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读《梁家河》读后感合集

时间:2019-05-14 10:23:59 网站:公文素材库

从梁家河中你学习到了什么?从梁家河中你读到了什么?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读《梁家河》读后感合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一】

我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了《梁家河》这本书,该书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通读全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学习。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习总书记在过去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有苦不怕苦,有苦不叫苦,苦中建功业。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在窑洞里读书求知,在逆境中砥砺上进,在实干中树立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

“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梁家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石春阳说:“当年的知青习近平,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我们在一个地方,不可能工作一辈子,可能是五年七年,超过十年的很少。在一个地方的服务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人民做更多的实事好事。

结合自身谈感受,我于20xx年8来到延安市宝塔区第一幼儿园,今年整整八年。在这八年的时间里,我回顾我多年来的工作经历,可以说是我的一个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也为自己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我带的第一批孩子跟了我两年,感情之深可想而知,在中班下学期开始我接任班主任工作,成了这个“家”的主管,我意识到自己有更多的责任,操的心也多了,我常这样想:家长既然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送到我们老师手中,就是给予了我们信任和期望,他们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吃得好,玩得好,学得好,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为他们着想,在他们想到之前先考虑到,让他们对孩子入园无后顾之忧,安心,放心,尽管要做得完全周详并不容易,但怀有一颗真诚的心很重要,态度决定一切,家长会感受到你的用心,孩子也会感受到你的爱! 我喜欢孩子,喜欢和他们如朋友一般地相处,所以我们班的氛围很好,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我的思想也不断得到扩充,考虑的也比以往多,多的是比以前更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想他们之所想,这样很容易就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他们的心灵,而每每与他们产生共鸣与默契时,我都有种成就感和幸福感! 尽管有时很用心地为孩子和家长服务,但难免也有家长不理解和误会的时候,面对这样的状况,我没有惧怕和回避,而是勇于面对和解决,因为这对我来说可能是个不错的“挫折教育”机会,我反倒感激于此。于是我平下心来,向家长解释误会,用行动证明我们一些做法的良好用意,在经过努力之后,家长们也化反对为认同,大家彼此间更多了份信任,家园关系更为融洽了,还是那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现在我又重新开始了新一届的轮回,继续担任班主任的角色,有了前面的工作经验,我现在觉得工作上手更快,无论是对孩子性格特点的掌握和对他们的教育,还是对家长工作的把握,我都很有信心,这信心来源于我真诚的态度,以心待心,将心比心。我是班主任,是这个“家”的主心骨,要当好家,管好事,所以更多时候,我都显得特别忙碌,忙的是一些琐碎的事,怎么说呢,幼儿园生活就像是家庭生活,有了孩子就得好好照顾好好管。 十三年的教龄,奠定了我在未来工作的扎实基础,年轻的我还需在以后的日子里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对于担任班主任工作,我也还需继续通过实践增长经验;需要更多时间学习实践,锻炼自己,在园领导的培养和帮助下,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完善班主任工作,继续得到上级和同事,家长的认可!

工作中,压力太大,琐事太多,难免遇到挫折、委屈,也有身累心累、坚持不住、心灰意冷的时候,但是读了《梁家河》这本书后,让我从中汲取了苦而弥坚、克难奋进的精神力量。

上世纪六十年代,习总书记在陕北延安梁家河那样一个艰苦的山沟沟里,和村民情同手足、同甘共苦,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战天斗地,一干就是七年。

今天的工作环境条件,远远好于过去梁家河的那个条件。作为一名教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岗位,我一定会坚持理想信念,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实事好事。

“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习主席在梁家河留下了魂,留下了根,留下了信念,主席的信念是从农村、农民的生活中留下的,我看哭了,因为自己是农村娃,对习主席和梁家河村民的感情和村民们对习主席的热情,不由得让自己也回到了小时候的农村和想起农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一个个小名叫起来那么亲切,说的乡亲们心里暖暖的,我读起来心里也是暖暖的,85岁的梁有昌一个劲的拍手,脸上挂着泪珠,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是的,我们黄土地上走出一位为人民服务的主席,激动、感动情真意切的话语,如春风阵阵,拂过乡亲们的心田,也拂过我们每位中国人的心。

【二】

读完《梁家河》一书,感觉习总书记朴实亲切、务实担当的形象跃然纸上,更多的是体会到习总书记为人处世的最大特点,那就是实际、实干、实在。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向习总书记学习,实实在在接待群众,实实在在服务群众。

首先,凡事必须事实求是。只有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好心办好事,看到当年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结合实际情况建於坝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的事情,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相信正是有了在梁家河的宝贵经验,才能够“居高位而知基层,揽全局更懂细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是缺乏这种认真的精神,缺乏这种事实就是敢为人先的劲头。

其次,工作必须真心实干。只有干部带好头,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想当初梁家河贫穷、落后,群众家里没粮,兜里没钱,习近平就站在群众的角看事情、想问题、找路子,又是修建沼气池,又是修建知青井,又是成立铁业社,桩桩件件都是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打坝、挖井、建沼气池也是自己身先士卒,脏活累活抢着干,正因为如此,才赢得了梁家河群众的认可,群众不管你是什么成分,只看你为人处世。我们日常监督检查,常常要求别人要做什么,怎么做,自己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不正,又怎么能够去要求别人呢?我们必须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干部办事的唯一标准。

最后,我觉得做人做事必须实在。习总书记刚到梁家河是,因为心态消极,劳动不积极,群众并不接受,认为城里娃就是娇气。但后来,习近平改变思路,积极融入群众,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逐渐得到了群众的认可。2009年和20xx年,习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是,面对阔别许久的群众,仍然能够一下子交出当年群众的名字,能够一一指出当年村子的居所,说明当年在梁家河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最终肯定能赢得群众的认可。

