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影评精选(一):
《千与千寻》:童话里的现实梦
宫崎骏是为数不多的在3D技术和早已泛滥的时代,始终坚持着用手绘动画来描述故事的人。看过他作品的人,会被他充满不可思议想象力的画面和人物所震慑,也会被那些莫名忧伤和惆怅的桥段所感动。无论是在骄傲的西方好莱坞、迪士尼,他也能享有一席之位。对他来说动画电影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也是天马行空的、无拘无束的。
从1963年开始,宫崎骏进入日本东映动画公司,到1985年与高畑勋共同创立吉卜力工作室,至今制作的作品不计其数。在1983年开始导演并且监制(脚本、分镜表的全部工作)他的第一部动画电影《风之谷》,由于宫崎骏父亲以前是飞机制造厂工作,从小宫崎骏就对飞行和天空充满着向往,所以在自己的作品中总是能出现有关于天空以及飞翔的画面,当然也包括他制作的第一部电影《风之谷》。诚然,在《风之谷》得到好评之后,坚持着自己独有的风格,陆陆续续的推出了《天空之城》、《龙猫》、《魔女急宅便》等细腻而感人的动画。
直到2001年《千与千寻》的问世,这部由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日本动画电影,彻底的改变了之前宫崎骏的风格,从早期探讨战争带来的危害以及保护自然重要,转变成讽刺社会本质的现象级电影。从根本上,避免之前的单一以及满足了观众的需求。这也让他得到了世界各地不同的认可,从美国得到了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从德国柏林电影节得到了金熊奖,法国凯撒奖,甚至连香港的金像奖都统统并获。而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像故事里面的汤婆婆,看似是个坏人,背后却也有她辛酸的一面。
说到故事的背景,《千与千寻》的剧本多少内含奇幻元素,包括虚构的神灵以及妖魔鬼怪,其中取景则大胆地起用了现代都市背景,与以前的作品不同地方在于故事的主要部分不再是在森林,而是安排在一个日本古时期的澡堂。而这个地方,便是源自宫崎骏童年时的遐想。在他小时候到过一所日式浴场,布置十分个性,令他印象难忘,所以一向期望创作一个以此为背景的故事。而那时他忽发奇想:一个专为神仙而设的浴场必定更为搞笑———现今的神仙日理万机,大概也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吧……这就是我们在《千与千寻》里看到那有神仙光顾的浴场了。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现实世界平庸的小人物闯入异在世界成为救世主的经历,一个传统商业片以及好莱坞式的剧本,以用东方世界观去诠释使这部动画。影片的画风和吉卜力的很多作品相似,都是简洁朴实,唯一不同的是在于技术上的处理,比较细腻了画风,数码化的转制。其中融入了超多的日本元素,更加本土化了场景。一方面借此场景表现日本民族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场景本身有其寓意,千寻在这个场景中成长与洗练,不仅仅是对人身体的洗礼,更重要的是对人类灵魂的洗礼。
宫崎骏是一个总用故事说事的人,《千与千寻》也不例外,很多关于隐喻的资料,他总是利用人物去表达,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一样不露一点痕迹,而又像一杯泡好了的茶一样值得让人回味品尝。在电影中被诅咒操控的白龙曾告诉千寻:“忘了名字就回不去了。”这一句简单的对白,在宫崎骏的操控下,显得深度而引人深思,就好像初到汤屋的千寻,她的名字在汤屋里从“千寻”被改成了“小千”。在影片中汤屋被比喻为充满诱惑、欲望、嫉妒和排挤的现实社会,千寻其实是一个刚刚从象牙塔中走出的女孩,名字在那里其实指的是人最初的价值观。忘了名字就是忘了自己的原则,被环境改变着。回不去指失去了自我,找不到最初的理想,偏离了航线,这也象征了初入职场人原有的价值、底线受到环境影响改变。故事出现汤婆婆的势利与吝啬与钱婆婆的和蔼可亲成反差,都是为了突出现实社会中的金钱主义的爱慕虚荣,更用无脸男突出了欲望,将欲望吞噬一切的想法以动画人物的形式美化,当他不断吞噬别人的时候,让人反思不知节制的恐怖以及原本内心的孤独感。
一个具有哲理性的故事,被宫崎骏加上一些奇幻的色彩以及童真的故事,让这部影片适合了不同年龄层的人观看,也让不少仍然被利欲熏心的社会所掩埋的人,带来一丝期望与慰藉。其实很多时候,宫崎骏的电影都在表达些什么,只有真正看透了的人,才能像千寻一样找到自己的回家之路……很多时候,我会觉得宫崎骏不是在讲述着一个故事,他是从人们的本身去挖掘这个故事。虽然没有迪士尼那么花里花俏,只是用手绘去编织一个华丽的梦,却能证明出他的决心。
宫崎骏的改变并不大,在很多人物塑造里面都能看出,其实还是离不开他往常想要表达要爱护环境的想法,包括被污染了的河神,当千寻帮他洗濯的时候,掏出的各种垃圾,以及淤泥……都是现实的写照。
当他收获如此多的奖项时,我觉得他赢在了剧情,胜在了主角。用宫崎骏自己的话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渺小狭隘的世界,相反它能够无限延伸。那里看似平常,也许一场雨过后第二天就变成了一片汪洋……”当然,这一句话也被加入在影片里面,作为一个人生感悟来渲染整个故事。
其实,很多人都在说宫崎骏就是一个靠动画宣传环保和反战的人,这确实没错,但是他却能在宣传的同时,让人感受动画所带给人最真实的反应。这部原本不适合小孩子观看的动画,就在宫崎骏加以改造下,让他变身成一个华丽的黑暗童话,确实也只有宫崎骏能做到。他的天马行空总能让人惊喜,他懂得创新,他将普通的故事圆得能让所有年龄层上的人理解却不失内涵。也让童话的初衷更加贴合本质,用简单明了的故事让人反思。即使,只是一个洗浴的汤屋,麻雀虽小五脏却俱全。
千与千寻影评精选(二):
当我回忆起童年的时候,也许是和其他人一样的;学走路、学说话,过家家、去游乐园,看电视、去上学……也没有什么个性的经历,就这样长大了。在这样的都市中长大,其实我们已经网络自己的童年是多么珍贵,多么有好处了。然而,宫崎骏大师给了我们一个童年,一个意味深长的童年,那就是《千与千寻》,又名“神隐少女”。
在日本的神话故事中,“神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通往奇幻世界的代名词,意即“被神怪隐藏起来”,受其招待,或遭诱拐、强掳,而从人类社会消失、行方不明。但在其神秘面纱底下,“神隐”其实带给了一处秘密基地、一方逃逸路线,让疲惫的芸芸众生,短期或长久失踪,弃除既定的主角桎梏,从家庭、工作场所,甚至人际网络挣脱,自由呼吸。当千寻随着家人即将般往乡镇中的时候,对于一个在城市中生活了十年的“千金小姐”来说,无疑是一种不满与紧张;当父母不顾千寻的想法,任性地进入神秘隧道并擅自吃他人的食物的时候,可想见对于自己孩子千寻的想法,父母已经习惯了忽视。所以宫崎骏给了千寻一个逃避现实,寻找自我的机会,那就是汤婆婆的汤屋……
网上有很多人对《千与千寻》的影评,能够看出大家是多么喜爱它。其中,父母、电车、猪、朋友、无脸男、锅炉爷爷…大家都有提到,我还想说的是“名字”。为什么汤婆婆要夺走别人的名字?为什么千寻只要记住自己的名字就能回到现实?为什么在那里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名字?我想,名字其实就是自我,因为有自我,所以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是特殊的,如果失去了自我,那么每个人将会是一样的,就像没有意志机器人,毫无好处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多了呢?
