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和谐拯救危机观后感

时间:2019-05-12 08:58:03 网站:公文素材库
和谐拯救危机观后感

  和谐拯救危机观后感(一):

  《和谐拯救危机》观后感

  这是一部震撼灵魂、涤荡心灵、启迪心智的好片子。

  倘若人们能用某种逻辑体系,去构建一个透视自然和社会的方法,那必定是一种接近宇宙真相的新发现。大型系列公益访谈节目《和谐拯救危机》,就是以一种逻辑框架对宇宙真相进行的一次探索和发现。它旨在劝人向善,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

  康德以前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部片子同时包涵了对这两方面的深刻思考。因此,我一连看了两遍,体会颇深,现将自己的部分思考和感想汇集如下。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好听的qq英文名

  当今世界科技已高度发达,物质也高度礼貌,经济更异常繁荣。但是,在这些发达、礼貌和繁荣的背后,我们却看到巴以冲突、伊朗和朝鲜核问题、暴风雪、洪涝干旱、台风海啸……我们习惯将这些现象简单地说成是不可避免的民族矛盾、政治斗争和自然灾害,但是有多少人看到这些危机的实质?有多少人为这些危机担忧过?又有多少人为化解这些危机寻找过方法?

  当英国的汤恩比博士预见21世纪是人类尽头时,大部分人觉得是耸人听闻;当日本的池田大作说水能知道世间的喜怒哀乐时,大部分人觉得是奇思诞想。古人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净空法师正是基于这样的使命感和职责感,以他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表达,运用信仰,伦理,科学,宗教,社会和哲学的知识及智慧,为我们揭示了造成这些危机的根源是人类长期的贪婪和过度的竞争,化解这些危机的有效方法是和谐,到达和谐的最好方法是国家领导带头对人民进行爱的教育。

  二.不痴迷形式,须认清本质民主评议党员总结

  长期以来,人类习惯从万事万物的形式着手来分析和决定,结果得出的结论与真相越来越远。

  在净空法师看来,无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还是封建主义,都是形式;无论民主制度、君主制度还是独裁制度,也都是形式。那么什么才是本质呢?人的爱心、善良和道德才是本质。也就是说,无论什么社会,无论什么制度,只要人心向善、君爱臣民、平等公平就是好的社会、好的制度。

  哲学上早就教导我们,对待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现实生活里很少有人能做到,人们只是看到个人发展和获利的形式,得出“竞争”的结论,而忽视了“礼让”的本质;人们只是看到生活需要改变的形式,得出“技术重要”的结论,而忽视了“道德重要”的本质;人们只是看到佛教程序的形式,得出“进庙烧香”的结论,而忽视“结缘行善”的本质......

  能够说,认清万事万物本质,而不痴迷其形式,是社会和人类往什么方向发展的大是大非问题。

  三.对“发展”的冷思考

  发展是硬道理,但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所谓发展,其目标是使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和公民权利的需要与欲望方面得到持续提高。问题是人的需求和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一味地强调发展,人的需求和欲望也会随之膨胀,结果发展永远赶不上人的需求和欲望,最终进入“发展-欲望膨胀-再发展-欲望再膨胀”的恶性循环怪圈。同时,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一方面自然资源被快速开掘和利用、环境污染加剧、自然和谐的状态被打破;另一方面,还会滋生尔虞我诈、急功近利、你死我活的恶劣社会风尚。长此以往,人类社会不是越来越好,而是越来越差,最终走向末途。

  如何化解这种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呢?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的智慧给出了答案,也是人类最高的智慧。我们的传统智慧历来提倡人的内心修炼和提升,而不是单纯依靠外界的变换和发展。“格物致知,诚心正义”,人只有不断的加强自我修养,修身养性才能促进一个人的真我发展,大家都做到本分了,才能促进这个世界的和谐。佛家讲究“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强调的是用内心的和谐来改变外界的和谐。同时,还认为“佛、我、众生和自然”是一体,这样,当你为别人做了好事就等于为自己,也为自然做了好事,最后大家都成了佛,一切回归了和谐。因此,中国传统智慧是将人类和自然带入一个向善、和谐的良性循环。

