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城影评(一):
《上帝之城》被上帝遗弃的狂野之城
《上帝之城》又名《神之城》,根据保罗·林斯的同名小说《God’stown》改编而成。这部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巴西的种族隔离、毒品交易、暴力肆虐、抢劫杀人等贫民区的底层生活状态,在这个近乎无政府管治、无合理治安的穷人区,处处充斥着帮派间的地盘扩张、相互间抢夺毒品生意而发生的权力斗争,透过这部类似于纪实一样的影片,我们就可对巴西混乱又动荡的社会局势窥其一斑。据说导演弗里南多·梅求里勒斯采用的群众演员们多是来自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区,这些演员们由于本身就处于影片历史背景的居住地,所以他们的表演全部是本色演绎,也为这部影片的真实性更添一份牢靠的依据和当地的人文特质。当然,看过这部影片,你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对于那些生活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孩子和人们,他们无法决定自己的生存环境,眼中天天充斥着暴力横生的景象,还记得片中的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孩子说:“我吸过烟,我喝过酒,我杀过人,我抢过劫,我是男人!”这孩子好象引以为傲,生活在这样乌烟瘴气的社会环境中,他早已失去了对正义、对用心人生的正确决定力。上帝之城我看影片的时候,十分欣赏导演们所运用的那种华丽的影像和花哨感十足的镜头剪辑方式。这部影片又满足了我的这一喜好。片中有迷幻的MTV式的剪辑
片段,跳跃闪动的镜头晃得人很是眩晕,这更衬托出本片情节的流畅和干脆利落。空镜头将热内卢犹太区这个不可思议的黑暗贫民窟完全展此刻世人眼中,空气中流动的热气流炽烤着这个被上帝都遗弃的城市,鸡飞狗跳的,年青人眼中的暴虐叛逆与杀气能够瞬间点燃这个表面安静、内核却早已燥动不安的“上帝之城”。那里是暴力滋生与毒品泛滥的天堂,随意的杀戮会突然发生,生活在那里简直就是"如履薄冰",不必须哪天就"挂"了.这部影片的叙事方式也是很不错的。本片横跨六十、七十至八十这三个年代,镜头的一次闪回,就能够横穿一个年代,完美地衔接起下一个年代的故事。Rocket(我根据字幕直接写的人名),这个类似于旁白式的人物,从他的视角来将这个精彩又很震撼的真实“故事”呈现给观众。他就是来自上帝之城的孩子,但是他绝对不是本片的主角,个人认为他的存在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那里有他的小故事,是正面好处上的,也能够反衬出生活在这个地域的人中,有很多青年人也是有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与理智的行事方式的。上帝之城影片描述了Rocket身处在这个毒品犯罪暴力的市井之城的大染缸中,也有误入歧途的时候,但是,他的两次作案行为都因为善良的本性而嘎然而止。见证了一次次血腥的黑帮火拼和毒品
