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关于变迁的散文:军营围墙变迁记

时间:2019-05-15 05:11:02 网站:公文素材库

时代的变迁让我们周围的环境也变迁,物非人也非,在你记忆深处,有什么是改变比较大的。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关于变迁的散文:军营围墙变迁记。

十一期间,行走在原68师师部即:今78集团军第68合成旅军营周边,突见座落在齐齐哈尔二马路路北,军校街东,建设路西,蔘鸽药业齐齐哈尔中药厂、当年47野战医院南侧地域军营东、南、西面的围墙,除与其相连不同年代建立的军营区大门仍岿然不动,已经一段段被拆除运走。留下的是准备动工再建新材形围墙一段段平整的地面。        

我在这座军营生活工作了二十余年,退出现役以后虽然转业去地方工作,但仍留居其附近至今,目睹这座军营围墙的变迁,已近半个世纪的时光,对其往昔今日留下了清晰的印记。        

初见军营这道围墙的风彩,是上个世纪的1969年年底,我从204团团直属82无后座力炮兵连,奉调来师司令部军务装备科工作,走进这道围墙围度着的军营时。

1969年底,归建23军一年以后的73师及其所属部队,因战时担负的作战任务不同与同属于23军的69师换防,来到了鹤城齐齐哈尔地域驻防。师部及师直属、师后勤分队除师直防化连、师军械弹药库独驻民航路,师教导队、师工兵爆破器材库、师后司机训练独居建华乡王屯地域,师司政后三大机关及师直属、师后勤分队,与二一七团团机关及团直、团后勤分队、团军需物资军械弹药库和一营同进驻二马路北、军校街以东、建设路以西地域的军营里。

那时,这道围墙除毗邻建设路大部地段、二马路一小部地段为红砖材质砌筑的围墙,其它大部地段的围墙都是用铁丝网构筑的一人多高的直立式铁丝网围墙,在这道简洁明快、通透围度下的军营凸显着与民居的本质区别。

此时,这道主要由直立桩式铁丝网耸立的围墙,在当年准备打仗的形势下,目送了老战友3057部队即69师与3065部队即73师换防去哈尔滨驻防,迎来新战友73师新来驻扎此军营。        

它目见了73师在这里由乙种步兵师扩编为甲种步兵师,部队改代号由3065部队改为1379部队,番号由陆军第73师改为陆军兵第68师,其所属三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团的代号也随之由3066、3067、3068、3069变换为1389、1394、1401、1385部队,番号则由217、218、219、349团变换为202、203、204团和68师炮兵团,部队员额达一万一千八百余人,全师的一些武器装备也进行了更新换代,进一步增强了部队战斗力。     

1969年3月珍宝岛反击战后,前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伺机发动突然袭击,大举入侵中国。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认真贯彻落实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提高警惕,保卫祖国;严格训练,准备打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最高指示,掀起了整军备战、苦练精兵,随时准备歼灭一切入侵之敌的热潮,在战争风云风起云涌的形势下,这道围墙向世间宣示了军营里的将士们苦练精兵,积极做好抗击侵略各项准备工作的实际行动和必胜的信念。把军营操场上干部战士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而刻苦训练的场景,阵阵操枪操炮声、口号声、喊杀声,又通过铁丝网的空隙传遍军营周边大街小巷,行走在军营铁丝网外的人民群众,从透明的铁丝网目观军营内操场上的练兵热潮,耳闻震天的喊杀声,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进一步坚定了战胜一切来犯之敌的信心。 

然而,与今天围度的建筑风格统一制式的军营相比较,让这道围墙感到羞涩的是,那时围度起来的军营犹如一个乡村大杂院。        

当师部与202团大部同驻扎在一个地域又紧密相连在一起的两座军营时,人们把这两座相互连接的军营形象地称为“东、西两半球”,西半球驻扎着师部,东半球驻扎着202团大部。        

那时西半球军营的围墙主要由直立桩铁丝网筑立,与铁丝网围墙相连的军营正门、西门,由各耸立着样式相同,体积同高的两座用水泥浇筑制式哨岗楼组成,显现军营进出的大门。        

在这道直列桩铁丝网围墙的历史记忆里,它围度的这座西半球军营始建于伪满洲国时期,由侵略中华神州的日本关东军驻扎,抗日战争胜利后它回到中华民族的怀抱,那时当地人称其为东大营。        

回到人民怀抱中的军营即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座学府。1946年6月1日始,东北军政大学、东北军政大学西满分校、东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步兵学校、第7步兵学校、齐齐哈尔步兵学校,在此办学至1959年齐齐哈尔步兵学校迁移去锦州改为锦州步兵学校以后,这座军营交由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凯旋的23军第69师即3057部队驻扎。        

