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读后感篇一:争做岗位主人翁-学习国电集团《大同故事》心得体会
争做岗位主人翁
——学习《大同故事》有感
国电云南阿墨江发电有限公司 陈军 《大同故事》读本学习氛围近来在国电阿墨江公司方兴未艾,讲的是国电集团公司在开展抓管理、创效益“双提升”工作过程中,大同二厂面对亏损局面,通过转观念、转作风、转机制、提素质、强管理,实现了管理大变样、效益大提升,成为集团公司系统“双提升”的典范。我学习以来,越深入越觉感悟,越思考越有收获,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其中,管理故事部分《从“不及格”到“优秀”》对我触动尤为深刻,疑义相与析,盼望和各位国电云南电力同仁共同讨论。
我认为大同二厂在“转型发展找出路,科学管理强内功,眼睛向内挖潜力”这一条崎岖坎坷、艰辛探索的大道上,不论是“三管齐下”控成本、“三权分立”划小单元创新管理,还是“单元化模块预算管理”细化利润控制、“临时机构设置”专门攻关破解企业难题等方面,总是融合凝聚广大干部员工“争做岗位主人翁”的精神,如影随形、相伴相生,正如朱德元帅作诗云“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所有员工以企为家、心中有爱,讲奉献、肯实干,主动作为、岗位建功,这样的企业一定会乘风破浪、渡过难关。 岗位主人翁是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针对企业主人翁的传统概念,于2001年创新性提出的一种新概念。是指一个人在基本符合某一个岗位任职资格的前提下,进入到该岗位中,按照该岗位的要求,履行和完成岗位所赋予的全部工作,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陈飞虎说:“大同厂像一部机器一样,所有的环节、所有的链条都转起来了,立足企业实际的生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在执企治企方面为集团火电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大同二厂每个员工都是这“环节、链条”,都积极主动担当岗位主人翁责任,并不是说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这么简单,而是以一种与企业血肉相连、心灵相通、命运相系的感觉,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去面对每一个工作岗位,在每一个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里面,渗透出企业以及个人这种共同的精神气质。在企业扭亏增盈以及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应牢固树立大同厂主人翁意识,扎根岗位、勤勉务实、不懈奋斗,不断深化 “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思想。
《从“不及格”到“优秀”》是《大同故事》读本 “观念转变篇”的一个故事。2010年7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郭瑞廷对联点治亏小组领导班子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员工群众对领导班子的评分均为 “不及格”,领导班子思想上受到震动,接下来经过自身不断努力,从轰轰烈烈开展宣讲座谈、出台《治亏工作方案》、逐渐落实治亏措施,一年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2011年,大同厂完成利润6000余万元,在集团公司火电系统率先扭亏为盈走出低谷,并在201*年大同厂领导班子群众满意度测评时,班子的平均分全部成为“优秀”。读完这个故事,我的心情起起伏伏如过山车,惊心动魄而且惊喜连连,这是大同厂艰苦治亏中的一个小故事、小插曲,但确实是让人振聋发聩、直击心头的一声怒吼、一次洗礼。 一是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大同厂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思想意识对工作的引领导航作用,群众满意度测评分数低了,他们能够果断转变观念、及时出谋划策、坚持正确方针。大同厂经营层说:“我们觉得自己很辛苦,做了很多工作,可是外部形势这么恶劣,员工对我们的满意度又这么低,看来我们的管理确实有很大问题啊!”,领导干部不是抱怨委屈,而是主动出击、转变观念、查找病根,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做好达权通变,从转变观念到超越自我,大同厂干部领导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先知先觉是机会者,后知后觉是行业者,不知不觉是消费者,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二是及时发现工作问题,正确认识群众测评。在2010年治亏联点小组组织的领导班子满意度问卷调查中,员工对领导班子的评分最高只有53分,最低竟然达到了37分,大同厂经营层震动巨大、高度重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百年安全行于细节,大同厂把群众测评作为权力监督的鞭子,把满意度分数作为为民服务的奖励,而不是束之高阁、走个形式,他们循序渐进制定开展对症下药一些列举措,进行轰轰烈烈的形式任务宣讲,通过宣讲发现了激励机制缺位、营销概念模糊、燃煤受制市场、组织管控乏力等一系列问题,根据问题制定了《制亏工作方案》,员工的埋怨和懈怠变成了宽容理解和埋头苦干。大同厂领导干部善于发现问题,一定是勤奋工作及业务精通的结果,古语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习总书记也强调“夙夜在公”,干部与员工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短板缺漏就能更加真实直接地揭露出来。但是发现问题容易,落实执行困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同厂人从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并着力解决,完成从“不及格”到“优秀”质的飞跃,实现管理与效益的“双提升”, 达成企业与员工的“双赢”,这也是留给我们电力同行的感悟和启示。
