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时间:2019-05-11 16:12:30 网站:公文素材库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作文(一):

  我的家乡,她蓬勃而又不张扬,恬淡而又不失朝气。那里人杰地灵,早在三国时期她就因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而名声赫赫,包拯,李鸿章,杨振宁在她的养育下在各个领域为人称颂,她就是生我养我的故土——安徽合肥。

  身为合肥人,我深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合肥的变化,我利用假期走访了很多个地方。下面是我的总结:

  一、科技之光大放异彩,经济增长势不可挡

  如果说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门户,那么合肥我认为就是中国的科技门户。在那里有享誉全球的中国科技大学,有几十个国家重点实验与科研院所。我国许多重大的发明都是在那里创造的,有哪一个城市能拥有着两个太阳?合肥有!更夸张的是,这个只有一百多万城市人口的城市,却有五十多所大中专院校,每到寒假和暑假,大街上的年轻人就减少很多。因此,合肥也成为城市人均文凭较高的城市之一。克林顿在上个世纪提出进入知识时代,也正是因为这个时代,让我们这个科技城市有了自己的大型企业,也同时带动起了经济的蓬勃发展。

  合肥在多个领域已经崭露头角,我市的自主品牌吹响了我们的经济号角。在汽车制造领域,JAC江淮汽车享誉全球;而在电器行业,合肥则有美菱,荣事达,格力,美的等集团;对于食品方面,恰恰瓜子早已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庐州(古时合肥的称呼),今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已到达户以上,其中50亿元以上15~18户,百亿元以上10户左右,有34户企业超过200亿元,1~2户已到达500亿元。想想30年前的合肥,万元户那但是不得了的。但是现如今,合肥的人均GDP就有42981元。

  二、高楼林立,东西南北高架搭起明天的彩虹

  十几年前,合肥最高档的小区是琥珀山庄,据街头的老合肥说,许多人还喜欢在那堆写着“琥珀山庄”的白色雕塑下照相。那时,对别人说自己住在琥珀山庄,真的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遍地都是平房,最高的只有六楼。此刻呢!改革开放的春风,社会的大发展让我们也拥有了自己的小高层。2002年合肥房地产开始升温,城市的圆周仿佛一夜之间外扩三十里就像是变魔术一样,老合肥们激动地给我形容。有房地产企业到大蜀山下盖房子,有人嘲笑说:坐车都要四五十分钟到市里,房子卖给谁阿。仅仅两年之后,大蜀山脚下已经无地可卖,而开发出来的房子竟然都卖得净光(合肥话)。合肥人从此告别了平房,搬进了上辈人想都不敢想的高层住宅。1980年,合肥人均住房面积不足4.05平方米,然而30年后的这天,人均建筑面积到达29.28平方米,是解放初期的7.5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是阿,我们的房子越来越敞亮了。2008年,祖籍安徽的王石拍拍光亮的脑袋,决定在家乡首府合肥隆重推出万科金色名郡,将万科著名的精装修理念,带到了习惯毛胚房的合肥。'2009年,著名的地产大亨万达也不甘落后,掏出数亿元,一举拿下芜湖路桥西侧的原美菱集团的黄金地段,也准备在合肥大干一场。种种的种种,我们合肥人民住上了满意的房子,这也是合

  肥人最骄傲的事之一了。

  再说说合肥的交通。十几年前,合肥夜晚最热闹的地方是三孝口,而三孝口十字路口上的人行天桥更是合肥的为数不多的交通设施。那时站在天桥上留张夜景照片,是件激动人心的事情。合肥唯一的五里墩立交桥以前是合肥的景点之一,可又是被骂的最多的一处建筑。因为实用性太小,被老百姓称作不拿我们的血汗钱当回事。可现如今,合肥在大建设风雨洗礼后,三孝口天桥也成了长江路上唯一幸存的天桥。世贸中心烂尾工程摇身一变,成了金碧辉煌的CBD,东西高架及下穿马路解决了人们出行的困难,金寨路高架桥更是将堵车这一恶梦从此粉碎。传说中的神秘高铁最后进入布局与规划之中,即将开建。肥西的高刘机场也让咱合肥人拥有了自己的国际机场。合肥打造的滨湖新城将整个城市规划向近在几十里外的巢湖方向发展近期更是将巢湖并入了合肥的辖区。巢湖是国内五大淡水湖之一,汪洋的水面,离合肥其实并不太远。但是,合肥决定走向巢湖,却是2006年。