【三】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这是《梁家河》一书的开篇语,它用红色的纸张特别标注,可以看的出,陕北高原对于习总书记的特殊意义,在他一生的事业中没有一刻不惦念着这个陕北高原的小村庄。

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1993年9月27日,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时隔xx年第一次回到了梁家河,当时他挨家挨户看望了大家,并叮嘱乡亲们:“山上要治理,沟里要打坝,山上要种经济林,还要种果树,既要解决肚子吃饱问题,还要解决文化问题……”他还特意为每家每户送了一个电子时钟,让孩子们上学用,希望孩子们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就算不在其中,他也不忘为梁家河的未来出谋划策。他后来写道:“1993年,我再回梁家河时,有的乡亲提到,当年我在村里创建铁业社,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我带领大家开挖出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让村民用沼气照明、做饭。可是,我所记得的,是他们曾经无私地帮助过我,保护过我,特别是以他们敦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他是真正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才会只记得他们的好,不管走到哪里都惦记着亲人的日子。

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2004年8月xx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接受延安广播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采访时,回忆起在延安插队岁月,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注定了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不管在哪里,他都记得在梁家河跟亲人度过的美好日子,尽管生活苦,但是他的心是热的,为人民谋福祉,渴望亲人生活幸福的心是不变的。

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2008年“两会”期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参加陕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69年1月去的,75年xx月离开陕西的,这一段时间就成为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可以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很多事都历历在目,现在有很多思维行动都和那时候有关联。贺敬之那个诗呢‘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就是这样的感情”。20xx年3月7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这个人呢是有农村情节的……现在我看到贫困地区老百姓啊,我确实是发自内心地同情他们,我们作为共产党人,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放在心上,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否则我们的良知在哪里啊!”无论身在何处,他时刻提醒周围的人,陕北的山、陕北的水、陕北的风土人情养育了今天的自己,自己是一名淳朴的陕北人,有着浓厚的恋乡情节。

1994年、1999年、2007年、2009年、2008年等等40年间,习近平先后四次给梁家河村回信,希望乡亲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40年间只要乡亲们有任何需求,他都尽量满足,给乡亲们寄钱、照顾看病、给村里通电、修学校、修桥……,对此,习近平说:“延安养育了我好几年,为延安老区做点事,是我们应该做的”。读完《梁家河》让我了解了一位伟人的成长历程,尽管年幼的他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经历了“黑帮子弟”,经历了困惑与苦闷,但梁家河的淳朴使他没有被困难压倒,在懂得了“黄土地养育了他的父辈,也一定会以宽大的胸襟接纳他”时,他开始热爱这片土地,他用他的智慧、勤劳、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敢于实践的行动力为我们谱写了一名基层干部应具备的素质,时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村干部要“一碗水端平”,要做行动上的巨人,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每一件事他都身体力行,当他离开梁家河时,也不忘规划未来的梁家河。他说过了,也做到了。今日的梁家河已不再是昔日靠肩挑水、靠腿走路、靠天吃饭、山道弯弯、尘土飞扬的小村庄,当地的人们发展起了旅游,成立了合作社,放下了锄头,坐在了办公桌前,住上了楼房。村里的人都说:“听近平的,准没错”。

【四】

读《梁家河》一书,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苦干实干才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只要人人都肩负责任,立足本岗位、本工作俯下身子苦干实干就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为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增砖添瓦。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都是优秀共产党员的标杆,在梁家河其间的谋事、创业、做人处处都露了个“实”字。在他那吃苦耐劳、不放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下,梁家河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质的改变。40多年前,年轻的习总书记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严三实”。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我们处在物资丰富、社会经济发达的时期,我们肩负着新时期中国梦的重任,要立足于本岗位,苦干实干,即使身处艰辛,也能甘之如饴、身处芜杂,也能心无旁骛、方向明确,要有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韧劲,无论在什么样的逆境下,也能持之以恒。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年轻干部要乐于到基层去、更要敢于到基层去,让基层给年轻干部以养分,年轻干部给基层以活力,年轻干部扎根基层这片沃土,接地气、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淬炼不畏艰险的担当精神。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顽强的作风、奉献的精神立足岗位苦干实干,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是习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中对黄土地那份质朴而又深厚的情愫。

那个时候,习总书记一边进行着他的农民化实践,一边在书中汲取着精神上、思想上的营养。他除了劳动之外,就是融入群众和到处找书、看书。正如古人常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励志青年一代有所作为。对于当时xx岁的少年来说,只能做的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这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他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在山上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当时因为没有通电,天黑后不久,整个梁家河就早早地进入了梦乡。只有习近平的窑洞还透着一丝光亮。没有人知道,这微弱的煤油灯光线给习近平带来了怎样的光明。他常常看书至深夜,为了凑近那点灯光看书,整个脸被熏得黑乎乎,就连第二天早上吐出的痰都是黑的。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下,习总书记读完了那一本本像砖头一样厚的书,有古代的、现代的、有中国的、外国的,有文学的、哲学的、自然科学的等等。毫不夸张地说,当时习总书记正是有着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和博览群书的豪情壮志。他不像别的知识青年对社会的希冀除了“战争”就是“革命”的一种可以使自己脱离当前状况的社会冲突。在他的脑海里,读书是与求知紧密相连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如他所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事实上,习总书记自幼就有好读书的好习惯。曾在五六岁时,母亲给他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后来他铭记于心,并将精忠报国作为他一生追求的目标。

