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悲剧结尾,抨击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当时人们劳苦大众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让人扼腕长叹,下面小编整理的骆驼祥子读后感初中,欢迎来参考!
骆驼祥子读后感(1):祥子无奈之下娶了虎妞,住进了大杂院,但就是他还就是一心想着拉车。在得知刘四爷卖了车行,不知行踪之后,虎妞绝了回家的心,给祥子买了一辆车。祥子迫于生计,拼命拉车以致于病倒了。这场病使他稍微明白了一些,他一个人就是无力改变他在这个社会中的命运的。祥子的病花光了虎妞的所有的钱,不幸虎妞难产死去,祥子为了葬她,又卖了车。买车的三起三落使祥子的梦想化成了一片泡影,这就是对祥子的第三次打击。而且老舍对祥子和虎妞所住的大杂院的描述,勾勒出穷苦人的苦难生活,这也就是第三次更为有力的控诉。这样的场面就是让人看了血泪合流的人间地狱之景。至此,祥子心中唯一的期望就就是去找小福子,然而,小福子却自杀了,祥子生活信念也就彻底绝望了。祥子从此不再期望,也不再绝望,他成了一个活死人。原先的祥子已经被吃人的社会给吞噬了,被肮脏腐朽的浊流给同化了,老舍在那里描绘出一只十足的野兽,他贪婪,狡诈、懒惰,祥子之所以从一个人退化成野兽,原因显然不在他自我。小说的结尾喊出了最后的控诉:祥子这个社会病态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腐朽社会的殉葬品。
这部小说就是老舍的代表作,出版后在文坛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我认为,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就是他的语言。老舍在这部小说里的语言带着一股浓重的地方特色。语言就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媒介,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沟通的质量,有滋有味的语言更好地表现了作者创作小说的主旨,读着也像品一杯好茶,清香中带一股特有的韵味。
《骆驼祥子》上演了一幕杯具,控诉了一个世界,成就了一位作家。
骆驼祥子读后感(2):“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
这就是我读完《骆驼祥子》感受最深的一句话。
祥子就是一个吃苦耐劳的车夫,他怀抱着自我的理想——拥有自我的洋车,他凭着自我的吃苦,勤劳,坚忍,最后拥有了一辆属于自我的洋车,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他的洋车就被士兵抢走。但他没有灰心,靠自我的努力又买了一辆洋车。但就是,辛辛苦苦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就这样反复了三次,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开始游戏人间,堕落,沉迷于那个黑暗的时代,他抛弃了自我最初的梦想。
虎妞死后,祥子的心灵受了很大的刺激,最终,车没了,虎妞没了,一切都没了,就像用铅笔用力地在白纸上划上深深的笔印,然后用橡皮擦掉,纸,又变回了当初的白纸,但就是不如从前平整了,上方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就如同祥子的心一样,被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人类就是渺小的,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下,人们就是多么的无力。祥子一次一次地想用自我的勤奋改变命运,但却带给了自我一次又一次的痛苦,祥子在巨大的痛苦中挣扎,辗转,却像进了沼泽一样,越挣扎陷得越深,最后被黑暗扭曲了自我的心灵,吞噬了自我的善良,以前有抱负理想,满怀着正直善良的祥子消失了。只留下了对钱有无限的贪恋,没有骨气,好吃懒做被染黑了的祥子。
在面临“理想”和“财富”的选取时,祥子选取了“财富”,丢弃了“理想”,因为这就是穷人,唯一的一种选取。祥子一开始用自我的坚毅,执着,与命运展开了搏斗,但命运之神一挥手,不费吹灰之力地摧毁了祥子,黑暗的社会现实,扭曲昏暗的人性,悲凉的命运……
一开始看着本书的时候,祥子就像就是暗夜里的第一抹曙光,个性地,耀眼,感觉他很用心向上,但就是越到之后,祥子的心灵被周围的社会染黑,像就是墨水掉到苍白的宣纸上,黑墨不断的晕开,墨染了这张白纸,这抹曙光也就被暗夜吞食,消失在了茫茫的黑夜里……
但就是,这只限于在那个年代,身为祥子才会丢弃掉自我的“理想”,因为穷人就是没有追求寻找幸福权利的。我们身处的这个年代,无论就是谁,只要怀着一颗用心向上,勤奋的心,都有收获幸福的期望
