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谁比谁更快乐的美文

时间:2019-05-12 12:48:17 网站:公文素材库

  谁比谁更快乐

  在网上遇到一位久未联系的朋友,她说她上周日结婚了。我赶紧说:“恭喜啊!新婚快乐!”谁知她旋即发过来一张哭脸图像,说“快乐什么呀,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就问:“是那个厨师吗?”她答了个“是”字。我这个朋友和她厨师男友的事已经拖了几年了。她说她不喜欢他,可是一来年龄大了,二来整日四处漂泊,想有个归宿,却迟迟等不来她的意中人。她是重庆人,初中毕业,相貌平平,她这位厨师男友是北京人,家里的独子,有一幢四合院,经济条件尚好,对她也好。在外人眼里,人家小伙子能看上她这个打工妹算是她的福气了,她应该满心欢喜才对,有什么不快乐的呢?但是她就是不开心,一提起这位厨师就满面愁容,说他胖,说他不上进,好像嫁给他受了莫大的委屈。对她来说,他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最后也没等来如意郎君,只能勉强嫁了。照她的话说“这辈子算是完了,郁闷啊!”

  村上有对中年夫妇,都是极好的人,见人总是很热情的打招呼,有个十八岁的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在我们眼里,他们的日子过的那是幸福美满啊。可是不久前,这位妻子突然喝农药自杀了。后来才听说,她因为生病身体不好,心情每日郁郁寡欢,她的老公也嫌弃她,整日没个好脸色,她不堪忍受就就自杀了。两个月后,她的老公又领了一位新妇进门。二十年的夫妻情义啊,短短两个月就烟消云散了。真是“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这位在局外人眼里“幸福快乐”的妻子,我想她在世时不快乐,若是地下有知,更不会快乐。

  邻居是位老太太,丈夫早已去世,她独自一人把两个女儿拉扯大,大女儿嫁了出去,二女儿留在家中招婿上门。现在二女儿也是儿孙满堂的人了,照理说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应该享享清福,安度晚年了,可是事与愿违,二女儿嫌老太太脏,说她每日只知道喝老酒,晚上不想起床,就大小便在床上,龌龊的很。把她单独留在了老屋,每日捧着碗送两顿饭过来给老太太吃,就算是尽了为人子女的孝道了。有时看到老太太傍晚孤独地慢慢散步,老树枯木般走在落日余晖中,就觉得心酸,人活到这份上,实在没意思。

  女儿五岁了,正是天真烂漫的年龄。每日无忧无虑的,从幼儿园玩了一天回来,仍然劲头十足,独自一人在小院里开着小车跑来跑去,或者嘴巴里念念有词,玩一个人的游戏,要么就学动画片里的奥特曼,摆出各种造型,把自己当作英雄。看着孩子的快乐,不由想到自身,整日琐事缠身,去无力摆脱,“唉,怪只怪自己傻,神仙般的日子却天天盼长大”,可是忽一日,女儿嘟着小嘴,跑到我身边说“妈妈,我不想自己玩了,没人陪我玩”。这时才突然意识到,每天都是孩子自己玩,她没有玩伴,她也不快乐。

  生活就是这样,酸甜苦辣,各味俱全。眼睛盯着别人的甜,想着自己的苦,不快乐的当然是自己了。仔细想想,谁比谁更快乐呢?穷人向往有钱人,有钱人岂能事事又如意?病人向往健康,健康的人却还有别的贪欲不能满足。孩子希望长大,大人却又感到压力重重。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平常心待之平常生活,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是福,就是乐。

  作者海歌的文集

  遍地黄金

  远山含黛,流水含情,村庄古朴,田野空旷,百花竞芳……交织成了一幅美丽清新的田园诗画。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金黄夺目,弥漫着幽香,沁人心脾。无边无际的金黄,温暖醉人的阳光,莺歌燕舞,柳绿桃红,构成人间的桃花源。

  任何一种单朵的花都比单朵的油菜花好看得多,单朵的油菜花细小而不起眼,平凡至极。它们纯净淳朴,奋进,卑微,但不孤独。它们傲雪迎春,执着,芳艳,但不妖冶。它们平实,而又狂野。它们纯洁,而又生机勃勃。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油菜很贱,农民在田间地头随手撒一把种子,就会蓬勃生长。花儿过后,就会结子,收割后,油菜籽能榨成食用油。所以春天一来,就成燎原之势。

