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入世与出世

时间:2019-05-12 11:44:11 网站:公文素材库
入世与出世

  感悟精选(1):

  人生的入世与出世

  做一个入世之人,留一种出世之魂,让生命走向深刻与辉煌。出世是一种淡然,能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应对生活;而入世则是一种职责,以一种用心向上的心态迎接生活的挑战。出世使你不为外物所累,入世让你不忘心中的信仰。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这就是随缘人生的最高境界。入世马云,事成;出世星云,心平,这就是圆满人生。没有入世的脚步,就登不上出世的峰巅,难脱世俗,身心囹圄;缺乏出世的眼光,则看不透人世的风云,难享入世,不得悠闲。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后苦趣。

  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就是出世与入世。朱光潜先生说过: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星云大师:人,应当以出世的心态立身,而以入世的心态做事。入世之心做事,事事完美;出世之心做人,人人简单。人字两笔,,一笔顺天,一笔法地。入世两步,一步入世,一步出世。翩翩入世,方能品味人生百态;飘飘出世,方能领悟生命真谛。用出世心看千帆过尽,用入世心迎万木盛开。化为鲲鹏做逍遥游是庄子的出世,居庙堂先天下之忧而忧是范仲淹的入世。出世神若浮云,观乎万物而与物同化;入世身怀社稷,佑护天下苍生而鞠躬尽瘁。

  儒、释、道三家。儒,是不出世而入世,是真入世。道,是入世而出世,入世是假,出世是真。佛,是出世而入世,出世是假,入世是真。用出世的心态入世,用入世的心态出世,外儒内道,内圣外王。入世者聪,出世者慧,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业者觉。以儒家的精进入世,以道家的自然出世。以出世之心入世,当不为物羁,不为媚俗,而自成高格;以入世之心出世,则心有佛,心有万民,若果悲天悯人,当证得无上菩提。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堕;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

  佛法曰:当知真心为出世,妄心为入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是空,入世是有;出世是法身,入世是报身。出世是真,入世是妄。然真妄不二,离开人世,亦无出世。大乘佛法者又云:不离入世,不废出世,故首在修心。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入世修行,出世修心;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感悟精选(2):

  出世还是入世

  一向以来都很向往那中古人的隐居生活,个性是武侠小说里的世外高人那样的隐居,在江湖有名声,江湖有人需要求你,而自己则不慕名利与权贵,一心只追求和所爱之人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得一园雏菊与傲梅,房后种几株翠竹为茅草屋遮阳。隔三差五有三两知己,一齐煮茶论道,或促膝长谈或对弈江山,诗酒与画,抚琴对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富丽山河尽收眼底,云雾与飞鸟,青山与流水,枯叶与小道都能相伴每一日。没有尘世纷扰,没有情仇与爱恨,一切都是那么安之若素。

  然而那些诗意生活的向往,终究觉得有些消极,仿佛是在逃避着世俗纷扰。所以,终究觉得人生的好处还是要在尘世中寻找,活着或许就是追求个扬名立万,有个武林地位。也许生活才是人生的全部吧,爱人和被人爱才会让你感觉活着有好处。追求个名留青史无非就是为子孙后代做个表率。既然如此,我辈当然要加倍努力,用心入世。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恩怨,而所谓的笑傲江湖不知有多少人能做到,也许就是内心的一种向往,有个向往总是好的,不然生活会失去好处。

  之所以会有这些感悟,和这些年来内心对人生的不断拷问有关。这一生或许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无数次拷问,然后不曾与人探讨,让时间来给予答案。一年来,痛失母亲。母亲虽然不是我唯一的亲人,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让我们一家心灵有所慰藉的人。从小到大不管是姐姐们那些女儿还是我这个儿子,都和母亲好。父亲太过刚愎自用,不曾疼惜母亲。总在子女面前暴怒无常。

  即使他对我百般疼爱,但终究但是是因为男重女轻的观念在他心中根深蒂固。早在几年前,我的姐姐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家里留下我,母亲,父亲空荡荡的三个人。父亲不苟言笑,母亲温柔如水,我则远涉他乡学习。子女都不能常回家,也不知他二老过的是怎般寂静。

  其实我们这些子女很多时候回家是为了看看母亲。之后母亲离去后,我们几个都心照不宣,心里都明白,姐姐们没事以后都会很少去看望那个家了吧。

  由于我从小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长大,我自知我心里也许有那么点不与寻常孩子相同。我总会有奇奇怪怪的想法。小时候最多的就是期望自己快些长大自力更生,离开那个家。然后自己避开一切世俗找一处青山绿水之地独自生活,真的很厌烦那些世事纷争。这样老成的念头装在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脑子里,古往今来不知是否数我。但这样的念头真真实实在我脑子存在了二十一年。

