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关注酒是从故乡的冉木匠开始的,他的儿子和我是小学同学。冉木匠是本村唯一的木匠,手下有几个徒弟。农村人盖新房用的门窗、女儿出嫁的嫁妆、还有老人的棺材、普通家庭的桌椅板凳,和修修补补的木工活,基本全找他干。
农村其他地方的木匠一般是讲好价,干完活再给钱。冉木匠是讲好价先给点钱,钱不多也就是十元左右,先去买酒喝,喝了酒才能干活。大家都知道这个习惯,也不存在异议。
听大人说,他酒瘾很大,我们不懂何为酒瘾。他喝酒我们围在一圈看,能闻见阵阵酒香。
他喝的酒就是村合作社卖的散酒,不到一元一斤。他每次打上二两,一饮而尽。
他当木匠按常理讲,手艺人赚活钱,家庭应该比一般人略为富裕。其实不是,他儿子的每学期三块五的学费都没有钱交,经常是最后几名。
他做木工的工钱基本都用于喝酒,有了钱就天天买酒喝,没有收入的时候,就借钱买酒喝。老婆有残疾,经常追着他要钱,说家里买油盐的钱都没有。
合作社也卖瓶装酒,唯一的本地国营酒厂产的酒,徐州白酒,一元五一瓶,他只喝散酒。瓶装酒一般农村家庭招待贵客才买。
我爷爷也喝酒,叔叔给他买上一瓶酒,他能喝上一年,他有时晚上喝一口,他说累了。
那个时代白酒算是奢侈品,绝大部分人和酒无缘,一个村里只有两、三个人会喝酒。比如本村会计和我远房舅舅就是酒友,舅舅参加过抗美援朝,受伤了残疾,回农村每月还要发钱给他。
他不住在本村,离我家五里路,有时到我家来,本村会计知道了,一定会把他从我家叫走,去他家喝酒,这样的事一年也就两三次。舅舅说喝酒要有人陪,一个人喝没有意思。
那时农村家里如有人常来喝酒,会视为上等人的标志,会招来诸多羡慕和嫉妒。
当时农村的红、白、喜事没有酒,其丰盛程度一般以样数和每个菜的分量多少来衡量。农村宴席的一般标准叫“八个八”,意即八个碟子八个碗。这是基本标准,低于这个标准会被看不起,条件好的,在“八个八”的基础上增加几种菜品。
农村当时很穷,一般家庭一年吃不上几次肉,参加红白喜事搭一份礼,有的家庭要去三、四个人。
我那时读小学,如需参加红白喜事,奶奶提前一天会告诉我,放学不要回家,直接去某家坐席。那时我对坐席非常向往,有肉吃,还可以吃到平时在家根本吃不到的东西。
八十年代以后,农村的红白喜事、日常招待亲朋才开始普遍有酒。那时条件所限,喝酒也不怎么讲究牌子,就是本地产五元左右的白酒。
那时生产白酒原料为红薯干,酒厂经常收购农民家发霉的红薯干,用于生产酒,那时好像还没有用食用酒精勾兑酒,我记得很清楚,那时瓶子上标注的是白干酒六十度。
后来酿酒技术发展,产生了食用酒精勾兑酒,行业内叫液态发酵,这是国家所允许的。但质量口感肯定比不上纯粮发酵酒,价格便宜。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的红、白、喜事也开始讲究起来,烟酒要讲牌子,很多是为了面子虚荣暗中攀比、较劲。
八十年代末我回故乡,那时农村已是喝酒成风,回去家族的人请吃饭,顿顿有酒,男性很少有不会喝酒的,我回去的几天基本是每天在醉意朦胧中。
听家里人讲,本村一度喝酒成风,认为有酒喝有朋友才有面子,盲目攀比,我本家族的弟弟还有同学的弟弟,都是因为饮酒过量不节制,命都丢了。
我开始饮酒始于参加工作后,那时在西北工作,西北人慷慨豪爽,宁伤胃不伤感情。业余时间常聚在一起就是喝酒,有时从午饭一直喝到半夜才散场,这样的酒场风气,以拳高量大,不中途退场,坚持到底为荣。
西北人不像成都人,业余时间主要打麻将、喝茶,虽然也喝酒,一般都是进餐时喝。
而西北人则不同,业余时间主要约在一起喝酒,打牌、喝茶也有,但不多,算不上主流。
甘肃人喝酒,晚饭后散步到朋友家,坐下聊天,朋友就会拿出一瓶酒,边喝边聊,可以没有菜,一瓶酒喝完完事,不在意喝的什么酒,
关键要的是两个人或几个人聊得开心,酒成为聊天沟通的桥梁。
我年轻时缺乏自制能力,意气用事。经常醉醺醺独自回家,很神奇的是,不管多醉总能找到回家的路,第二天回忆什么时间回来,和相关细节,完全记不起。这也许是喝酒人所具备的特殊功能。
九十年代以前,同事之间相互招待很少在饭店,都是自己在家做。看一个家庭做菜就知道这个主人懂不懂酒。有些为了显示热情庄重,会做很多菜,到最后剩下很多造成浪费。
其实对于习惯喝酒的人来说,重点做几样适合下酒的菜就是,酒喝好了后面的蒸菜炖菜等热菜,吃的很少。有些喝多了后面什么菜根本不知道。
合适的做法就是下酒的菜要做好,酒要好,备足,不能喝到中途断档。最后适当加几个下饭的菜和汤即可。后面太丰盛无必要,且浪费,喝酒的人关注点在酒上而非菜。
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李白斗酒诗百篇、关公温酒斩华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这些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酒文化演变到今天,仍然是一个国人生活重要的方式和内容之一。
酒既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也是一个文化体系。
日前在一家小餐馆门上看到几句话:这里既有故事,还有酒,想听故事往里走,借酒文化做营销。
历史上有些朝代禁酒,那时生产力落后,禁酒的原因是为了节约粮食。还有一个原因是防止官员缠绵酒色之中,荒废国事。
曹操也曾颁布过禁酒令,说饮酒误国,孔融怼他,也有因女人误国的如何不禁女人?后来曹操杀了他。
现在禁止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饮酒,这个禁止有必要,无需多说,花纳税人的钱,还易滋生诸多腐败,酒杯一端政策放宽。
来自官方的报道,王珉最爱喝茅台酒,每天必喝,一瓶茅台酒上千,靠他自己的工资根本喝不起,对他来说这只是小意思。官场的酒文化有其特殊性,不说也罢。
我喝酒至今也是几十年了,对酒可以说爱恨都有,酒也是双刃剑,亲朋相聚,酒以合欢。过量则弊端多多。饮酒最佳境界应是:“酒以微醺,花尚半开”,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今天关于酒的话题,啰嗦这许多,因为我感觉人过中年,身体渐衰,身体的解毒功能也退步了,计划要和酒告别,告别之前心有不舍,所以才啰啰嗦嗦说了这些话。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人生有酒才有故事》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06599.html
- 上一篇:总有人偷偷爱着你 此生唯爱吾妻
- 下一篇:懂得拒绝,恰是最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