  我们曾笑着说,都不认识路了。

  回首30年前,那时候天安门上的柏油马路是合肥人想都不敢想的。石子路,那太平常,水泥路则已经令我们很满足了。

  三、环境优美,园林城市迎接四方兄弟

  合肥自建市以来,只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绿化环境。合肥是最早一批园林城市之一,合肥的绿化,确实没得说。因为我们重视环境治理,改善城市卫生,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旅游事业。城市园林绿化面积达71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7.56平方米。在对环城园林作进一步绿化的基础上,于环绕古城的“绿色锦带”上新辟建了四处自然景区,被誉为“一根项链,四颗明珠”。

  项链则是环城公园,这个据说是全国最大的开放式公园,被合肥人亲切地称作翡翠项链,也是合肥被首批评为园林城市的功臣。

  合肥市打造的合肥两日游,也广泛受到大家的欢迎。包公祠里,包公,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包河的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水中绿荷飘香,让人流连忘返。包河独有的无丝藕,千年不忘向后人诉说包拯的铁面无私。大蜀山,合肥市里唯一的山,说它是山,它但是丈余。可合肥人仍络绎不绝,踏青,郊游,这儿不失是一个好去处。李鸿章纪念馆,杨振宁故居,五里飞虹还有天鹅湖都是中外游客必去的景点。

  四、物质精神丰富,人们生活有滋有味

  城市欣欣向荣,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以前的毛胚房,到此刻的复式高层;从以前的一双大脚游合肥,到现如今的奥迪马自达代步;从以前吃饱饭没事在家打麻将的留意翼翼,到现如今“走,茶楼见”,是阿,麻将打到茶楼里,又能够喝喝茶聊聊天,不亦乐乎,没事我偷着乐。

  现如今,吃完饭,咱K歌去,早已司空见惯;明天咱试试另一家饭店的味道也见怪不怪了,谁叫咱此刻日子过的好呢!

  当然,除了K歌,合肥人现如今还有很多选取。去画廊赏画,去歌剧院听歌剧。2008年奥运年那会儿,小区里锻炼身体的,健身房里健身的,都用心响应国家号召,赶上时代的潮流。

  要说合肥的小吃,那但是全国闻名。贵妃凉皮,庐州烤鸭店里碰碰香的鸭油烧饼让本地人流连忘返,更让来肥旅游的外乡人忍不住多买点带走。龙虾一天街,人气那是一个高阿。经常是车满为患,本地的,省内的,还有慕名而来的上海浙江人无不对此数大拇指!

  合肥人玩音乐玩得也是倍儿棒,解晓东就是我们家乡人。当然合肥人也很爱我们的家乡,《合肥的石头》、《挖芋头》、《泸州月》都是在讲述着家乡的种种。听着一曲曲家乡的乐章,万千思绪在脑中回荡。这就是我的家乡。

  在这个网络的时代,合肥人又怎样能躲在后面呢。合肥人有自己的圈子——合肥论坛。合肥论坛是合肥人最爱去的一个地方,但凡没啥事,便会去那里看看热闹,顺便再拍拍几块板砖,乐和乐和。当然,这也是大家团结的地方,2009年初夏以来,“叶飞腿”、“环城公园女孩失踪”、“步行街凶杀案”、“天鹅湖溺水事件”等关键词充满了合肥的网络,大家互相提醒互相慰藉,又不时互相出出主意共度难关。很难想象,此刻要是离开了电脑和网络,许多合肥人的生活将会多么黯然失色!但是记得当年,电脑对合肥市民们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可十几年后的这天,合肥的孩子们在小学就必修计算机信息课,普通家庭则早已普及了电脑。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会立即在网络上得到迅速的反映和热烈的讨论。论坛更是反映民生的地方,很多人在那里指出政府一些不是个性正确的措施,我们的市委领导们也借此了解状况,及时纠错。

  生活就是这么妙不可及。

  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不是梦,让我们放飞理想,勇于探索,勇于拼搏,团结一致,求实创新,我们的国际大都市之梦,不远了。

  我更相信,在合肥人共同的努力下,什么都挡不住我们的脚步,合肥的明天将更加完美。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作文(二):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家乡变化大

  我的故乡在临沭,那里人民朴素,笑容和蔼,是一个在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的城市。城市不大,但也是今时不同往日,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这是我亲身体会到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岁月如梭,似乎只是在转眼之间,改革开放的征途已经整整走过30年。

  在这30年中,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小小城市,在改革开放以来,个性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勤劳善良的家乡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办公楼更是鳞次栉比,一列列火车横贯家乡,家家住进了新楼房,一台台彩电飞进千家万户,现如今家家电脑、电视、电冰箱样样不少,生活水平也是显着提高,家乡让我刮目相看,在不经意间,我们的家乡已随着时代的变革,走入了小康社会,大家不愁吃穿,生活物质水平更是前所未有的增长。