买卖泛滥的社会现实,从中他明白其中的意味,同时也获得了人生的救赎,成为一名事业有成的青年。影片的结局,与影片的开头首尾呼应,前后年代的时间段都统一回归到八十年代,是对本片的一次圆满诠释吧。在上帝之城,孩子多半都是文盲,识字很少,也没有想走出这个城市,去到外面多接触世面的想法。他们目睹着自己身边的大孩子们(多半都是十七、八岁)抢劫旅馆、贩卖毒品、吸食可卡因、巧取豪夺、腰间挎枪,用枪说话、喝酒吸烟这样负面的社会风气,眼中脑中完全就以此为人生目标。半大孩子们稚嫩的小脸上凝固着与年龄严重不相符的成熟与野心勃勃的神情,因为他们时刻打算代替那些黑帮的小老大们,自己也来风光一下。这么小的年纪,没有学会其它的,却习得了追逐权力、小偷小摸,吸食毒品的本事。上帝之城在片中最利害的也是最短命的毒品黑帮头目Li’lz,靠着自己得利助手Benny的扶持,迅速将自己的毒品地盘扩张起来,生意越做越好,而且Li’lz手段毒辣,十八岁的小小年纪,就笼络了一批年青人甚至是小孩子们为他做事。却不曾想,他机关算尽,贿赂了当地的警察保平安,又躲过了另一毒品黑帮的追杀,却最终死在自己的小兄弟手中。而那些小兄弟们手中握着刚射杀完他的热气腾腾的枪支,得意地一哄而散,这
枪还是Li’lz亲手发给他们的!而Benny,他最好的哥们儿,也是他的“狗头军师”,也算是个机智有头脑的主角,在遇见自己的爱人后,决定金盆洗手,却死于被误杀。应了那一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然而发生在上帝之城的这样的故事,还在天天上演、恶性循环。上帝之城背景音乐是巴西特有的简单小调,我对这个不太清楚。感觉背景音乐多是诙谐好笑的小调调,然而做为黑帮之间枪林弹雨的火拼的背景配乐,却显得有些诡异,震撼的效果增强了。这个生猛、狂野的上帝之城,上帝对它已不再眷顾,而它自己又放下生存的期望,变得自甘堕落与沉沦。有谁能够拯救它呢……就是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巴西的真实事件,在六十至八十年代,这块土地上发生的贫困和暴力、教育的忽略、法律的无知等等问题,致使这个国家的命运变得更加未知与不可预测。
上帝之城影评(二):
《上帝之城》——恶的循环
前两年的时候以前看过一次《上帝之城》,看过以后很受震撼,印象深刻,所以这天又重温了一次,然后装模作样的写写影评。
电影改编自巴西作家帕洛林的同名小说,跨越1960年到1980年,位于巴西城市里约卫星市镇上帝之城贫民区的黑街帮派犯罪实录,帕洛林从小生长在上帝之城的大街上,书里面的每个鲜活主角,全都是他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这也让电影更加的沉重。电影的题材是犯罪,却和传统的犯罪片大不相同,不是那种好莱坞式的高智商犯罪,虽然资料主要是青少年的犯罪,却也不是像《大象》那种类型。他就是赤裸裸的描述原始犯罪,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也能够看做是表现人性本恶的作品。
虽然说电影影片的真正主角不是人物,而是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但分析这部电影我觉得还是就应从几个重要的主角入手:
首先说本片的叙事人物Rocket,他算是本片当中少有的“正面人物”,但其实并非是他品性善良,只是因为他比较的胆小怕事,他在一个超市里面找了一份工作,拿着少的可怜的薪水,之后还因为“矮子帮”来偷东西被解雇。他最后意识到在上帝之城正直是没有用的,把他哥哥的枪拿出来,打算抢劫,但他始终都还是不敢做。他是一个很圆滑的人,从来都不敢得罪谁,在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被Benny抢走了以后,他也不敢吱声。但Benny也很照顾Rocket,他明白Rocket的梦想是做一名摄影师,所以临走的时候还送给他一个相机作为礼物。Rocket最终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上帝之城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另外一个核心人物就是上帝之城的黑帮老大Li'lZ',他和黑帮另外一个头目Benny在儿童时代就是好朋友,他们杀人抢劫贩毒无恶不作,从上帝之城的小混混逐渐成为了上帝之城只手遮天的头目,Li'lZ'依靠贩毒来赚钱,他的行事方法很很简单,干掉那些毒贩,直接接手他们的生意。Carrot是上帝之城唯一对Li'lZ'有威胁的势力,起初Li'lZ'跟Carrot大规模的冲突,但Benny的死让他彻底的失去了理智,上帝之城的战争也就此开始。战争的结果自然是两败俱伤,Li'lZ'最终也阴沟里翻船,栽在了“矮子帮”手里。
