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生死由衷随笔文摘

时间:2019-05-15 06:14:22 网站:公文素材库

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篇名叫生死由衷的文章,是啊,人的生死并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所以我们只能做的就是生死由衷啊,这篇文章一起欣赏!

在麻木的国度里,水深火热中,有人选择苦中作乐,而有人选择死亡。在困境中生存是强者,但在困境之中追随自己的理想,也是强者。我们可以在阳光下明媚的笑,也可以享受寂灭那一刻独一无二的华丽。

文化大革命是一段血腥的历史,十年浩劫很多作家、学者、艺术家都选择享受血色的寂灭。这是尊严,是风骨,是他们理想的追求,亦是对文革时可悲的政党的无奈。如同顾圣婴,著名的文坛学者老舍、傅雷……他们在这场暴风雨中,都选择了华丽的寂灭。因为他们不愿被束缚在一个角落;不愿放下他们执了多年的笔;不愿离开她们碰了多年的琴;不愿被人牵着过一生。

很多人畏惧死亡,因为人们都不知道死亡之后是怎样的。大概是无声,黑暗,挣扎过后,冰冷地化为空气中的一粒尘埃。但在文革时期,文学家们的死亡,是一种反抗,也是一种涅槃。他们死亡前留下了著作,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庄子推崇“天人合一”,以天地为棺,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文革前辈们已经成了天地、日月、星辰、万物……

顾圣婴心中的那份坚守,是由心的坚守。

死亡是一场华宴,那么生前就如同漫长的装扮期。经过数十载的装扮,摘取春花临摹秋月,绣一条华美的晚宴服,坐在琴凳上,扬起葱兰,随着琴声的渐消,人也渐渐消失在尘世。

生是什么?活着就是为了死亡,那生有何意?生是一场漫长的装扮期,而死亡是最终的结果。毕淑敏曾说:“人生本来没有意义,但就是因为没有意义,我们才要给人生下定义。”人好像一张纸,从空白崭新到泛黄褶皱,而中间记录的是生活的点点滴滴。人生抑或是一本小说,从楔子写到完结。中间记录的就是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在每个年代都不同,有时候活着就是人生的意义。文革期间还有一位老音乐家,他的选择同顾圣婴恰恰相反。

“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这余华在《活着》里写的一句话。生命诚可贵,在绝大多数人眼中,还是会选择活着。老音乐家经历风霜几十载,或许他的人生定义就是活着。困难只是迷眼的风沙,风沙过后,一定是万里晴空。

生死的问题是永不沉寂的话题,文革时期的学者生死反映的只是一种社会现象。而每个人看待这个死亡问题也不同。就像我所谈到的顾圣婴,很多人认为她太懦弱,只是为了一个全面批斗会就选择自杀。我认为不然,不说在文革时期的批斗会夹杂着刑罚的意味,批斗会后就是阶级的敌人了。被利用的一场无产阶级运动,被扭曲的人民思想,这一切在顾圣婴眼中都是可笑的吧。所以,她的选择不应该被我们用不屑的语气带过。

选择生抑或死都值得被尊重,但这个不是潦草决定的。在面临困境时,请问问自己的内心,是否可以坚持,心底的回答,便是一隅安康之地。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生死由衷随笔文摘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0508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