习总书记正是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才有了20xx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当主持人问他读过哪些俄罗斯作品,他如数家珍一般列出了诸多作家名字和作品,实在令人惊讶。

同年,他应德国科尔伯基金会邀请在柏林演讲时脱口而出引用《浮士德》中人物“墨菲斯托”有力回击了西方社会的“中国威胁论”。诸如此类的事例枚不胜举,习总书记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好的文艺作品不仅能给人启迪,而且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沟通的重要方式。而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

在这个知识与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书籍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读书学习与每个人生活、工作都是分不开的,只有坚持读书,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认知能力,才能更好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一个人,如果没有文化知识,那么他便会在社会大实践中举步维艰。然而要想干工作如鱼得水,遇到难题迎刃而解,学到真本领,掌握新技能,读书是非常重要的。闲暇之余,我要培养自己好读书的精神坚持读好书,品读经典名著,学习理论政策,始终使自己的思想灵魂驰骋在人类社会长河之中并随之与时俱进,汲取书中精华反作用于我的工作与生活。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路上,我将立志坚持读书修养身心,持续发扬梁家河精神,踏实工作,认真生活,用真情和实干为政于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之复兴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而后回馈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六】

总书记从当年一位十五岁的北京知青到如今的党的总书记,他的信念从未改变。他说:“xx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我如今面临着同总书记当年一样的困惑,迷茫,彷徨,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我要向总书记学习,在成长的过程中为自己树立一个坚定的人生信念,用信念为我们的情绪和欲望指引方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除了享受之外,还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总书记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从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xx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

我们还没有平天下的能力,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总书记看书的涉猎面就很宽,就连美术书他都会认真鉴赏。所以,我们也要努力认真的去学跨专业的知识。虽然很难,但是我们要有攻坚克难的精神,总书记都敢去弥补大自然的不足,我们还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七】

这两天,看了《梁家河》一书,很感慨。书的封面写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我人生第一部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背面写的是“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梁家河对我们延安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春节刚过,我们单位还组织去梁家河进行了参观学习。拿起这本书,想着梁家河的村貌实景,看着封面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满目慈笑,甚是亲切。

《梁家河》是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起点、时间起点和情感起点的优秀读本,是广大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成才的时间教科书,是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延安精神的生动教材,是外界了解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发展变化的重要窗口。

《梁家河》一书让我看到了之前中国农村的破败及农民的淳朴,更让我看到了我们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前后对比,切实感受到我们如今的发展变化,暂新的梁家河向我们彰显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之前《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不同,《梁家河》最后一章《我们走在阳光路上》更是让人难以忘怀,都是老百姓切切实实的变化,“从土窑洞到新楼房、生病不再硬扛着、农民变身上班族”,我们大步迈进了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

每每看到这类书籍,看到我们农村的变化,我都非常感谢我们的习主席,感谢我们伟大的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也是苦出生,在梁家河下乡的七年,习近平任劳任怨,勤劳肯干,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我们工作必须真心实干,只有干部带头,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问题,年轻的习近平就站在群众的角度,群众想什么,他就带头做什么,群众盼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于是他就带领村民打井,建立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等,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问题。他也以“能吃苦,干实事”的党员干部良好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和真诚拥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定不能在群众面前夸夸其谈,说漂亮话,做表面文章。书中蕴含的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并且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始终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希望有更多的人读到《梁家河》,希望有更多的人去梁家河,感受领袖风采,感受社会新变。

【八】

今天上午,第一次看到《梁家河》一书,封面有这样一句话“我人生第一步所学习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习近平”。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及40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书中难忘梁家河这一篇目中讲到,2004年8月xx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接收延安广播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回忆起在延安的插队岁月,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以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第二部分“窑洞里长满了故事”,讲述了他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让读者深刻认识到青年习近平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窑洞里读书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正如梁家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石春阳所说,“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

第三部分“一声声喊我小名”,讲述了当年与习近平交往中的小伙伴们获得了哪些人生大学问,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让贫穷落后面貌一去不复返,习近平在山沟沟里和村民情同手足、同甘共苦,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战天斗地。

第四部分“我们走在阳光路上”,通过梁家河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展现了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梁家河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如今村民们住上了大房子,用上了互联网,发展起观光农业,成立了公司经营文化旅游产业,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同时,村上实施生态环境治理,营造美丽宜居环境,引导村民树家风、正民风,打造文明村庄,还办起了民间艺术馆,成为名副其实的“最美乡村”。

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生活的地方,是他明确人生轨迹的地方,是他精神升华的起点,是他形成深厚人民情怀的地方。作为服务基层的年轻党员,我要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学习领悟《梁家河》一书中蕴含的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始终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努力锤炼意志、磨砺品格,成为对人民、对家乡有用的人。

【九】

读完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被文中鲜活生动的故事、朴素真挚的感情所感染,透过平实文字叙述后面,我看到了总书记的不忘初心、为民情怀和崇高理想,看到了一种伟大的“梁家河精神”。

《梁家河》全书共xx余万字,40幅图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记录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及40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第二部分以“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为题,讲述了他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让读者深刻认识到青年习近平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磨砺中脱胎换骨,在窑洞里读书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第三部分以“一声声喊我小名”为题,讲述了当年与习近平交往中的小伙伴们获得了哪些人生大学问,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第四部分以“我们走在阳光路上”为题,通过梁家河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为读者展现了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掩卷长思,我想:小小的梁家河可不简单,它里面蕴含着大学问,流淌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银财富,这些学问和财富归纳为一句话就是梁家河精神,什么是梁家河精神?我想就是习近平同志和其他青年在梁家河生产、劳动所形成的生活态度、劳动观念、个人品质的凝练以及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那一代青年在中国农村实现人生观转变、为改变农村贫困面貌而奋发努力的所有行动的总结。概括起来就是:人民情怀、党性信仰、知识品格、吃苦奉献、责任担当、自强不息。