  油菜花喜欢群聚,一簇簇,一畦畦,一片片……因为群聚,所以更显热烈。因为朴实,所以更见魅力。春风一起,油菜花便如潮水般涌了出来。其势铺天盖地,不可阻挡。其身花瓣有韵,风也含香,摇曳婀娜,一任天然。油菜花,朴素,简单,褪尽铅华,以一色金黄胜却万千姹紫嫣红,令所有高贵的名花都黯然失色。那是春天的特有的奢侈与浪漫,是自然在昭示我们平凡的力量。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春风一起,千里沃野,突然爆发成花的海洋,渲染出春满人间的万千气象。无论是宽阔谷地,辽阔的平原,还是高低不平的丘陵,都有它的身影。更有成百上十万亩油菜花,密匝匝,连成一片,铺展成光芒四射,一望无际的黄金地毯。

  那铺展大半个中国大手笔,柔情万种,款款盈盈,遍地金黄。油画般涂抹,泼彩般酣畅,云霞般潇洒,火焰般淋漓。飘逸而温润,磅礴而浑厚,奔放而豪爽,热烈而张扬。朵朵密集,簇簇相拥,层层叠叠,连成片,汇成海,无边无际。构成一股时代潮流——蓬蓬勃勃,浩浩荡荡,恣肆横流,吞噬天地。渐渐蔓延成几百万平方公里的金黄,爆发着,喷射着,汹涌着,仿佛溶化的太阳。

  花开时节,城里的人们成群结队,到原野里赏花。阳光温暖,春风和煦,蓝天澄碧,大地金黄,白云悠然。蜂鸣,蝶舞,花香混合着泥土的芬芳,天地犹如一幅散着金光的风景画,浑然一体,如梦似幻。赤脚踩在绿油油的嫩草上,痒痒的,柔柔的,酥酥的。如母亲的怀抱,舒适而安宁。

  这时,或在花间嬉戏,或在花径漫步,或在山野奔跑,或干脆在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下,枕着花香,静静一眠,把自己放逐在原野上,身心两忘。花海更是孩子们的天堂,在里面打滚,摔跤,捉迷藏……挥洒无邪的童真。

  我爱美丽的油菜花,更爱勤劳的人民。

  那人潮汹涌,日夜奋战在第一线的农民工,地位低下的打工仔,不正是油菜花的化身么?他们遍布在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建设美丽的家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伟大复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极普通,又极不平凡。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能燎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才是国家的基石。为我们喝彩吧,我们才是春天的主角!

  乡村的记忆……

  记忆中的乡村是那样地自在、那样地悠闲,那样地鲜活,无论时间的河水怎样流淌,都冲刷不掉。无论是微风轻拂的夜晚,还是夏日炎炎的中午,抑或秋雨沥沥的早上,乡村的画面总是让你感受到它的温暖,能安抚你进入甜甜的梦乡。

  记忆中的乡村是一幅幅诱人、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写真集。

  春天,稻田里绿油油的秧苗,给大地铺上了绿色的大地毯;夏天,映入眼里的是墨绿和清绿环抱的鹅黄底子,那是随风摇曳的丰满的谷穗,和田野中间吓唬着偷吃粮食的鸟的稻草人。红色、紫色就在田野边上的花朵中,那些辛勤的蜜蜂和蝴蝶正兴高采烈地在花芯中忙碌着。整个乡村和田野,像流泻的翡翠,一切都是那么嫩绿;龙眼树、荔枝树蓬蓬勃勃的,树叶绿中透黄;田野是亮亮的,沾伏着露珠;河水无比清澈、透明,仿佛汨汨流动的甘泉。

  清晨,迎面吹来的凉风会使你神清气爽,鸟儿在叽叽喳喳地唱晨歌,太阳把温暖的阳光洒向田园,柳树因阳光的照射变得充满活力。这时,可以看到农民在田里劳动,牛也在田间忙碌着。每到收获的季节,晒谷场上的稻堆麦垛,经雨后太阳炙晒,散发出一股发酵后喷香的味道。新翻的泥土芳香,丝丝缕缕地沁进人的肺腑。田间的小径永远是那么委婉着伸向远处,径边的艾草、蒲公英散发出诱人的气味。

  午后,闪电是在不经意中露出含情脉脉的目光,雷声是他们快乐的笑语,而雨后七色的彩虹是他们爱的结晶。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绚丽的彩虹,交织成盛夏里最美的风景。

