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旅游美文摘抄

时间:2019-05-12 12:31:32 网站:公文素材库

  旅游是一项很好的消遣活动,你可以去学习不同地方的文化,遇到不同肤色的人,拓宽视野,去了解特殊的艺术典礼和仪式,下面是关于旅游美文,欢迎欣赏!

  关于旅游美文1

  旅行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是一种改变自我的尝试。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通过旅行被改变,这种改变带来的不适感、紧张感、愉悦感等,让生活变得更有层次、更有质感。如同人生赶路,走累了,停下来休息喘口气一样,经历了复杂,反而渴望归于简单;经历了紧张,更向往轻松;经历了喧哗,反倒渴求宁静。

  我喜欢旅行,喜欢行走在落叶纷飞的晚秋山林间,喜欢夜宿于古朴、宁静的荒村小镇中,在静谧中抬头仰望繁星点点,在细雨中拥抱扑面而来的宁静祥和,这是一种与功名利禄无关的幸福,与达官显贵无缘的快乐。让人常常在不经意中,会发现原来我们苦苦追寻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原来风月无关远近,就在我们的心里。

  旅行更像是对生活的拾遗补缺,对心灵的重新修复,特别是苦旅。都市生活让男人失却了阳刚、失却了生猛,原本属于女性的娇羞,则越来越在男人脸上闪现。而生活压力则将女人锤炼成汉子,温柔的女儿红,成了火辣的二锅头。苦旅是重新修复阴阳错位的灵丹,复活生猛刚烈的妙药。女人似水,男人如火,有事就该男人站出来扛。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七尺男儿,身背行囊、浪迹天涯的原因,那种苦痛、坚韧的刺激令人着迷。人对一切新的东西,都有着一种天然的兴趣,这种兴趣将以往的司空见惯重新打碎后,组合成一个全新的体验,让人体会到世界如万花筒般的五彩缤纷。

  每当我来到一个新的地方,都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似乎我曾经来过这里,这里与以往我去过的地方有一种神秘的联系,有着一种天然的呼应。全新的感觉中,旧有的熟悉气息在我身边忽隐忽现,常常有一种前世今生无法切割的羁绊,总会在大脑深处,找寻到曾经的记忆。这种奇妙的感觉,已经无数次出现在我的旅途中,让我眼前有一种时光穿越般的画面交替出现在眼前。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渗透,注定了没有谁能独行于这个世界,这也就是无论我们到了哪里,都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的原因。但是这种感觉又会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让旅行者那旧有的经验,有了新的补充。世界的变化之奇妙就在于每次旅行的体验,即使旧地重游,也会有新的发现。

  行走在北方的破落的古村落里,看着山巅之上忽隐忽现的残长城,历史仿佛在夕阳下沉思,在风雨中远眺,它们的身影凝固成一幅人生的剪影,苍凉而落寞。而在江南水乡,河网密布,身处其间你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湿润,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富有灵性。在神秘而永恒的自然力量面前,我们人类是多么地渺小、无助。与天奋斗,像是梦呓;与地奋斗,终归烟云;只有人与人之间的你争我夺的喧嚣,从古至今不绝于耳。行走会告诉我们,什么也挡不住岁月的淘洗,再大的野心也是梦幻,尘世扰攘、名利牵挂,终将随风飘去。

  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镇江金山禅寺,欣赏长江风光。看着长江上熙来攘往的船只,他转过头问主持,长江一日有多少船只往来?主持说,只有两条船往来。乾隆不解,主持说,一条船为名,一条船为利。乾隆听罢大为赞赏。

  我喜欢发现,喜欢体验不同,这是一种无害的“瘾”。它在大脑深处蛰伏,时不时地撩拨着你的神经,促使你找寻不同的东西,发现身边的异样。于是我的记忆中便会加入新的元素,建立新的坐标,形成新的存储单元。这样的单元多了,便会影响到我对世界的看法。在藏区,高海拔带来的不适感,对许多人都是一种恐惧,一种煎熬,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急于逃离而不是享受。我喜欢这种不适感,正是这种不适感调动起我身体的抵抗力,我能感觉到那令人生畏的高原反应在节节败退。我要感谢痛苦,正是这种痛苦,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让我体验到高原使人生发出的微妙的圣洁之情。

  旅行又像一本书,每每捧读,总会让人浮想联翩、神思万里,心灵会变得空旷澄明,精神会变得清爽洁净,情感会变得愉悦舒畅。旅行也像是在观一卷画轴,画面有静有动,层次有远有近,描绘有虚有实,你会觉得你就是这画中的一点着墨,与无边的风月同舞同歌。

  中国的发展一日千里,令人目不暇接,但是代价便是历史传承的支离破碎,这从中国的古村落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便可看出。至今人们也没有找到新奇特与对古旧老的和谐相处之道。当年北京拆除永定门城楼时,同为古建专家的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女士拖着病重的身体,找到北京市负责拆除城墙的领导,痛斥他们这样做是在毁掉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她说你们一定会后悔的,也许你们会重建,但那将是假古董。2006年一座仿古永定门城楼真的重建了。属于我们独有的文明我们不来守望,靠谁?