Benny,Li'lZ'最好的伙伴,是上帝之城最酷的土匪,他慢慢的厌倦了这种生活,在找到女朋友后,他开始变得温和。他最后打算离开了,他期望将来的生活是和自己的女朋友在农场上,吸烟,听摇滚。有一次Li'lZ'想要杀了Blacky,Benny组织了他,Li'lZ'说Benny的心太软,最终可能会被反咬一口,值得讽刺的是Benny最终是死在了自己的告别晚会上,而杀死他的,正是Blacky,这再次的印证了,并非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
KnockoutNed是一个退伍军人,他原本是一个做正经工作的“良民”,在家里人被Li'lZ'杀光以后,为了报仇而投靠了Carrot。他跟着Carrot去抢劫,他制定了规则——不许滥杀无辜,第一次,他从Carrot的枪口下救了一个人,第二次,Carrot杀了一个企图向Ned开枪的人,Ned明白了任何规则都有例外,第三次,例外变成了规则。Ned就这样堕落成为了黑帮当中的一员,手中沾满了鲜血,最终他能有什么好下场呢。
故事当中的这几个主人公形象都很鲜活,仔细的想想,发现其实当中都有一种“宿命”论。Rocket有当摄影师的理想,虽然胆小怕事,但他从来没有做过坏事,所以最后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Li'lZ'把枪分给了小孩子们,最后却被他们所杀;Benny放走了Blacky,而最终却死在了Blacky枪下;KnockoutNed杀死了银行的保安,这个保安正是Otto的父亲,Otto来找Ned,Ned给了他一把枪,最终他被Otto所杀。这样的模式其实在很多电影当中都有,比如说弗兰克·德拉邦特的电影,还有宁浩的电影也是如此。在这部电影之中加入“宿命”论,其实是给电影留下了一点期望。不然的话,它实在是过于的残忍,许多孩子,都是在还未懂得生命的珍贵的时候就学会了杀人,也有许多,在未懂得死亡的时候死亡,这是很可悲的事情。影片有一个小孩子说的话印象深刻:“我喝过酒,杀过人,抢过劫,我是男人。”黑色幽默。在他死了以后,这段话又被重复了一遍。无知确实很可怕,如果说人性本恶,那么孩子们需要有人来引导,向正确的方向。
影片的最后一段的名字叫“结束的开始”,这预示着这个故事虽然告一段落了,但暴力和杀戮还在持续,上帝之城还会有新的故事,一切都在恶性循环。
写到那里,突然想到鲁迅在《狂人日记》最后写的那一句话: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上帝之城影评(三):
《上帝之城》展现了新闻学的本质
开始以为这是非洲的电影,之后明白这就是真真正正的拉美,贫困、暴力、毒品、腐败。和《古惑仔》是完全不一样的,纪实手法和巧妙的结构使它远超过一般娱乐大众的商业片。
其中任何一个人物都能够另外拍成一部不错的电影,而导演没有走好莱坞那种依靠关注个体,宣扬人性来感动观众的套路,他给观众展示的是一个垮掉的拉美社区的全景,每个人都生活在“无常”之中,每个人的故事都是整个故事的有机组成,衔接巧妙。我们看到最终并没有因为整体的展示而使个体个性消失,天生浪漫的Binny,喜欢平淡生活的曼尼,权利意志最强烈的Ze,天生胆小爱好摄影的主人公。