  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我和妈妈不仅仅谈起祖国的变化,妈妈回忆起过去——那时候,哪有什么柏油马路,泥土简简单单踩成了一条狭窄的马路,一下雨,更是泥泞不堪,泥泞的路到处是水潭子,如果不留意踩到水潭子,整个脚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脚抽出来,可鞋子却留在泥潭里……睡觉的地方是睡在干干的茅草上,没有蚊帐,晚上蚊叮虫咬,整宿整宿睡不着觉;门前是一堆堆的牛粪,又臭又脏,一脚踩下去,脚也不知转成了什么样……以前,家乡人民很穷,住着破烂不堪的茅草屋,上面的瓦片好一片,坏一片的,一到下雨,雨水仿佛都想来凑热闹,房子里全是雨滴,大家只得连夜挪动家具。那时的校园是一座破旧有土木结构房屋,土墙斑驳脱落,一块玻璃也没有。一到冬天,呼呼的寒风凛冽刺骨;春天,雨点从破瓦片上的窟窿里落下“嘀嗒”的雨声与琅琅的读书声凑成了不合谐的曲子……

  往事的一切不堪回首,自从改革开放后,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破旧的茅草屋转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泥泞的小路转成了条条柏油马路……人们利用资源,盖了公园、盖了大桥……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

  不仅仅我的家乡在变化,我的祖国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2001年7月13日晚,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最后要揭晓了!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中国人最后以完美的理念从众多国家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前不久,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的实力。首次太空漫步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太空最后有了中国人的足迹;太空中首次飘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这天,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这天,我们迎来繁荣富强的好日子。我们的祖国,正日益庞大,我们的祖国,将迎来大好时光!欣喜,在于变化。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我们的祖国,未来将会更强大!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作文(三):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到此刻为止,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家乡父辈人的讲述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发展对上一代和我们这一代人的巨大改观,从各个方面都是如此。据说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从一穷二白贫困线上走来,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的确有了很大改善,但当时生活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普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供不应求,“千种商品千种票”。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离开了票无法生活。那时人们只能节衣缩食,一切只能将就将就,谈不上满足二字,生活窘境,几乎大家都如此。

  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同时国家还在政策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忙。由于处在这样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大环境中,再加上政府的大力倡导,很快国内的经济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市场经济有了很好的发展,国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以我的家乡郑州为例,在生活方面,据我爸爸说,四十多年年前,他和爷爷奶奶住在用稻草搭成的房子,用土泥砌成的平房下,的大人孩子穿得太破了,冬天穿不上棉衣,脚上穿着露脚趾的破鞋子,到了夏天,只能把破棉袄的套子掏出之后再穿,这些还是粗布做的,而且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台小小黑白电视机已是奢侈品,但如今彩电以不足为奇,透过屏幕人们大开眼界,旧日里岗了,人们热火朝天的盖起了平房、现焦房、以致楼房、家用电器琳琅满目,人们纷纷住进了温暖舒适的家。过去那种屋漏偏遭连夜雨的现象再也不见了,多雨季节,坑坑洼洼、泥泞、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不见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笔直宽敞的柏油路面。过去孩子们上幼儿园,家长只能骑自行车接送,如今家家买上了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甚至小汽车接送孩子。改革开放前我们家乡这都是爷爷奶奶告诉我们的,我才明白。而如今人们冬天里边穿的是保暖内衣、羊毛衫,外面穿着羽绒服,暖和极了,大人孩子人人如此。对于老年人,国家还给予了养老保险,以确保他们能够安享晚年,这也充分体现了党以民为本的方针!

  在医疗保障方面,国家给我们老人个性照顾,凡是门诊住院看病,病人只负担少量的支出,大头还是国家给予支付,而且近几年来,国家又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给老百姓办起了医疗保险,只需交纳一点费用,即可享受国家的高额补贴,而且看病住院70%、80%都是由国家支付,完完全全是为了我们老百姓着想。

