎样才能实现“传神”的终极目标,许多戏剧表演教学先行者在教学实践中多有涉及。由于教学思路和观点的不同,实现这一目标的做法也会有各种不同的渠道,呈现出多样性。我们认为:“从宏观(作品的精神)入手,以微观(角色塑造)为起点(赋形),最后仍要落到宏观(传作品之神)这一终极目标上”,应该成为我们在戏剧表演教学中始终遵循的逻辑规律。而完成这一规律的最好手段,就是小剧场教学。

  剧场,作为演员与观众共同进行戏剧审美活动的场所,它的构成要素可以没有灯光、布景和音响,甚至可以没有与实际生活场所隔离开来的专用建筑设施,但却不能没有特定的演出场地与观演场地,而且,这两个场地在戏剧审美活动进行时,总是处于同一物理时空中。剧场的这一自在规定性,必然使演员与观众之间产生当场性的相互影响,或者说双向交流效应。

  然而,从古至今,演员和观众场地之间的结构形态形形色色,它对演员和观众双方的相互影响效应,也必然具有很大的差异。大致看来,演员和观众场地的结构形态主要有两种类型:分体式结构与一体式结构。分体式结构的典型代表是设有镜框式舞台的大型剧场。据西方演剧史学家吴光耀考察,镜框式舞台最早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经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到19世纪末,借助“第四面墙”原理与照明技术的支持,“演戏时舞台上照明而观众厅熄灯,也就是说,观众看得见舞台上的演出,而演员看不见观众”,仿佛在演员面前有一面无形的墙,至此,演出场地与观看场地的分体式结构最终得以完成。⑨

  有人指出,在分体式结构的剧场中,虽然演员与观众处于同一物理空间并同时在场,但是,由于表演区使用大幕、乐池、脚灯、台唇等设施,与观众区明显地分隔开来,而且演员看不到观众席。因此,使“第四面墙”理论的倡导者们借助剧场结构的这一特性,要求演员必须假定观众不在场,忘“我”地在“第四面墙”封闭而成的戏剧情境中,与对手或自我交流,唯独不能与观众交流,即“当众孤独”地表演一个虚构的故事,以制造真实生活的幻觉。观众只能被动地观看,交流也只能像潜流似的间接发生着。

  随着20世纪民主化和生活化社会思潮的兴起,这种交流方式受到强烈的批判。于是,“努力消除演员与观众之间有形的与无形的障碍,改变观众在(镜框式大型)剧场中的消极被动状态,使剧场回归到演员与观众彼此交融、浑然一体的理想境界”,就必然“成为无数戏剧革新家梦寐以求的目标”。⑩小剧场戏剧的大量涌现,正是这种追求的结果。

  小剧场的舞台,尽管有伸出式、中心式、可变式等多种形式,但就演出场地与观演场地的空间布局来看,都是一种一体式结构。它们都拆除了大幕、乐池、脚灯、台唇等隔离演员和观众场地的物质设施,也不采用照明技术制造“第四面墙”。这种结构的自在规定性,对剧场中戏剧活动的主体,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促成了演员和观众双方的直接交流、共同参与和共同创造。就演员一方看,就不能像在镜框式舞台上那样,假定观众不在场,并想方设法避免与观众交流。相反,还要千方百计激发观众,从心理上甚至行为上参与戏剧活动,与观众共同完成特定的戏剧审美任务。而从观众一方看,这种一体化的剧场结构,也必然使他不再觉得是在透过“第四面墙”,去被动地偷看一段别人的生活,而是主动地从心理上甚至行为上,与演员共同进行一次戏剧审美创造。

  这种情况,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在镜框式舞台大剧场演出中,虽然观众有时也会感动,也会兴奋,也会叹息……但毕竟夹杂着那么几分‘隔岸观火’的性质。与观看电影和电视相比较而言,他们虽然也有某种‘参与意识’,但这种意识决不会强烈到跃跃欲试的地步。在小剧场戏剧演出中,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凡是观看过小剧场演出的观众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演员就在你身旁和面前表演,或在观众席的各个方位间频频地穿梭往来,他们的呼吸、他们的体温,你都能感觉得到;灯光既照在演员身上,同时也照在你的身上;甚至,演员突然走过来,向你发问,与你对话,也有可能邀请你同他(或她)一起跳舞;或者,干脆就请你一同参加一段演出……这种种意想不到的情形,不能不迫使你产生随机应变的观赏态度和莫名的期待心理,以便应付在大剧场里不可能出现,也不希望它出现而在这里却可能会突如其来的事情。于是,以往那种在大剧场中较为客观冷静地‘坐定了看’的审美心态被打破了,换上了一种随时准备出现新情况和应付新态势的期待心理。观众的这种‘期待心理’,正是‘参与意识’的表现。”

  这种状况正是我们在表演教学中所孜孜以求的,唯其如此,才能真正让教学活动的客体深切体会到表演的“火候”。

  初学表演者,由于经验不足,在表演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火候不足或是火候不到的情况,如果是在大剧场的舞台上,由于空间大,教学者或是指导者会由于这种物理的限制出现“看不清”等情况,而使这种错误没能得到及时的纠正,这会破坏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一体化的小剧场的现场性会使表演者更快地把自己的情绪投入到戏剧语境中去(如前述),这还会让表演者直观地体验到表演的快感,体会到传统表演教学中(斯氏表演理论指导下的中国表演教学方式)所缺乏的那种与现代表演实践相接轨的互动交流、间离理论等表演方法,使学生对学习信息量的接受更大。

  “第四堵墙”没有了,表演者从各个角度上都被充分地观察其赋形,从各个角度上被考核其传神,对他(她)的表演要求更高了。那么作为一名学习者,他的学习的情况如何,自然是一目了然。这种情况下,火候,不论是教学者需要把握的还是表演者需要把握的,都变得更加清晰、更加明朗,很容易就达到这个状态。

  小剧场教学的第二个好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不停地进行着角色转换,每个人都在观众与表演者之间变换身份。表演者与观众之间既熟悉(生活中的熟悉)又陌生(戏剧人物与观众之间的陌生),那么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实际上这种交流是非常频繁的,这也是表演教学的固有特点之一。

  第三,小剧场教学的时候,观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受教育者本人,那么他们会有非常强烈的参与意识,这种热情决定了他们对表演者的表演行为会有更细致的观察。小剧场的小空间为他们的这种观察提供了非常合适的距离和角度,这是普通大剧场所不具备的。

  第四,小剧场布景、灯光、道具的不足和欠缺虽然是戏剧表演上的短处,却在教学上对表演者的入情入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想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正符合教学运动的规律:由浅由易入手,从难从严要求。这是小剧场对我们教学的另一个贡献。

  综上所述,小剧场对于高等院校的表演艺术教学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式,当然,从小剧场的投资建设的效益比的角度上看,它还有更多的优点,但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目前在我国的相当多的高等艺术院校的表演专业教学里,教学手段多以这种小剧场或近似于小剧场式的为主。这又从实践的角度再一次证明了本文的观点。

  注释:

  ①转引自童道明:《小剧场戏剧的心理深入的可能性》,原载于《中国话剧研究》第9期,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1月版。

  ②③王瀚增:《把小剧场的艺术魅力发挥到极致》,原载于《中国话剧研究》第9期,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1月版。

  ④⑤⑧齐士龙:《电影表演心理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⑥⑦ 叶涛:《话剧表演艺术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7月版。

  ⑨吴光耀:《西方演剧史论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⑩ 林克欢:《戏剧表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9月版。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剧场戏剧与表演教学论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3314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