在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学习领会梁家河精神,让梁家河精神发扬光大。

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做到“心中有民”。习总书记说:“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正是因为这种坚定的为民服务信念,习总书记才能在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的陕北扎根7年,也就是这7年,让习主席了解了群众疾苦,倾听到了群众心声,培养了他吃苦耐、勇于担当的品格。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决定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念、精神状态、作风行动。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全部的奋斗实践中。所以,我们每个党员都应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努力为人民服务,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这才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扎根群众,服务群众,做到“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从小就有农村情结,他说,“我的爷爷也是农民,我的父亲是从农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自己也去当了七年的农民”、“我就是从贫困窝子里走出来的”。所以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话语的关键词。“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立场”,是他反复强调的话语,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过程,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是他身体力行的原则。正是因为心中有民,才能一心为民,出身于革命家庭的习近平在xx岁的时候去陕北农村插队,在7年的摸爬滚打中,实现了他从格格不入到和老百姓融为一体的转变。当前,我们仍有少数党员干部以为自己坐办公室,工作轻松,手上有权力,看不起群众,不为群众办事,心中没有群众。但是你可曾记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群众都是是淳朴的、重情的,来不得半点虚假,不为人民群众服务,必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唾弃,只有植根人民,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共患难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你的工作和生活才有保障。

开拓创新,巧干实干,做到“人民满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想当初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问题,习总书记就站在群众的角度,群众想什么,他就带头做什么,群众盼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想方设法,开拓创新,带领村民打井,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等,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问题,他也以“能吃苦,干实事”的党员干部良好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和真诚拥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干工作必须真心实干,带头苦干,开拓创新,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们一定不要在群众面前夸夸其谈,说漂亮话,做表面文章。我们在服务群众的工作实践中,一定要以群众满不满意、实不实惠、幸不幸福来衡量和检验。

一个梁家河带起来,千万个梁家河跟上来。我们只有彻底领悟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梁家河精神,把它融会贯通到实际工作中去,把的梁家河精神传遍神州大地,国家就会有力量,民族复兴就有希望。

【十】

寒冬腊月,陕北延安银装素裹。气温虽已零下十几摄氏度,但寒冷丝毫没有阻挡人们探访梁家河的脚步。

“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1月27日,梁家河村委会院子里醒目标语下,清华大学“重走总书记初心之路”专题社会实践队的16名师生在此合影留念。

20xx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到他当年插队的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道出深情感言:“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来到总书记‘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的梁家河,我才体会到群众路线的深刻意义。”清华大学团委实践部部长、青年党员张文渊告诉记者,这是他此行最大的收获。

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人民”二字,在共产党人心中比什么都重要。

“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

——一段激情燃烧的知青岁月

走进村史展览馆,穿越40多年的时光,一幅幅生动的老照片将记者吸引。“赵家河搞社教”“打井汲水”“当选支书发展生产”……展墙上,名为“一心为民”的一组图文引人驻足。

正如梁家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石春阳所说,“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当年的北京知青习近平,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成为他后来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

高产的淤地坝、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磨坊和裁缝铺、知青居住的窑洞……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无不诉说着习近平七年知青生活的艰辛,把记者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们在这社会实践,穿着羽绒服还冻得发抖,想想当年总书记和我们一般年纪,却第一个跳进冰水里打井,太不容易了,能感受到他真是把老百姓放在心上。”参观过程中,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生孙启明深受教育。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让贫穷落后面貌一去不复返,习近平在山沟沟里和村民情同手足、同甘共苦,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战天斗地,一干就是七年。

这股一往无前的执着和松不了的劲头,源于总书记无比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坚定真挚的人民情怀。正是这种真情大爱,获得了群众的情感认同,让群众发自内心地崇敬爱戴,发自内心地坚定追随。

追忆起往事,当年延川县知青周冲有感而发:“回顾这段经历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够让我们明白,不管做什么都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人民群众是否满意。”

“在这里,我读懂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基与源头。”延安市纪委研究室副主任李栋将这种感悟带到工作中。去年9月,他被选派到洛川县土基镇界村任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一线为民排忧解难,赢得了良好口碑。

“体悟国情,懂得群众,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为老百姓办好事。”延安大学教授高尚斌认为,这就是梁家河“大学问”的精粹所在,也正是这种感召力,吸引各地干部群众络绎不绝前来追寻“初心”。

“日子这么红火,以前想都不敢想。”

——一座旧貌换新颜的“最美乡村”

去年xx月,在“20xx寻找中国最美乡村推介活动”中,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标准,经过专家学者和媒体公众评选,梁家河获评全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

“农村公路离农民越近,闭塞和贫穷就会离农民越远。”梁家河所在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梁峁交织。曾几何时,进村的羊肠小道弯弯曲曲,是一条“两个轮的架子车都没法通过”的土路。而现在,崎岖变坦途,记者所乘的采访车平稳顺畅地行驶在“四好农村路”上,两侧白杨夹道,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梁家河的沧桑巨变可见一斑。

