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贯彻课改理念,明确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论文

时间:2019-05-11 15:13:32 网站:公文素材库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语文学科的性质也不断地被注入新的内容,这也标志着语文教学内涵与时俱进。课程标准第一次将“人文性”纳入语文性质的范畴,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内涵及发展趋向。

  关键词:新课改人文性语文教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第一次将“人文性”纳入语文性质的范畴,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深刻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有助于全面提高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恰当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准确把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在课堂教学中,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人格修养。

  因此,语文学科在教育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方法的基础上,更多体现对学生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着眼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审美趣味,具体体现在:

  一、深人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形成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对课文中人文性的理解,有人认为,人文性只存在于一些情感色彩浓厚的文学作品中,实际上,人文的内涵也存在于一般性文章,其中包括一些议论性的文章。因此,着眼发挥语文学科对学生思想感情起熏陶作用的教育功能,深入领会并发掘深藏在课文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是对语文老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先接触文本,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和作者对话,形成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发现阅读的问题和困惑,然后借助教学资源,深化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这个过程可分两个层次进行。

  第一:尽量靠进作者,弄清文本告诉我们什么。

  第二:在文本的启发下引发新的思考。

  这种思考应是具有时代意义与个性特征的。阅读者只能带着时代的眼光与之对话,在解读中赋予作品的时代气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短文两篇”中《行道树》有这么一句:“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关于这句话教学用书的解释把“悲凉”简单地理解是城市充满烟尘,这是其真实含义吗?只有在靠近作者深入解读,正确把握词的语境含义及作品的创作意图后,其深层含义才凸显出来: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者却得不到别人的体谅、理解,针对这一社会现实,作者借行道树这一形象,以物喻人,抒发他们内心苦闷和悲凉的情感。只有在深入解读、引发思考基础上设计的教学方案、才能针对文本的个性,才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才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这是实现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基础。

  二、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培养他们独特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作为学生,在人生经验,感知视角,思维方式,言语储备,情感类型等方面的差别,都将会影响乃至制约着他们对文本的接受,导致他们对文本的理解都是独特的。这种阅读感受和欣赏体验的多元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也只有这种多元性才体现课文丰富的人文气息。那么,教师就不能要求学生的理解是唯一的,用一成不变的同一答案去约束和要求这种阅读上的各异,把文本的思想或者教材的思想看成是完全正确的结论,留给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权利,容不得与文本相左的思想和观点。

  “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给学生个性思考、感悟的空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是实现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表现,“标准”还强调教师“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当学生提出对问题的理解异于教材,甚至超出了教师对教材多元感悟的范围时,教师该怎么办?肯定和包容,这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的尊重。学生的个别“独特体验”是其思维的闪光点,在我教《木兰诗》的课堂上,在分析木兰这一形象时,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发我的深思:木兰只能说是旧社会的一个传统孝女,而不是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这位学生的理由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是木兰从军的原因,她是为父分忧,其初衷并非为国出力,爱国从何说起?当时,我是惊诧于这位学生细致深刻的观察力,只有在仔细、深入阅读文本才能可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我们且不说这与教材相左的观点是对是错,学生通过与作品的对话,并将自己的主观认识注入到作品中,深入感悟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这个过程就显得难能可贵,也值得赞扬。

  三、在探究问题中,开展多元对话,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呢?

  其一:体验学习,当教师准备把一篇课文,一部作品传授给学生的时候,其终极目的并不是把自己对课文作品的多元感悟毫无保留地灌输在学生的脑袋里,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还原为学生自己对课文作品的多元感悟。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不防将对课文,作品感受、欣赏、批评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发现、讨论、申辩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从而体验创造乐趣。

  其二:“对话”学习,对话不仅是学生与教材对话,更表现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课堂上,教师可作为一个评判者,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的评价,学生既做问题的质疑者,又做释疑者,让学生在质疑和解疑过程中不断获取信息,展示自己。在教学《羚羊木雕》一文时,可依据情景设计这样的问题:“我该不该把爸爸送我的礼物转送给万芳呢?礼物送出去了能不能要回来呢?”然后把学生分成赞成与反对两方,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评论,各抒己见,在交流中不断碰撞思维的火花。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对问题的探究中都有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改变过去“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现在“老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教学模式,形成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这是实现课堂价值取向的重要手段。

  总之,只有深入领会课改的思想精髓,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吐旧纳新,更新观念,把课改的精神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真正达到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取向 黄振益,《网络科技时代》:2008年18期。

  [2]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分析 张辉,《文学教育下半月》:2007年9期。

  [3]语文课堂及语文课堂教学探析魏兰兰,《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08年10期。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贯彻课改理念,明确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论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3326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