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相信大家多想要幸福,但是每个人的幸福其实都是不一样的,只是关键是看大家如何去发现,幸福对我们来说,并不遥远,大家一起随小编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迷茫、浮躁、空虚是多数现代人的标签,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能确定自己幸不幸福。好像记不清从何时开始,理想和幸福都变成了遥不可及的远方。到底是我们想要的太多,还是囿于名利和物质对普通的快乐视而不见?心无挂碍,临窗听雨打芭蕉就不如存折上数不过来的0幸福吗?
上世纪30年代,林语堂的一篇小品文《言志篇》就列举了几点,阐述了他的个人理想,并说若能达成60%-70%就是幸福的人了。也许,读完后你就会觉得幸福不难,也不远。
他说想要一间书房,属于他自己的,在这里能让他安心的工作。不用过于整洁,更不想看到有人拿着抹布到处乱擦。自己的房间千万不能像和尚的斋堂一样,七分庄严带着三分随便住起来才算舒服。沙发上最好有个不大的书架,横陈着各种书籍,可以随时翻阅。只要自己喜欢,哪怕重读过几次的、哪怕天下人都说这是无聊的书也没关系。个人觉得这一点应该不算太难,书房不一定要多大,只要家中能空出一间来。如果没有,那在窗边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沙发和角落,冬天一杯热咖啡,夏天一壶凉茶,读书之余,抬眼望望窗外的陌生人,这种平静也很舒心。
要有几套不是名士派但是也不甚时髦的长褂,两双称脚的旧鞋。居家时能有随便闲散的自由。夏天时他希望,自己和佣人都能穿着一件露肩膀的背心,随意自然点。冬天要一个暖炉,夏天有个淋浴房。家有家的样子,人在家中也该有家居的样子。舒适的家居服,可以取暖和消暑的工具,很简单很幸福
要一个可以依然故我不必拘牵的家庭。工作中,时不时能听到妻子的欢声笑语。有一个不失赤子之心的孩子,能我我一样喜欢淋雨浇水,可以在雨中追跑打闹。很多人恋爱结婚后,就忍不住想改变对方,纪伯伦的《先知》中早就说过好的婚姻应该是:夫妻间要合一,合一之中要有间隙;彼此相爱,但不要做成爱的系链;彼此斟满了杯,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饮;彼此递赠面包,但是不要在同一块上取食;快乐地在一起舞唱,却仍让彼此静独。现代人的文化是多元的,有家庭、妻子、丈夫、孩子不是唯一幸福圆满的标准了。只要你独立思考后,不婚或者有其他的小众选择也不能说是不正常或者不幸福的。
有几个知心朋友。友人能放松地向自己坦露苦衷,谈起话来,无拘无束。朋友有自己的喜好和主张,但是同时能尊重我的癖好和主张,哪怕彼此观点相反。这点不是很多人目前十分渴望的吗?朋友间不相互绑架,可以放心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却不必担心和对方观点不同而生气。不随波逐流,又允许别人和自己不同,尊重自己更尊重他人。
要一个好厨子,能做清汤和青菜;要一个佩服自己的老仆人,但是却又不太了解我做的是什么文章。这点很多普通人都做不到,专用的厨师和伺候自己起居的仆人,我最近听说有这个待遇的还是《延禧攻略》的乾隆和魏璎珞,宫中御用小厨房。但是你可以学着自己烘焙或者烧菜,发不发到朋友圈是次要,主要是自己动手带来健康美味的晚餐,会使这一天更加充实。仆人没有,但是做人嘛,除了开心,更应该知道面对不同的人,自己的位置应该摆到哪里,林语堂可没说我要一个佩服自己但是对自己了如指掌的仆人。
要有好的藏书,几本明人小品、李香君的画像。案头一盒雪茄,了解我个性的夫人,能让我自由的做我的工作,但是酒和我无缘。这点也容易,把画像、雪茄换成你喜欢的茶叶、红酒、紫砂壶、出去旅行的票根都行。
院中几棵竹树和梅花,夏天多雨冬天爽亮的天气时,能看到蓝天。没有院子和别墅,窗台总有的,几盆兰花、随便水培的绿萝、疯长的吊兰,都是可爱的物外之趣。
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人生苦短,如果不能做自己,一味的随波逐流或者好高骛远,岂不是太可惜了?活在别人的眼光在中,不如抓紧时间让自己喜欢自己。
读完后,是否感觉幸福并不遥远?林语堂所说的这些,也过去近90年了,可是这些文字和理想并不过时,他想要的,也是很多人心中向往的生活。只是有时我们太忙了,来不及静下来歇一歇,看看周围的花开花落,银杏泛黄而已。追求心灵的丰盈,某种程度是要依靠物质条件,但是不能为其所困,被困住便不容易获得幸福感了,希望大家都找得到合适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幸福对我们来说,并不遥远》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0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