  黄昏的村庄,错落的房顶上冒出一缕缕青烟;地面还散发着一丝丝带有尘土味道的余热,凉爽的微风中带着一丝暖意;天空中,只见深红的晚霞已经染红了半边天,蔚蓝的天空像是换了一件深红色的裙子。美丽的晚霞,形状不一,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幽悠明艳,像是哪位魔术师把黄昏演变得如此旖旎迷人。

  进入夏夜,乡村另有一番情趣。它总是挂着迷人的色彩,带着深沉,带着浪漫。那高悬着银镜似的圆月,把那如水的清辉漫漫倾泻;在蛙鸣虫啁中,繁星眨着调皮的眼。这时,习习的凉风把昼日里的烦忧与疲乏轻轻地弥散开来。耐不住寂寞和酷热的男人们到池塘里戏水去了;孩子们则搭伴着去树上摸麻雀;女人们趁这空隙,在家打了井水浸泡身子,消暑纳凉;老人们点燃好艾草绳,边驱赶着蚊子,边说些旧事。

  记忆中的乡村房屋,有着难以言说的和谐之美。屋脊像一条弧线般圆润地划过,瓦片更像是披在身上的一领带羽的蓑衣。暴雨来了,那一条条雨线,洒落在瓦片上,如落玉盘,雨珠四处溅射着,滋润着瓦缝,沿着瓦片滑落,浩浩荡荡穿越着雨瓦的通道,顺着四通八达的排水沟,回归大地。

  记忆中的乡村是一首诗,一本厚厚的书,里面记载着季节和耳熟能详的农事,记载着农民的酸甜苦辣和岁月年轮,如村中的石磨,缓缓咀嚼着农民年复一年的艰辛和希望。无论从哪个角度,无论到哪个角落,它都是一幅精美的图画,一坛百年陈酿,品来持久香浓,顺畅而惬意。

  黎明的黎民的黎明

  从黄昏出发,沿着夕阳的方向,未知的旅程,有没有心动的模样?十月,翻山越岭的行藏,过了拉市海,过了石鼓镇,下一场,不知何方。总有莫名其妙的伤,堆积在身上,需要抖一抖,才觉得健康。总有枯死的渴望,需要浇灌些荒凉的无根的风,才在河床上生长。总需要陌生的,古老的场,来洗去厌倦和尘殇,总想要找到那一枚印刻在心上的章,在哪个岩层埋葬。

  当灯火迷茫,车在黑夜里穿肠,哪一座小镇,承载我的身影,匆匆忙忙,只需停留,无须安放。

  到中兴的时候,星月并没有变得有光。送走顺路的姑娘,然后找个栖身的客房,明天去哪儿,无须商量,自由主张。

  有些路,除非你自己用脚步去丈量,否则你永远也无法领略它平凡中那些无声的岁月表现出的细节,美好和伟大。

  第二天一早,从中兴出来看一眼滚滚的金沙江,对那滔滔江水投去连绵不绝的目光,然后向着黎明出发,由于时间尚早,没有车往返两地,于是我便准备跋涉这听说二十多公里的路程。一如秋天的姿态,一步步展开,从来都只是行程,没有彼岸。

  一户人家,一树牡丹花,路从花下过,尘染芳华。一所培训的学校,它的清晨,丰满中带着骨感,现实从来都比想象令人肃然,并能给予更多的关照与亲近。

  收割的田野,在河谷摊开,耕耘的土地,被秸秆掩埋,未来,丰收还在。而路旁是我见到的第一辆报废的车在路边被时光占据,后来,我见到了第二辆,第三辆,第四辆,它们都在路边就这样“抛尸荒野”,成为残骸、遗骸,很有生化感。山脚下的村庄,在晨光朦胧的时候,披着一层从土里渗出的黄,一种沉淀下来的安静,像已收藏。我喜欢这种寻常,“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从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到商业文明,也许后来还有星球文明,但是作为我自己,一直是在农耕文明中孕育起来的,我的根就在这里,在为温饱和生存而运行,不管时代怎样引领,这里,和几百年前一样劳作、起居。城还是城,村还是村。

  十月的花,牵牛、雎子和洋芋菊,姹紫嫣红在一起,只一闪而过的距离,谁也不会在意它们的盛开或死去。谁又会触碰它们怒放的秘密,但是我遇见了。我看见了,也仅此而已。

  转几座山,过几个弯,过了松林和草野,过了秋天无人的样子,又到了河床上的村庄,到了山坳里的人家。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翻山越岭之后,也不会有什么不同,不过是疏疏密密,不过是他乡故知。

  有一些石头和木头建构起来的房子,我们称它为特色,当然,对于这里的人来说,代表着老土、落后,他们更喜欢楼房,汽车,太阳能和电话,这不叫生活在别处,叫“幸福的海拔”.