  中国古代历来就存在“道术之辩”,宇宙万物运行变化的规律是“道”,按照这个规律去做事就是“德”,合起来称“道德”。人要认识宇宙万物的规律,并且按照规律办事才会和谐。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信奉“朝闻道,夕可死”就是这个道理。而“术”是指改变现状的局限方法和技巧,掌握再多技巧和方法的人,在传统文化里也被藐视为“术士”。人们这天片面求发展,依靠的就是各类技术,属于“术”的范畴,而且这些技术此刻有许多已经被证实是违反了自然规律的,催生的肉鸡、肆意的砍伐、无情的排放……哪一个是顺应宇宙自然规律的?人类的过度使用地球自然资源的结果是导致人类加速受到报应乃至毁灭。

  因此,我们应当对“发展”进行冷静的反思,科学技术走到极端反而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机,人类发展和驾御科技最好的状态是做到恰如其分、适可而止。

  四.爱、和谐与教育

  这部片子还使我对“爱”、“和谐”、“教育”这些耳熟能详的概念有了新的、更深刻的明白。

  净空法师说,在宇宙万物之间,所有一切爱的图案和信息是最美的,反映爱的东西都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东西,因此人要学会爱。和谐的根本是人心,人类共同发出爱的信息和力量足以让这个世界变得和谐。爱自己,爱别人,爱自然万物。爱里面没有怨恨,爱里面没有伤害。所有宗教的根本就是一个“爱”,整个宇宙也就是一个“爱”。因此爱是性德,本性本善,本善第一德就是爱。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矛盾”和“财富”的问题,如果大家都从“爱”出发,一切就不成问题了。比如同事之间产生了矛盾,如果你能用爱心去明白他人,提出帮忙,那么就会朝和谐的方向发展,大家慢慢和睦和亲近起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能够成为同事或朋友,是我们的缘分和福分,这就是爱的力量。又比如财富问题,由于各种原因每个人的财富暂时会有很大差距,当今许多人却为此而迷失方向,穷者失志、富者不仁的现象到处都存在。但是,爱的智慧早就告诉我们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道理,这的确是我们每个人应当发奋和完善的方向。

  “和谐”有三个层次:人的内心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三种和谐,人生就幸福愉快,否则就会痛苦。我想,最难的就是人内心的和谐,《和谐拯救危机》让我看到了修炼内心和谐的方法和途径:老祖宗那里有我们需要的一切东西。

  试想,如果巴以和睦相处,战争自然远去;如果世界各国和谐共存,核威胁自然消除;如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自然灾害也会大大减少……

  和谐的根本是修缮己身。当一个民族、国家修缮己身,互帮互助,相互合作时,换回的是社会的安定,世界的和平;当一个人修缮己身,与人、自然和睦相处时,回报的是幸福、快乐的生活。

  流行音乐天王迈克。杰克逊英年早逝,这与他的音乐旋律和节奏违反人体和谐规律不无关联;当下到处炎热酷暑,一向比较严寒的莫斯科和日本北部也不能幸免于难,这是人类不尊重和谐的自然规律,过度掠夺自然资源的咎由自取。

  爱与和谐,最终靠什么去传达给人们?不是靠专制,也不是靠武力。中国五千年礼貌史,虽有朝廷纷争和世间战火穿插其中,但那些毕竟是短暂的、形式的。自古以来,治国平天下,大部分时刻还是依靠教育,这才是长期的、本质的。

  记得还在我很小的时候,外公教育我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万里江山一点墨”,此刻想来说的就是教育问题。表面看起来,万里江山和政权是靠千军万马打出来的,其实是人民理解仁爱教育的结果。教育是国家之本,不重视教育的国家很难持久发展。历史上以前盛极一时的庞大帝国,也往往正因不重视教育很快地轰然崩溃了。我国历来有尊师重教之风,这也是我们这个国家能够持续两千年不衰的大根大本。

  净空法师在安徽汤池小镇搞了个试点,施以中国儒、释、道的思想和智慧教育,效果惊人。我坚信,一个小镇能如此,一个国家也会如此,一个世界也会如此。

  五.对佛教的再认识

  当今社会,许多人对佛教都存有一种错误的偏见,这些人认为佛教是一个迷信的、消极的、与时代脱离的宗教。事实果真如此吗?