让这道围墙从内心感到惭愧是,当年,军营里的营房与办公设施,多是承接伪满洲国时期的老军营物件,除师机关办公楼是新中国成立后所建,其余多是有着一定历史的老旧营房与设施。在师部招待所后面,还有一栋住着不同基层单位随军家属房,随军家属与部队混处在一地,显得非常的不和谐。在这栋家属房的西侧是师后维修队的院落,里面堆积着待修的营具,用于维修的材料,每日人员进出不断,让人感到在威严的军营里还有一处乱哄哄的地儿。在维修队西侧、师医院东南还夹杂有一栋部队职工等居住的家属房。在招待所后面与此栋家属房居住的人家还养了鸡鸭鹅狗,每日,起床号还未鸣响鸡便已开始了报晓,鸭鹅狗也随声起哄吵闹,让刚刚来到这个军营的人,还以为走错了地方,不是来到了军营而是来到了农庄似的。

东半球军营营龄较短,但它却是地地道道的一座解放军学府,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医学校在此创建,后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医学校,又集体转业,移交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领导,改为“齐齐哈尔医学院”,老百姓习惯称之为“246医学院”。不久该校重归军队,校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齐齐哈尔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1969年9月,学校迁至湖南省长沙市。同年年底73师换防来齐后,交由217团后改番号为202团、团机关直属分队和一营驻扎。        

这里的营房设施建筑年代不一,有军医学院成立后多建,还有师部划拨给该团的日伪时期留下的在用弹药库一座,兵舍一栋及称之为“大庙区”的民居点一处,大庙区建筑均为清砖墨瓦的老式房屋,居住此处的人员也比较繁杂,与西半球相比也如同一个大杂院一样。        

部队刚移防至东西两半球军营时,两座军营还贯通着,师部去团、团到师部不用出军营。在两座军营中间还有一面积很大,地面平坦的大操场,当时在其西侧中央还立有一座阅兵台,后来这座阅兵台因相当长时间里部队不在军营执行训练任务,少有阅兵,在自然折損又缺乏修善的情况下,最后坍塌默默无闻地退出了军营的历史舞台。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叶,68师对这道围度军营的直列桩铁丝网围墙,进行了有史以来的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除师部与202团之间训练场的一段仍然保持原貌外,师部驻扎的军营围墙均改用红砖砌筑的砖围墙,还新建了师部军营正、西大门与砖围墙衔接在一起,凸显这道围墙的新姿。这道围墙砌筑起来后,将师部与202团彻底隔断,再去团里或来师部都要从各自的军营大门进出,真乃师、团经纬分明。        

它如同直列桩铁丝网围墙一样,在继续记录着部队建设前行中的所事。首先记录的是1975年,由于中苏关系缓解,军队要消除臃肿,全军进行了第五次大的精减员额编制,68师在执行北方甲种陆军师编制六年后,又缩编为北方乙种陆军师。又记录了1979年2月,在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前,68师再次扩编为北方甲种陆军师,师的番号未变但是部队代号却由1379部队改为81145部队,其所属各团的代号分别由1389、1394、1401、1385部队改为81147、81149、81151、81153部队,扩编后部队齐装满员,于1979年2月17日零时前,分梯次离开了军营驻地乘专列开赴黑龙江黑河地域,在春归寒料峭的寒冷环境下,潜伏黑河雪,执行南打北防任务,随时准备抗击前苏军配合越南对我国发动的突然袭击。一个月后,在南疆战场上我军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形势下,黑河地域的防御没打一枪一炮,即宣告结束,凯旋回军营驻地。        

此次大的战备行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道围墙看到的是68师所属部队少在军营训练,多离开营区执行国防施工任务,每年春寒料峭时离开军营,秋尽冬来之前归巢,分赴黑龙江北安,牡丹江穆棱、密山下城子,内蒙古赤峰翁牛特旗木头沟等地域,执行建设预设防御阵地,在深山老林中打坑道国防施工任务,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彻底结束了国防施工任务。        

这道红砖围墙还记录了68师,在1985年大裁军中,23军转变体制为集团军,68师也由陆军第68师转变为步兵第68师,并在不长的一段年份里担任了教导师,专门担负集团军内部队每年所补充新兵的训练任务,在二十世纪末的裁军中,68师幸运保留番号未改,但全师缩编为一个旅的建制,改称为第68步兵旅,代号由81145部队改为65447部队,转隶于第16集团军管辖指挥。进入21世纪以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次裁军过程中,68步兵旅先后改为68摩步旅、68合成机械化步兵旅,纳入第78集团军代号为31669部队的编制序列管辖指挥,军部同原23集团军一样驻扎哈尔滨,68旅在编制体上、组织指挥上、训练作战保障上真正走上了精兵合成,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的强军之路,今非夕比,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遇有战事必打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遇部队检验性演习实兵实装拉出,金戈铁甲的隆隆声让路人感到震撼。   

这道围墙还清晰地记录了它所围度的军营营房及设施发生的改变,以及又迎来的新战友。上个世纪80年代里,在师部营区汽车连营房后面,迎来了沈阳军区政治部文化工作站齐齐哈尔分站建站办公;在202团高机连东侧,迎接了沈阳军区通信兵第二总站在此建站,开始为部队展开通信保障工作。直得一书的是在强军的进程中,军区齐齐哈重尔文化工作站已被裁掉,其营房今成师汽车连居舍。在师改旅后的军营改造过程中,二总站迁移至师部军营西北角新建营房。原师部和202团两座军营的营房在一起进行了新的改造 ,再次通连在一起成为一体,日伪时期建筑一扫除去,一栋栋展示新时代风彩的营房耸立在军营,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68师办公大楼,也已在军营的地平线上消失,接续其的是一栋崭新有气势68旅机关大楼展现在市景中。        