  在住房方面,以前一家人只能挤在一个很小的房子里,房子里只有几件可怜的旧家具,要是能够宽松的睡一觉就已经是很不错了,连做梦都想拥有一套大房子。而此刻,我们家不但有了自己的大新房,而且还搬进了二层高的小洋楼里,各人都有自己的卧室,再也不用挤在一块了。而且房内也是装饰一新,各类电器一应俱全,电话、风扇、空调、冰箱、彩电、微波炉、液化气灶具、太阳能热水器……前年还购买了一台电脑,宽带上网,并玩起了数码相机。今年将南北阳台用铝合金窗改造了一下,透过改造,房子的采光好了,空气也比以前更流通了,人的感觉也不一样了。最近政府对我们小区实行平改坡旧房改造以及三管改造和下水道改造等,都是政府出资,小区居民却分文未付,此刻居民用水更方便了,排水更畅通了,真是说不尽的称心如意。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教育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变。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把师生们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解脱了出来,我们教师再也不要为升学率、各科分数而去绞尽脑汁地出难题、找偏题,去日益继夜地“看守”学生了。而学生呢,也无需整天溺在题海中而“痛不欲生”了。学生的书包越来越轻,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学生各方面素质在稳步提高。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九年义务制教育政策的彻底落实、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的重点投入,家乡昔日那设施简陋,千疮百孔的破烂校舍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窗明几净、宽敞舒适的新教学楼拔地而起,电脑室,实验室、电教室........再也不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的空壳了。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更让人高兴的是国家推行义务教育,不但免去了学杂费,免费带给教科书,并对部分困难家庭的学生予以生活补助。使全国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直理解益,所有适龄儿童都能高高兴兴地上学。而大学生入学政策的宽松也为我们带给了更多理解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在交通方面也有了相当大的改观。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家村”的过程中,一条条干净而又标准的硬化公路把家乡的村与村之间、组与组之间甚至户与户之间连接了起来。再也不见昔日人们出门时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的尴尬情形了。如今,不管天晴下雨,人们都能够衣帽整洁地串门、上学。田间地头的农产品、偏僻的独家小院中喂养的家畜再也不要担心因道路不通而卖不出或被黑心老板狠心砍价了。

  我们在综合国力和科技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的实力。首次太空漫步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太空最后有了中国人的足迹;太空中首次飘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而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在全世界的瞩目下圆满结束,标志着我国在世界的历史地位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紧之后是我们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即将闪亮登场,以更加出色的表现向世界再次宣告,中国已经真正的繁荣富强了!这天,我们迎来繁荣富强的好日子。我们的祖国,正日益庞大,我们的祖国,将迎来大好时光!欣喜,在于变化。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我们的祖国,未来将会更强大!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作文(四):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个性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这些处在农村的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我出生在90年代末,家乡在董马村。听我的外婆讲,以前我的家乡很贫困,一大家人都挤在一件小小的茅屋里,里面的光线很暗,没有暖和的衣服穿,一件衣服要打好多补丁,并且大的穿了,小的又之后穿。村子里的人是吃不饱、穿不暖,农民们靠抢公分、分粮、分钱。一年到头分的粮食,不够吃,钱也不够,有时连盐都买不起吃。村子里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每逢雨天泥泞不堪,人们走路都要从山上绕道。孩子们在破陋的教室里读书,也有孩子因交不起几元的学杂费上不了学。以前没有电气设备,要与远方的亲朋好友取得联系靠信件,这种方式又慢又不方便。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村里开始有了电视机。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聚集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里播放的精彩节目,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精彩的明天。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和落实下,家乡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原先村民们挤在狭小阴暗的老式木房子里面,此刻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红砖青瓦房,并有了卫生厨房,卫生厕所,有的还建起了两层以上的楼房。以前窄小的土路,一下雨泥泞不堪,此刻转成了宽阔的水泥大道,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此刻我回家能够坐着小车直接就到家门口了。小康示范村使整个村子焕然一新。此刻的孩子们都做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并且国家免减了书杂费,村子里的每一个孩子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村民们都有均衡饮食。还能够随便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发展,我的家乡的确变化了。我认为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个人,立足此刻,展望未来,实现梦想,都是十分重要的。家乡的变化就是很好的见证。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作文(五):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好处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贴合中国长期发展的国内和国外状况,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有利于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下面从我的家乡——广州在改革开放的前后变化和成就说明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州向世人展示着发展的速度和力量!30年来,广州人以开拓者、创业者的豪迈勇气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美国《福布斯》杂志曾发布报告,评选出中国10个变化最大的城市,其中,广州超过了香港、上海和北京。如今广州已成为工业基础较雄厚、第三产业发达、国民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

  改革开放前,广州的经济并不发达,综合实力远低于在全国大城市中,依然是落后,不能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相比;而科学、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比较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改革开放后,由于广州地理位置优越,地处珠江出海口,珠江流域的珠江三角洲乃至整个华南地区,都以珠江作为水利交通的主干线;其次,广州和香港、澳门这两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临近,得到了必须的影响和带动作用;最后,广州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荟萃着岭南文化的精华,有其吸引人的独特风俗。这三大优势都为广州在改革开放时的发展带给了助力。

  就数据而言,1980年广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06.12元,到了2007年则增加到22469元,增长了37倍。同时,农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如今繁华的天河城、珠江新城在30年前还是一片片农田,当时广州最高的建筑物是白云宾馆,只有27层高。而居民出行主要依靠自行车和公共汽车。30年后的这天,广州市区里基本没有农田了,广州的城市面貌在变迁,城市功能在扩大。这就是广州30年的城市变化,今日的广州城与昨日的广州城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荒地转成了商贸中心,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而广州大型交通枢纽设施建设也飞速前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也初步构成。而在城市人口与面积方面,改革开放前,广州只是一个拥有200多万人口的中小型城市。而如今,广州总面积已经到达7400多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60多万人,还有400多万外来常住人口,成为名副其实的大都市。总之,改革开放为促进广州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这就是改革开放对我们家乡的改变,以下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成就。