三是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大同厂全体员工根植心中的观念意识是“企业盈利是我荣,企业亏损是我耻”,企业发展出现问题了,不作壁上观,不搞“小兵怎管将帅事”,基层员工有自己真实的意愿并且勇敢表达,其乐融融一家亲并不是真正的和谐,相安无事也不是天下太平,抱怨忿恨更不是处世之道,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员工肯把企业当家,同事之间皆为亲朋兄弟,工作任务同心戮力绝不推诿扯皮,方式方法创新增效群策群力,上行下效、上传下达工作管理机制严谨务实,战略方针一旦确立,不动摇、不质疑、不放弃,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大家都自觉做好公司发展进步的主人翁,这是大同厂与很多其它企业不同之处。
四是天生骄傲入骨髓,争做岗位主人翁。我们深入思考,大同厂人为什么会有这种主人翁意识呢,追根溯源,从历史大背景说起,拥有372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大同厂有着辉煌的历史,作为京津唐电网的主力电厂、国产20万千瓦机组的“窗口企业”,自1984年第一台机组投产后的20年里,大同二电厂一直被耀眼的光环笼罩着,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
后,在电力供不应求时期,大同厂依然保持着骨干企业、坑口电站、变电枢纽的骄傲,厂网分开后,全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加之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电力市场开始供大于求,2008年金融风暴侵袭,国内煤炭价格飙升,当年大同厂首次亏损5.07亿元,尽管这时候面临重重困难,摆在面前的无非三条路,要么墨守成规、外要政策、等待时机,要么自怨自艾、破罐子破摔一烂到底,要么适应市场变革、打造内生动力、转型发展。 没有成功过,哪里来的失败;没有得到过,哪里来的失败;没有站到过珠穆朗玛峰,何谈一览众山小?终归是大同厂人深刻骨髓和血液里的“天生骄傲”战胜了艰难险阻,正因为骄傲,所以主动,他们夯实价值创造理念思想基础、深化改革有效的管理机制、把握关键要素在“关节”处做工作、领导敢于担当员工责任明确,对企业满怀认同感和使命感,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曾经荣耀的电力骑士没有轻易认输,荣耀归来。 天生骄傲,做主人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怀揣企业、热忱如往,经过大同厂干部员工日以继夜的真抓实干、百折不挠、开拓进取,最终天道酬勤,从 2012 年到 201* 年,分别完成利润 7.1 亿元、15.54 亿元、19.23 亿元,连创建厂以来历史最好水平,真正实现“幸福国电”的舞台愿景。
《海贼王》有一句名言,我不是天生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动着不让我低头的血液。“锤子科技”罗永浩做手机和大同二厂的主人翁精神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的“天生骄傲”这样诠释, 如果他是一个司机,就是那种救助一个
大同读后感篇二:大同故事读后感
看了《大同故事》这本书的部分故事后,深有体会。感觉到企业更需要宣传、贯彻企业“主人翁意识”的企业文化理念。 记得1999年7月,我刚进凯里电厂上班的时候,经常听到师傅们说“主人翁意识”这个说法。师傅经常提醒我们说:只有爱厂如家,才能为厂着想,才能把我们的责任心尽到实处,才能把设备当成自已家的家具来维护好、保护好,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才能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记得凯里电厂的4台125MW机组锅炉经常爆管,特别是低温再热器基本上是每周爆。但那时候我们还能团结奋进、不怕脏、不怕累、加班加点、任劳任怨的参与抢修。为的是让机组多发一度电,我们就多得一分钱。随着国家政策调整,“上大压小”后建成了现在的两台660MW机组,设备健康水平却不是很好,大家团队的精神好像也没有了,根本原因还是我们的“主人翁意识”差。
在凯里电厂没关停的时候,经过一段时间的设备治理,4台小机组却能长周期安全运行,而现在都匀公司的两台660MW超临界机组,按道理来说,设备该先进了吧?无论从煤耗和设备的可靠性来说,应该是比较好的。但是,现场设备的健康水平却不是很好,比如2013年#1、2炉引风机动叶卡涩返厂维修事故、201*的“6.19”事故、201*年的“1.21”事故,就充分暴露了我们对设备不熟悉、对规程不熟悉,对行业标准不掌握。从主观上来说,还是我们的“主人翁意识”较差所致。首先,我们没有做到及时学习,对新设备的特性和结构没有能及时掌握。其次是我们不适应大机组的管理模式,没有“主人翁意识”,还在吃老本。总认为660MW机组和凯里电厂的125MW机组没有区别,就是那么回事、那么简单??其实已经完全不一样了,660MW机组是高参数、大容量、高度自动化,特别是对热控保护和金属材料的要求更高,例如锅炉受热面使用的TP-347H、T91等,对机组的运行过程中防超温要求更高,如何减少控制氧化皮产生等都关系到机组长周期安全运行;例如锅炉水冷壁的高温腐蚀难题,都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解决。
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主动学习,加强学习,更重要的是树立团队精神和“主人翁意识”。扎扎实实的把工作做细、做好、超前策划,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可靠性,让企业放心、职工安心!