近年来,梁家河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住上了大房子,用上了互联网,种植高端水果,发展起观光农业,成立了公司经营文化旅游产业,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同时,村上实施生态环境治理,营造美丽宜居环境,引导村民树家风、正民风,打造文明村庄,还办起了民间艺术馆,成为名副其实的“最美乡村”。

最美乡村,不仅在于景美、食美、物产美,更在于人美。

走进当年习近平到村住的第一所院落,一股浓郁的花椒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正在磨花椒面的村民刘金莲赶忙放下手头的活计招呼客人。如今年事已高的她并没有闲下来,而是开了间小店卖土特产,“不仅收入更多了,跟顾客聊聊天感觉还更年轻了”,刘金莲脸上洋溢着笑容,“日子这么红火,以前想都不敢想。”同行的朋友买了满满一袋花椒,说要把这山沟沟的“宝贝”带回去分享。

“90后”小伙儿梁强很早就外出打工,近两年他回到村里创业,办起了农家餐馆“梁家小院”,一天能接待三五十桌,生意很好。当问及为什么选择从大城市返乡,他告诉记者:“闯荡这么久,一直在思考能为村里做点什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乡亲们致富。”如今,和梁强一样的年轻人慢慢都回来了,给这片热土注入了更多的活力,聚足了人气。

“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村民的事情办好,把梁家河村发展好。”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巩保雄表示,该村党员干部将坚持把村民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村民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村民满意的事情做起,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光景一定越来越好!”

——一幅充满希望的乡村振兴蓝图

在梁家河村四周的山坡上,万亩现代化产业果园引来众多游人参观。文安驿镇果树站站长高侯磊递给记者一个透有“梁家河”三个字的苹果,自豪地介绍起来,“我们把苹果产业和养殖业相结合,在无公害种植上也下了大功夫,苹果的质量和口感越来越棒,‘张卫庞’‘梁家河’等品牌源源不断销往全国。”下一步,他们还打算引入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打造品质更高的“国礼”苹果,进军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春节过后,我准备把小院改造一下,建一座玻璃景观房,在里面暖暖地享受阳光。”

“希望我的食品科技公司以后能够吸引更多人投资,把特色手工酿造醋推广到全国。”

……

村头巷尾,村民们畅谈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人民有诉求,党员干部就要有回应。作为村里的党员,更要发挥好带头作用,饮水思源,增光添彩。”党员梁玉金很清楚肩上的责任。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新蓝图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光景一定越来越好!”在梁家河村会议室,第一书记申连庚兴奋地向记者介绍新的发展规划——把梁家河村打造成美丽乡村示范基地、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青少年三观教育基地。申连庚说:“支部班子要强,产业基础要强,生态环境要强,基本公共服务要强,都做好了,梁家河村就能强起来。”

乡村何以振兴?乡村为谁振兴?

农村需要农业的现代化,更需要农民的现代化。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必须把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让“庄稼汉”成为懂得新理念、新技术的新农民。“从种地到文化旅游,不仅要让农民再增收,还要想办法提高素质、转变观念。只有这样,山里的乡亲才不会再‘掉队’。”石春阳说,要做新时代的新农民,让梁家河留住人吸引人。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征程激发新责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我有责任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梁家河落地生根。”巩保雄表示,要抓住“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强农富农的“牛鼻子”,把人民群众更美好的期待化为生动现实。

阳光洒在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小村庄,美得像一幅画。来到梁家河的每一个人都在精神上受到一次洗礼,都在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梁家河,一个把心留住的地方,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

【十一】

最近有本《梁家河》的书,争相被延安市广大党员干部拜读,我亦有幸成为其一,读后非常感慨,略有个人心得体会,和大家共分享。书的封面有习近平同志的这样一段话“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里有大学问的地方”。书中描述了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的7年成长经历和感悟。从其在梁家河的7年成长战斗岁月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个人都成长都需要一番所谓的“痛苦”经历。年少时候的我们对于未来总是有过多的迷惘和彷徨,不知道我们人生的出路在哪里,该怎样在这个社会寻找自身的价值,其实主要原因不在社会在于我们自身,我们总是抬头看月亮看星星,却缺少双脚坚实的行走在土地上的心。

习近平同志之所以能有后来的以天下为己任,在于他在梁家河这几年,紧贴黄土地,紧贴老百姓,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不是消磨了意志,而是奋起了人生的豪迈,要问老百姓做点事,要让群众们过上好日子,为此苦思求学,带领群众们打淤坝,发展农业生产,建沼气池,铁业社......。我们当下的年轻人缺少的就是这种在困苦中奋起的精神,为百姓谋福祉的豪迈。遇到点困难,就畏首畏尾,就消磨意志,把自己变成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习近平同志在一天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仍能坚持不断的学习、读书来提升自我,升华自我,我们现在不用从事重体力劳动,读书的条件要远远好于当时的条件,确把大量的时间沉迷于网络世界,游戏世界,怎么能找到自己人生的出路?