再来说一下“无脸男”,很多人都觉得它很可怜,但很纯真。是的,人本性纯真善良,坏人只是吞噬了坏的思想,进而误入歧途。当今社会中其实有很多像无脸男这样的青少年,他们本性不坏,只是缺少他人关心;他们没有朋友,所以内心极度空虚,渴望友情;他们善良纯真,所以很容易误入歧途;我想,只要多一些人关心他们,他们都将成为钱婆婆的得力助手。
还有当无脸男跟随千寻搭乘奇幻列车去找钱婆婆的时候,你也许很理所当然的认为车上是有乘客的,但是,他们是谁呢?从哪里来将去哪里呢?为什么会搭乘这趟列车呢?也许他们也是神隐到这个世界的,来那里逃避现实的负担,寻找心灵的休憩。拿公事包的白领,做苦力的工人…也许此刻作者只想让他们停下来,享受宁静的一刻。
有一个小细节不明白大家注意到没有,就是“河神”,它是千寻得到河神丸子的契机,大家也都看出了千寻的善良。但是,为什么好好的“河神”会变成“腐烂大王”呢?看到从河神身体里拖出来的一大堆废品和泥浆,我明白了,是水资源污染。在当今社会,被这样污染的水源越来越多,大家也都司空见惯了,所以,还是继续污染吗?要所有的河神都变成腐烂大王吗?相信大家看过之后会明白的。
小时候很怕黑,以为夜晚会有鬼神出没,怕它长得恐怖,怕被它吃了。但宫崎骏呈现给我们的鬼神世界确实如此“可爱”。大家都勤奋的工作,努力的赚钱,小小的贪心,也是人知常情。而一些洗汤的神仙们样貌就更可爱了,就像那个长得像个大萝卜的神仙,身体笨重,眼睛小小的,一副憨厚可掬态,它也是站在千寻这边的。相信很多小孩会因为看到了它们而不再害怕鬼神了。
电影中的很多很多细节场景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从中我们体会的不仅仅仅是一个十岁小女孩所就应体会的,我们还能够看到自己身上的很多不足。在社会主角的狠狠烙印之下,现代人的无所遁逃于天地间的悲哀体现其中。
日本在动画方面的发展有目共睹,而大多数动画都是讲述少女情怀的少女动漫,大致上就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如何对心仪的男孩子表达爱慕之情。然而,宫崎骏大师的作品却不是这样,他独树一帜,呈现给大家的是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该体会,该思考的空间。他没有用多么华丽的电脑手法来绘制多么奇妙的意境,他笔下的一切都是朴实的,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他笔下的人物主角鲜活有个性,仿佛真人在眼前,又仿佛是某种人的代替品。他在以一种神奇的艺术手法讲述一个个社会问题,透过一个个搞笑的梦幻场景带给我们欢笑与启示。如:千寻下楼梯,刚开始很慢很留意,到最后几乎是跑下去的。
整部电影故事与故事衔接紧凑,画面流畅自然,人物刻画生动活泼,动作表情刻画细腻,大师对场景的绘制与布置十分令人佩服,色彩处理明亮不花俏。配乐方面也使电影氛围到达极致。我有注意服装,可惜日本和服居多,款式不尽相同,值得欣赏的是服装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刻画的相当逼真;但汤婆婆的珠宝却是刻画的十分细腻逼真的。梦境与现实,现实隐藏梦境,梦境反映现实。
千与千寻影评精选(三):
《千与千寻》之解析
孩子不是父母手里拥有的东西,他们要学习这个世界的规则,发掘自己心里的美丽。
千与千寻,就是用童话的形式讲的正在孩子身边发生的现实的故事。
1父母
父母是普通的城里人,比较重视自己的快乐,生活对他们来说就是规矩,适应别人的规矩,也让别人适应自己的规则。爸爸喜欢开快车,妈妈和千寻就得忍受。妈妈喜欢简单地观赏景色,所以千寻就不能够紧紧抓住她的手。他们要穿过那个阴森的门洞,千寻如果不愿意跟随,就只能留在车里,千寻怎样想他们根本不想要听。小孩子家家,懂的什么?
他们的管教不会带来快乐,所以千寻的眼睛失去了光泽,爸爸说那里好看,妈妈说那里好看,他们的眼睛只顾看外面,也不管自己的孩子有多孤单。孩子的心是童真的,千寻看见花蔫了会悲哀,看见石像会害怕,父母的反应却是那么平淡,是他们放下了和孩子的交流,错过了与孩子交流的美妙时光。
管教的意思,就是不让孩子给自己惹麻烦。他们是成功的,当他们在没人的店里大吃大喝,千寻不会哭也不会喊,只能一个人默默地走开。父母必须想:千寻这个孩子可真任性。可正是由于这种任性,才使千寻没有和父母一齐,被变成肥头大耳的猪。要说懂事,千寻至少明白,没经主人的许可,是不能够动别人东西的。单这一点,就比自己父母强呢。
在鬼气森森的街上,父母因为贪吃奉献给神明的食物,被变成了猪。千寻只能自己照顾自己,在这个场面的背后,隐含着宫崎一贯的命题:成年人因为自身的缺陷,注定要被社会淘汰,孩子们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
2朋友
只要走出家去,孩子并不孤单,会有追捕她的汤鸟,也会有帮忙她的白龙。爸爸妈妈说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但是如果爸爸妈妈都变成了猪,能信赖能依靠的,就只有陌生人了。白龙递过来一个药丸,千寻记得妈妈说过,别人只会给你迷幻药,让你什么都听他的摆布。对着孤单的小女孩,所有的男人都流着三尺长的口水。
千寻不想要,可伸手去推的时候,自己的手却从白龙的身体穿过,才发现这回真的遇到问题,真的需要别人帮忙。在张口的那一瞬间,她学会了信任,才发现友情的种子就埋在自己心里。
随着白龙奔跑,过桥,屏住呼吸,千寻明白,朋友就握在自己手里。虽然因为吃惊,吐了一小口气,朋友依然紧紧拉住自己。飞快穿过那些怪物,躲进小屋还不忘了安慰自己:“你已经做的很好了”。千寻从此懂得,朋友就是不发脾气,就是原谅,宽容和鼓励。
3锅炉爷爷
魔法油屋的天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工作。不干活,就变猪。这正是我们时代的写照:变猪意味着简单的生活方式,追求简单的人能够说比比皆是,他们要走“捷径”,他们要享受生活,却忘了,没有汗水和梦想,生活就不再是生活。
即使是工作,来的也不容易。锅炉房没人理她,谁也不信她能干活,当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煤块送进锅炉,那些黑黑的搬煤工居然群众罢工,抗议这个人类来抢他们的饭碗。
而不管怎样说,千寻还是凭着勤劳打动了锅炉爷爷。虽然自己不能收留,他还是把千寻介绍给了小玲。千寻慌慌张张往外跑,又受到小玲的训斥:锅炉爷爷那么照顾你,就不会说声谢谢吗?
