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离开故乡,来到沈阳这个大的城市。渐渐地觉得我的故乡真的好小呀,没有地铁,也没有那么多大的商场。就算是火车站,也渺小的让我感到卑微。
首先讲个大学时期某老师讲过的一个笑话。有一个领导人视察地方工作,路途到了某个地方有颠簸感。他笑着回答说:“应该是到xx了。”那时我正在睡梦中,隐隐约约地听到了一个使我敏感的词,马上醒了过来,惊讶了一下。这就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在大城市的人看来就是这种感觉——“颠簸感”。每次从火车站走回家,都要走一条捷径——一条窄窄的臭气熏天的胡同。顿时对故乡有了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但离开故乡去大的城市求学,看到了有关我的家乡的词汇,却让我油然产生一种情愫。一种亲切感。
或许我无法改变我的出身。我就是从这样的小城市里走出来的。但是我可以掌握我的命运。高考的时候,我很努力,很努力地学习,为的就是改变自己的命运。我很幸运,考上了中国医科大学的七年制。这足够让我的故乡为我感到骄傲。因为辽宁省能考到这儿的只有50个名额。而我,要靠自己的努力与辽宁省其他大城市中高校的高材生去争取那宝贵的名额。准确地说,是我的故乡要与其他的如沈阳,大连,本溪等大城市竞争那个名额。[由Www.iwzz.Com整理]
刚上大学时,会很想念故乡,想念故乡里的人,想念故乡的点点滴滴。有时遇到一些节日,而自己不得不赶回学校或只能呆在学校,就有那么一点点的想哭的感觉。某一年的重阳节,发了一条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我家乡的朋友看了,都来安慰我。随着自己渐渐地长大,思想也有很大的转变,渐渐适应了这个大的环境。觉得更应把自己的经历投入到医学的学习中,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可是,近乡情更怯,每一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终于要回家了,总免不了有那么一点“少小离家老大归”的感觉。
现在我已经大三了,可以说是老人了。对于故乡有了那么一点点情感的改变。因为我已经足够成熟。我现在想的是毕业之后,就回家乡工作。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乡建设美好的未来。选择学医,首先是为了自己能更好地生存下去。有一份相当体面且收入可观的工作。当你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修路,把臭气熏天的胡同打造成周围有壁画可以作为展览馆的地方。这样每次通过那里时都可以感受到它的书香气氛。建图书馆——这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我故乡的图书馆建在很远的市政府地带。骑自行车大概要花上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以前在市中心也有一家图书馆,是从这个大图书馆借的书,不过后来就被网吧或是烧烤店取替了,我记不清了。还有超市。新鲜的水果,蔬菜,可以用包装的方式卖出去,一定要确保其足够的新鲜。这是从大城市中生活觉得可以算是一种文明。至于其他,未来,我要在城市的农村地区建设的如同别墅般,有湖,有三层小楼,有薰衣草(这是我最喜欢的花),我要把它打造成一个薰衣草庄园。自相矛盾造句
城市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每一年似乎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举办了世博园。这似乎给我的故乡增添许多光彩。很多的游客来我的故乡旅游。去笔架,登普陀,游世博,观辽沈。这似乎成为一套良好的旅行路线。
“宁惜故乡一培土,莫贪他乡万两金”。是故乡培养了我,我自应归还故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故乡情》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52872.html
- 上一篇:献身能感动一个人吗
- 下一篇: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