人生的路很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所以习主席倡导年轻人应该多读书,少熬夜,追求人生大理想。今天的中国,处在伟大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候,需要一大批的年轻人有大理想,大追求,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我们学习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时候的奋斗精神。

【十二】

梁家河,中国延安一个贫困而偏远的小山村,因为习近平同志曾经在那里生活、生产、劳动七年而成为“梁家河故事”的发祥地。

此后,他无论在地方党政机构任职还是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与梁家河保持着割舍不断的联系,梁家河故事也成为他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一个窗口。

梁家河七年的生活阅历,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梁家河精神。这些精神应该成为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成为普通共产党员学习工作的动力,成为广大青少年服务国家、熟悉和了解中国社会的学习资源。

什么是梁家河精神?就是习近平同志和其他青年在梁家河生产、劳动所形成的生活态度、劳动观念、个人品质的凝练以及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那一代青年在中国农村实现人生观转变、为改变农村贫困面貌而奋发努力的所有行动的总结。概括起来就是:人民情怀,党性信仰,知识品格,吃苦奉献,责任担当,自强不息。

对人民的感情,包含感性的体验,但更深层次的则来自理性的认识。习近平指出,“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

他与人民情同手足。习近平同志说过:“当年我走的时候,我的人走了,但是我把我的心留在这里。”在梁家河七年,他全身心融入梁家河全体村民中,与全村人民生活在一起,生产在一起,水乳交融。他离开梁家河的时候,全村人把他居住的院子围得满满的,为他送行。有十几个人硬是步行几十里路送他到县城,晚上一同挤在国营旅馆的一间平房里打地铺睡。第二天大家凑钱在县城照了合影、送他上车。在离开梁家河的日子里,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梁家河村民无论生病和生活有困难,他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20xx年xx月xx日,习近平在江西考察,在和大学生村官交谈时指出:“农村基层的工作经历是人生的一个坐标,有了这个经历,就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群众、如何尊重群众,知道什么叫实事求是、如

何尊重事实。”

他始终把人民装在心中。习近平同志曾先后给梁家河的村干部写了四封回信。每当得知梁家河有了新的变化,他都感到非常欣慰。1993年9月在福州工作期间,他曾回来探望梁家河的父老乡亲。2009年他在延安视察工作,休息之余,他与当年的村民代表一起,共话乡土情谊,共商村子发展之计。20xx年2月xx日,他专程回到梁家河看望村民,走田间、上地头,挨家挨户了解生产生活情况,为解决贫困问题出谋划策。当晚,他在延安主持陕甘宁革命老区扶贫工作会议,对全国贫困地区脱贫问题确定了大政方略。他走访的是梁家河村民,牵挂的是全国人民特别是贫困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温饱问题、富裕问题。

热爱人民成为他一生追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庄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他的心目中,人民重于一切,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最为伟大。20xx年9月22日傍晚,习近平在美国西雅图出席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时致辞,再次向世界讲述梁家河故事,以个人成长诠释大国发展,以梁家河的小故事阐述中国梦的大理想。他说:“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他有无比坚定的党性信仰,在梁家河实现了从普通知识青年到共产党员的身份转换。习近平同志先后写过十份《入党申请书》,由于家庭的原因,都未获批准。在梁家河,习近平表现突出,为村里的乡亲们“出了不少点子”,办了不少好事,与乡亲们早已打成一片。然而,当习近平向组织递上《入党申请书》的时候,组织以他“成分不好”、父亲还在接受批斗为由,把他的申请书退了回来。后来,习近平再次递上《入党申请书》,这次,他的入党问题被提到了县委常委会上。1974年1月,组织终于批准他入了党。

他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为百姓谋利益。习近平的入党介绍人曾经对媒体介绍说,介绍习近平入党,“完全是因为习近平本人表现好,踏踏实实干,有想法,能团结群众、团结队干部”。习近平同志曾经在自述中也讲到:“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领老百姓奔好日子。”他始终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十三】

5月4日,我买了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策划编撰的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通过阅读使我有以下深刻感悟。

纪实文学《梁家河》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深刻体悟,对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为当代青年坚定理想、立志成才都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记录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及40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书中难忘梁家河这一篇目中讲到,2004年8月xx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接收延安广播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回忆起在延安的插队岁月,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以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第二部分以“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为题,讲述了他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让人深刻认识到青年习近平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磨砺中脱胎换骨,在窑洞里读书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书中提到高产的淤地坝、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磨坊和裁缝铺、知青居住的窑洞……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照片、一个个故事,无不诉说着习近平七年知青生活的艰辛,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让贫穷落后面貌一去不复返,习近平在山沟沟里和村民情同手足、同甘共苦,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战天斗地,一干就是七年。

20xx年,习近平在英国伦敦时,回忆起梁家河:“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这股一往无前的执着和永不松懈的劲头,源于总书记无比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坚定真挚的人民情怀。

第三部分以“一声声喊我小名”为题,讲述了当年与习近平交往中的小伙伴们获得了哪些人生大学问,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四十多年过去了,铁锁、黑子、王栓、随娃……

第四部分以“我们走在阳光路上”为题,讲述了梁家河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为我们展现了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梁家河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住上了大房子,用上了互联网,种植高端水果,发展起观光农业,成立了公司经营文化旅游产业,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同时,村上实施生态环境治理,营造美丽宜居环境,引导村民树家风、正民风,打造文明村庄,还办起了民间艺术馆,成为名副其实的“最美乡村”。

据了解,去年xx月,在“20xx寻找中国最美乡村推介活动”中,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标准,经过专家学者和媒体公众评选,梁家河获评全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

梁家河,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一个把心留住的地方,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今后我要以实际行动向习总书记学习,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

【十四】

5月2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策划编撰的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面向全国公开发行,为了第一时间阅读该书,当天下午,笔者立即去书店买了一本,中午“加班”一口气看完。

纪实文学《梁家河》全书xx余万字,40幅图片,共分为四个部分。该书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情节生动,具有浓厚的陕北乡土气息,有很强的可读性、思想性、教育性。该书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深刻体悟,对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为当代青年坚定理想、立志成才都有着重要意义。书中蕴含的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并且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始终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记录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及40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书中难忘梁家河这一篇目中讲到,2004年8月xx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接收延安广播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回忆起在延安的插队岁月,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以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当在回答“有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延安人”的提问时,习近平脱口而出:“我确实把自己当做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启程点……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的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