孩子总是这么毛手毛脚,丢三落四,但是在别人的训斥中,她学会了礼貌。
4汤婆婆
小玲让她找汤婆婆签约,千寻好象长大了,躲在白白胖胖的蚕神后面,居然也不那么害怕了,走出电梯,居然还对蚕神点头致意。看来千寻真的是懂礼貌了呢。
应对空无一人的走廊,想到自己的命运就要在那里决定,心里不禁充满不安。
三个绿油油的大人头在地上跳着,人头也能够当宠物来养吗?但是,来那里不是观光的,是要为了工作和生存努力争取呀。千寻大胆地说:“请让我在那里工作”随后发现,自己的嘴被汤婆婆用魔法粘住了。
汤婆婆大骂:“你又任性,又爱哭,又笨,这么没用,到底能干什么?”而千寻明白自己必须要活下来,活下来才有机会救自己的父母。所以才忍住所有的恐惧,一滴泪也不掉,只是一再恳求:“我想在那里工作”,这就是凭心中信念,在看不到期望的黑暗中狂奔。在我们的世界上,那些有潜力,有想法,有梦想的年轻人,最缺的就是这种坚持。他们工作一不顺利就想跳槽,可跳到哪里都是一样没有机会。那些中层的领导不能容忍新人的潜力超过自己,年轻人都不敢为了梦想坚持到底。他们敢辞职,却不敢越级上告,不敢把整个公司闹的满城风雨。
千寻这个小孩,却一向坚持着,最终得到了工作的机会。
5猪
签契约的时候,自己的名字被夺走,从此,千寻只记得自己叫“千”。白龙和小玲虽然对她很好,但是当着别人的面,就摆出一副冰冷的表情,千寻觉得不好受,好象自己低人一等。好象当着别人关心自己,是件很丢脸的事。
再一想,那些贪吃的人都变成了猪。人类在这个社会中,地位也和猪差不多吧。想想现实生活中人对猪的态度,妈妈必须会捏着鼻子嫌它们臭,这大概就和自己此刻的遭遇差不多吧。千寻唯一能做的,只有认真工作,让这些鬼鬼神神明白,人类也不都是象猪一样贪婪,也有努力工作的好孩子的。
白龙带她去看父母。在猪圈里,爸爸妈妈一动不动地躺着。千寻还以为他们得病了呢,没想到白龙却说,他们只是吃了太饱,睡着了。千寻气得大喊:“你们不要再吃了,会被人宰掉的!”看到父母这种下场,千寻更加坚定了信心:绝不要做和爸爸妈妈一样的人!
她要象自己的朋友白龙一样,热心帮忙别人。白龙帮忙她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她从此明白,找回自我是一件多么好的事。以后遇到那些迷失本心的人,自己必须要努力帮忙。
当无脸人孤零零地站在雨中,千寻为他留了一扇门。
6腐烂大人
工作真的很苦,10岁的女孩,再怎样努力也比不上那些大人的。
千寻比别人强的,大概就是尽心。当腐烂大人来洗澡,别人闻到恶臭就躲的老远,千寻却强忍着站在旁边。从腐烂大人手里接钱。又粘又滑的泥浆一齐落到手上,千寻一身鸡皮疙瘩,头发倒竖。但还是硬撑着没走。
为了给客人冲凉,千寻在没膝的泥浆里艰难地挪着腿,客人嘴里的臭气扑来,她还是拼命伸手够着拉下了开关,自己还不留意跌进了浴盆。无意中,发现客人身上插着一根刺,她又钻进水里把绳子系上,让大家一齐拉。吆喝中,破旧的自行车出来了,乱七八糟的垃圾出来了,大堆的泥浆也出来了,原先这位客人是河神,被人类污染成了这个模样。
清亮的河神被污染成“腐烂大人”,也是只有我们这个时代才有的童话。
河神在地上留下了金砂,给小千留下一颗药丸,大笑着离去。正因为小千的努力,隐含着“为人类赎罪”的意思,所以才得到了大家的敬重,汤婆婆也表扬她了呢。
7无脸人
无脸人变出了金子,当青蛙过来拣,一口就把它吞了下去。别人都抢着送他好酒好菜,只有千寻对着他手里的金子摇头。但是当二掌柜说千寻不懂事,要好好教训她,无脸人又一口把他和一个浴女吞进了肚里。
无脸,是找不到自我,找不到自己的喜怒哀乐。变金子,是因为别人喜欢,是对别人曲意逢迎。没有自我的人,只有在别人的夸奖和逢迎里才能快乐。而吞下青蛙,则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厌恶:我不该这么下贱,你不该比我更下贱。
这样的人,是现代社会的父母培养出来的。从小教孩子听话,教孩子讨好,教孩子拜金,就是不教孩子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现代人有一个通病,就是只有花钱才能让他们找到自信,自信不在自己心里,而在别人尊敬的眼神里。
油屋的规则是拜金,有钱就是上帝,这恰恰是现代企业的通病。企业是为普通人服务的,普通人需要的不仅仅仅是商品,更有尊敬和关心。千寻关心无脸人,所以才得到人家的尊重。而二掌柜只关心人家的钱,没有拿出真心和客户相对,所以就被人吞了下去。
宫崎是想透过这小小的情节,让孩子们了解未来社会竞争的规则。拼的不是谁会讨好,而是谁会真诚,谁会关心。大人们都说生意不好做的时候,宫崎在悄悄告诉他们:你们做事情的方法,有一点点问题。
8朋友
白龙受伤了。朋友救过我,我必须要救我的朋友,于是鼓起勇气,踩着悬空的铁管往前跑,又一层一层爬着铁梯,最后到了汤婆婆的屋里。
那里的巨婴要他陪着玩,三个人头要把白龙推下地洞,汤鸟盘旋着要啄他,千寻真的应付不来了。幸好汤婆婆的姐姐钱婆婆,借着千寻身边的纸鸟现身,把巨婴变成了老鼠,汤鸟变成了乌鸦,三个大人头又变成了巨婴的模样。可她也是要来杀白龙的,千寻和白龙只能无力地跌下地洞里的深渊。
他们到了锅炉房,锅炉爷爷说:白龙就要死了。千寻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把那个用来救父母的河神药丸,分了一半喂给白龙。这一刻,千寻看清了自己的心,朋友对她来说,比父母更加重要。父母只顾自己变成猪,丢下她孤零零一个人,而朋友,却在她最需要帮忙的时候,挽救了她的生命。
白龙吐出了钱婆婆的魔女印章,那里已经没有千寻能够做的事,她要把印章物归原主。她从父母变成猪的那一刻起,就深深地记住:别人的东西不能够拿。虽然自己的朋友千方百计才把它偷到手,但是千寻相信,做人就应帮朋友弥补错误,而不是把朋友往错误的深渊里推。朋友是要走正路的。
9期望
无脸人把油屋搞的大乱,汤婆婆想让千寻当替死鬼。而千寻的武器,只有心里的爱与关心。无脸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家,忘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他甚至连自己的声音都没有,已经没有地方能够去了。
这个人需要帮忙,千寻不能不管,就把剩下的半个河神药丸塞进了他的口中。半粒药丸,是救父母最后的期望。可无脸人是自己带进油屋的,他需要自己的帮忙。因为爱,因为关心,千寻真的为他难过,就把自己仅有的,都付出了。
于是无脸人开始大吐,把山珍海味都吐了,把吃的人都吐了,把讨好,拜金,虚荣这些现代社会的通病,统统吐了个一干二净。这时,他才能够跟着千寻去钱婆婆那里,给千寻帮忙。
钱婆婆问千寻:你明白你还给我的印章,是干什么用的吗?千寻摇头:“我只明白它对您很重要,我替白龙向您道歉。”
这就是孩子的善良,是每个孩子心中都有的财富,也是这个世界未来的期望。
10充满期盼的旅程
千寻帮忙白龙找回了他的名字——琥珀川,白龙也想起了他们当年的相遇。两个人笑着,手拉手在空中飞,泪珠从眼角渗出来,随风飘向天上。
按照魔法世界的规矩,千寻务必从十二头猪里找出自己的父母。它们看起来一模一样,他们都没有千寻心目中父母的亲切与慈祥。千寻心里,想着父母受过苦难变好的模样,于是说:他们不在那里。
魔法契约从此解除,千寻强忍着没有回头,一向追上了父母,才发现,他们还和从前一样,自私,冷漠。只是这时,千寻已经不一样了,她明白自己该怎样生活。
片尾,千寻一个人坐上电车。宫崎说:比起无脸男大闹或者和汤婆婆交战,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坐上电车,展开充满期盼的旅程。
