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社交恐惧着对社会上很多的事情都有很高的警惕,当他们踏出家门的时候,导购才是社恐患者闻风丧胆的角色,接下来就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看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吧。
对许多当代御宅青年来说,出门逛街最令人恐惧的不是系不上扣子的S码衬衫也不是买不起的包包,导购才是社恐患者对商场闻风丧胆的灭霸型角色。
导购的脸色就像一台经济地位探测器,眼神比X光还要毒辣。
一踏进店门,导购立刻开始扫描评估你的包包鞋子,根本不用看价签儿,看导购的脸色就能判断这家店你买不买得起。
我同事小李从水果牛奶到衣服鞋子都要网购,她说不合适大不了再退换,总好过从试衣间里出来说“不了我再看看”之后导购瞬间拉长的脸。
如果说普通导购是顾客的新手村,屈臣氏导购则是BOSS级别的打手,很少有人和屈臣氏导购过招之后还能安然无恙。
几乎所有我认识的朋友都在导购的淫威下买过一些根本用不着的护肤品,两年前导购忽悠我买的那瓶橄榄油身体乳现在还放在柜子里等待过期。
深度社恐患者们每天出门都要做一番心理斗争,导购只是日常社交焦虑的百分之一。
“刚要出门,听到邻居开门或说话的声音会马上退回去,默默等声音消失了再出去。”
“在写字楼门口,发现旁边部门眼熟的同事在等电梯,为了避免尴尬的搭讪立马改成爬楼梯,哪怕我们公司在九楼。”
“戴着耳机并不是想听歌,而是不希望有人过来跟我打招呼。”
我身边的小李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她不仅从不去商场,还为了躲避TONY老师“美女上次在哪剪的?做个营养吗美女?美女办张卡吧?”的美女三连问学会了在家剪头发。
她放弃了公司门口最爱的那家烤冷面,因为卖烤冷面的阿姨看她眼熟之后总和她聊天。
小李甚至认为“女子装瞎28年只为避免跟人打招呼“的新闻并不是空穴来风,如果不是有点在意别人的目光她真的想买个“人际距离保持器”套在腰上。
芬兰是小李最为神往的国度,她说屈臣氏是社恐者的炼狱,芬兰是社恐者的天堂。所有的社恐患者都是精神芬兰人,一米五是芬兰陌生人之间的舒适距离,等公交排队,人与人的平均距离是一米九。
“一个内向的芬兰人和你说话的时候看着自己的鞋子,一个外向的芬兰人和你说话的时候看着你的鞋子。”
芬兰人不是不需要朋友,小李们也一样。并不是恶意或者冷漠,只是社交这件事给我们太大压力了。
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说许多句话,大部分交流只是“我需要通过语言传递信息或善意”,只有一小部分出于表达欲和真心。
这里面藏着太多的“不得不”,最后社交终于变成了一种负担,这也是为什么上班这件事比单纯完成任务要难得多。
对方说这话有什么目的?我要怎么表现才能显得得体?对方是不是误会了我说的话?我该怎么拒绝才不会惹怒对方?
越是心思细腻,在交流这件事上就耗费越多精力。
对社交的恐惧好像变成了恶性循环,能发微信绝不打电话,因为不知道怎么回好友评论干脆不发朋友圈,听到铃声第一反应是焦虑,看见来电显示“骚扰电话”反而松了一口气。
暂时性的社交也是种能力,能力不够,所以“泛泛之交”总让人无所适从。
人毕竟是社会动物,逃避能换来短暂的舒适,只要眼光放长远一点就是大把的麻烦。
相信社交能力可以培养,这和相信“我值得被爱”是同等重要的事。
社交是一门课,虽然可能不比总是让你不及格的数学更容易,但是糟糕的社交水平给你带来的焦虑也比必须给家长签字的数学试卷给你的多得多。
摆脱社恐,从果断对导购说“谢谢,不了”开始。勇敢一点,在座的各位导购不过是一头头大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导购才是社恐患者闻风丧胆的角色》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01224.html
- 上一篇:克服这五大困难,成为行动上的巨人
- 下一篇:认真,让爱每日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