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我们的生活里,有哪四种沟通模式呢?

时间:2019-05-15 05:46:42 网站:公文素材库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接受你的沟通模式,或者说我们对于不同的人沟通模式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应该有哪些沟通模式呢,接下来就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看这篇文章吧。

这篇读后感,是我再次重温了心理学进阶书籍《四大沟通模式》,整理出来的一篇总的心得体会。希望你与我,都能从中有所感悟。

第一章“我好,你不好”模式

游戏一,在职场的沟通中,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中不可或缺。出问题肯定是管理层和基层员工沟通不畅,彼此多一些真诚,具有团队精神的企业更让员工有归属感,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盈利。

游戏二,这对夫妻的问题可能是比较常见的。对于此类问题,我们要从丈夫的指责背后挖掘潜在的原因。性格,原生家庭,经历,判断丈夫为什么总是以这种方式来沟通,从深层原因出发寻找解决的办法。

游戏三,无论是经纪人还是丈夫,他们所做的都是一些比较表面的工作,他们自以为很努力是满足了对方的需求,但实际上是没有解决到实际的问题的。所以这种沟通是无效的,双方其实都是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才会积累一定的矛盾,可能随时会爆发。

游戏四,在这几个沟通游戏中,一方是有需求得不到满足,但没有直接的表达出来。另一方就曲解了对方的意思,所做的其实不是真正能够满足对方的一些事情。所以一方的讨好换来的只是另一方的,更多的抱怨和指责,这样恶性循环。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一方把自己需求真诚的表达出来,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也要理解对方所力所不能及的一些事情。另外一方也要理解对方,做不到的事情也要说明,人无完人,我们都需要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己和对方。

游戏五,父女这一个情景相当常见,因为我自己也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双方在沟通时,更多有自己的一些情绪在里面,其实深入去体会对方不难会发现背后的原因。所以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就要换一个方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示出来,语气可以温和一些。因为我们的表达,是让对方明白我们心里是在想什么的,而不是只是发泄情绪。

游戏六,这个场景可能会常出现于一些年纪稍大的过来人和一些新时代的年轻人身上。由于年龄的代沟,彼此可能会对对方有一定的误解。而这种情形出现在公司里面的话,我觉得双方都要更加的去理解对方吧,可能有一些行为,跟自己的理念不是很契合。但可以尝试去理解,去接受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是这样子想的,多点包容。

游戏七,很多时候,我们都很理所当然的认为,我们的一些行为是对对方好的,其实我们并不知道对方的一个需求点在哪里。我们理所当然的,对对方做一些,以为是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可能往往是给他带来一定的困扰吧。这样的做法只不过是满足自己的一个虚荣心罢了。所以多倾听对方,不要把自己的观念理所当然的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游戏八,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细心一点,可以发现,别人对自己的表扬往往是带有一定的目的的。所以面对别人的表扬,不能太过的飘飘然。可以尝试觉察对方背后其实的一个目的吧。但是也要理解,这种行为其实是社会大众表常见的一种行为,不必失落。

游戏九,我觉得最重要是认清自己的一个位置是在哪里,然后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不要因为一些个人的情感而阻碍了自己,应该正确做出的一个选择。我觉得每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吧,你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自己的责任负责。

自我觉察:

“我好,你不好”的模式会偶尔出现在我身上,有时候我会特意去做一些自己并不是很情愿,却能满足他人意愿的事情,其实是强迫自己去扮演“拯救者”的角色。又因为自己的付出,心理预期遭遇挫折时,就会向“受害者”的角色转化,导致习惯性去责怪别人。在沟通上,这样的模式是不对等的。我需要自信一点,学会坦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去拒绝,把话说透。相信他人也可以接纳我的情绪,没必要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还要求自己一定要去满足别人的需求,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做给别人看。相信也许我的表现并不是对方所期望的,但对方不会因此而不喜欢我。

第二章“我不好,你好”模式

这一章分为两种类型的沟通游戏。总体读下来,我觉得玩这种沟通游戏的人,有一种“弱者思维”,给人感觉是“我弱我有理”。

第一种沟通游戏举了小孩子恶作剧和迟到的例子,他们都是以儿童的位置,渴望得到父母的回应。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一来是寻求关注,获得控制欲的满足。另一方面是试探他人的边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漠视了自身的价值,应有着成人的解决问题能力。

第二种沟通游戏举了不工作的丈夫和残疾的儿子的例子。他们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导致心理对现状愤愤不公,与亲人沟通时就会把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和焦虑进行发泄。在这沟通过程中,他们自身漠视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沟通对方漠视了心理的创伤。所以,一方面调节对双方的期望值,另一方面尝试接受自己不好的情绪。

自我觉察:

我自己有时也会有“我不好,你好”的沟通模式出现,大多时候是面对权威,自己没有办法控制现状而采取的情绪发泄方式。

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首先要自信,自己无论面对什么情况都是可以解决的,方法总是比困难多。然后对自己负责,不作伤害自己的事情,就已经是很好地照顾到身边人的情绪了。当发现自己还是忍不住出现这种沟通模式,就要及时停下来,调整状态。

第三章“我不好,你也不好”

?