宫崎骏自述:
相当长的时间,一向在困惑,我还要继续做导演吗?对人类的怀疑在电影里色彩浓重,不停作画给身体带来的压力也不小,我质疑自己这种作品是否还就应出现。
已经做母亲的侄女带着孩子来到山上小屋渡假,当我看见她可爱的面容,就会想,我还没有给她这样大的孩子做出过适宜的动画。少女漫画扔的满屋都是,我看了看,资料大都是如何吸引男生的浪漫故事,怎样潮流已经变成这样了呢?我深信这绝不是一个10岁女孩所渴求的。难道我们就不能创作一些能引起她们共鸣的故事吗?无论如何,我要重新动笔作画,为了所有的孩子,在没有被恋爱和思考打扰的年纪里,让他们拥有童年的快乐。同时,我还是没有放下过去的理念,尽量有所批判和思考,有所把握。
我们生活在一个“娱乐”泛滥的社会。成年人追求不断的娱乐,以填补心灵的空虚。这同时反映在孩童身上。过剩的娱乐,使他们的知觉淡化了,天赋的创造力减退了。我们的电影创作,就是要刺激那麻木了的知觉,唤醒那沉睡了的创造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舍不得让孩子独自应对种种困难。我相信一出用心制作的电影将是孩子借鉴的好对象。就是这个信念,促使我制作出了这部电影。
我刻意将千寻塑造成一个平凡的人物,一个毫不起眼的典型的10岁日本女孩。我要让每个10岁女孩,都从千寻那看到自己。她不是一个漂亮的可人儿,也没有个性吸引之处,而她那怯懦的性格,更是惹人生厌。我要给大家这样的感觉:一见之下但是尔尔,发展下去觉得“还是有些可爱”,最终经历千山万水走到她身边,才惊呼“啊,原先她有这样的魅力”——大吃一惊而记忆深刻。
为什么选取“现代”作为故事背景呢?毕竟还是活在现实里的人多嘛。可怕的是活在“此刻”太久了,人会变得麻木,有时忘记了来时的道路。我一向没怎样们对现实发言过,但是身边的人总是七嘴八舌,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此刻该轮到我说话了吧。
千与千寻影评精选(四):
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说道,捕鱼为生的武陵人因着桃花林的牵引而误入了另一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福地洞天的故事;而宫崎骏笔下的十岁少女——千寻,也是跟随父母在搬家途中因为好奇心而误入歧途,进入了另一个幻境世界。跟中国古代文人的有些消极和理想主义的出世思想有着很大区别的是,作为现代物质世界一分子的宫崎骏,借由小女孩千寻的经历,在用心探索一条入世的道路。佛教说,入世的生活是物质的、感情的、人群的生活,在电影《千与千寻》中,千寻由一个物质世界跌入一个对于她来说全然陌生和充满着困境的另一个物质世界,“回归”将是一切努力的终极目标。
这样一个沉重的主题,由一个10岁的小女孩承担,似乎有些过于沉重。好在电影不是在说教,连宫崎骏也只是谦虚地把自己的作品定位为“一个简单的人说出的简单故事”,所以将电影看成是与别的冒险故事并无二致的童话也无妨,其实类似的故事中国也有很多,例如《宝莲灯》中的二郎救母等等。在千寻的境遇中,在别无选取的状况下,原本就有些冷漠和早熟的千寻最后踏上了了成人都无法承担的救赎的漫长之旅。宫崎骏的高妙就在于营造的这个有如桃花源般美丽的神仙生活着的幻境世界,神仙们的生活也与我们生活的俗世没有多大区别,同样的有善恶,有贪欲,有情感,有森严的等级,也有游戏规则。与其说那是神仙境地,还不如说就是现世社会的熔炉和缩影,在那里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看见报应(例如贪吃的人全成变了猪),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如何在不能够更改游戏规则的状况下,能够最大限度的适应社会,并在适当的时候改变社会,而不丧失自我,千寻故事的最终大团圆的理想结局,就应就是宫崎骏的社会主角的理想模式吧。但仍然能够看出作者对此刻的社会充满了焦虑:冷漠和隔离的社会关系,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孱弱的新一代。父辈已经对于这样的环境熟视无睹了,例如千寻与父母刚到没有人的神隐地的时候,千寻充满了恐惧,父母却应对着没有看见主人的食物大快朵颐,父亲这时说了一句话:“信用卡、现金,他要什么都能够。”但这最终没有阻止他们因为贪婪而变成了猪!这是宫崎骏的黑色幽默,也是他的寓言的“因”。变成猪忘记了自己以前是人的悲哀,是对茫然众生的一种讽刺与警醒。联系在后边鱼贯出场的众多人物,神仙也有着各自的恩怨烦恼。然而相较于所有的痛苦,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孤独(例如无脸人),还有忘了自己是谁(例如白龙)。
千寻被汤婆婆强迫改名为“千”,就是为了让她忘记自己的名字,忘记自己是谁。名字,在那里成为了一种与真实世界(即本我)联系的象征。失落、找回本我和帮忙他人找回本我,这一因果过程,使得千寻的故事脱离了特殊而具有了普遍好处。在整个过中,“爱”是一切的动力和源泉。于是影片“救赎”的好处也由此彰显出来。在人物各自命运的因果中,爱,一向都贯穿在其中,千寻就不用说了,她所做的一切,无不出于对父母的爱;就连狠毒的汤婆婆,对她的孩子也充满了无限关爱!然而对个体而言,即使爱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汤婆婆的魔法都不能够令自己瘫痪的孩子站起来,还是融入群体的真正“快乐”才能够改变一切。
《千与千寻》传达出作者对于社会生活和关系的这样一种认知:生命力的发掘来源于与社会的沟通,互助和关爱是打破孤独、寻回自我的钥匙。不知有意还是巧合,主人公的名字,也叫做千“寻”,一个“千”字,透着些许不易和艰辛。但结局的完美,是宫崎骏的浪漫主义的总结,也是他对于现世社会的寄托和期望。
在影片中,宫崎骏营造出的千寻的神隐世界,其制作精良不禁让人叹为观止!他从细处着手,每个画面、每个镜头无处不体现着漫画大师的一丝不苟,金壁辉煌的神隐世界,镜头从内外、上下、左右地穿透,建筑物从平面的漫画纸上浮凸出来成为立体,它虚化了真实中其它的旁支末节,让审美主体以似乎比真实还要真实的姿态呈此刻观众的眼前,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有时候几乎感觉不到是在看动画片,而是在跟随摄影机进入一个幻境的具象世界。有时候观者似乎都能够感觉得到摄影机的移动,每一个布局都如同历历在目。影片中,那夺目繁复的神隐宫殿世界,堪称动画片经典制作!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那优美的音乐由以前创作过宫崎骏另外几部作品《天空之城》、《幽灵公主》音乐的著名音乐人——久石让操刀,长期的与宫崎骏的合作,默契到已经能够理解宫崎骏的胸中丘壑,使音乐与画面能够完美地契合,共同呈现出一个纯情唯美的境界。看这样的一部电影,声画俱佳,真的是一种享受!难怪一向对亚洲电影吝啬、一贯走偏锋的的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柏林电影节,也出乎意料地将第52届最佳影片“金熊奖”颁给了《千与千寻》这样一部动画片,荣誉与另一部影片《血色星期天》(BloodySunday)分享,而不让欧洲片专宠。看来欧洲人对之也是爱难舍啊!