  关于旅游美文2

  我一直想徒步旅行。某个心仪的地方,比如香格里拉和科尔沁草原,虽然借助现代工具可以便捷地抵达,但与远足而至大异其趣。前者如同动物园看老虎,没有意外也没有吃惊;后者类似野外遇猛兽,惊险又刺激。

  “徒步旅行”这四个字,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理想国》第八章里。书中记录,当年其师苏格拉底说到那些或行军或朝圣或徒步旅行的人们时,总是充满敬畏之情。当年,青年毛泽东为磨砺意志、锻炼身体,曾和蔡和森徒步游历了湖南,一条毛巾,一把雨伞,一双凉鞋就是他们的全部行装,旅行途中,露宿野外,以野果为食。

  而现代的中国游客,对这四个字日渐淡化陌生。在一个个可以旅行的长假,他们首先选好地点,然后购买机票或车票,悠闲地出发。极速的交通工具让他们犹如一只离弦的箭,直中靶心,过程中的苦乐被简化,途中感受只在一瞬间,来去都如例行公事。

  徒步旅行则不然,它让人用双脚亲吻久违的土地,江河山川之美犹如画卷在脚下慢慢展开,空气和阳光、远山和草木、陌生的人和村庄、河流与羊群,在意想不到的时空里等候,每走一步或许都有惊喜地发现。每个细节都被赋予浪漫和探险的新意。

  曾经把我的想法告诉三位朋友。反应分别是:一位问,你不会连一张机票也买不起吧?另一位说,干吗要自讨苦吃呢?还有一位端详了我好半天,你要不要看医生?这就是城市人的通病,向往自然,又不敢真正亲近山水,只愿意来个隔靴搔痒的“三日游”或者“五日游”,犹如动物园里看老虎,离时尚很近,离情境很远。

  但是,在国外我找到了一位同志。英国的高夫,这位强壮的卡车司机,两次徒步穿越英吉利岛。由于裸行而被判定“有伤风化”,他一边奔走一边接受地方法院的传票,十四次被逮捕两次蹲大狱,但这并不妨碍他赢得一位女理发师的爱情。女理发师为了表示声援,还卸下罗裙洗净粉黛,加入了高夫“二人行”的队伍。可见,并不是所有人都与法院持有一致的想法。

  彻底回归自然,或许是许多人潜在的愿望。只不过起于梦想而止于梦想。当然,中国人对高夫的行为需要来点纠正——裸露心情,不必裸露身体。

  美国历史学家布尔斯廷说,在东方徒步旅行的路上,依然拥满了朝圣的信徒。如果“山水和自然”是你新的宗教,那就像一句歌词那样去行动——“跟我走吧,天亮就出发”。

  关于旅游美文3

  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虽然我已经过了年少轻狂的年代,但我可以拍着胸口无悔的自豪的说:我没有辜负青春。因为那两次冲动我都有过了。——题记

  最近由于组织五一凤凰自助游的活动,很多朋友都问我一些问题,尤其关于“出发”这个事情我是怎么做到的。曾记得一个骑过川藏线的朋友说,只要出发,就能到达,你不出发,就哪里也去不了。如果你不能沉下心来,就什么也做不到。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去做就是了。旅行给了我灵魂,让我觉悟,参悟人生。

  问问人们,想去旅行吗,想背着包去远方流浪吗,想环游中国、环游世界吗?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一脸憧憬的说,想的。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寥寥无几。这件事最难的部分,不是钱,不是英语,而是是否具有这份勇气。是否有迈出第一步的勇气,我们都知道第一步最难,只要踏出了第一步,你就不会轻易停下来,就会持续的勇敢往前走。正如有位旅者说的,当你决定要出发时,旅行中最困难的部分已经结束。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其实,旅行要走的,是一段心路!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有一个梦想,一个人背上比自己还大的背包,去漫游世界,去看一看世界再回来,不管工作和生活多忙碌……你有这样的梦想吗?每次旅行,在当时都是辛苦而疲惫的,拿着地图赶时间,拍照,徒步,适应当地人的风俗。睡不习惯的床,吃不习惯的食物。听上去真是不怎么样啊。但当时间继续前行,当你又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你就发现,那段日子,仿佛是从别人的生命里借来的岁月,像一枚挂在记忆里,温暖发亮的茧。

  18岁读大学,问你理想是什么,你说环游世界;22岁读完大学,你说找了工作以后再去;26岁工作稳定,你说买了房子有了车以后再说;30岁有车有房,你说等结婚了再带老婆一起去;35岁有了小孩,你说小孩大一点再去;40岁孩子大了,你说养好了老人再去,等到老人去世了,你说等退休了一家人一起去,终于你自己也白发苍苍,再也走不动了,到最后,你哪也没有去。你说,下辈子,下辈子有机会你一定要趁年轻出去走走……