我最感兴趣的是Binny和主人公,跟那样的环境不太协调的存在着,最终一个葬送于命运的无常,一个由于留意翼翼和幸运而实现了梦想。主人公那句话,一张照片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给我印象很深,当时我就在想,阿拉伯半岛电视台是怎样拍到本·拉丹和那么多荷枪实弹的基地组织成员的。《纽约时报》为什么聘请在战火中坚持写blog的巴格达居民做报纸的专栏作家。最好的记者产生于新闻事件发生的本地,这样的新闻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新闻记者永远就应存在于新闻发生的环境中,他的命运甚至就应和新闻事件是一体的,这样的新闻也就不必再担心什么客观性真实性的问题。从这个好处上说,《上帝之城》为我们展现了新闻学的本质。
上帝之城影评(四):
初看片子的时候感觉整个节奏很快,这镜头晃死我了==镜头运动的太快,总有点眩晕的感觉~但是正因为这种拍摄手段才给人一种真实感吧~一切看上去像是一边发生一边记录下来一样~演员也就是当时发生的人,一种纯天然的表演~有种记录片的感觉,但是正因为如此,整个气氛感觉就演活了。
男主角-火箭-前线记者~!哈哈这是发生在巴西的一个故事,或许是影片资料的独特,噢,不,这就是从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一个故事~~在中国很难看到类似这样题材的影片,上帝之城=无主之城。他的刻画很细致,一一道来,一一讲述清楚。他的剪辑和表现手法也是很精彩的,正因为片子要讲述的东西很多,就透过很多蒙太奇的手法将影片整个速度和节奏又提高了一倍从人物事发诱因到事件最后结束,整个影片带给我的震撼是很大的。
开始的时候感觉不出来他的不一般,就当做一个故事开始但是很有喜感的快节奏桥段很快让人进入到故事中来:
1、鹅公和火箭的关系;
2、中间的船长最后离开这个三人组回到教会。。和小孩宾尼最后忍受不了骰仔也是准备离开,但下场却是被误杀了。宾尼是个大好人,对于教会什么也都熟悉,这一切的安排真的思考很周到。导演对于细节的写照编排上也打下功夫了的。
3、多毛的最后结局(被警察追赶枪杀而死)VS骰仔最后被自己发枪少年为报仇而枪杀死。一开始的骰仔也是跟着多毛。这一切也像是上天注定发生的。
4、三个小男孩此后的发展跟他儿时所处的环境是有着极大的影响的。
一开始鹅公对于骰仔的不友好,已悄然在这个时候在骰在心中扎根。而后大伙对他的嘲笑越是在骰仔内心怒火叠加。
一场计划的展开,4人行动,3人组却不让骰仔一齐行动只是为他们放风站哨
这一枪是骰仔开的。。。但故事一开始却把职责点引导观众以为是三人组惹出来的事端,结果却是骰仔干的,很诧异。
电影的艺术不同的镜头剪接构成的不同效果真是很带劲。
这个片子很喜欢把秘密在最后时候再解开,一层层拨开神秘面纱的感觉很好呀~
那里的一段和最后开枪打中拳皇的秘密暗杀小组成员竟然是自己这边那个为父报仇的小男孩一样,慢慢都把观众积累下的疑惑一一解答,很赞。
鹅公躲避追捕中,看到了骰仔,但是在开始的时候只说到多毛被警方枪杀,船长安全去了教会,至于鹅公的下场却为告知,但在故事发生镜头又道明了一切的发生:
在接下来讲述骰仔=李斯的故事中引出40分钟后的事情
这个时候再连起来看就恍然大悟,这个时候还解释了鹅公的事件,鹅公是被骰仔杀死的
还有原本没杀人的旅馆竟然被杀了很多人,这并非3人组所谓,而是这杀人恶魔骰仔做的
这个片子适合再次咀嚼~很好的片子,除了拍摄镜头晃得太厉害以外,在镜头表现,光影表现,剧本故事上都是一个很不错的故事~
同时抛开那些泡沫感情故事,展示不同国家,不同“阶级”不同生存环境所诱发的故事惨案和一个特有的社会现象警察靠金钱买通这个社会无论哪里都一样,道德沦丧到可怕的极致,悲哉悲哉。。。感慨之。
上帝之城影评(五):