  透过观看这部片子,结合平时的学习,令我对佛教有了一个再认识的过程。

  佛教表达的是一种价值观,有其特殊的“恒定性”,不会轻易过时。人类对生命价值的追问,对人类根本问题的追问就是佛教几千年来延续的根本。从这个好处上看,佛教不是简单的一个宗教,更是一门系统而精深的哲学和一套经典的教育体系,还是一种身体力行的为善布施的高尚行为。

  佛教还传达给人一种感恩与大度的胸怀,这是一种至上至善的精神价值。与当今斤斤计较、胸怀狭隘、怨恨嫉妒、仇恨报复的东西是格格不入的。我记得有这样一个典故,很能说明问题:

  康熙皇帝在继位60周年时,曾举办过一次“千叟宴”。宴会开始,他首先敬酒三杯。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其辅佐自己登基,并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大臣和天下百姓,感谢他们尽忠朝廷,万民俯首;第三杯敬自己的敌人吴三桂、郑经和鳌拜,感谢他们逼自己成就了大业。满朝大臣听罢无不称道、敬佩。

  不但向自己的恩人敬酒,还要向自己的敌人敬酒,这是何等的感恩和胸怀啊!有这等感恩和胸怀的人,怎能没有天下呢。

  真实的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科学的,甚至是高于科学的智慧。这个明白与我以前学到的有关知识是能够相互印证的,过去我在学到有关人类礼貌的相关知识时知道,人类礼貌能够分三个层次,最低一层是技术,中间是科学,最高层是智慧。属于技术层次的很多,那里不赘述;属于科学层次的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等;而属于智慧层次的却只有两个,就是哲学和宗教,因此有学者把哲学定义为“科学之科学”就是这个道理。这三个层次是有联系的,智慧层的哲学和宗教指导科学层,科学层又指导技术层,这才是科学的态度和认识观。

  在学习和再次认识佛教的过程中,我还收集了一些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们对佛教的论述:

  空间、时刻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宇宙中只存在场。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科学家爱因斯坦

  佛学乃哲学之母,可补科学之偏。——国父孙中山

  假使没有佛教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乱。——几何力学之父威勒博士

  佛教所开示的法,包含资料的广大深奥,确实无与伦比。——英国著名学者克里

  此刻许多人张口科学,闭口也是科学,殊不知在科学的世界里,几乎每个事物的本质都是超乎人们直接经验的。就是这些到处大喊科学的人却往往仅以自己的见闻和经验来评判事物,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是多么的局限和片面,这怎样说也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因此,如何看待佛教,最重要的是一个科学的态度。

  六.礼让与竞争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指出,“物竞择天,适者生存”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法则,优胜劣汰必然会导致竞争。中国的孔子在《论语》中却主张:“不学礼,无以立”,教导我们礼是使人自立的。

  竞争,尽管在当前十分流行、十分时髦,但它来源于西方的思考,而非华夏的思考。华夏文化所主张的是礼让。

  所谓礼让,不是放下自尊而顺从别人,而是尊重别人。也就是说首先知道自己在此时此位就应做什么、就应怎样做,在自己已经做到的时候,尽心尽力去成全他人;在自己没有做到的时候,虚心向别人学习;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是对任何人,都不好傲慢地对待他人。

  “竞”是要“竞”什么?无非就是看谁能得到更多的名和利吗?“争”是要“争”什么?不就是争夺名和利吗?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假如说做好了自己本分的事情,得到名和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有意地去竞争什么;假如不做好自己的本分的事情,即使得到了名和利也是违背道义的,至少是自私自利的。华夏文化不是不好名与利,而是追求名利的获得首先要贴合道义,而且名利都是需要“自强不息”而得到,不能凭借着“竞争”而去获得。