  从七点开始走,走了不知几里许,到十点多的时候,终于拦到一辆前往黎明的营运车,于是村庄就成了掠影,千龟山则成了主体。其实从中兴到黎明红石街,大概也就30分钟车程,一路基本顺着河谷前行,穿村带寨的,没什么可圈可点,只是山水相逢一程又一程。

  黎明千龟山之旅是从红石街开始的,没什么复杂的程序,就是沿着山脊一点点爬升,当然还可以选择骑马,省去好长一段跋涉的辛苦。从山脊到山岭,从山岭在爬升到山脉上,见证丹霞地貌数亿万年的地质演化和成形,如此单纯。

  石阶一级级向深山高处游走,还有木栈道在森林里徘徊。阳光很精彩,和黎明的山一样有胸怀。在自然奇观面前,我保持沉默和欣赏。从它的层面、断面去发现我的心事怎样一番变幻。

  悬崖边的一棵杜鹃,有盘虬卧龙的躯干,有凌空的风骨与勇敢,像风烛残年,却依旧笑傲世间,是王者风范。

  佛陀峰,就是一位佛陀领悟法则,渡劫飞升后留在这世界的一尊躯壳,屹立千万年来,指引那问道的人一些天缘。

  而千龟竞渡,在龟背峰上极具冲击感,不用附会什么传说。它就像千万只乌龟在通往天界之门的时候,被一股神秘的力量阻断,而且当时就被封印在这里,历经千万年,仍未得解脱,造化之神奇与莫测,不可说也不可说。

  还有丹霞赤壁,我想象它是受到某种带火属性的至强法力或神器的攻击而残存的山体遗骸,再联系那些层状丹霞,整个老君山黎明景区,似乎就是爆发过一场惊天动地的上古大战的战场。甚至可以考虑这场大战说不定是一场仙药争夺战,因为太上老君在这里留下诸多痕迹。只不过,如今都成了上古遗迹,除了怀想,就只余些许感慨了。

  我想,我不是一个规规矩矩的旅游者,走完千龟山的旅游便道,我便沿着山脉寻了一条羊肠小径,继续往山里面挺进,领略黎明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见证了黎明原生态的一面,这里的人和这里的山水融在一起那种情深意厚是在我翻山越岭的从那折折叠叠山上下来以后,从红石街徒步到黎光村那一段。

  一条河隐没在两岸的重峦叠嶂之间,河床上,山麓上便是散布的黎民百姓家,不,确切地说应该是家园,依山傍水而建的阁楼、大院,毫不例外的附带着大片的田园、果园、菜园、和花园,在河谷中蜿蜒而去,时值山果瓜熟蒂落,一路上随手可摘到苹果和桃子还有核桃来解渴充饥,而这里的人们似乎从不珍惜,苹果烂在地上,挂在老树上,核桃坚果自然剥落在路上也无人拾取,桃子红了又红,也不见有谁摘而食之,这些果果我都采来一一吃过,味道鲜美之极,光是苹果有香、脆、甜好几种……这里还顺产烟草和玉米等作物,黄昏的时候,我看见村民们把大捆大捆的烟草原料,装上卡车,运往收购点,也看见他们在浩浩荡荡的黎明丹霞地貌中过着怎样世外桃源,不与外人居的生活。在黎光村,我看见三个小毛孩,推着一张板车在玩耍,板车里装着刚从地里搬来的一车南瓜,还有一只小狗在里面,几个小家伙你推我拉你,玩得很是自在。更幸运的是,有一趟旅游观光车也到这边,另外一边是到芦笙村。观光车刚好有空座位,善良的开车小姑娘便答应把我捎带到红石街,又省了我两个小时的返程时间。