  也曾自己一人生活,不理世事三年,那三年里我个性享受,以为我要的就是那样的生活。因为经济还是依靠父母,很多俗事也都是父母解决,我才有了个看似远离凡尘的生活状态吧。其实那时的自己就是还太年轻。

  但是最近,也许是母亲离去一年,去年这个时候都沉浸在母亲离去的太匆匆的巨大悲痛中。一年过去了,不知他们伤痛修复的怎样,我是一个很少把情绪放在脸上的人。他们总以为我冷漠我对这事无关痛痒,他们又怎知大悲不泣的道理。母亲的离开一向像一把利刃在我的心上划,这样的痛绵长而无声。

  我总以为自己最大的梦想是能够远离江湖,笑傲江湖。以为那样才能放下心中最沉重的悲痛得到真正内心的清静。有时甚至很想修禅,想像乔布斯一样义无反顾去最求禅的意境。

  然而,最近深刻体会了朋友不在身边,亲人离去的悲哀,我才认同了人真的就是群居动物,真的。个体离不开群体,群体却不会在乎少了谁。个体要做的就是主动在群体中谋得一席之地。有个江湖地位十分重要。且不说的那么黑暗,就从人的本性说的,上帝对人类的设定就是需要在分享中才能得到快乐的。

  说来分享是件很神奇的事阿,把自己拥有的东西拿出来貌似减法的做法,结果却是变多了很多完美的东西。

  其实这也是生物的本性,宇宙中没有能够独自生存的生物,所有生物都需要同类。就像武侠片里讲的,或许是世仇的两个人,当所有人都死了,江湖没了,如果再将世仇的人杀了,报了仇的人也会很痛苦,文艺的人会觉得是英雄相惜,其实说到底就是生物的相互依存。

  看过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几乎每一本心理学的书都会似有似无的说到一个道理,要研究人类的心理,最终还是要回到研究动物的本性。因为人本来就是动物阿,只但是大脑比较发达有了思想意识罢了,但这些思想终究是不能替代人的动物本性的。

  所以,即使能够生活在青山绿水之中,还是不能完全脱离人类礼貌。至少需要三两奔走于城市山林间的好友,或者是一两本书。这都是不能脱离群体的本能在作祟。我想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过一个能离开群体生活的人吧。鲁滨逊如果不是回大陆的信念一向支撑着他,也不会有他的故事让我们读。当年苏武若不是有李陵偶尔去陪他喝酒聊天,苏武也很难坚持十九年一个人子在北海放羊。看过历史的都明白,苏武自杀过很多次,不是不成功就是被李陵刚好赶到救下了。而那些从小远离了人类礼貌的人,他们不是被野兽吃了,就是融入了另一个生物群,比如狼人,就是融入狼的社群。所以人不管怎样,都需要一个群体,因为人是群居动物。

  想明白了这些,我想我不再奢求找一处世外桃源,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那是幼稚的想法。此刻的我想,还是要到人最多最繁华的大城市施展抱负。人的价值终究还是要社会来给,我也不再消极避世,勇敢用心的应对世间纷扰。老子说世间万物皆是相生相克,没有那些纷扰,又怎样有快乐?没有江湖恩怨,又怎样会有儿女情长?

  我想象的世俗生活就应是这样的,我在大城市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骄傲,在青山秀水间有自己的小木屋,种得一园雏菊与傲梅,房后种几株翠竹为茅草屋遮阳。隔三差五与三两知己,驱车前往,一齐煮茶论道,或促膝长谈或对弈江山,诗酒与画,抚琴对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富丽山河尽收眼底,云雾与飞鸟,青山与流水,枯叶与小道都能相伴每一日。偶尔也能够自己一人偷得浮生半日闲,在繁忙俗务中偷懒一段时间,但不是推开那些事务。

  年轻嘛,就该像一只雄鹰,到大城市里搏击奋斗,像战士一样,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青春是一段峥嵘岁月,我们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正是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的时候,又怎样能去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呢?