  净空法师说得好:“竞争导致斗争,斗争导致战争”,世界就很危险。

  自强而不炫耀,便不是竞争;君子成人之美,方为礼让。人与人竞争,嫉妒与杀戮就在其中滋生;人与自然竞争,宇宙便会不得和谐。只有礼让,才能让天下和谐、太平与安宁。

  由此我们能够看到,“竞争”只是看到了世界万物的现象,充其量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技术和技巧,属于“术”;“礼让”才是洞悉了万事万物的本质,是人类的大智大慧,属于“道”。

  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净空法师在片子中举了一个古人喝酒的例子,说古人喝酒时有许多礼节要不停地行令,促使人不能将所有时刻都用来喝酒;另一方面,古代的酒杯中间有一个凸起的造型,使人不能一干而净,这样就让人不会因过度饮酒而显醉态。法师以此来说明我们传统文化里很早就有“节制”的美德和智慧。看到那里,我想到以前学过的《论语》里也是倡导这样的美德和智慧的。

  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说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说:“《关雎》这首诗,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

  在孔子看来,情感不但要具备道德上的纯洁性和崇高性,而且要受到理智的节制,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关雎》,表达的正是中和之美,欢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痛,一切情感的外现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那里包含了孔子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爱护,他期望人的生活与感情都是健康、正常的,反对沉溺哀乐、毁伤生命。

  因此,我认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节制也是我们文化中的又一种智慧,更是当今浮躁、奢华世界里所缺少的宝贵东西。

  八.读经典书,唱经典歌

  净空法师告诉我们:学佛不好去寺庙,要研习佛教经典。

  何谓经典?所谓经典,就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取出来的最能体现事物精髓和本质的作品。比如五十年代经典歌曲就是代表人类最好的歌曲。

  那么,什么是中国人的经典呢?我认为应当首推“经史子集”。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文人对经典的分类。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分为儒家、释家、道家、农家、医家和杂家等十四类;集:文集,即诗词汇编。

  现代许多人无论看书还是唱歌,大凡热衷那些肤浅、低俗,无病呻吟、甚至是暴力和色情的东西,这样不但不能学到真知灼见,陶冶高尚性情,还是导致世界混乱的源头之一。

  九.人类最大的成本是无知

  总的回顾起来,导致这天人类危机的“果”,无非是那些贪婪、放纵、竞争,世故,强硬,自私,损人利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因”造成的。而产生这些众多的“因”又是由于人类的无知造成的。如果说我们不得不承受自然给我们的报应而付出惨痛代价的话,那么人类为此支出的最大成本就是我们自己的无知。说到那里,使我想起一个故事:

  在一次《成本会计》的课堂上,老师向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某人以低价购进一批质量上乘的T恤,准备去阿拉伯沙漠地区销售。请问,在他这次买卖中最大的一项成本是什么?”

  学生们有的说是本金,有的说是关税,有的说是运输费,还有的说是管理费。

  这时老师反问:“你们见过阿拉伯人穿着T恤在沙漠里乱跑的吗?”

  学生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沙漠地区太阳很毒,阿拉伯人出门都一袭长袍,头上还要扎头巾。不能片面以为越是热的地方,人们就穿得越少。

  因此,最大的成本是他的无知。

  那么如何改变人的无知呢,唯一的办法还是教育。

  和谐拯救危机观后感(二):

