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不自主的会将自己拿去与周围人对比。当我们发现自己不如他人优秀了,或是自己不再被领导重视了,又或者是自己不再被亲人、朋友需要了。我们很快会陷入一种低落,而内心的这份低落,我们是不愿被他人识破的,于是我们会用各种方式来伪装自己的那份不安。有的人这时候说话会带有点酸味,冷嘲热讽,有些人会选择挑刺,企图通过找出对方的漏洞,而掩盖自己的缺陷,也有些人看似安静,但内心早已被自己的失落感所淹没,独自躲在一角,去品味自己的那份自卑。
今天,我们不去评价向外对比寻求认可这个方式存在的问题,而是当我们真的发现我们身上确实有缺失或是不如他人的地方时,我们该如何面对。
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一下自己,为何当我们觉察到自己不够优秀的时候,我们会有上述种种的伪装行为。我曾经也是一位极度自卑的人,但是外表看来,我却给周围的同事朋友留下的印象是女汉子。因为我做事果断,行动力强,因此,往往领导交代的任务,我总能提早完成,完成的品质都还不错。但是,我在达成这些成果的背后,却是付出了比周围人两倍甚至更多的精力。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出自于自己深深的自卑和低自我价值感。因为在自己的观念里,自己不够优秀,也不够聪明,所以传统观念里的笨鸟先飞的价值观,让我形成了这样的行为模式。
过去的几十年里,从读书到就业,再到成年的生活,都是背负着这样的一种价值观。同样一件事,不论大小,我可能都需要花费比他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前筹备好。那真正留给自己休息和放松的时间,自然少之又少。外表的光鲜下面,其实掩盖的是一颗疲惫不堪的身体和心灵。这样的生活,其实也是当今社会很多人的写照。
当我在学习身心灵的道路上,慢慢了解到,自卑的背后来源于自己原生家庭从小不被肯定的经历。而孩童时代的我们,向父母、向外寻求肯定的需求,又是源自于我们弱小心灵的那份不安全感。在小时候养成的行为模式,早已深入我们的骨血,并信以为真,这就是正常的。其实,我们的身体虽然走向了成年,而此刻我们的内在小孩依旧停留在孩童时代那份寻求认可的价值模式中。显然,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更加难以从周围的领导、同事那里得到认可。于是我们陷入了失落和自卑的情绪,进而导致我们衍化出各种的应激行为,如:讽刺、挑剔、沮丧、自我放弃等等。
那么,当我们再回来问自己,当我们感受到自己不如他人优秀的时候,自己会有怎样的情绪?有的人说我会陷入一种不安和担忧。比如,担忧自己因此失去了工作,担忧老公嫌弃自己而不再被爱,也担忧自己不再被孩子需要而无所适从了。那么这些种种担忧的背后,又是什么原因呢?当我们再问下去,你为何会有如此的担忧呢?这时候,会有这些类似的回答:我担心自己无力生存,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了,人生活的没有意义了。这些担忧的背后,其实再度揭示出我们内在的不安全感。
除了通过以往强调的自我连接的方式,回到我们的原生家庭,去安抚曾经那个不被认可的创伤外。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去调整这样扭曲的价值观。
我们不如反过来质疑自己的这些担忧,你真的认为,当我们不如他人优秀之后,我们就无力生存了吗?当你不再被孩子需要了,你的价值就完全没有了吗?当我们反问自己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开始犹豫了,似乎也不是那么绝对的,对吗?
或许,我们不如身边的同事优秀,也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但起码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去提高、我们可以通过换工作找一份自己喜欢并胜任的方向。当我们发现自己不被孩子需要了,我们陷入无价值感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转换角度,去学习并挖掘自己的价值,而不是死死盯在孩子身上,那当然永远都有挫败感。
当我们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我们的价值时,我们会惊讶的发现,或许在这方面我的确不优秀,但在我的身上,却有一个我引以为傲的优点。你可以是善于手工,可以是善于养殖,可以是善于画画,也可以是善于乐于助人,甚至你可以去圆一个儿时未能实现的梦等等。
当我们投入在自己所喜爱的事物上,我们收获的是快乐,是成就感,甚至因此给他人带去快乐,这种被需要的价值感。你瞧,之前你所失去的那些,都在这些事物上,让你充分体验到了。原来你从来都未曾失去过这些,只是你找错了方向罢了。
所以,最后,用标题这句话来再次提醒大家,即便此刻你认为自己并不优秀,但你同样是可以获得爱的,因为你原本就是被爱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你不优秀,也一样是被爱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50110.html
- 上一篇:写给看得懂的人
- 下一篇:感悟心灵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