《上帝之城》没有上帝的日子,恶魔都不鸟你
先来重温下剧情:本片改编自半自传式小说。“上帝之城”是里约热内卢最危险的贫民窟,住在那里的孩子们几乎人手一支枪,任何进入此区的货车都难逃被劫的命运,那里已成了暴力毒品的天堂,连警察都不愿意轻易涉足。从小在这生长的Rocket,就和身边所有的玩伴一样,生活已被暴力、流血、和毒品所围绕,然而Rocket却有一颗超乎敏锐的心,应对残酷的生存环境,Rocket以摄影记录了他善感的观察。
看的时候稍微记录了下这片子段落,居然越写越嗨,但是昨晚没能看完,上午之后看嘿嘿。题外话。以下就属本人对该片的个人见解了。
刀光亮影的开场,一群黑人在围捕一只鸡,不一样的是这是一伙拿枪的人。那里导演把镜头以鸡的主观视角来拍摄,惊恐、跌撞,暗讽上帝之城不安定的生活。就在那里,镜头指向站在鸡面前的阿炮、以360°的镜头转场开始了本片“故事开始”前奏的回忆。
一“三侠少年的故事”60年代弟弟阿炮是三侠少年其中之一的弟弟,但是他不像小豆子一样当他哥哥的小跟班,而是一向从乱世中寻求安定的生活,这也是他与众不同的原因。话说三侠少年出场没多久的一场不大不小的抢劫、再到听小豆子抢劫鸳鸯店、然后三人分开逃亡的的那段,都有条不紊干净利落地拍出三侠少年好景不长的却够黄、够暴力的画面。在撞车后藏进树林里的那段戏,警察在树林里搜索阿夹跟阿呆,树下两个警察讨论如何吞了赃款,树上的阿呆阿夹紧张的还如雨注,很小的一滴露水被导演能够放大,鱼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不能自由游动,进一步着突出三侠少年抢劫是为了获得自由,却被这个封闭、腐败的空间所束缚。真是有心的导演。从打劫鸳鸯店后,三侠少年中的阿毛套进居民家与贝里斯偷欢享乐,阿夹信教、阿呆老实在家里卖鱼。期间警察没有停止对他们的搜索,那里节奏稍微缓慢下来。(想提一下阿夹,当他崴着脚从树下来,说去信教的时候,我想起了昆汀《低俗小说》里面那两个杀手,朱尔斯和文森特,朱尔斯在看见“神迹”后选取了金盆洗手,不再当杀手,而文森特却仍旧执着地走他杀手的路,期间密尔跟他说过番茄的故事也提醒文森个性再当杀手,可文森特没有明白她那个不好笑的笑话其中的道理。《上帝之城》的
阿夹与《低俗小说》中的朱尔斯在选取继续做坏人还是信教中做出了同一个选取,而他们的出路则是活着。编导别有用心的将信教完美无缺的放入其中,西方文化中宗教对他们的影响无处不在。所以啊,人得有信仰)又起一波小高潮是由阿呆开始的。阿呆在卖鱼时跟矮子的老婆偷腥,被矮子当场抓住,于是阿呆龌龊的从窗户逃离,而人脉很广的矮子却杀死了背叛自己的老婆,其实他老婆再问邻居做爱方式的时候,我笑了,导演把香蕉作为前景放在两个偷腥人的面前,很是可爱。当警察发现矮子杀了老婆并在其门口抓捕矮子时,却让他发现警方一向追捕的凶手阿毛在不远处推车,于是乎,本以为能与情人逃离上帝之城的阿毛被警察的枪林弹雨所击毙。注意,那里格外强调了他死的时候有人拍照。我觉得与最后阿炮拍小霸王死于小鬼头乱枪之下切拍照有所呼应,细节嘛,能不放过最好,很有味道。到那里,“三侠少年”的时代算是打止了,而他们的故事也因此告终。
漂亮的转场,使得儿时的阿炮与朋友在一辆车经过时转为青年,顺畅又干净。
二“这间公寓的故事”70年代稍微理了一下这个搞笑公寓故事的人物关系,主要还是听阿炮说咯,呵呵杜菲赛丽守寡之后开始贩毒——被大个搞定——跟班红毛上场,在大个被警察抓进监狱并在没有贿赂警察后被杀害,红毛上位——其跟班,黑仔。这是一个帮派的由来。编导有意的把住过房子的人及其发生的事巧妙地编排起来,思路清晰不繁琐,故事里有故事