  这天是公司第一次用,我们用他来看的视频--和谐拯救危机

  中华民族到了认祖归宗的时候_净空法师

  爱和善,是世界上一切正直和智慧的人们共同的追求!爱是宇宙最高的法则!日本江本胜博士的实验《水知道答案》,明确证实了:水是有感知潜质的,当我们的念头和语言是善意的“爱和感谢”,水的结晶就很美!当我们的念头是“仇视和怨恨”,水的结晶就很难看!从《和谐拯救危机》中我们也学习到:一切古圣先贤,一切高僧大德,一切正教,都是教育我们“博爱、向善”。爱和善,就是大道,就是天道,就是人道,就是常道和正道。因此,我们要顺天而行,顺遂自然。做到了这些就是“德”。老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行善积德,厚德载物。因此,“道”和“德”,就是我们人生健平安、健康、快乐、幸福、成功的最大秘诀。我们要学道、明道、修道,我们要“积德”。德越厚,我们能够承担的职责和成就的事业就越大。我先带头修行,从我做起,从“心”做起。请同命们也思考,自己该如何检讨和修正自己的错误,断恶修善,行善积德,那样,我们的成功,必须是水到渠成。请我们共同发奋,修正自己,改善自己,行善积德,博爱众生,建立完美和谐的企业!为建立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谢谢!愿你快乐进步和成长!

  《和谐拯救危机》中,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们制定了:五伦八德三教育。五伦就是人脉关联和社会秩序:君臣、父子、夫妻、长幼、朋友。八德就是:孝悌(ti)忠信,礼义廉耻。三教育就是:孝道、师道、因果教育。这些,都是古圣先贤的大智慧,我们真的明白并把这些智慧变成我们的思想、行为、习惯、性格,那么,我们的命运,必须是完美的!如果你早一天认识到这些大智慧的好处,你就早一天“破迷开悟”!早一天得“道”!把这些大智慧,背下来吧!1、五伦:君臣、夫妻、父子、长幼、朋友。2、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3、三教育:孝道、师道、因果教育。4、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6、老子说:行善积德,厚德载物。7、美国人说:爱是宇宙最伟大的法则。

  请你对众生,个性是对你身边的人:亲人、朋友、老师、同学、同命、客户、供应商等,真正培养出你的“爱心和恭敬心”。不好再“随意”轻视别人、开玩笑、嫉妒别人、嘲讽别人,对别人恭敬,就是行善,自己的内心,会更喜悦!贬低别人、嘲讽别人、随意开别人的玩笑、嫉妒别人、怨恨别人、诽谤别人、搬弄是非都是在作恶,都是减少自己的“福报”。都是违背自然法则“爱与和谐”。这就是“因果法则”,请同命们能够认真“断恶修善,改过向善”!做一个“行善积德,福报深厚”的人。

  和谐拯救危机观后感(三):

  观看了《和谐拯救危机》,感触很大,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人与自然和谐了、人与人和谐了、自己与自己和谐了,那么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就和谐了、和平了、安定了,人也就健康了、快乐了、长寿了。因此佛经里讲万物皆有情是真实不虚的!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颗爱心来应对人世界的一切。这个社会越来越浮躁,其实浮躁的不是社会,而是人心,由于浮躁而缺乏了平静,自然也无爱心可谈。我们是现代人,忙乱嘈杂的环境,奔忙的身影,有自己的、有别人的,突然之间你会想,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同时又丢掉了什么?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反省一下,如果说和谐能够拯救危机,我们更要用和谐拯救自己,拯救我们身边的人。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只有夫妻两个人关联和谐了,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在和谐、健康、快乐的氛围中成长,她才会有健康的心灵。家庭和谐了,我们工作之余才能有个放松的空间,给自己的心灵寻求一个能够停歇的港湾。也才能够有良好的心态去工作。如果两个人三天两头的吵架,情绪就不会快乐,这样在工作中就会有很多的情绪,也会影响我们的教学,说的严重一点,也许会对我们的学生构成一些威胁。

  每一个单位好比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成员要多一些。但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怎样样做,才能与同事和谐、在办公室中和谐、在学校里和谐。种什么样的因就会得什么样的果,要得到好的"果"就务必种下好的"因"。该放的必须要放下,如果老扛着就会成为累赘、包袱,最后裹足不前。虽然有很多时候,不管是工作也好,人际关联也好,有很多的不尽人意,但我们只要放平心态,淡泊名利,那所有的一切就会变得自然、和谐。我们做为一个地球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地球人,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也无法改变的,我们所做的就是做力所能及,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只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活出真我就能够了。