  住房建设

  30年来,广州住房建设成就斐然。从2000年起,广州市彻底取消住房实物福利分配,全面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几级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广大劳动者购买房屋开辟一条稳定的资金渠道。加快了公有住房租金改革的步伐,公有住房出售迈出较大步伐,广州1989~1997年共售出公房32.6万套,公有住房出售比重达60%以上。经过30年的发展,广州市房地产业趋向成熟,人民居住水平日益提高,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3.82平方米增加到1995年人均住房面积的9.2平方米,跃居全国十大城市之首,并提前到达建设部提出的2000年大城市人均居住面积8平方米的目标。市委市政府把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摆上重要位置。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财政投入政策和优先供地机制,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贴合有关规定的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根据房地产市场状况,合理确定商品房用地供应规模,重点保障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适度发展限价商品房,进一步改善住房供求关系,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用心推进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和危破房的改造,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环境。

  人民生活

  广州改革开放30年,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商品不断升级换代。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津津乐道地追求“三大件”。目前,各种高级先进的数码产品甚至汽车等都纷纷进入百姓家庭。文化娱乐消费也逐年升温。2007年广州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3268元。据广州市城调队的调查资料显示,广州市居民家庭的一些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均居全国十大城市首位。着力改善收入分配关系,加快建立健全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在内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2007年,全是职工年人均工资达40187元;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9元,比1978年增长49.8倍,1979~2007年年均增长14.5%。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249.8元增加到2007年的8613元。

  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事实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建立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健全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忙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广州正逐步构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带给服务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让各类人才在有序的流动中寻找最佳的配置方式。建立再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机制,努力扩大就业率,降低失业率,率先扩大就业援助对象和范围。广州市下岗失业人员女35岁,男45岁就能够获得就业资助,比国家规定的女40岁、男50岁范围扩大。

  社会保障

  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工作取得喜人的成绩。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07年,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大大提升。同年调整提高了全市50多万名企业退休人员月基本养老金和生活补贴,人均增加253元。2008年农村低保水平到达202元,人均月补差83元。全市农村人均收入低于20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同时,各级财政加大投入资金,对2006年6月底前的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人均发放生活补贴108元,将没有办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民工、农转居人员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农民工先行参加工伤保险,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无论在哪个方面,哪个领域,改革开放都其都有或多或少的推进作用。30年前,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30年来,广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开创了广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飞跃。30年间,广州GDP增长45倍,成为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增长50倍,已进入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富裕区;城乡环境明显改善,成为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礼貌城市”。广州改革开放30年伟大实践,给我们很多启示。这一切,都有赖于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因此,务必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作文(六):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真是今非昔比。此刻人们不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在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笔者信手列举出以下搞笑的变化,从中可见一斑。当然生活五彩缤纷,变化远不止这几个镜头,相信每个人都能列出一大串。

  住房装修像宾馆。有的装修一套住房要花上好几万元甚至更多,比三星级宾馆还要豪华。

  三人两个卫生间。以前整座楼才一个公用厕所,早上起来排队倒马桶是城市一道风景。此刻家家有卫生间还不满足,有的还在主人卧室里再装修一个卫生间。

  一家两台大彩电。有的一家还不止两台,免得一家人争频道。

  家中有了电影院。功能齐全的“家庭影院”已进入不少家庭,起码也有VCD机。

  电话装在兜里边。移动电话已不是“大款”身份的象征,连收破烂的蹬三轮车的也有手机,而且款式越来越小巧玲珑,不必专门提个“大哥大”包,只要装在衣服兜里即可。

  衣着越来越大胆。此刻无论男女老少,什么样的奇装异服都敢穿着“招摇过市”。

  奶奶也把婚纱穿。年轻人结婚进影楼、拍婚纱照已屡见不鲜,连“金婚”、“银婚”的老太太也浓妆艳抹补拍婚纱照。

  客人来了不做饭。以前家庭主妇最头疼的是家里来客,要买洗烧,忙活大半天还怕招待不周。此刻招待客人往往是上饭店,差的也上“大排档”。在家也能够,只需一个电话,热菜便会送上门。