记得某次看电视采访一个漫画家,问起漫画家究竟为何如此痴迷漫画,她说,是因为自己的一切梦想都能够在画笔下来实现。原先漫画真的是联系真实与梦想的桥梁!在跟随千寻漫游遗世独立的神隐幻境的时候,好在宫崎骏还在提醒你,“不可忘了你的名字”!而这,也正是他的电影主旨。
千与千寻影评精选(五):
千与千寻:与人类的共同成长
谈论宫崎骏的作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或者说谈论任何一个领域里的传奇人物都是困难的。从《风之谷》到《起风了》,宫崎骏创作生涯的30多部作品,每一部作品都值得反复品味。
以前看过一个访谈,几位影评人在赏析《千与千寻》,主持人问:我们讲了这么久,都在说这部作品的优点,难道它没有什么缺点吗?嘉宾反问主持人:“那你说它有什么缺点呢?”然后大家相视一笑,这个问题不了了之。
获得这样的评价跟宫崎骏本身的人物个性是分不开的。一个是由于他的专注于勤奋,从对于配乐的高要求,到坚持手稿创作的习惯,造就了每一个精品。以至于每次电影上映之后,就会涌现超多高品质的壁纸、铃声以及周边玩偶。另一个则是来自于宫崎骏所独有的恢弘的想象力,据说宫崎骏每一天早上到达自己的工作室之后,都会应对空无一人的工作室鞠躬并道早上好,因为他认为这个空间之内,也有灵在和人类一齐生活。这些细节听起来有些让人毛骨悚然,但是却在影片中表现成为宫崎骏的强烈的个人色彩。
对于他的动画,不同的人看总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些电影作品不仅仅仅是为孩子们所创作的,或者说在童年看和长大之后回看很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解读和体验。以这部《千与千寻》为例,有人看到了无脸男默默付出的感情,有人看到了白龙坚守的友情,有人看到了老爷爷的善良,还有人看到了不减肥的严重后果……但是能够统一的是,这必须是一部关乎成长的作品。
从人物设定的角度来看,《千与千寻》在宫崎骏的所有作品中是显得独树一帜的。他笔下的主人公,大多数是留着短发,身手干练的女性,即使像《悬崖上的金鱼姬》里波妞那样瘦瘦小小的萌妹子,也是拥有神力的家伙。而千寻却与他们完全不同,影片的开场,千寻与父母一同出行,大大的脑袋显得四肢尤为瘦弱,全程还摆着一副臭脸,是个明显的有心气没潜力的青春期少女。在穿过隧道之后,影片正式开始,也拉开了千寻的成长之旅。
10岁的千寻当然是脆弱的,尤其是看到父母由于偷吃了给神的食物而变成猪之后,整个人都变得手足无措,这是她这个年纪所无法理解和处理的重大打击。以至于之后白龙在给她饭团的时候,千寻一边吃一边哽咽的哭出声来,因为这个时候的白龙是千寻唯一能够依靠的人了。
但是依靠无法解决问题,当千寻意识到自己只有工作才能救回自己父母的时候,她坚持要获得一份工作,应对汤婆婆的百般刁难和侮辱,千寻只是低着头重复一句话:我要在那里工作,这个信念是支撑着她成长的动力。
整部影片的展开就是千的成长史(这个时候的她已经被剥夺了名字)。她去服侍别人都避之不及的腐烂大人,去寻找汤婆婆的姐姐,去解救白龙和无脸男,最后鼓起勇气跑过在影片开头她不敢触碰的水管,随着她一跃而下,千已经突破了自己,她已经不是最初那个懵懵懂懂,瘦弱无力的千寻了。
关于十几岁花季少女的成长的动画片不在少数,但《千与千寻》是与众不同的,它不像国产动画那样只是简单了狼与羊的大闹;也不是好莱坞式的合家欢大团聚,在《千与千寻》中没有脸谱化的人物,这其中或许也寄托着宫崎骏对于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期望。
汤婆婆在应对千寻的时候不留情面,但是在千帮忙了腐烂大人之后,她也会真情流露的笑着拥抱千。而在应对大宝宝时候,汤婆婆唯唯诺诺的样貌又令人忍俊不禁。这样的例子在影片中俯仰皆是:正直的白龙也会去偷东西;代表着权威的父母也会抵不住诱惑而变成猪;而在传统观念里恐怖威严的鬼怪在影片中却显得人情味十足。他们也会疲劳,也会和普通人一样在闲暇的时候来泡汤放松自己。在千寻第一次跟着白蚕神去汤池的时候,看见那憨态可掬的神灵相信很多观众都忍不住笑了。当然还有无脸男的塑造,他对于千寻的态度和举动,丰富的人物情感以及立体的人物形象与传统的鬼怪截然不同,那里就不一一细表了。
其实在宫崎骏的大部分作品中都能够看见他对于自然,神灵的刻画,以及借此传达出来的价值观念。在《千与千寻》中,千找到了腐烂大人身上的一根刺,叫来众人帮忙之后,却拔出来一辆自行车,之后是更多的工业时代的产物。原先腐烂大人是河神,是因为受到了污染才变成人人避之不及的怪物。他为澡堂的人留下了金砂,给了千一颗药丸,这直接推动了之后的剧情发展。能够说千透过自己帮忙了河神大人,同时完成了对于自己的救赎,而宫崎骏想借这个桥段表达什么相信是再明显但是了,千何尝不是在帮人类赎罪呢?
这样的观念宫崎骏表达过很多次,比如树洞后的世界里居住的只有纯净的孩子才看得见的龙猫,比如《哈尔的移动城堡》(可能是《天空之城》)里愿意为了拯救河谷环境献出生命的主人公,再比如《悬崖上的金鱼姬》里被人类污染所吓倒从而不让波妞接近人类的神……
但是宫崎骏却很少用大自然的报复或是神灵的处罚来宣扬这样一种观念,反而在他的笔下这些被人类背叛的自然之神都透露出一种友善与宽容。河神会在被帮忙之后给人类留下他们最想要的金子,海神会向人类展示她的恢宏壮丽,并给人类与自己女儿共处的机会。宫崎骏一向在寻找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解,是人类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处的完美愿望。
从这个好处上来说,河神的变身还有千与千寻身份的转化,都能够被认为是一种隐喻:在应对世界诱惑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被异化,丢失了自己原始的身份。而只有透过成长,透过对自我的突破,才能完成对自己的救赎,到达与世界的和解。
据说宫崎骏原本是打算用千寻与白龙和无脸男大战一场作为影片的结局的,但之后觉得不妥就改了,这真是观众的万幸,因为成长本就是一趟没有回程的火车,用一段旅行作为影片的结尾要比一个烂俗的对决好得多。影片的最后,千寻拯救了父母回到最开始的隧道,一切都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但是身为千的那段经历让此刻的千寻早已不是之前那个小姑娘了。在隧道的这头,没有腐烂大人,没有险恶的斗争,只有面前一片鸟语花香,而人类何尝不是跟着千寻一齐成长了呢?