  当今社会是个追名逐利的社会,人们像小虫子一样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人在有限的生命中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人们自己都不清楚。其实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天起,我们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们每个人要从自我做起,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不好总是追名逐利,与他人相处过程中,知道谦让,谦让是包容。要能吃亏,吃亏是福呀,佛学上讲:"吃亏是福气呀"。人的一生中不好只想自己,要想到他人,帮忙他人是自己的福气。

  我们要顺从自然,人心向善,我要懂得感恩,活在当下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世界上有智慧的人更多,在这点上我们实在太渺小了。教育真的很重要,有点可惜自己不够聪明也许也不够发奋,觉得自己受的教育很不够,工作上要靠认真、负责和忠诚来补救,以后还要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外面环境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意念。我认同"种的是什么因,将来必须要受什么样的果"。看了《和谐拯救危机》后觉得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就应慎言,慎行,自己总是不注意小节,说些不经意的言语,玩笑,就这些的不经意就会被一些人拿来做为话柄,都怪自己没能把佛法细节落实好!想想还是做好自己的事的就行了,为学生的成长做出自己的发奋是第一位的!

  中国古代先哲曾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我草民之身,当正心,修身,然后齐家。至于治国和平天下的使命,我想,每个人都做最好的自己,这天下就太平了。

  真诚感谢各位观众对这套公益节目,对教化人心,对善化社会,对公慈善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各位仁者的没一句心得和善心善愿点点滴滴,如无声春雨润泽万物,必将影响和改善更多的个人和家庭,深深地感恩!

  和谐拯救危观后感(四):

  《和谐拯救危机》观后感

  这个专题片的投资者,是因癌症故去的、87版《红楼梦》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在片中,陈大惠问法师,这天世界和社会境界为恶、层见错出、危机重重的原因,净空法师说,源于“上下交争利”。这句话,出自《孟子见梁惠王》,是很多人在高中课本里学过的。

  在生活中,争利,似乎已经成为人的本能。以前在外企供职两年。在那个环境里,同事,客户,从上到下,竞争对手,时时唯利是谈,刻刻人人自危。我自知天生不是争利的料,坚持体验生活两年,赶紧狼狈逃窜。

  但就是这两年,我深深地了体会到,当面临利益冲突的时候,人性的另一面。为了利益最大化,人(自然包括我)往往放下了“度”,从而不顾后果,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导致两败俱伤。结果利未挣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联被伤害。

  这两年,为了过日子,又参与了两个项目,情形类似,如出一辙。项目的参与者,为了利益最大化,连续陷入鹬蚌相争的怪圈。其实,如果项目双方抱着合作的心态,相互体谅,稍作谦让,都能够皆大欢喜,一顺百顺。但都自认为自己力量强大,微操胜券,结果选取了利益最大、概率最小的机会押上去。结果虽然不至于全盘皆输,但好好的项目,本来属于“探囊取物”,却硬是演变成了“大海捕鱼”。处理起来,狼狈不堪,一地鸡毛。原因四个字,“贪大争利”也。

  谈到《和谐拯救危机》,主持人陈大惠提到一个细节:

  陈晓旭跟我说过一段亲身经历。在杭州开“世界佛教论坛”的时候,晓旭讲:“你知道吗,老法师以前给我打过一个电话,从澳大利亚打来的电话,批评我的贪嗔痴慢太重了。我在电话这边,就哇哇大哭,很委屈。师父说:‘你习气这么重,要放下,贪嗔痴慢那么厉害,会害你的。’我说你说什么。晓旭说:‘我拿着电话就哭,我不赚钱?我怎样养活自己?不出去赚钱做生意,我怎样生活?