这道围墙还满满地记录了68师移防这座军营以来,在部队建设上和完成各项任务中取得的成绩。上个世纪70年代,全师部队“三打三防”训练成绩突出,23军来师召开“三打三防”训练工作现场会;80年代部队军工自建营房事迹显著,总后勤部来师召开了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工自建军营现场会。部队“两管、五改”工作在军区名列前茅,军区来师召开了“两管、五管”工作现场会。师在三总部开展的争创“装备管理先进师”,“贯彻落实共同条令”即正规化管理先进师的工作中,均一年达标跨入先进行列,受到了三总部的通令表彰。在师每年组织接兵工作中,实行接兵干部承包负责制,制定的《接兵干部守则》,不仅促进了接兵任务的圆满完成,《接兵守则》还被总参军务装备部推广。在解放军第二次实行军衔制工作过程中,士兵人数众多是授衔工作的大头,针对部队当时高度分散在军营外执行不同任务,68师从认真做好“十个摸清”工作入手,过细做好士兵授衔工作,保证了士兵授衔未错、未漏一个人,受到了军区肯定,《认真搞好十个摸清,过细做好士兵授衔工作》的经验还被总部转发全军。90年代里,全师在“小、远、散”单位的管理教育工作上又有创新,取得了新的成果,23集团军又来师召开了“小、远、散”单位管理工作现场会,推广了68师的工作经验。当年,68师回归23军以后,虽同在一个屋檐下,但在部队传统理念上,总认为68师的军事训练工作很难超越他师,可是在部队军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上,68师总是有创优争先,受到军、军区甚至是统帅部的肯定。在部队农副业生产上68师也有建树,原师农场曾经独占鳌头,受到中央军委记功奖励。进入21纪以来,在强军征程上奋力前行,68机械化步兵旅继承发扬光大68师的光荣传统,伏下身子练精兵,一心一意谋打赢,部队战斗力积聚了新的能量,在朱日和大漠演兵场上进行红蓝实兵对抗演习中,一举战胜蓝军,取得在红蓝军对抗军演中,红军参演部队少有的好成绩,在今年派出部队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走出国门去俄罗斯参加国际军演中,又取得了誉满外域的成绩。在抵御自然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68师有令即行猛打猛冲,成绩显赫。87年扑灭大兴安岭特大山火,荣立集体三等功,98年抗击特大洪水中成绩卓著受到表彰。

68师不仅是一个完成各项任务突出的部队,又是一个英雄辈出的集体,除了历史上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涌现出冷鹏飞、华玉杰、王庆荣三位战斗英雄,80年代先后涌现出舍身救战友的班长金光武、全军二级英模及和忠、学雷锋标兵丁红军、扑火英雄大胡子师长吴长富……,战斗英雄冷鹏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还被授予了八一勋章。        

让这道围墙自己感到骄傲的是,在尽职尽责维护军营安全的过程中,还亲见各级首长来部队视察指导部队工作。除了经常见到的军、军区首长外,原三总部首长有总参谋长迟浩田、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总后勤部部长赵南起,尤其是原军委主席江泽民担任军委主席不久即来68师视察,还为原202团今68合成步兵旅红一连题写了“红军传统代代相传,军事训练年年过硬”的题词,激励部队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奋力前行。        

让这道围住军营的围墙自己感到欣慰的是,在筑立自己的型材英姿不断地变迁过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在改革开放大潮奔涌向前的洪流中,自己不仅见到了部队任务服从服务于大局,在一段时间里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出军营参加嫩漠公路建设,到部队驻地附近厂矿和大庆油田等地执行劳务换工任务,换取劳务报酬以补偿军费保障不足的问题,自己的职责也发生了新的转变,除了继续担负围度军营安全的职责,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一次被彻底进行了改造,那仅留下的一段直列桩铁丝网围墙最后彻底退出军营围墙的历史舞台,师部和202团以围墙为依托,把其统一改造成用于商品经营的门市房,出租给商品经营或商品生产销售者,它即是围度军营安全的卫士,又是部队财源广进的生财宝地。这道围墙又成了当地搞活经济,促进商品流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道在改革开放后变迁为围墙兼商铺的围墙,又已度过30余年的风风雨雨,在围度军营安全,为部队创造经济效益再立新功,为部队建设训练管理提供一定的保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在新时代强军洪流中,它与已经走进历史舞台的直列桩铁丝网围墙一样,完成了历史史命走入历史舞台,收录到68师、68合成旅军营发展史册中,深深印记在在它围度的军营里走进走出,成长起来的一代代军人的脑海里。        

这道因变迁而消失的围墙,热期望和祝福在其身后拔地而起的新围墙,展现新时代68旅的雄风,记录这支英雄部队新的未来。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变迁的散文:军营围墙变迁记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0027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