  除夕围炉上酒店。千百年来除夕之夜都是回家吃团圆饭,如今除夕之夜各大酒家爆满,还要提前订桌呢。

  退休大妈会“操盘”。退休老人炒股票的不在少数,有的还成了高手老手,讲起来一套一套的。当然实践中也是“被套”的占多。

  男女征婚“网”上见。传统的“媒婆”已失业,婚姻介绍所应运而生,报刊上征婚启事铺天盖地,近来干脆在电视上、互联网上“推销”自己。婚前先把“合同”签。此刻的年轻人又浪漫又实在,既有鲜花、美酒、烛光晚餐,又有AA制甚至“财产公证”等等,以防日后不测。

  买车买房敢贷款。超前消费就是超前享受,容易被年轻人理解,所以贷款买房买车行情看涨。

  大学毕业自己干。以前上了大学就是国家干部,就有了终身的“铁饭碗”。时代在发展,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在改变,此刻有的大学生毕业后连单位都不找,干脆自己当起“小老板”。

  休闲花钱买流汗。各种健身器材进入家庭,花钱买流汗方兴未艾,双休日各运动场馆挤满了人,不少人还买了“月票”。

  高雅音乐露天演。被称为“阳春白雪”的高雅音乐开始走进普通市民中,近年厦门等城市每周都举办高雅音乐露天演奏会。

  老头老太舞翩跹。当年最反对男男女女搂搂抱抱的老人,此刻舞跳得最欢,天一亮就花枝招展到公园扭起来了。

  走出国门看新鲜。节假日外出旅游成为时尚,很多人还开始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开洋荤。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作文(七):

  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31年来家庭生活的变化

  回首过去的一年,改革开放,使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安居乐业。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建成的铁路,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今年十月一日是我国建国60周年日子。建国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个性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经济快速稳步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体现的最具体的便是家庭生活的“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

  一、衣

  以前,由于收入低,大多数家庭都得紧衣缩食,穿戴很简陋,一年四季有棉单两季服装的就算富豪了,爸爸说:“过年时,家里才添一件新衣裳。”妈妈说:“那时家里孩子多,老大穿小了的衣裳给老二,老二给老三最后在撕成小碎片当补丁。”如今,此刻的衣服至少一两百元,而且五彩斑斓,做工技巧提高了甚多。此刻的商店到处都是,还分出了品牌店,老年店,裤子专卖店等等。80年代初,棉布衣已经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化纤面料:的确良,二合一,三合一。而如今,各种面料的衣服应有尽有,退了休的棉织衣料也成为最舒适的面料。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喇叭裤也因此流行一时。当然,那时候最普通的还是类似于中山装的的褂子。此刻人们的衣服样式多了,挑选起来更自主了。当时,虽然是不愁吃不愁穿,但没有更多的钱花在衣服上,衣服的质量也不高,常常是开了线,撕裂了布,洗一洗,鲜艳的色彩也掉了下来。人们的生活好了,在衣服方面也就更不用愁了,甚至出现了衣服泛滥的状况,看看此刻的孩子,哪一个不是一橱子衣服?

  小结: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到了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二、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能够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记得在一个小品里,一位老爷爷向他的孙子讲述粮票的故事。可见粮票是当时解决温饱的重要物品。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一向到八十年代,粮票还在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当然,从“食”的变化中,能够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能够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50年代初,我国粮食

  短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状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这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小结: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到了90年代,不但吃饱,还能够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转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

  三、住

  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代替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代替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但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带给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取。这种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取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住,也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小结: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能够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四、行

  在坎坷不平的乡村道路上,一位父亲骑着自行车,前边横梁上坐着一个或两个孩子,车后座上坐着孩子的母亲,这样的情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很常见的,自行车是那个年代家庭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国也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大都是泥土地,凹凸不平,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到了80年代末,中国人口众多,坐火车出现了“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并且,速度也十分慢。于是,国家开始兴修铁路。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越来越多,于是开始修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构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此刻我们看到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火车中也加入了新伙伴:D字头列车,磁悬浮列车也研制出来了,正在普及中;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不仅仅如此,车多了起来,道路也更平坦更宽阔了。出行的方便快捷,只是旅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了

  小结:随着生活的进步,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虽然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但这一切,也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必经之路。在不久的将来,地球在我们眼中会

  越来越小,周游列国再也不是梦。

  总之,建国60周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1年来,我国的变化是十分巨大的。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务必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在明天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我坚信,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们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完美,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会更加辉煌!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作文(八):

  关于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变化作文

  我的家乡山川秀丽,人文荟萃。此刻是金秋时节,正所谓金风送爽,瓜果飘香,清爽而略带香味的空气会削去你一身的疲劳。

  听爷爷讲,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由于受极左路线的影响,生产品种单一,村民们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生活都不富裕,有的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可此刻的家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富民政策极大的鼓舞了农民的生产用心性,村民大力发展果树支柱产业,在政府的帮忙下建立了多处苹果、葡萄生产基地。一进果园,就看到一派大丰收的景象。苹果累累的枝头,那鲜艳的色彩,使我恍若走进了一座色彩斑斓的殿堂,那里边藏珠蕴玉,璀璨耀目,好似无数仙子正在轻歌曼舞,竞相争妍,微风吹来,沁人心脾。农民们正忙着摘苹果,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装箱打包好的苹果堆积如山,很快它们将被装车远销省内外。葡萄多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向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葡萄一大串一大串盖在绿叶底下,晶莹剔透,逗人喜爱。