大同读后感篇三:康有为《大同书》有感
读康有为《大同书》有感
悠悠大同,拳拳我心。近代巨人康有为,以一部乌托邦式的《大同书》而影响了中国几代有识之士,加速了中国进步之进程。《大同书》是康有为毕生的心血,是其最重要的著作,也是其思想体系的集中表现。该书以独到的见解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在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时期里,对传统儒学与西方近代思潮相结合所做的深刻思考。《大同书》可谓是当时改良救国思潮的一个缩影。
随着中国近代内忧外患的加剧,国内要求改革朝政的呼声日益高涨,早期改良主义思想逐渐发展成为维新变法思想。《大同书》较早地阐述了变法维新观念。康有为以中国古代变革思想和三世说为基础,把传统儒学经典文籍《礼记·礼记》中的大同说与西方近代化论结合起来,设计出人类社会由据乱世进入升平世,再由升平世进入到太平世,从而实现世界大同的“乌托邦”。他把人类社会描绘成这样的前景和蓝图,目的在于宣扬渐变学说,逐步实现一点一滴的改良主张。
大同思想主要糅和了儒家的三世说,《礼记·礼运》的大同思想,西方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和近代天赋人权思想。康有为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特点。正如康有为所言:《大同书》“盖积中国羲、农、黄帝、尧、舜、禹、汤、文王、周公旦、孔子及汉、唐、宋、明五千年文明而尽吸饮之。有当大地之乏通,万国之并会,荟东西诸哲之心脾精英而酣饮之”(《大同书》甲部序言)。
问苍天,何谓大同社会?且看《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为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一个在传说中被理想化的经过加工的原始共产主义。洪秀全云:“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是故孔子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官天下也。夫天下国家者,为天下国家之人公共同有之嚣,非一人一家所得私有。” 《大同书》由十个部分组成,分别用十个天干之数名其部类。各部篇长短不一,收放自如,纵情挥洒。
在甲部《入世界观众苦》中,康有为列举和详尽论述人世间各种苦难现象,控诉这些不可思议的“苦”境,认为“这个世界简直是非人世界,只不过是一大杀场一大牢狱而已”。虽然现实惨不忍睹,但康有为在寻找摆脱这种种“苦”境的途径。他认为要“救苦”,人类要彻底摆脱苦境,首先要了解这种种苦是怎么来的。他说:“总诸苦之根源,皆因九界而起。”这九界即是国界、级界、种界、行界、家界、产界、乱界、类界和苦界。他指出人类社会中有国家、阶级、家庭的存在以及人类的种族、性别和经济地位等方面的不平等。 康有为通过对诸多苦难形成的分析,将人们摆脱苦难的奋斗方面引向社会的改造上。既然“九界”是各种苦难形成的根源,那么摆脱苦难的方法就是破去九界。破九界即去国界和人类,去级界平民族,去种界同人类,去行界保独立,去家界为天民,去产界为生业,去乱界治太平,去类界爱众生,去苦乐至极乐。康有为破除九界实质上就是主张破除以封建制度为中心的重重封建网罗免除封建制度压迫束缚的种种“苦”,求得个人自由解放的乐。这种去苦求乐表明康有为已跳出儒家理想社会的范式,而是运用西方,而是运用西方新兴资产阶级观点来对中国社会问题做透彻分析。
破除九界后,人类社会会到达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呢?康有为设计了人类社会理想范式:太平世。太平社会是一个至平、至公、至仁、治之至、尽善尽美的社会。政治方面,已经消灭了阶级,废除了国家、军队、监狱、全地球合成一个公政府。人人均享有绝对独立,没有认为束缚。从社会上来说,由于消灭了家族,人人为天民,所以妇女得到解放,男女平等真正实现。没有阶级和种族之别,无帝王、君主、贵族无主无奴男女各自独立全世界人类尽为
平等消除了人类遭受的压迫之苦经济方面废除了私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和生活的完全社会化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所需时间多而更多从事创作和发明活动也可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而且生活资料极为丰富,人们的衣食住行方便、精美,取用自如。
康有为所描述的大同世界一个没有剥削、压迫、阶级和私有财产的社会,建立在物质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与升平世中仍然存在阶级,等级差别的社会有很大不同,但是它带有太多的想象成份,而没有对如何达到这一社会做更多的考虑,所以康有为的大同世界只能归之于空想社会主义性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乌托邦”。毛泽东指出:“康有为《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出一条达到大同的路。”此话极为中肯。
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宛如高穹中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即,是一种缥缈的憧憬。 壮哉,《大同书》!
悲哉,《大同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大同读后感范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39792.html
- 上一篇:关于《给教师的建议》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