第二部分以“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为题,讲述了他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让人深刻认识到青年习近平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磨砺中脱胎换骨,在窑洞里读书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正如梁家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石春阳所说,“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当年的北京知青习近平,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成为他后来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

书中提到高产的淤地坝、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磨坊和裁缝铺、知青居住的窑洞……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照片、一个个故事,无不诉说着习近平七年知青生活的艰辛,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让贫穷落后面貌一去不复返,习近平在山沟沟里和村民情同手足、同甘共苦,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战天斗地,一干就是七年。

20xx年,习近平在英国伦敦时,回忆起梁家河:“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这股一往无前的执着和永不松懈的劲头,源于总书记无比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坚定真挚的人民情怀。正是这种真情大爱,获得了群众的情感认同,让群众发自内心地崇敬爱戴,发自内心地坚定追随。

第三部分以“一声声喊我小名”为题,讲述了当年与习近平交往中的小伙伴们获得了哪些人生大学问,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四十多年过去了,铁锁、黑子、王栓、随娃……

现如今,习近平的这些“小伙伴”已是儿孙绕膝,但耳旁依然萦绕着习近平插队时在土窑洞里、热炕头上说的话:“做行动上的巨人”“一碗水端平”“人来到世上,就是要为人类办好事”“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该书中“随娃”是石春阳的小名,习近平当时任大队支部书记,有意推荐石春阳当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习近平为了培养“随娃”,在一次给村民分配救济粮时恪守“一碗水端平”的处事原则,至今让“随娃”受益匪浅。

第四部分以“我们走在阳光路上”为题,讲述了梁家河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为我们展现了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梁家河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住上了大房子,用上了互联网,种植高端水果,发展起观光农业,成立了公司经营文化旅游产业,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同时,村上实施生态环境治理,营造美丽宜居环境,引导村民树家风、正民风,打造文明村庄,还办起了民间艺术馆,成为名副其实的“最美乡村”。

据了解,去年xx月,在“20xx寻找中国最美乡村推介活动”中,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标准,经过专家学者和媒体公众评选,梁家河获评全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

梁家河,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一个把心留住的地方,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

【十五】

一、志存高远修身修心

总书记从当年一位十五岁的北京知青到如今的党的总书记,他的信念从未改变。他说:“xx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我如今面临着同总书记当年一样的困惑,迷茫,彷徨,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我要向总书记学习,在成长的过程中为自己树立一个坚定的人生信念,用信念为我们的情绪和欲望指引方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除了享受之外,还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总书记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从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xx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

我们还没有平天下的能力,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总书记看书的涉猎面就很宽,就连美术书他都会认真鉴赏。所以,我们也要努力认真的去学跨专业的知识。虽然很难,但是我们要有攻坚克难的精神,总书记都敢去弥补大自然的不足,我们还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二、参赞天地之化育

弥补天地造物的不足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而在梁家河,总书记敢于挑战从未有过的事,即使有人对总书记说:“好后生哩,别逞能,四川暖,延川冷,沼气在咱这儿办不成!沼气过不了秦岭”,有的表示怀疑:“挖那么个坑,填上粪,就能着火?不可能!”有的人断言:“要是沼气能点灯煮饭,除非母鸡叫鸣,公鸡下蛋。”正是在各种不赞同的声音下,总书记建起了第一个沼气池,在山沟里打河坝,做坝田,正是敢于攻坚克难,才能弥补天地造物的不足。

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我们就不去做,任何一件没有做过的事都存在着不同大小的困难,经验是在实干中积累出来的,不干永远不知道怎么干,在平日的工作中,如何干好工作,如何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在干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优化的。所以,我们需要考虑清楚面临的问题都可能有什么,如何去解决。

三、最难的“修行”是平等心

总书记还叫小伙伴们的小名,石春阳发言,刚念了开头:“尊敬的习近平副主席——”习近平马上打断他的话,说:“碎娃,你咋也这么称呼我呢!”王宪平说:“那时候咱们年纪都小,不过,我当年要知道你现在能当这么大的官,就不敢和你摔跤了!”总书记哈哈大笑,说:“你看你这是啥话嘛!”总书记并没有因为发小还是村民就高高在上,在总书记的心理,曾经梁家河的村民和他的关系从来没有改变过。

在我们组工这个大家庭里,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有人胖,有人瘦,有人学习成绩好,有人学习成绩差,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善待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总书记讲的“一碗水端平”。

【十六】

习总书记曾在他接受专访时,讲述过他在陕西省延安市的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庄里插队生活,那里,也是他走上从政道路的起点。七年的上山下乡,磨炼了他的坚韧意志,培养了他的自信心,也让他感悟到了什么是群众,什么才是实事求是。他看到那里的村民好几个月都吃不到肉,也看到了他们在艰难困苦时期水深火热的生活状态,解决村民的生活条件和带领他们发展起来是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习总书记二话不说,撸起袖子,敢于创新。他打开了梁家河的第一口沼气池,多年后也亲眼看到了梁家河修起了马路,乡亲们住上了砖瓦房老人们享有基本养老福利,孩子们可以接受良好教育,村民的生活蒸蒸日上。从刚进村时村民眼中的格格不入,到后来每次谈及习总书记都会竖起大拇指的过程,对于习总书记来说是一个蜕变,更是一场更加深入了解群众生活的过程。

打一个形象的比喻,组织建设就像是船,人民群众就像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真正的了解到人民群众的需求,设身处地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基层人民都会看在眼里,都会拥护组织做的每一次重大决策并合理的提出自己的意见。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大力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党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有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来自于最基层的人民群众。