  新农村建设更是日新月异,村里的路面全部硬化了,一座座排列整齐、粉刷一新的小洋楼拔地而起,私家小汽车、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川流不息。村民活动中心、健身广场一应俱全。村民家里冰箱、彩电、DVD、洗衣机、电话以及新式家俱等这些三十年前想都不敢想的物件在这天的农家一应俱全。个性是家乡的校园,变化之大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在教学楼既宽敞又明亮的教室里,教师正在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上课,时不时投影机上会出现一些既与教学相关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画面,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再看微机室里,小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如饥似渴地学习电脑知识。

  谈起这些年家乡的变化,村民们异口同声地齐夸党的政策好。个性是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唱响以来,党的富民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生产用心性,村民们大力的发展了果树支柱产业。经过几年的奋斗,最后使全村人民走上了富裕之路。个性是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家家不但通上了自来水,更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往昔,过去的土坯房也被崭新的砖瓦房和小洋楼所代替。我坚信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家乡的明天将会更加完美!麦积区经济社会持续全面提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也将会更加辉煌!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作文(九):

  关于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调查的调研报告

  调查地点:xx村

  调查方式:实地抽样调查;随机问卷调查

  综述:改革开放是中共中央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将改革开放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的大旗下,按照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改革开放这项基本国策。自1982年开始中央就三农问题共发出11个“一号文件”,可见中共中央对三农建设的重视程度。从80年代开始,在广大的基层掀起了建设新农村的高潮。这是党中央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的宏伟决策。这次调研主要是针对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在改革开放以来生活的主要变化,从这些变化中进一步让大家认识到改革开放的必要性,让改革开放更加深入人心。

  一、调查方案

  1、调查对象:

  这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在家的农民,以霍子寨村为调查范围,针对在家的村民进行调研。

  2、调查方法:

  以霍子寨村为调查范围,以村委会带给的数据为基础,对各个不同类型的群体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群体类型分为:老年人(60岁以上),中年人(40—60岁),青年人(20—40岁)。其中男女比例基本为1:1。

  3、具体实施办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调查人群进行调查,走家串户或者是随即进行。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3份,回收率94%,问卷容量113。1.基本生活状况

  从统计结果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开,100%的人认为生活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对于家庭必需品,87%的人认为能够很满意的解决,13%的人认为能够解决但不顺利;在日常饮食方面100%的人认为有了明显的提高;有82%的人认为能够建起满意的房子,18%的人认为能够建房子但不是很好;有78%的人认为农田建设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另有22%的人农田建设机械与人工结合。

  在改革开发初期,农民的生活水平低下,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从村民的口中得知,他们在80年代初期日常的饮食有高粱面,红薯干等,很少人活着很少的时候才能吃到白面,他们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那时的生活艰苦而又贫穷,那时的人民总是有着一种渴望的眼神,他们渴望能吃饱,渴望能有一个温暖的家。而今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流下,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逐渐过上了好日子,逐渐脱离了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此刻他们有吃不完的面粉,他们有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他们过着欢快的日子,他们的农活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在改革开放正确方针的指导下,人民的生活逐渐在好起来,将来还会更好。这些变化都离不开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广大劳动人命的团结一致,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与辛勤。

  2.主要经济来源

  从调查结果来看,100%的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经济状况有明显的提高。在被调查的人群中,改革开放初期的主要经济来源64%的人是靠农田收入,14%的人是靠家庭畜牧,12%的人是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方式,7%的人靠的是国家工资,3%的人是靠打短工;而此刻的状况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有40%的人是靠外出务工,29%的人靠的是个体经济收入,13%的人是靠国家工资,12%的人是有固定工作收入,只有5%的人靠农田收入,其余1%的人靠其他方式收入。在改革开放前或者初期,只有14%的家庭能够满足日常的家庭支出,而此刻100%的家庭都能够满足日常的家庭支出。

  从数据上来看,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从主要靠农田收入的单一性逐渐变得多元化。农田收入已经不在占据主导地位,外出务工和个体经济收入逐渐增多,靠国家工资的人也多了起来,并且有不少的人都脱离了农村成为了固定工作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的需求也迅速增加,这就使得更多的农民进城打工,农民工与城市里长时间接触逐渐又构成了个体经济的形式。而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很多人都有了固定的工作,在某些好处上脱离了农村的束缚。同时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上班的人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多了起来。总之在社会大发展的潮流下,人民的经济收入逐渐丰富起来。