  也许我们找了太多的理由,才让我们的步伐迈不开,走不远。只要想旅行,拿起行囊便可,徒步可穿越可可西里,一匹瘦马可以纵横蒙古草原,一骑自行车能游遍中国,一辆摩托能环游欧洲;对于旅行,我们缺的不是时间和金钱,缺的是是那种想出发就出发的勇气、果断,缺的是一种正确直面的态度!一部iphone4S,可去西藏尼泊尔玩一圈;一个LV差不多可以遍游中国,一个爱马仕,欧美一遍也回来了;全世界你都玩遍,可能还没花掉一辆保时捷或者法拉利跑车的钱;那时候,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都变了,不会在那么轻浮,不会再追求奢华的高贵生活,不会再重视金钱胜过珍爱生命。

  生活在于经历,而不在于名牌;富裕在于感悟,而不在于奢华。晚年时可以给后代讲述我们的故事;而不是你拥有过的一件件过气的名牌。

  一个背包,一台单反,一个会拍照的爱人,一份喜爱又自由的工作和一颗说走就走勇敢的心,那便是我认为的最好的生活方式!当然旅行就要选择与你步伐一致的人同行,如果没有,那就一个人。一个人出走注定会有那么点孤独,欢愉的孤独是什么?城市游吟诗人李志让我体会孤独的别样滋味,尤其他的那首《天空之城》。听李志的歌总能恍惚的产生一个北方冬天的意象——白色的天空,干裂的树枝,刺眼的阳光,实际是冷的。我们以为那是温暖的,是因为我们隔着玻璃。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段旅行,好像一次远行,一个声音在心底呼唤,去拉萨,围着拉姆拉错湖走一圈,据说修行好的喇嘛眼睛很清澈,那匍匐在山路磕长头朝圣的身影告诉我什么是信仰,还有仓央嘉措,那不负如来不负卿,聪慧又多情的六世班禅。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想多远,走多远。身体健康的时候,把每一分钟都活到极致!-------这是一位驴友经典话语,当然也是我的心声!

  不走寻常路,只爱陌生人,趁着年轻去流浪,只为给叛逆的灵魂找一个出口。

  关于旅行关于青春,我能说的其实还有很多,这需要你同我一起在路上慢慢听我诉说……

  关于旅游美文4

  几个月前看了《搭车到柏林》这部片子,给自己留下的除了向往与钦佩,更多的却是困惑,到底旅行对自己来说真正的意义在哪里?自己又为什么喜欢一个人去一些陌生的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

  今天偶然间看到老弟也在看这部片子,脑海中不自觉的在问自己到底旅行对于自己来说真正的意义在哪里?

  和朋友在一起听到的更多的是对这个社会的抱怨,看到的更多的是放纵,感到的更多的是掩藏在放纵和疯狂的笑容背后的伤感与沉重,是啊,现在这个社会给我们带来的是太多的责任,太多的压力,太多的不如意和太过沉重的背负,也许为了现实,也许为了生活,也许为了感情,所以人们选择了放纵选择了刹那间的欢愉,不知道这样的选择是对还是错,也许根本就没有对错之分吧,醉过,疯狂过,放纵过,但当一觉醒来面对的还是要继续面对,生活还是没有改变。所以人们选择了旅行,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也许是为了希望那优美的风景能够让自己暂时的逃离,也许是陌生的景色与惊奇让自己得到片刻的脱离这个世界,但对于自己呢?自己选择一个人旅行的意义在哪里呢?

  自己一直都自诩属于愤青之流,自己对这个社会的不公,对现实的不满,对不如意的伤感,也许自己从小就不富裕的生活环境,也许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一切让自己选择了一条抗争之路,也正因为自己看到了这些困苦,所以一直都希望身边自己所关心的人不再为了这些而忙碌,而伤感,所以自己更加坚定的并且无怨无悔的走上这条路,但这条路太苦太难太寂寞,也许是自己还不够坚强,有时候自己都感觉到自己随时都处于崩溃的边缘,很多人都说自己属于伤感属于悲情,是啊,这也许就是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吧,自己本就不是一个快乐的人,更无法给别人带去什么快乐,自己又何必去祸害别人,又何必给别人带去无尽的伤感,既然选择了要走的路,就让自己独自上路无所顾忌的走到底吧。

  现在自己终于明白了,明白了旅行对于自己的意义,自己热爱自由,自己向往无拘无束,但自己却被压抑的太久,被束缚的太紧,所以自己是在发泄,是在追寻真我,是在寻找天性的释放,也许是心里积压了太多的伤感与悲情,也许是自己背负上的责任让自己压制本我太久太久,也许是太多的压力让自己已经无法站立,所以自己总是不停的一个人独自上路,去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去寻找一段完全不同的自己,自己也很少为自己的拍照,因为当自己离开那里的时候,也就不会再有人记得自己存在过,自己对于那里来说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不需要纪念,不需要留下回忆,也许有一天当自己不堪重负彻底被摧毁的时候,自己也会走上搭车到柏林这条路,只是目的和意义已经完全不相同了,那时自己也许永远都不再会回来,永远的离开这里,让自己一生都在路上流浪,永远都不知道下一站将会在哪里,也许这就是宿命,也许这就是最无奈确是最好的结局。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旅游美文摘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5488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