  正如陈晓旭所说,为了养家糊口,不能不追名逐利。但是挣钱,过日子,快快乐乐,其实很容易,关键是看定什么标准。衣服、饭菜、房子、车子,但是保暖、饱肚、起居、代步而已。标准不一样,代价迥异。有的人,得陇望蜀,层层加码,没有止境。有的人,挣钱,已经不是为了衣食住行的高档次,而是把挣钱当做一种本能,当成一种“瘾”。这种思想习性,都可能害己伤人,坐卧难安,引发糖尿病。

  身边很多做生意的朋友,遇事经常算卦,逢年过节,到寺庙许愿还愿,烧高香,捐巨款。净空法师说,如果人们给菩萨佛祖送钱,就必然赚大钱,那菩萨佛祖也是贪官污吏了。他推荐,在寺庙,烧香能够,一只小香就好;捐钱能够,心意到就好。

  转眼工作十八年了。我有个体会,在天天想挣钱的时候,钱总难挣着;挣到了钱,缺少不了“斗口嘴”,快乐感、幸福感却并不高。相反,在心无旁骛、专心做事的日子,钱居然也不知不觉持续赚来,情绪平和,内心快乐,幸福指数很高。

  感谢栗冬生兄和李国杰兄,刻录了《和谐拯救危机》,送给我和荣总。栗兄每次见我,就强烈要求我“快看,必须看完”。但我不以为然,放在电脑包里,磨蹭到春节才看。一看,就陶醉其中了,不舍昼夜。在虎年,当踏踏实实读点先秦诸子经典,追随中国传统思想和价值观,作文做人做事;不就应总是流于口头,不就应仅仅强迫孩子和告诫他人,而是自己要成为一中习惯。

  为了一己心灵的宁静,为了家庭社会的和谐,“密匝匝蚂蚁排兵,乱纷纷蜜蜂酿密,闹攮攮苍蝇争血”(马致远),上下交争利。何不休歇一下?!

  和谐拯救危机观后感(五):

  《和谐拯救危机》观后感

  上个月公司组织观看了净空法师的采访录《和谐拯救危机》,片子里主要是以采访净空法师为主线谈了当今社会上的种种危机,法师给我们一个一个的开示,让我们豁然开朗,有找到了心灵归宿的感觉。法师谈到现代社会人心的残酷,道德缺失,没有爱心,只是惟利是图。但是却没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好象在任其发展。

  片中也讲到了日本的一位科学家在研究水是否具有感情,他做了一个实验把一瓶水贴上一个“爱”字并给他发爱的意念,一瓶水贴上一个“恨”字,然后进行冰冻,完了再用显微镜观看冰冻后的水的结晶状态,结果贴上爱字的水的结晶图案美丽,而贴恨字的呈现出来的却是花纹杂乱很难看,从而结论就是水也是具有感情,他能够明白人类的意思,会随着人的思维意念变化而变化!

  看到那里我深深的感受到只有我们以真诚的爱心对待任何事物,万物之间才会和谐的相处,自然的顺畅发展,与此万物回报给人类的必须也是最完美的信息。大师说,当今社会只有中国的儒家文化和佛的思想才能够来拯救当今社会,我深受鼓舞,也坚定了我学习的信心。一位日本的学者池田大作先生也说过同样的话,他自己说到如果有来生愿为中国人,让我感到我们的老祖先的眼光、智慧,是多么犀利、伟大,增强了我学习中国古文化的信心、兴趣。

  法师也谈到了人的情感体会上的问题,其中说道,此刻的人都会正因科技的发展而迷失感情,也举了个例子,“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一个朋友千里迢迢的来看你你会是什么感受,而此刻再远只要坐飞机一会就到了,见个面很容易啊,但是感情上的体会却截然不一样啊”,我想想真是如此。在80年代,我上学的那个时期,如果我收到一封朋友、亲人的亲笔书写的封,那个激动、感动,就好象他们就在眼前一样,但是此刻就算在眼前,也没有那种感觉了。不知道这算是科技进步了,还是人们的思想退化了,还是人和人之间的感情起来起淡漠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和谐拯救危机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3719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