  3.精神礼貌生活

  调查结束后,在精神礼貌方面,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文化或新闻方面的知识有1%的人是透过电视而获取的,只有5%的人是透过书籍或报纸认识到的,其余94%的人基本都是靠村里的高音喇叭或者是根本都不关心。而此刻有77%的人透过电视来了解新闻资料,7%的人喜欢看书籍或者报纸,另有15%的人基本靠网络来获取新闻及学习资料,只有1%的人不关心新闻。

  人们在物质生活充裕的前提下,逐渐在丰富自己的精神礼貌生活。除了日常劳动外,大家都开始关心身边的故事,国家的政策,经济的发展,甚至是国际的风云。这是改革开放给广大的人民带来的福利,让人们的生活除了正常的劳动外更多了一些精神礼貌的富足。从改革开放初期只有1%的人拥有电视机,到此刻的农民开始使用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4.受教育状况

  在教育方面,在老年人群体中文化程度只有1%的人是专科或者技校文化,4%的人有高中文化,14%的人有初中文化,高达89%的人没受过教育。而在中年的群体中有6%的人是专科或者技校文化程度,25%的人是高中毕业,37%的人是初中毕业,而大部分人都受过或多或少的教育。在青年群体中,有5%的人是本科或以上文化程度,16%的人是专科或技校文化程度,37%的人是高中毕业,42%的人是初中毕业。并且在所有人当中只有8%的老年人认为教育无关紧要,是可有可无的。从老年到中年再到青年人,所受的文化程度在逐渐的升高。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在偏僻的农村,由于改革开放广大劳动人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用心性在迅速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这都是改革开放在广大农村的影响,不仅仅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丰富了精神礼貌生活,还让人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为祖国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出行与交通

  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主要交通方式15%的人是自行车,13%的人是马车,有72%的人是步行,在村里面几乎没有摩托车和小汽车;此刻的状况则大有改观,有12%的人是小汽车,72%的人是摩托车或者电动车,有16%的人是自行车。而在通信方面,改革开放初期几乎所有人的通讯方式是靠书信来完成的;此刻的通讯方式有4%的人是网络,96%的人是电话或者移动电话,几乎没有人使用书信这种方式。在道路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道路逐渐有所改观,在各级政府正确的领导和支持下,当下几乎所有的农村街道和公路都已经建设完毕。出行交通极为方便,使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顺畅。

  交通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地区发达程度的一个标准,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政府用心贯彻区域统筹发展,将农村的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的事宜。为了进一步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逐渐完善,截止到此刻农村道路已基本建设完毕,不仅仅为人民的出行带来方便,更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小结

  在理解调查的群体中,所有的人都认为改革开放为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所有的人都坚决支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指导思想,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里祖国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城市建设在日新月异,让中国显得更加的年轻,更加具有活力。与此同时,农村的发展也不甘落后,从党中央连续11个“一号文件”能够看出,农村的发展必定是坚决而又持续力。

  从各项统计数据能够明白,农村正在变得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好。无论是生活水平,教育状况还是通讯方式都有质的提升与变化。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福利,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在不久的将来农村将变得越来越好。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作文(十):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个性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这些处在农村的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我出生在90年代末,家乡在xx村。听我的外婆讲,以前我的家乡很贫困,一大家人都挤在一件小小的茅屋里,里面的光线很暗,没有暖和的衣服穿,一件衣服要打好多补丁,并且大的穿了,小的又之后穿。村子里的人是吃不饱、穿不暖,农民们靠抢公分、分粮、分钱。一年到头分的粮食,不够吃,钱也不够,有时连盐都买不起吃。村子里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每逢雨天泥泞不堪,人们走路都要从山上绕道。孩子们在破陋的教室里读书,也有孩子因交不起几元的学杂费上不了学。以前没有电气设备,要与远方的亲朋好友取得联系靠信件,这种方式又慢又不方便。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村里开始有了电视机。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聚集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里播放的精彩节目,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精彩的明天。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和落实下,家乡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原先村民们挤在狭小阴暗的老式木房子里面,此刻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红砖青瓦房,并有了卫生厨房,卫生厕所,有的还建起了两层以上的楼房。以前窄小的土路,一下雨泥泞不堪,此刻转成了宽阔的水泥大道,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此刻我回家能够坐着小车直接就到家门口了。小康示范村使整个村子焕然一新。此刻的孩子们都做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并且国家免减了书杂费,村子里的每一个孩子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村民们都有均衡饮食。还能够随便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发展,我的家乡的确变化了。我认为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个人,立足此刻,展望未来,实现梦想,都是十分重要的。家乡的变化就是很好的见证。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3613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