沟通游戏一比较常见。我想起我的一个朋友经常向我吐槽她生活的不顺。我开始都会给一些解决方案她,但都被她驳回了,无论我说什么,她都不会改变固有的思维,所以我会觉得很无奈。通过阅读后,我才发现,她是一种我不好,你也不好的心态。她倾述目的并不是寻找解决方案,只是想要借此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因此,我在以后跟他沟通或者应对相类似的一种沟通游戏的时候,我不会因此沮丧。相信倾听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多提问,少给建议来关心理解帮助她。

沟通游戏三,我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屡次感情不顺,我会对自己的感情没有自信。渴望亲密关系,但也害怕亲密关系。所以会不自觉做出一些破坏亲密关系的行为,来逼迫对方的主动离开。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会从中感到快乐。所以我必须要改变,弄清楚自己形成这一种状态的原因,当自己无意识做出这样的行为时需要告诉对方,多点沟通,努力改变,不再循环这种不健康的亲密关系。

在沟通游戏四中,我觉得充当法官的人漠视了他人是成人,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先入为主进行批判。因此应看看对方的诉求是什么,而不是通篇道理,充当法官的角色。

沟通游戏六也是非常常见的。阅读以后,能够理解到他人的责怪或者脾气宣泄,真正的原因可能并不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他本身的一些原因,自己只是恰好成为了他们情绪的一个爆发点。那我觉得平时不必太过在意他人的责备,尝试去理解他人。若是自己的话,当自己忍不住怪责别人时,先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在玩这个沟通游戏?从而去调整情绪,停止责备。

第四章“我好,你也好”

?

这一章的内容非常轻松,我认为这种沟通游戏的关键点就在于:对自己要保有充分的自信以及对他人也是非常的尊重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一个沟通模式。

自我觉察:

我一个朋友最近几乎每天都有来找我倾诉,就是诉说她在生活上遇到的不太愉快的事情。我觉得他是以一个儿童的状态来跟我诉说的,那我再跟他沟通的时候,我可能更多地指出他的一些问题和提出一些建议,把自己放在一个父母的状态来跟他沟通。以后可以调整一下吧,就把我们放在一个比较平等的位置,以成人的状态进行沟通。否则的话,可能只会让他更加否定自己。那我也要就是理解对方,他所遇到的一些处境,真诚平等的去跟他进行一个沟通和倾听。

附录:

?

沟通游戏中的情景一和情景二的主人公都是处于一个受害者的角色,那我觉得她们那些心理状态是比较自卑的,是一个儿童的状态。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为了适应,会影响到自己跟他人的一个良好关系的建立吧。那我觉得可能跟他的一个童年或者一些比较重大事件影响有关,所以还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做一个系统的治疗,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吧。

第三个游戏,我也觉得非常的好。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情景吧,就是面对不同的处境时,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一个积极向上和有趣的生活方式来对待。避免去向他人传递一些负能量。

第五个游戏的几个场景,我感觉到会比较熟悉一点。我自己也把那个测评给详细做了一遍,我才惊奇的发现原来自己很多方面都跟父母比较相像,所以还是这还是蛮惊讶的,因为自己是不太认同父母的某些方面。没想到自己也会变成这个样子。在这个游戏当中,我觉得作为父母的话,要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吧,另外孩子也是要有自己的一个独立判断的意识,不要说事事都听父母的。

沟通游戏六,主体是老人的这个群体。结合文本和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跟老人家的一些相处来看的话,我觉得老人家最缺乏的就是一个子女的关注还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感。老人家他们忙碌大半辈子,到了退休可能会一下子会觉得生活空闲起来。然后孩子们都在忙碌,他们没有得到相应的一些关注。可能除了工作他们之前不会怎么样去娱乐,找不到一个生活的方式,担心失去了一个存在的价值,所以我觉得对于老人家,我们要给予适当的关注,还有就是鼓励他们去丰富自己的生活,让他们体现自己的一个价值吧。

最后,比较认同结语的一句话就是,当我们还没有自我觉察的时候就是游戏在玩我们。当我们有了自我觉察之后,就是我们在玩游戏。所以读完了这本书,我觉得我自己对沟通模式四大沟通模式有了一个更清晰的框架和深度了解吧。以前跟别人沟通的时候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玩游戏。那以后的沟通,我就会仔细觉察我现在是否是在玩一个游戏呢,如果是的话,就可以调整往“我好,你也好”这个方向去沟通。

同样的,我们无可避免别人会跟我们玩起沟通游戏,通过学习,我们以后可以更好地识别,避免陷入其中。跟我们玩游戏的人,亦或者我们自己玩游戏时,可能是出于不自信,也可能是出于被漠视,或者其他的种种原因,往往是以一个“儿童状态”或“父母状态”来对待对方,得不到相应的回应时,角色又会改变,最后不欢而散。正确的沟通方式当然是以“成人状态”来沟通,这也需要时常刻意训练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要慢慢开始改变沟通的方式。在四种沟通模式中,我希望自己能做到“我好,你也好”式沟通,向别人传递一种正能量。就向开篇所说的,“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因为沟通不单纯指的是说话,更是一种“潜台词”方式的表达。其余的三种沟通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之处,而这里面,存在着太多本不应存在的误解。我们可以不断地实践,把沟通的戏剧三角形和沟通中的自我心理状态运用起来,把“沟通游戏”的干货运用到实处,来提升交际水平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如果是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们可以探究书中每个典型例子的沟通过程在心理层面的真实情况,以及其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那么我们在接待来访者的时候,就可以观察他习惯的沟通模式,一起探究这种沟通模式是否造成他目前存在的困扰。然后如何去调整,去达到一个更好的生活状态。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我们的生活里,有哪四种沟通模式呢?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0292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