  但是,生活不仅仅要有眼前的雄姿英发,还要有诗意和远方。所以我还是忘不了想要在青山绿水间有自己的小木屋。

  感悟精选(3):

  感悟: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朱光潜先生说过:“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我很信服这话,以为朱先生是用极简单的语言,说出了人生极复杂的道理。人生一世,如草生一秋,是匆匆忙忙的短暂。所有的人,上自帝王显贵,下至黎民苍生,都是这匆匆舞台的演员和看客,常言浮生若梦,过去把这话是当做消极的思想来批判的,其实,谁都明白,人生到底是一出杯具。无论是天才还是愚饨,到头来都摆脱不了一个毫无二致的结局。有了这样的洞察,人们就会在不免有些苍茫的悲凉中,获得某种顿悟。参透一切苦厄,把身外之物看淡,豁达、潇洒,了无牵挂,无忧而有喜。我理解,这就是“出世”的思想,是指从总体上看,要把世事看淡。

  但若只停留在这一层面上,那就确定有点“消极”的味道了。只讲“出世”而不讲“入世”,则对人生的体悟还说不上全面深刻。有了“入世”对于“出世”的加入和融会,就把人的高低、不同的境界区分了出来。

  从具体上看,人活着要谋生,要做事,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社会,都来不得半点虚妄。太阳每日升起,每日落下,一个人的一生能看到几次日出日落的景致?因此就要珍惜,决不虚度光阴。春花秋月,赏心乐事,酷暑严冬,黾勉苦辛。要每日都过得充实、有好处,有益于人,也有益于自己。用心,有效,把眼前做的每一件事,都看成盛大的庆典,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不悲观,不厌世,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走去。明知愈走愈接近那谁也无法逃避的终点,却始终是坚定地前行。这样的人生,是摆脱了大悲苦而拥有大欢喜的人生。

  感悟:

  有时,一句话能够让我们受用一辈子,比如:“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世事纷纭,烦事扰攘,我们要以超然的心态对待。做事谋生,用心主动,我们要用有限的人生铸造辉煌。人生本是一场杯具,但我们能够做到摆正心态,笑对人生。

  感悟精选(4):

  出世与入世

  不知何故,忽然我的脑子了冒出了出世与入世的词儿来。

  我明白,关于出世与入世的理念及其争论自古有之,也颇众说纷纭的。其实,我压根没看过其他人的说法,也好,这样更利于我独立思考,不至受限于前人的见解。

  我觉得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区分出世与入世:时间,空间,资料

  时间上,我们都明白,时域无边,时间只是人类为了方便而创设的一个概念,时间本来无始无终的。但是,人的寿命是有限的,每一个人都只能分享无限时域中的那么一点点。如果我们以自身的生命的始末作为视点,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做出决定,那么,时域就局限在人的寿命里,这就是所谓的“入世”了。相对而言,如果我们把时域的视野与无限的自然时域同步,至少不局限于自己寿命里,那就是所谓的“出世”。

  空间上,我们也明白,虽然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先进、信息流通的范围不断扩大,人的空间感确实越来越大了,但是,人的活动空间与无限的自然空间相比,毕竟是十分有限的。除了个别太空员能够远离地球外,绝大多数人的活动空间充其量就是地球了,一般人的活动空间就更小了。如果人把自己的思维空间局限在其活动范围内,那就是“入世”了,反之,如果人的思维空间超出其活动空间了,也就是“出世”了。

  资料上,我们都常常听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老话。我不是考究这句话的错与对,而是从这一说法能够反映出,人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般而言充其量也是扩展到他们的亲戚朋友罢了。所以,按照一个人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做出决定所强调的与其利害关系的关联性的范畴来看,如果人的思维空间局限在自己及其亲戚朋友范畴内的,就是“入世”;如果人的思维空间超出甚至远远超出其自己及其亲戚朋友之外的范畴的,那就是“出世”了。

  综上所述,简而言之区分入世与出世:就是从一个人的思维空间中时间、空间、资料的观念与个人的寿命、活动空间、利害关系(也就是自己的关联范畴)的关联性做出决定。当然,我们最好把出世与入世视作一个哲学概念,因为他们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他们之间没有、我们也不可能冠之以定量的界限。

  虽然不知是否正确,不管怎样,对我而言,这也算是一个顿悟吧。

  你出世还是入世呢?

  任何一个人,不管是出世还是入世,能够始终怀着真善美和公平正义去看待事物、处理事情,乐在其中,天天快乐,就能够无怨无悔了!出世、入世又何妨?