  本来打算从街上乘车到中兴,再转车回丽江,可是一直没有,于是我又开始了从黎明到中兴的一段徒步之旅。这次算是把黎明的河谷风情体验得淋漓尽致。这本身就是一场随心所欲的行走,无关得失。却遇见了怀念已久的风景,像一个在河边捡石子的孩子,捡到一颗颗心爱的小石头,装进罐子里,带回家珍藏着,多么值得回忆。我就这样在河谷、原野、村庄间穿行,秋色如织。细细体味每一院花开的沉寂,每一座老桥的声息,每一段流水的故事。等我在足够远的距离,遥望黎明千龟山在暮色中渐渐消失,然后转身,紧了紧身上的行囊(其实孑然一身,一个背包都没有),继续往中兴赶路。而幸运的,一辆到巨甸的车把我载到了中兴,又省了一程星夜兼程的跋涉。时间太晚,没有去丽江的车了。当晚就落脚在中兴。这里食宿太便宜了,住一晚单间大床房才30元,吃一顿饭一荤一素一汤也才30元左右,而感觉也都大好。

  第二天早上搭车回丽江。黎明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的行程就算结束了。而那些我想着要去的,比如观音峡,就在明天抵达。一切都是行程,因为没有彼岸。

  在一片黎明中,离开黎明。

  回忆积木小屋

  有时候 ,回忆就真的像那座积木小屋。不断的堆积、堆积。然后生活,还是那样一如既往的进行着。在某个时刻,突然回首,潜入回忆的大海,就这样,寻觅、寻觅……

  不免会感伤,所有今天的经历,都会变成日后回忆里的一瞥。所有经历过的灿烂、繁华,却终将要用寂寞来偿还。然后,我静静地翻阅,翻阅曾经留下的种种。给你,也给我,斟上两杯酒,对着那安静的酒杯。我竟然笑了,也许,是在对着某年某月某时某刻的你吧。生活好像在某个瞬间为我们停留,然后我还是一个人,一个人这样走着。可是不会停止,回忆不会让生活停止,只会更加经坚定,安详的走着。

  幸亏,最后走的是我而不是你。我不忍,不忍看见你像现在的我这样,这样不知所措。这样活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界口,我会想你,可是也只能想你了。

  我还是叼着那只烟斗,就是喜欢。它已经是我的一部分。就像曾经的你,当然还有现在的你。回忆似乎总是这样,因为一些客观的事物而渐渐清晰起来,我就这样一直寻找。我也不知道我到底要找到什么,可是我仍然希望这样一直的找下去。

  你还好吧!病了,有没有想起我。疼了,有没有念起我。我还在这里,我是在等什么吗?我也不知道,可是我就是在这里。走你曾经走过的路,吃你曾经最爱的食物,看着你最爱的星空。我看不到你了,我只能这样了。

  我上岸了,给自己做了一顿晚餐,点起蜡烛,还是给你倒了一杯酒,穿上那件你说好看的燕尾服。就这样,我不再回忆,而是一直和你在一起。

  我想着我的安静

  前不久,我又来到了小城。

  小城的雨,柔绵,细腻。一把伞撑起雨点的浪漫,风的温柔。空气多么清新的拂过我的面,一点凉爽,倒在杯子里,泛着绿。淡淡的,萦绕着清香。

  雨景中山,穿过小城低低矮矮的房屋,错落在次第开放的花瓣里。这是多么富有情调的小城,街道两旁行道树正在发芽。偶尔,一两只不怕雨的鸟飞了出来。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上。安闲,自在。

  虽然这个小城不是我生活的小城,一条河环绕着她的宁静,并不宽广的街道干净的贯穿每一个小城人的生活。第一次来我就喜欢上了。

  那天,我就坐在小城的安静里,就着一杯茶,读朋友送的《奢华倾城》。虽然我想不到这个城市何以奢华,但我能够感受到情调的奢华。我的邻座有个女孩,似乎有点忧伤的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的望着手中的杯子。

  记得一次到小城去,看见一个憔悴的老人坐在公园的门口,呆呆的张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眼神异常的无助。我很奇怪的问,这人为什么坐在这里?同行的大人说,这人神经有问题。

  又日,我在小城的公园看见一个人,衣衫破难的躺在一棵树下,很是安静的享受着阳光的温暖。一个小孩在妈妈的陪伴下路过。小孩问妈妈,这人什么躺在这里?妈妈还没来得及回答,那人便说,享受生活。

  想着往昔的一点一滴,小城如一个年轻少妇,多么富有风情的依偎着我的想象力。夜色在不经意间来了,我还坐在一把伞下,读着朋友醉心于爱情的文字,每一个字都带着爱的蜜汁。邻座的女孩还在,一直在把玩手中的茶杯。

  已经支离破碎的天空,要不是朋友的电话,我一定不知道要坐到什么时候起身离开。走在大街上,出奇的静。我不知道为什么小城的夜竟然毫无动静的。我记得雨滴是晶莹的。风,一次次的吹散,雨滴的味道。