三“小霸王的故事”小霸王从小就有野心,从他第一次出场、跟三侠少年抢鸳鸯店,偷偷潜入将里面的人杀光,再到一个追忆的镜头,阿呆死于小豆子之后,成长与杀人相伴。恶魔指引,从此踏上无法无天的生活,杀人、占领地盘、贩毒、还有警察的腐败无处不在。话说饰演小霸王的人,确实难看啊,怪不得他没什么真正的朋友,包括女友,相反,跟他一同长大的流氓班尼就不一样了。我想我是喜欢班尼的,他笑起来那么甜,真的是善良的流氓,几个小事件交代了班尼打扮并融入另一个圈子,几个转型,让我对他青睐不已。腼腆的笑容、善良的心肠、四四方方的眼睛尽显可爱,包括他对小朋友给小费也是如此。嘻嘻班尼班尼~此时的阿炮没有了女友,其实他从头到尾都一无所有,所以他意识到诚实没好处,决定当个坏人,片中用三件事就简单打消了他当坏人的想法:1准备打劫公交车售票员帅奈德(杯具人物),但发现他底子好人品也不错;2便利店女店员,聊着聊着就成朋友了,也草草收场3问路车主,以为好欺负,原先也是哈嘛的同道中人。这就是阿炮没法成为大坏蛋也没法成为大英雄的原因,他只能理解命运的安排,好好在这个罪恶之城活着。
回到班尼戏份上来,本来听女友话将离开天主之城,过新的生活,却死在了自己的欢送会上,本来死的不是他,黑仔误杀而已,他想杀的但是是小霸王,凑巧班尼和小霸王为相机争执不休,哎我滴班尼,犹记得他对小霸王的那句别语“我爱你,但我受够了”,俩人的关系也到了尽头,再是玩的好的,也有自己的路要走,有人说这话很暧昧,我却不觉得,我爱你是因为我们是发小,酸甜苦辣一同走到此刻,受够了当然是你的所作所为,什么都想要,把谁都看得很坏。换做是我,我是受够的去了——刚好从在豆瓣发现这句台词,截图那个人我耐你啊哈哈班尼的死,加上事后小霸王欺凌帅奈德的女友及杀其弟弟叔叔,使得奈德显示神枪手的本事干了小霸王很多兄弟,红毛在劝说奈德加入本帮后两大帮派杀戮生活真正拉开帷幕。四奈德的故事投奔红毛的奈德跟随他一齐抢劫,在期间,他那“不杀好人”的原则也被泯灭,理由也有破例的时候。兜兜转转,小霸王帮派和红毛帮派已经忘了相互火拼的理由,天主之城也变成了人间地狱,可怜了居民不能走亲访友,在谁的地盘得听谁的——疯了。但是奈德在牛排的尸体跟前帮他合上眼却腰部中枪时,这个被众人拥护的神枪手也开始倒霉了。当阿炮被提亚哥叫去帮小霸王拍照时,正在报社工作的阿炮却因此阴差阳
错的满足了愚昧一心想要上报纸封面人物、比奈德更有风头的心愿,为阿炮日后成为“战地摄影记者”打下良好的人际基础。人啊,总会有机会红的,时机未到而已,阿炮的机会不就这样开始了么。片中有三个事件交代了了奈德抢劫的变化,镜头语言表现的也很好,赞啊五结束的开始那里交代了开场小霸王收拢小鬼头并围捕鸡的原因,人们磨刀杀鸡,一同向上帝祷告,而真正信仰上帝的人,心灵与行动不契合,岂不是亵渎么?于是,奈德死在了为父报仇的奥图抢下,上次没打中奈德要害、而这次,奈德真的死了。跟很多人一样横死街头,背叛自己内心准则的人终将走向灭亡。火拼后,腐败的警察从小霸王那搜刮了钱财并将放之,而小霸王却死在了小鬼头的乱枪之中。(记得《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就是马小军他们在桥下没火拼成功,而是被一个叫小霸王的那个人将双方和谐了,在人民大饭店、人们将王朔饰演的小霸王高高抛起到毛主席肖像的那个高度时,谁能料到无限风光的他会被一伙15、6岁的青少年扎死呢?当老大不容易啊)。阿炮一路追随小霸王被押经过,最后在既不得罪黑帮也不得罪白帮的状况下,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一份实习记者的工作。小鬼头这群新生力量却在上帝之城生生不息,罪恶永不止步。他们的天下才刚刚开始,这
是社会的悲哀。悲哀之处鉴于贫民窟的人老实的只能当任人欺压的老板姓、贩卖毒品的毒枭、贪污腐败的政府官员,没有反抗、没有革命,这样一些人杂在一齐,平静的生活何时来临。