千与千寻影评精选(六):
这部电影我看了三遍,每次看都给我不一样的感觉,每次都让我想了很多。它蕴含了很多道理。
现实中的千寻,有些胆小,会为了一株别人送的花而伤感。而在汤婆婆他们所在的那个世界,小千是那么的勇敢,坚强,博爱。
千寻的父母无节制的吃东西变成猪的那一幕,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禁感叹世间怎会有如此贪婪之人。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类也越来越贪婪自私。变成猪,虽然是漫画中的惩罚。我想,现实中那些贪婪自私的人,必定要受到惩罚。做人要学会满足,如果千寻的父母,不贪吃,不贪便宜,又怎会变成猪。
这部动漫还着重强调了名字的重要性。我们一出生甚至还未出生,父母就急于给我们取名字,他们想送给我们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特殊的名字。但是忘记了自己的名字,我们会怎样样呢?白龙告诉小千,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姓名,否则就再也回不去了。但是他自己也忘记了自己的名字——赈早见琥珀川。幸运的是多亏了白龙的帮忙,千寻没有忘记她的名字,最后还帮忙白龙想起了他的名字。名字就是我们自己的代号,没有了名字,我们将不再是自己,我们会不明白自己是谁,我们会丢失在迷雾中。
汤婆婆和钱婆婆的比较,也是一大亮点。虽然是双胞胎,却性格迥异。一个住在沼底,勤劳,善良,平淡朴质的生活;一个却见钱眼开,利欲熏心。但是宫崎骏并未将其设置为完完全全的坏人。从她对宝宝的态度,以及最后对小千要求救回她父母的态度上来看,她还是善良的。可见,人性本善啊!
最值得争议的人物可谓是无脸男。他很喜欢千寻,对千寻个性好。但是他做事的方式却并不对,他偷牌子赏假钱,却性格暴虐。但是他对千寻的顺从和关爱,却又让人有几分同情。千寻也用她的博爱之心,净化了他,挽救了他。
这部作品也在很多部分体现了宫崎骏的环保思想。尤其是在小千为河神清洗的时候,居然还从河神体内拔出一辆自行车。显而易见,环境污染是人类造成的。特意安排消遣这个人为河神洗澡,也说明作者认为,人类自己创造的污染要靠人类自己来清理。当然,他也变相的告诉我们就应保护好环境,避免污染。
一部短短的动漫,却让我感触颇多。也许我以后还会再看,也许以后我会有其他体会。好的作品就就应细细品味。
千与千寻影评精选(七):
《千与千寻》:他给世界展示了什么是童真和幻想
2001年当我还在为好莱坞动画片的虚拟真实和疯狂搞笑而兴奋不已的时候,一个叔叔冷冷地说为什么不去看看宫崎骏的动画片,好莱坞真的和他不是一个档次能够相提并论的。的确,好莱坞的动画片总是想要做到每个分钟都抛出不同的刺激点去引导和左右观众,让简单的乐和视觉的震撼成为审美需求的唯一诉求,而宫崎骏的动画片则真正上升到艺术层次,并不仅仅仅因为他坚持手绘风格和人文关怀的追求,单独任何一种概括难以一语道破其中的玄机。他的作品既给人忙碌之余浅尝辄止的低层次满足又能给人细品慢酌地反复回味的余地,他真正建立起属于自己影视审美特征的完整体系,其鲜明的特点是不言而喻的,其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无数人对宫崎骏作品津津乐道的很大原因就是人们能够在完美的视觉享受下能够感受到自我真实生活中体验到的美。
我认为《千与千寻》是宫崎骏作品的集大成者,很多人会说这是一部向市场折腰的作品,少了早期针对社会问题和人类问题的犀利,比如《风之谷》和《幽灵公主》,但是正恰恰是其中的绵软和童真让整部作品到达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藏而不露的境界,过分的笑和夸张的苦都有损儿童美学的美感享受。
优秀的影视作品必须是创作者文学素养的反应,作为综合艺术的影视艺术更能反应这一点。我们在片中看到的各种光怪陆离天马行空是极富想象力但是却又不“雷人”,这就是宫崎骏文学素养的展现。他对人,对社会,对经济,对政治都有超越一般学者的敏感度和理解度。这种高度广博的认知为宫崎骏凝练和提取典型形象和特殊事件打下基础。
奇遇是一段阴差阳错开头的连锁反应结果,爸妈执意进入山洞,千寻有些犹豫但是依然跟随父母走了进去。而后就是千寻颇为辛苦的一段日子。我常常会想,如果千寻坚定想法不走进山洞会怎样样呢?很多时候我们在迷蒙间不由自主跟随大家做了自己没有深思熟虑的选取。有时候,恰逢双休日,爸妈要我一齐去山上或者哪里散步,我很纠结,自己在家里没意思,但是去山里溜达也不是我愿意的,一种懒意让我拖延做决定,于是爸妈走了,我又匆忙跟上去,但是去了山里我又觉得一天就这么白费了。当然,我在山里没有任何奇遇,只有冬日里略显温暖的阳光。千寻是不是也是这样呢?她的反应是这种情绪么?我想即使是这样,宫崎骏并不想刻意为之,让自己每个台词每句话都实实在在表达某种意思,因为这不仅仅消解了艺术传达后观赏者根据主体性的解读而且这也不是艺术就应有的态度。但是这样的对白却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过,一个典型中产家庭中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和家长正在经历的情景。这种情景不仅仅成为剧情性的需要也是于无声处求得受众共鸣的设置。
进入小镇后,爸妈开始纵情吃喝,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让千寻尴尬和脸红,安静的街道渲染一种风雨欲来的气氛,而千寻的不安仅仅因为爸妈打破了规矩。这种矛盾爆发的前提是,刚刚进入平稳社会,脱离战乱和蛮荒,礼乐极度需要重新建立起来,新一代在教育机构理解了社会秩序和规则的规范和教育,而老一代仍然保留了旧有的行为规范。当大人打破社会规矩时会以“没有关系,等他来问我的时候再说”,这是一种对社会秩序的半挑衅,来管我我就服从,不来管我我就打破规矩。而这种潜意识行为习惯是战乱等一切不平衡社会环境造成的,在当代的中国亦有这样的现象。这是典型的野蛮战胜礼貌理念,因为匮乏和不平衡我用野蛮和蛮横抢占资源。然而,这种行为即使在混乱年代有好处,到了礼貌时代,恢复礼教也是势在必行,而其中的矛盾就需要依靠强制性解决。比如,战时的日本要求民众务必持续整洁,甚至军队会破坏卫生不合格的家庭,又比如,在新加坡,随地吐痰乱刻乱画会遭受鞭刑。一方面看这是反人类的做法,但是进入礼貌社会后礼教的恢复是务必的,正如汉武帝和窦太后的矛盾也在此,即使依靠武力和野蛮取胜,礼貌社会需要的也必须是礼教。但当人们无法自然服从,一些极端手段就要配合使用。千寻的爸妈变成猪多少有对社会
发展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矛盾的影射。人的属性是社会的,毕竟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要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那么规矩便务必被遵守。