习总书记的下乡经历也为我们新一代投入到基层建设的青年树立了榜样。不怕苦、不怕累,踏实肯干,从小事出发,逐渐融入到群众中去。因我们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来说就像是一股新鲜血液,所以要充分发挥我们自身的光和热,创新技术手段,拓宽致富道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共同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十七】

在党的十九即将召开的前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汇聚在这个黄土高原深处的小山村——梁家河村追寻初心。梁家河村第一书记杨宝剑告诉记者,十八大以来,到梁家河参观学习的人数持续井喷式增长,截至7月2日已达190万人次,近两年日均保持在2500人次左右。

梁家河的热度升温,反映基层干部追寻艰苦风斗的精神。习总书记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在延安插队,和当地老百姓一同吃饭,一起干农活。梁家河留有习近平青年时期最宝贵艰苦风斗的精神。正如梁老支书所说:“我们就是播种机和宣传队,一定要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革命精神传播。”

梁家河的热度升温,反映基层干部追寻信念坚定,立大志。总书记好多品质就是在当年延安插队时期练就的,尤其是在梁家河。他不但白天劳动,晚上在煤油灯下看书学习,始终关注中国的命运。直到今天,成为中国人民事业指挥者。正是这些理想和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吸引着干部群众来梁家河参观。

梁家河的热度升温,反映基层干部追寻习近平的人格魅力。习总书记的一身作则的品质,一直延续到现在,并成为时下干部学习的榜样。“打铁还需自身硬”几近成了名言。平易近人精神品质依然感染着我们。20xx年7月,习近平来到武汉考察,一下飞机就冒雨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雨下得很大,积水没过了脚面。他卷起裤腿,打着雨伞,向工作人员了解物流等情况。谈了xx多分钟,雨水打湿了他的衬衫。

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始终把责任举过头顶、把百姓装在心中,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只有梁家河励志锤炼,才有了今天习近平人格魅力。也是基层干部前往学习真正原因。但愿更多基层干部 追寻梁家河,传承梁家河的精神。成为今天最有担当的干部。

【十八】

近期,央视推出了系列微视频《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包括:第一集《梁家河篇》,第二集《正定篇》,第三集《宁德篇》。通过认真观看,作为一名正在岗的公务员,心里有颇多感触,尤其是第一篇《梁家河篇》。

在梁家河,习近平“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总书记的平民情怀令我们敬佩,不论刮风下雨,他都同村民同样干活,不嫌脏不嫌累,吃苦耐劳。能吃苦,正是我们现在的青年所普遍缺失的。大部分人都习惯于做温室里的花朵,而不愿意去经历大风大浪。不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干活,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做彻底,也不可能真正了解村民的疾苦。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应该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只有真正了解了农民最迫切的需求,才能精准帮扶。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我们想为农民做实事,比在通信闭塞的习总书记插队年代要容易得多。所以,从这件事上,我们应该学习习总书记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梁家河,习总书记自费到绵阳学习,回去后,办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而现在,我们有很多的外出学习机会,却不知道珍惜。大多数人都是浑浑噩噩去学几天,回来后还是按部就班工作,不懂得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学完只是意味着简历上又多了一次培训经历,而不能真正为村民因地制宜的办实事。这是我们需要反省和改进的地方,更可贵的是习总书记这种时时事事牵挂村民的精神。而且,现在很多农村都有了网络,有专门的网站,更应该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从这件事上,我们应该学习习总书记善于学习并能落到实处的工作方法。

在梁家河,习总书记把给他奖励的三轮车换成了村民最需要的手扶拖拉机、磨面机、粉碎机。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当年,习总书记能有这样的大局意识、有这样的奉献精神真是令人肃然起敬。在这件事中,我们应该学习总书记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在离开梁家河时,乡亲们都到院子里送他。而现在,有些村民甚至还不认识我们。这正表现了习总书记平时平易近人的好人缘,直到离开后,他还跟老乡们保持了联系。总书记的这种平民情怀值得我们学习。去年末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县领导对镇干部提出的六个“一”活动,正弘扬了习总书记这种平民情怀。

总书记说,梁家河的插队生活,让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通过观看初心系列视频,让我学到了总书记身上的可贵品质,更坚定了一心一意服务群众的信念。就像习总书记说得,中共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全党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十九】

今年,纪实文学《梁家河》已出版发行,通读全书,浓郁的陕北气息扑面而来。

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记录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场景。20xx年2月xx日,农历乙未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陕西考察调研,向革命老区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祝贺新春。第一站,总书记到的是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他说,今天能够回来看一看,心情很激动,看到大家感到很亲切。1969年1月,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第二部分以“窑洞里长满了故事”,讲述了他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让人深刻认识到青年习近平是如何在窑洞里读书求知,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梁家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石春阳对“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说出了整个梁家河人民群众的看法。

第三部分以“一声声喊我小名”,讲述了当年与习近平交往中的小伙伴们获得了哪些人生大学问,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四十多年过去了,铁锁、黑子、王栓、随娃……这些“小伙伴”已是儿孙绕膝,但耳旁依然萦绕着习近平插队时在土窑洞里、热炕头上说的话:“做行动上的巨人”“一碗水端平”“人来到世上,就是要为人类办好事”“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

第四部分 “我们走在阳光路上”,讲述了梁家河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为我们展现了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通过再次学习,进一步领会了当年的北京知青习近平,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总书记当年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并且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始终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读《梁家河》读后感合集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362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