其实挺佩服《上帝之城》的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他把暴力的尺度无限放大,夸张之极又归于真实,还有对演员的训导,采用的大多是本地人,没几个有演戏经验,那群小屁孩们更是跟导演讨价还价,对于片中的取景当然不是在真正的上帝之城拍的,而是在真正的上帝之城附近的一个城拍的,导演们很疯,疯得能够去驯服野牛了。影片根据保罗-林斯的小说《God’sTown》改编,在此我觉得无论是画面还是现场感,《上》让人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这座被上帝遗忘的城市真实的底层阶级面目。镜头很晃、很暴力、画面粗糙、人物表演是本能的释放天性。话说这部影片能得到2004年奥斯卡金像奖奖也该了。
上帝之城影评(六):
《上帝之城》影评
原先以为,上帝之城会是一个纯教育片,如之前接触过的《放牛班的春天》一般,原本是一群闹腾的,不听话的,只会随着自己的性格干坏事的孩子们,在遇到某位老师,在与她的接触与教导,透过很多事情的积累。最后,孩子们被打动了,他们也最后懂得了如何去关爱他人,去追寻他们春天般的童年生活。在老师走时,那从层层教师窗户口“飞”出的纸飞机就是最好的证明,让人很温馨,也很受教育,很有启发,似乎心灵的某处受到了牵动。可坚持着把《上帝之城》看完,才明白,所谓的“上帝之城”,其实是一个无主之城,是一个被上帝遗忘的角落。那里罪恶从生,暴力盛行,能够说这样一个“上帝之城”,它是一个魔鬼看到了也会叹息着转身离开的地方。
在上帝之城里,是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的,或许在他们的意识里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一群六七岁的小孩子,按理来说是就应天真烂漫地玩耍,成长的。可他们在过小的年龄就承担起了血腥,死亡。他们在踢球之余,还为踩过界的大哥哥们放风跑腿,在警察来的时候,为同一社区的人们不分黑白地打着掩护。然后愉快的疯抢着“少年三侠”获取的战利品。小霸王就是那样成长起来的一个人。他童年时叫“小豆子”。在他还叫小豆子的时候,就已显现了远远超越他本身年龄的计谋野心与狂野。他无限地渴望拥有枪。于是出了那样一个点子,在“少年三侠”抢劫完了之后,竟然拿起枪杀了旅馆的所有人。杀人的时候,尚年幼的他竟然是微笑着的!我在惊叹着这个人,杀死别人,看到满场的血腥和人们死时最后的那一声惨叫。他的内心,竟然是愉悦的,他在享受着别人的死亡,我能不禁用了一个词来形容他,“变态”,可随后仔细一想,也许这个词还不能足够去形容这样一个人。
似乎上帝之城的人都是这样,在小霸王统治着上帝之城时,大胆放肆地再小霸王的管辖范围内抢劫面包店后。他们成熟、稳重。如大人般有模有样地谈论着小霸王“成名”的过程,他们的神情让我惊叹。那不是一个还处在童年的他们就应有的摸样。更让人惊叹的还在后面,当小霸王逮着他,问他“自己选取是让你的手红还是脚红?”两个孩子都伸出了手,可小霸王却打穿了他们的脚。人在极度悲伤或者痛苦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喊“妈妈”。这个意识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可这个在上帝之城成长起来的孩子却只是望着小霸王这群人痛苦地撕心裂肺地哭了。他们只是哭了而已,没有叫喊,没有呼天抢地,只是哭了而已,是他还没有痛苦到极致,还是他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内心已经足够强大了。