关于影片中的种种意象已有很多人都进行过深入的分析,无论是代表着资本主义贪婪和疯狂的无影男还是象征盲目消费和投资的捡拾金子的浴场工作人员亦或是暗喻不懂教育的汤婆婆和迷失自我的白龙,任何人观看这部影片时,趣味性和童真性不会被深层含义和审美理想所消弭和冲淡。一部好的影片反而在艺术理解阶段体现了更多意味,毕竟艺术活动的最终完成需要观众理解和消费来持续其过程和好处上的完整性。在这部影片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光怪陆离的影像特点和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首先给人强烈印象的就是汤屋小镇,一个北方人十分熟悉的澡堂子是能够被设计成这样的:朴实古朴的外表装饰,内在的无限延伸,别有洞天的锅炉室,别具一格的休息室和招待室。同时,其假定性的氛围也带有迷人成分。汤屋给人以严明的阶级性,劳动是唯一生存法则,这种设定规定了冒险情景的规则性,人物时刻遵守规矩,甚至在观众内心也激发想要遵守和与之一齐劳动的冲动,这样的情境是成功的设定,成功的完成了移情作用,观众在审美升华中得到共鸣。
而其中的形象虽然很多是“妖怪”,但是却保留着圆润和美。这些妖怪都木讷而缓慢,他们虽然外表不是人那种清楚的结构和骨肉均匀的体态但是却持续着坦然和淡定的心态。即使是迷了心智的大宝宝和无影男,他们也但是是一群渴望爱和关注的群体的代表。就好比如今的社会关注的是成功是精英,一个人的呆和坦然虽然与社会无害却不受注意和歌颂,金钱和成功至上,人们失去了评判事理的准则。比如大宝宝,它是可怜小孩的缩影,衣食不缺独缺心灵陪伴,就好比这天很多小孩的生活,爸妈总是说你们生活在一个多好的时代,不缺吃穿,不明白你还有什么不满的。而如今的孩子,衣食不缺,关在楼里,除了学习就是各种成功学的轰炸。生活变得更加危机四伏,是心灵危机。无影男就好像长大了的大宝宝,他没有美丽的外在和多彩的口才,他想得到关注就务必用金子,但是他无法控制自己,一吃再吃并开始呕吐,这是物极必反也是暗喻经典成功学和个人崇拜的危机反噬心灵。人们评价价值的标准太过单一,即便暴饮暴食的无影男变成彻头彻尾的妖怪人们也愿意为了他的金子载歌载舞,当然这种危机必须会反噬人心。而人文主义就是强调关怀。这两个寂寞的形象就是纯真在被社会无情打击后的异化。当纯真对功利社会而言不具任何好处,有谁还会
信仰纯真?孩子在影片中感受到了自己所长久体味的空虚而社会体味到的是功力导致的无耻纵横社会的结果。“不能吃太胖哦,因为会被杀掉”,白龙变成龙也是因为迷失了心智。其实,这种设置更像宫崎骏无力的抗争,有时候社会总难自觉建立一种健康的价值体系,当政府也不做主导的时候,人们彻底心无神灵毫无信仰就会为所欲为,不信来生不畏因果,只信人定胜天。而法治社会下,如果他不犯法社会却是也无可奈何,总不能将道德体系变为强制性?这有违人道。所以人与社会的矛盾最终变成了人与自己的矛盾,战胜自己内心的异化,抵抗社会的扭曲。人都是作死的不也就是现代社会最真实的写照么?一个人的毁灭只可能是他自己毁灭了自己。个体的痛苦,社会的冷淡,人际淡漠虽然造成了压抑,但是这并不是任何走向极端的借口,在任何时代这都将以不同形式存在,而在复杂的社会个体如何持续清醒和纯真却是永恒的,可能走了弯路,但恰恰这弯路才是捷径。
宫崎骏的影片中还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性,在本部影片也是尽显而出。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纯真的,朦胧的,不明确的,男主人公总是带有非男非女的特质,从外形上我们看不出是男人,男孩女孩一样的保留着现实世界该有的情感姿态却在样貌上显现出纯真的混沌。本片一出,在观众中开展的一场长久不息的讨论就是白龙是男是女,他和千寻之间到底有没有感情?
这种朦胧的结果一方面显示了本片艺术造诣的高超,另一方面也是真实人性的回归。
审美体验的魅力就在于多义性,艺术作品的好看性一个特点就是“一万个读者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如果我们看罢一片得到的结论千人一面那就是去了艺术理解的好处和乐趣。
上面是从美学理论的角度考验,而实际是在生活中我们的到的感受到的看到的往往也是多义的不确定的。白龙充其量是十五岁的少年,一个未成年少年如何定义爱?当年在河里救起失足落水的千寻是缘分的召唤,这是缘分的魅力,是巧合也是天意,而这种命定也是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作用。也许好感的种子在那时就已经埋下了,但是也仅限于朦胧的感情。而在汤屋小镇的接触下,他们变成了患难感情,是本性纯洁善良的他们都想为彼此做点什么,这是一种博爱,能够说超越了阶级,种族,功力,是一种理想状态,就如切格瓦拉为了革命和人类解放战斗到最后一刻。当然这种理想精神和我们所谓的理解偏颇的奉献是不同了,他们都不是放下了家庭而投身社会,而是将自己的家和全人类都视为平等的我需要倾注爱的对象。所以白龙和千寻的感情是一种广义的爱,我们在欣赏时必要的感受了宫崎骏想要传达的男女情爱的朦胧和浪漫也能够在长期品味下参悟博爱的魅力。
这种朦胧性必然是刻意为之的,纵观宫崎骏历来作品《红猪》、《幽灵公主》、《风之谷》、《天空之城》就能够感受到他对战争、人文和解放的思考。而作为一部美术片,这部影片又做到了隐而不露含蓄婉转意蕴和初发芙蓉体局静好的纯真。
我们看这部影片是透过这些栩栩如生妙趣横生的意象能够激发联想和想象,畅神益智甚至神游八方,思绪飘散到无限远的异域。这就是《千与千寻》的魅力啊。
千与千寻影评精选(八):
《千与千寻》:这些年他教会我的那些事!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吉卜力巅峰作品《千与千寻》已经上映了十五年了。作为宫崎骏老爷子写给天下正在成长的小朋友们的一针强心剂,多少年了依旧为人们喜闻乐见。吉卜力作为亚洲动画的领军人物,《千与千寻》的存在就是他最好的理由。
如同这云山雾罩的汤屋一般,《千与千寻》用一个小女孩失而复得的成长故事,把环保,传统道德,当代职场生存法则,家庭育儿经,甚至东方节制欲望的生活哲学个顶个的诠释了一下。从八岁到八十岁的观众都能够在一部动画片里找到共鸣,学到新的观点,这也是宫崎骏能够成为大师的重要好处。
1长存敬畏之心。(科技发展对于传统神权地位的剥夺)
开篇地五六分钟,千寻一家在搬家的路途上走向歧途。崎岖的山路边因为要修建新居而被抛弃的各类石祠,神社和庙槛,无声地控诉着工业化扩张对于传统的挤压与盘剥。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广,算不得力量超群的人类借助机械的潜力,在征服摧残自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原本对于大自然的敬畏转化为对于自己潜力的过度自信,认为只要有机械的助力,人类足以征服所有。但是,人类盲目的自信使得自身潜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反而过度依靠机械使得体力下降,体型臃肿。一旦失去机械的帮忙,就成为一筹莫展的废物。
2,你不能代替别人的工作!
在锅炉房里,千寻可怜被煤块压得无法动弹的小煤灰,把小煤灰的煤块投进锅炉。锅炉爷爷斥责她:“抢了别人的工作”。这是锅炉爷爷作为基层管理者的角度,都是力所能及的工作,你抢这做了,别人就失去了工作机会,而小煤灰一旦失去工作就是被抹杀的下场。
而在汤屋的传统里,那些不知敬畏的小孩就被变成煤灰,做最低微的工作。而这些孩子却体现了最本能的人性——他们看见千寻的出手相帮,开始一个个的假装被压倒,把所有的煤球堆在了千寻脚下。这就是日常你主动帮忙的后果!——你帮我一回,以后我所有的工作你就帮人帮到底了!