骆驼祥子读后感(3):车夫,就是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新职业。平时,我们在电视剧或电影中能经常看到这一形象。但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对这个被新时代淘汰掉的职业真正的了解有多少?想必都十分陌生吧。那么,这天就让我们走进老舍笔下的车夫——祥子的生活。
老舍笔下的祥子来自乡间,带着中国农村破败凋敝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他年轻力壮,没有其他车夫的恶习,一心想买上自我的车,于就是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光省吃俭用,最后实现了这个梦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当时中国军阀混乱的社会环境,不容他有丝毫的个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在,只牵回了三匹骆驼,因此得到“骆驼”这一绰号。他没有气馁,依然倔强的从头开始,更加卖力克己地拉车攒钱。可还没等他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拿枪敲诈抢劫一空,买车的梦想成为泡影。之后,他被逼无奈与虎妞结婚,才又一次拉上了车。但好景不长,虎妞死于难产,祥子人车两空。当他重新获得生活的期望时,他喜欢的小福子却死了。此时,祥子再也无法鼓起勇气了,他不再像以前一样勤劳,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劳作,吃喝嫖赌,出卖他人换取钱财,成为了城市的垃圾。
这就就是祥子的杯具,他的生活跌宕起伏最终却还就是坠入了深渊,正如作品末尾所说,变为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陌路鬼”!其实,这部作品中的人物都在走着下坡路: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不堪屈辱而上吊自尽;老马祖孙本相依为命,到最后小马儿却死了;连以前威杨一时的刘四爷,都只剩一人孤苦伶仃。每个人都在走向绝望、暗淡。他们的杯具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大杯具。
读完全书,以祥子为代表的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形象深深烙印在了我心上,震撼了我的心。对于祥子的杯具,我深感同情却又十分无奈。在那样的黑暗背景下,试问谁能逃脱由生活毁灭到精神毁灭的悲惨结局?
我期望更多的人能欣赏《骆驼祥子》这部作品,它能帮忙我们认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社会的黑暗图景,领略其中的意蕴,让我们从中吸取教训,为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园而努力!
骆驼祥子读后感(4):读着老舍的《骆驼祥子》,渐渐地觉得这文字变得沉重起来了。文字的沉重反映了老舍手里握着一只沉甸甸的笔,胸中揣着一颗沉甸甸的心,应对三十年代满目疮痍的旧中国,怀着对旧世纪愤世嫉俗的情绪,老舍写下了这部对腐朽黑暗的控诉书。
这部小说塑造了祥子这一人物,他就是一个普通的车夫。健壮、体面、要强的他也好梦想,但就是,他却身处那个世界的最底层。老舍就从这样一个小人物入手,以他的命运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大世界。
天真不懂世事的祥子被自我的天真给愚弄了,其实,生不逢时的祥子以及所有贫苦人的命早已有了定数。果然,祥子对生活的渴望和信心就受到了第一次打击。
在祥子拉上了自我的车不久以后,十来个兵就拉壮丁将他连人带车给拉去了。这就是祥子的第一次遭遇,也就是作者第一次有力的控诉。祥子之后逃了出来,顺带牵了三匹骆驼卖了三十五块钱。
要强的祥子决定从头开始,但就是,此时的祥子一顾不得体面了,为了多赚钱,他和所有的人抢生意,但他还并未失去所有的人格和尊严,他在杨宅拉包月的时候,不堪忍受侮辱,愤怒地将钱摔在杨太太的脸上,辞了工。
这段精彩的描述,突出了祥子善良坚韧的外表下,蕴藏着反抗的性格。在祥子为曹先生拉包月期间,眼看着买车的期望就要实现了,但就是他又给孙侦探抓住了,孙侦探敲诈了所有的积蓄,箱子受到了第二次打击,这就是作者的第二次有力控诉。老舍透过对祥子的心理、动作、语言的描述,充分表现了祥子的绝望情绪。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骆驼祥子读后感初中怎么写》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39601.html
- 上一篇:关于贝多芬的名人传读后感
- 下一篇:骆驼祥子初一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