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时间:2019-05-15 06:04:59 网站:公文素材库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有来有往的,想要得到什么就要付出相对的努力,有努力才会有收获,收起自己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脚踏实地,才会收到最好的结果。接下来小编将给大家带来一篇文章,请大家欣赏。

 

拜读稻盛和夫先生的三本书:《心法》、《活法》和《干法》。正应了那句话,“圣人只说家常话”,作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先生,每一句话都说的极平实,却真正是见道语。

他碰到什么事,就考量就一点:“作为人,是否正确”,可以说以简驭繁,抓住了我们为人做事的根本。这也正是儒家知行合一的心法,学问、道理、问题都要放到“心上体会,事上磨练”。

曾经有人评价:“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和中国,就差了一个王阳明。”的确,稻盛和夫先生,包括很多日本的企业家,骨子里都深受阳明心学的影响。

王阳明先生见地极透彻,做事极简捷,真正是知行合一。曾经有学生问他心学的精髓,他就说了八个字:“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我想,阳明先生和稻盛先生的“心法”,很值得我们学习,这也是我们对治焦虑的一剂灵丹妙药。当下,很多人的焦虑来自于知识上的焦虑,觉得突然有太多自己未知的东西,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

这是很值得探讨的一点。柏拉图曾经有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同样,未经身体力行的学问和知识,也不值得学习。学以致用,这是真理。

实际上,于理论也好,对诗文也罢,乃至评鉴人物,很多人都未经深究,多是耳食之言,甚至以讹传讹。清代诗人赵翼的《论诗·其三》,就对这种现象提出了很尖锐的批评: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这种批评可以说点到了大多数人的病根上,包括我也是。回想几十年的人生,于学问、于事功,我们太多的土法炼钢,太多的师心自用!现在想来,很为自己过去的“空腹高心”感到惭愧。

学问之道,需要脚踏实地,真学实干,而不能停留在口耳之学上。荀子《劝学》讲得明白: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蜈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换成现在的大白话来说,就是我们往往想的太多,但是读的还是太少了!

过去几十年,我们在管理、营销、经营上,多是西方的理论,现在看来,东方的智慧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价值和光芒。

实际上,古代的经典,大多言简意赅,如《老子》、《论语》等,读一遍不过个把钟头,但大多数人却懒得下这番功夫。所以,于儒释道的学问,人们不解乃至误解,往往人云亦云地说这是“糟粕”、“迷信”、“消极”云云。殊不知儒释道的学问,最是富贵、最是科学、也最讲“精进”。

先说儒家。

至高的经典《易经》,明白提出人生在世的原则,在乾、坤二卦昭示的天地境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人一旦有了俯仰天地的境界,就能从高处、从远处、从外部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有一个全新的定位,就能够直道而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同白居易在他的诗中所说的:

“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再说道家。

道家崇尚无为,但无为是为了更“有为”;道家崇尚身退,但身退是以“功成”为前提。这就是老子所讲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所以道家人物,往往犹如神龙,于乱世之中拨乱反正,既能忠以谋国,又能智以保身,如商圣范蠡,更兼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大儒曾国藩后半生的事功,实际上得益于道家精神的涵养,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像他在一首诗歌所说的: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最后说佛家。

“精进”是佛家崇尚的六度万行之一,非有大毅力不能做到极致。《佛说四十二章经》明白指出:

“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所以,古人说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需有如王器宇,旷远襟怀,方堪授受。道家也讲,真正的载道之器,需要福德胜过三世皇帝,智慧赛过七世状元。系以宋代慈受禅师《缁门警训》诗,当常精进,勿空度日:

“世谛纷纷没了期,佛门得入是便宜;直须日夜常精进,莫教劳劳空过时。”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用他一生的智慧,提醒我们应该把握的“活法”、“干法”,并提倡采取“六项精进”的进阶之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一点,说得再对不过了,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于此的体会也愈加地深刻。

有一次我在主持课程的时候,评价一位讲师,引用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我的解释是,他的“聪明”,我们能赶得上;但是他的“笨”,很多人赶不上。什么意思呢?自恃聪明的人,终究会聪明反被聪明误;真正的聪明人,一定是肯下笨功夫。

说到底,这个世界上没有捷径,一定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0429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