  回到朋友的《奢华倾城》里,朋友是女的,我以为会以她女性的柔曼,将文字打造得细腻而体贴。但朋友一反女性的柔弱,以沉静,将文字置身在一种博大的精神之中,删去了女性惯有的柔曼,大胆的出位时间的悲伤,着墨云彩,一点也不回避内心的激烈和狂放。爱着自我,爱着纯粹。也许是幻灭了的,但她醉心于自己的理想状态,安静的穿行在爱的世界。

  我审视着我自己,抱着阳光入眠,也许风声在不断的刮过,故乡的山坡,在不断的返清,想着一滴滴雨水在不断的滴落到一个点上。在寂静中细细的声音可以穿过所有的安静,滴穿我的灵魂。

  我的安静,我将我的时光盛下,念想着再一次走进小城,哪怕那时我已老的容颜,我 会最醉心于小城的安静。这是一种生活的本来状态,我奢望了一万年。

  来自他乡的感动

  我工作的第一个六年,是在离家二十里外的邻乡度过的。

  背上行囊,满怀希望地踏上异乡的土壤。一条不足五百米的街道,几乎能用手指丈量其长度。两排青色的瓦房,不像闹市,倒像民居一样简约朴素得很。

  虽是乡镇,并没有集市,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满目的仓夷、萧条与闭塞,对一个“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我来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节假日一到,我便骑上一辆单车,火速而归,去品尝家的温暖,去感受浓浓的乡情。

  不曾想到,这个偏僻的乡镇,却是我们师范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当地的大学生,走了出去,都不愿意“海归”,我们这些奔走他乡的游子便有了停泊的港湾。学校师资缺乏,我们一个人往往要担任多门学科教学,教而不专,专而不长,边学边教,边教边学,偷得几分乐趣,增长了见识,拓宽了眼界,使自己迅速成长为多面手、综合型的老师。休息时间,我们的娱乐倒也充实,或吹奏口琴,或摆弄牧笛,或对着二胡轻拔慢挑,悠扬的曲子总能伴着我们的思绪流动。浓浓的乡情啊,化作彩蝶飞舞。

  学校教室是一排排简易的瓦房,颜老色衰,空旷至极。朗朗的读书声,就像隆隆的鼓点,总能填满教室,激昂着整个校园。办公地点是两层小楼,楼下为实验室,楼上是办公室,全校老师挤挤一堂,其乐融融。只有校长、主任等高层决策者,才可享受“包间”似的礼遇,我们这些普通老师只有望尘莫及、望洋兴叹了。

  学生很少走出乡镇,虽有点坐井观天,倒有几分童趣与率真。男生们抱着褪了皮的篮球,在泥操场上摸爬滚打,高高扬起的尘土,犹如战场上的销烟,精彩激烈、雄伟壮观。女生们或跳皮筋、或踢键子,跳出了花样年华,踢出了开心欢乐,爽朗的笑声随着抖动的羊角辫一起飘扬。

  男生、女生也常常在一起做游戏。就拿丢手娟来说吧,学生们围坐一圈,一人在圈外跑,趁人不备,手娟便丢了下去,又一圈到来时,抓住没有发觉的学生唱歌,偶有不会的,或学狗叫,或做鬼脸,戏闹声犹如荡起的圈圈涟漪,爬上了学生们的笑脸。

  更为有趣的是,几个男女生手拉手,站成一排,唱着“亮月牙,草豆牙,扩大的,扩小的,扩个某某某能跑的。”另几个同学听到了叫自己的名字,便一个一个的快速跑了过来,直到把队伍冲得溃不成军,才算为羸,这时队伍中的人就会减少一个,否则没有冲破队伍的同学就会被整编到队伍之中。

  异乡的学生虽然很“土”,大有“不开化”的迹象,但他们聪明好学,对老师很尊重,穿着打扮、干净利索,没有刻意做作的成分。他们尊重老师,感恩老师,都会延续一辈子,甚至几代人,这让我们很受感动,很受鼓舞。

  异乡的清贫与宁静,曾经让我们感到几分失落与鄙夷。但在六年的光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成长与锻炼,不仅坚定了意志,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还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培养了多种能力。在工作中,我们品尝到无尽的欢乐,在生活中,我们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精神,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足以让我们受益终身,享用不尽。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谁比谁更快乐的美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5610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