  感悟精选(5):

  出世与入世

  佛法真理,本不可说。出世入世,亦是假名,姑方便说,都归一心。究竟何心是出世?何心是入世?当知真心为出世,妄心为入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是空,入世是有;出世是法身,入世是报身。出世是真,入世是妄。然真妄不二,离开人世,亦无出世。故六祖云:“离世无菩提。”这种道理要用心参究,才明白我佛慈悲应世之大事因缘。

  初学佛者,只谈出世,不谈入世,而昧于佛法者。一味入世,不知出世,如此皆落边际。何以故?世法即佛法,离妄无真,离真无妄。而且佛法真实道理:入世就是出世,出世就是入世。故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又云:“如如不动。”当知出世入世,乃是体用不二之理。出世为体,入世为用;离体无用,离用无体。佛法真理,如是如是。而凡夫妄生分别,执着入世,则起惑造业;执着出世,则厌离生死。殊不知诸法如幻,生死亦不可得。如来为破此等执着,故恒顺众生,示现种种方便,引其入道。其实应无所应,无住无所住,其法身真心,十方遍满,妙用如如,正表出世。而其报身,本此真心。现示幻身,随机应化,正表入世。学佛人如果明白此理,住无所住,生无所生,无住无生,即是真心。当下自在,何有出入。但是此理微妙,初学不易领悟,所以要从无住生心上用功。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即是出世,生心即是入世。无住生心,即是出世入世不二之妙心。

  大乘佛法,不离入世,不废出世,故首在修心。修持不相应者,并非佛法不相应,因学人不肯在心上用功。故不明心地,不知何心是真、不知何心是妄;又不知真心妄心,即是一心;更不知一心之妙,亦不可得。所以修持不相应。修持不相应,则功不成,而用不彰。盖佛法真理,不能悟到,其他道理,亦难彻底。因此世道,遂受影响。须知世道渐衰,并非世法不良,乃是人心不正所。何以故?人心不正,则道心不立,以致舍真逐妄,舍本逐末。从流忘返,真理愈晦,世道愈衰。所以说事在人为,道在人行。世法佛法,本无二致。故儒家云:“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如人人能本仁心,行仁事,入则仁慈仁孝、出则仁爱仁恕。以仁感仁,以仁而格不仁,何愁世道不仁。

  现代人如果常说:用出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这主要是态度方面的,或者说是世界观与人生观。就是人生在世,确实要很好地处理出世和入出的关系,要用辨证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才能有正确的答案。入世,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恩怨、情欲、得失、利害、关系、成败、对错等做为行事待人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当局者迷,陷入繁琐的生活末节之中,把实际利益看得过重,注重现实,囿于成见,难以超脱出来冷静全面的看问题,也就难有什么大的作为。这时就需要有点出世的精神。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些。这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以这种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

  从另一方面看,一个人生在世上,只是一味地出世,一味地冷眼旁观,一味地看不惯,一味地高高在上,一味地不食人间烟火,而不想去做一点实际的,入世的事情,到头来也是“闲白了少年头”。这正像自己揪着自己的头发要脱离地球一样。都说儒家主张入世,佛家,道家主张出世,其实也不尽然。就拿道家的庄子的思想来说吧,又何尝不是入世呢?唯有能否定,才有大肯定,只有丢掉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才能集中精力于真正有价值的大事。他的心是冰冷的,因为他的心已是白热化了。他为了深入这个世界,务必先走出这个世界,这就是道家的本色

  2。佛家谈出世入世:“出世”——遁入空门、清心寡欲、万世皆空;“入世”——步入烦世、宣扬佛法、弘扬文化。小乘佛法讲求出世,出世追求的是脱离凡世间的困扰和诱惑,寻找寂静清幽之所,静心修行而到达高超的境界,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杂念,舍弃身外之物,物我两忘,身外无我,我亦非我,无我无常,出世的终极目标在于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脱。与小乘佛法相反,大乘佛法讲求入世,透过入世修行,教化大众以求正果。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这主要是由于二者在人性是善是恶这个问题上的分歧所导致的,小乘佛法认为,人性本恶,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悟”,透过离开罪恶的尘世进行修行才能够祛除恶根,成就善果,这是一种悲观消极的态度。大乘佛法认为,人性本善,只是世间充满苦难,迷失了众生的本性,能够透过渡化,劝人行善,让众生摆脱苦难,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陧磐成正果。所谓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代表了一种乐观用心的态度。能够说,出世在渡己,入世在渡人。

  3。其他如道家、儒家等等的出世入世也和上面两项差不多。如儒家讲气节。不以财富、权力、声望为追求目标,而讲修身、养德、济世。这是出世观和入世观的统一。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入世与出世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5100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