不禁想起了我们以前一度讨论过的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只是人后天接触到的环境,影响着人的成长。“上帝之城”是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的一个偏僻的贫民窟,那里是被政府遗忘的角落。那里每个孩子都能够拥有自己的一把枪,是巴西小流氓的天堂。那里也是被上帝遗忘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也许是潜移默化的,也或许吸毒、杀人。这才是上帝之城的正常人。他们只有变成这样,才能“正常”,也才能“正常”地长大。
如果你够仔细,或许能够发现有那么一个人,其实跟这样一个大背景有些格格不入,那就是帅雷德,从名字就能够明白,此人定是英俊潇洒,英雄人物,一怒为红颜的那种英雄。它代表着上帝之城为数不多的正义力量。他是个老实人,而不同的是,他是个有胆识,有血性的老实人。他是个真正有勇气反抗小霸王势力的人。这种人,平日里默默无闻,但一旦被惹怒,便会爆发出可怕的力量,所以,他最终成为了上帝之城暴动的导火索。起因是小霸王看上了他的马子,在横刀夺爱遭遇挫折之后,小霸王残忍地杀了他的全家,这埋下了帅雷德心中仇恨的种子,于是帅雷德就横心成为一名流氓,加入了对抗小霸王的红头那边,很显然他是有潜力的,他依靠自己在军队磨练的出色身手,将红头的势力带得一天天壮大,最终构成了能够对抗小霸王的势力。虽他最终死于内鬼之手,但这也是为他传奇性的一生更增添了壮烈的一笔而已。他是一个英雄!有血性的英雄,亦是个有人性的英雄!
帅雷德也应算是个犯了罪的英雄人物,在“上帝之城”里还有这样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他就是这个故事的旁观者和描述者,那个一向期望成为一名摄影者的少年——火箭。他也是“上帝之城”惟一一个没有犯罪的人吧,以前,他也受上帝之城的那些“变态”的影响,他也以前对自己菲薄的薪水和过长的工作时间不满,他也曾怀揣一把手枪,企图去打劫,但似乎,上帝偶尔也有来过,眷顾了他,每一次,他都没有下手,于是,他认定自己不是那块料。这主要是因为他和他的玩伴KID,他们的生活理想不同,KID的理想就是成为上帝之城的老大,而火箭只是想成为一名摄影记者。KID在为理想努力的时候,火箭一也一样,只但是火箭的理想在实现的过程中并没有KID那么顺利,他总是遭遇困难,总是遇到冷眼,最后,倒是KID帮忙了他。KID让火箭给他照相,当时KID认为它的对手红毛的照片上了报纸可自己的没有,心中颇为不爽:怎样能这么输给了对手呢?(其实,稍微动脑筋,也许就能够明白,那只但是是个“饵”,可KID如白痴似的不明白)最后KID死了,但他却成就了火箭的事业,也是他的梦想——没有摄影记者敢去上帝之城拍照,只有火箭敢去,因为他从小生长在上帝之城。火箭最终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为了一名摄影师,过上了他想要
的生活,他成为了整个影片。抑或是整个上帝之城真正好处上最成功的人。终归,给这个充满黑暗、暴力和杀戮的上帝之城增添了一笔亮色。
影片最终又回到了开场的场面。起点,既是终点。终点,又变为了起点。上帝之城一向在筛选着时代的“弄潮儿”,也许这在起点的终点,它又在筛选到新的“弄潮儿”呢。上帝之城过了20年,仍旧还是那座上帝之城,依旧被肮脏环绕,依旧被黑暗笼罩,依旧被无望诠释,也,依旧被上帝遗忘……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上帝之城影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36920.html
- 上一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 下一篇:阿郎的故事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