3人贵在自知其名!
说到底,《千与千寻》是一个关于剥夺与寻回的故事。
名字,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人的一生从具有名字那一刻开始具备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而存在,而名字承载了人生里所有的际遇。人生里的所有欢喜哀愁,成功失败都赋予在名字之上。
一个人的名字被剥夺,代表着这个人在世间所有的一切都被限制和禁锢。千寻被剥夺名字是汤婆婆对于她人格的一种压制,小白因为河床被填埋而失去名字,只能沦落为女巫的帮凶。
没有了名字的约束,人很容易走入怯懦和极度膨胀的两个弊端。而通篇,都是千寻在失去名字以后找回本源的一个过程,而在这过程里,她甚至帮忙别人也找回了原本的自己。
4·养孩子还是“糙”一点的好。
油坊主宝宝的年纪算起来就应不比千寻小了。看他抬足就踢破大门的力度,举手之间让汤婆婆办公室人仰马翻的力道证明他具有的潜力足以威胁到千寻的人身安全。
但是汤婆婆的宠溺使得他见识不到外界该有的苦难,被禁锢在精致的住所和无微不至的宠溺里,使得原本就应独立的大男子变成了庞大臃肿的婴孩。
如果不是之后钱婆婆把他变成肥胖的小老鼠,他不会有机会走出汤屋去见识外面的世界,也不会成为最后那个成长为那个左右汤婆婆意愿的直立行走的宝宝。
其实,抛去不谙世事的单纯和娇生惯养的骄纵,宝宝其实是个很有男性气概的主角。他会和初次见面的煤灰们玩成一团,会在无面男威胁到千寻安全时用稚嫩的老鼠牙去要大过自己无数倍的无面男,会执拗的在乡间小道上拖着自己肥胖的身体拒绝千寻的帮忙自己跋涉前行(那倔强的一扭头写满了小男孩的意气用事和装强。)……
4不要纠结于环境的改变。
对于搬家千寻是抵触的,因为这样她失去了原先住地的朋友们,于是一向在搬家的车子里怏怏不乐。而因缘巧合,她在神隐界里见识的一切让她有了一群更加紧密的朋友(最后汤屋所有人开大会一样的期盼她破除契约回归人间的情形很少让人欣喜。)
宫崎骏的童话世界里没有十足的恶人,世界是那么的简单完美。没有现实世界的欺骗和利用。他让一个诸事懵懂的小孩子应对这一整个世界的精怪陆离,却不卑不亢的收割了所有人的好感与信任。(这是吉卜力在各国受欢迎的根本原因,也是最被诟病的一点。)
千寻的被创造的原因就是鼓励孩子们有勇气应对一个世界的冲突与不断改变,而宫崎骏对于小女孩的爱慕使得他舍不得用很残暴的现实来撕裂少女们粉红色的美梦,退而求其次的用一个童话包装的少女进阶记来鼓励了所有人。
5礼节,是最强力的防护墙。
日本是最讲求礼节的国家,所以日本影视剧和动画题材体现出来的人物都在撕破脸前是最彬彬有礼的。
见面说久仰,告别说感谢。从30,45,60,到90,弧度不同是鞠躬姿势贯穿整个电影。千寻对于礼节的疏忽从遇见小玲之后被强行规整了过来。以礼待人,换取两人之间的一种微妙的平等,一方面显示了自身的素养,另一方面,使得对方也不得不提升自己的素养来配合你的礼节,两人间有了些微的间隔也为事态大转变保留必须的反应时间!
6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千寻是个小女孩,都是是一个秉承了大和民族一根筋精神的小女孩。他会在初入神隐界时担惊受怕,但真的自己有支持的人和务必完成的事业时,坚韧成为她性格的支柱。
应对锅炉爷爷她还是带着畏缩,而当应对汤婆婆时,就算全身颤抖她也要把维护生计的工作争取到手;最初各种工作的不熟练,她在小玲的监督与催促下尽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在应对自己无意放进油屋的无脸男的时候,她敢于舍弃自己的安危维护整个人群的安全……逐渐的,千寻用逐渐的努力争取到所有身边人的心。
而如果他坚持不住,恐怕下场就是锅炉爷爷手下那帮煤灰的一员了。
7·人不可貌相。
我们习惯了以貌取人,在意的是对方的衣着相貌和花钱时的行为举止。所以,被污染了的河川主人一副脏臭邋遢的样貌出此刻面前,我们谁都会下意识的掩鼻躲避。千寻但是是运气使然而已,她资历最浅,根基最弱,倒霉了也不会有人替她不平,合该她倒霉去洗刷那恶臭扑鼻的泥浆和污秽。于是,成就了她最初的一次大客户服务。河神私下给她的丸子也成为了她以后拯救小白和无面的利器,虽然,那是她留着拯救爹妈的。
8·欲望是好东西,也需要节制!
影片里说得很直接,欲望,是人与神仙都避免不了的东西。千寻的父母因为偏执好胜而错误的进入神隐界,而后又因为自大和贪吃被变成猪;汤婆婆旺盛的控制欲和金钱欲导致自己最重要的两样东西差点永远失去;小白心里挥之不去的复仇欲让自己陷入魔女的控制差点把小命赔了进去;就连最是面目模糊的无面男在汤屋紫醉金迷的环境下变成了坑蒙拐骗和强暴食人的所在!
9·火车是一场场生死离别的见证人,而车站是人生最直接的体验场。
有俗语为我们揭示了生活的本质:车站机场见证了最多的相聚离别,医院的墙壁听见了最多的祷告与忏悔。
于是,在千寻登上列车的那一刻,她沿途所见都将让她了解自己所受的一切磨难委屈都是生活的一小部分,生活最大的苦难还不曾降落在她身上。她之前所受的委屈在真正的生活苦难面前不值一哂。
(这个小女孩的阴影足够我们脑补一整出生离死别!)
10·自己的劳动成果享受起来最香甜!
和奢侈的汤婆婆不同,一卵双生的钱婆婆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劳动人民。她住在幽静恬淡的乡村,自己开垦土地种植粮食,亲手捻纱纺线,亲身下厨做饭。虽然和姐妹一样是巫女出身,但她的魔法不是用来谋取利益,而是为生活带给帮忙。
和汤婆婆人潮熙攘但人缘淡漠的汤屋不同,钱婆婆的住所是安静却温暖的。在她乡间的小屋里,千寻得到鼓励,宝宝开始学习如何劳作,无脸男也找到最后安放自己的地方。他们在夜里闪烁的灯火之下,融融的笑声之中,纺织,做饭,享受亲自劳动的劳累和欣喜,脚踏实地的生活!
11·再大的悲欢离合最后总会回归平淡生活。
神隐界的一切,在千寻的经历里是无法抹杀的一场成长,但这样的成长确实不足为外人道的,说出来只会被人视为精神病。于是,千寻埋藏了这些在神隐界经历的欢笑哭泣,转身告别自己的童年,在十一岁就成长为一个内在坚毅的大人。
小小年纪经历过这些,再也不怕以后的是是非非,相聚离别。其实,在火车上,千寻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女性,窗外的霓虹光怪陆离,只照见她面无表情下眼睛里挥之不去的坚毅。我们相信,以后生活里的风风雨雨再也难不倒那个以前叫小千,最后回复为荻野千寻的女子!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千与千寻影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36900.html
- 上一篇:你的名字
- 下一篇:骆驼祥子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