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现象学》一书由德国哲学家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所著,这是一本关于研究精神学的书籍,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你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精神现象学读后感2600字欣赏。
《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第一部纲领性的哲学巨著,标志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成熟。马克思高度赞扬该书的成就,称其为:“黑格尔全部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在这个寒假,我粗略阅读了全书,稍微仔细地阅读了该书的序言。该书思想之深邃,令人叹为观止,本文也仅仅是门外汉的一点点收获,实际上连门槛都没有摸到。选用的资料为中南图书馆所藏的贺麟、王玖兴翻译版本及邓晓芒教授所著《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一卷》。
初次阅读时,我明显感受到极为吃力,阅读每一页仿佛都是艰难的爬涉。我个人总结原因有二:
一是书中有大量超脱日常生活的术语。西方哲学原典,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甚至在培根、斯宾诺莎时期都比较通俗易懂;在康德时期,由于大量术语的使用,原典变得不那么亲民了;在黑格尔手上,哲学彻底超脱日常的表述,成为了学术殿堂的专属。但也正是术语意识的加强,可以让读者时刻感受到“哲学范畴”的存在。这一点也被国内译者们准确地抓住了。比如贯穿全书的“Dasein”一词,即“生活、存在”。但显然在本书中,该词不是日常我们所说的“生活”,翻译为“定在”,虽然为阅读增加了难度,但是保持了该词在原文中的术语感,时刻提醒着读者此处有一个“范畴”。
二是黑格尔的行文。首先,黑格尔行文之枯燥是闻名遐迩的。我们在看《蒙田随笔》、《培根谈人生》、罗素《幸福之路》之类的书籍时,往往惊叹于其精妙的譬喻,活泼的文采,换句话说,就是接地气。反观《精神现象学》,看着看着真是令人昏昏欲睡。我举一段作为例子:
“……只因为它外在地被应用于不同的材料,就获得了一种无聊的外表上的差别性。如果理念的发展只是同一公式的如此重复而已,则这理念虽然本身是真实的,事实上却永远仅只是个开始。如果认知主体只把唯一的静止的形式引用到现成存在物上来,而材料只是从外面投入于这个静止的要素里,那么这就象对内容所作的那些任意的想象一样不能算是对于上述要求的满足……”
其次,阅读此书的方法和阅读其他哲学书籍完全不同。我们常常默认,一本哲学书籍写的观点,便是作者所持有的观点。比如在序言中,抛出来本书所要解决的问题、用到的方法、与前人观点的比较等,而在正文中便详尽地叙述论证。现在做科研、写论文也是如此,筛选文献时先从Abstract下手。然而,在《精神现象学》这本书中,可以说每一句话都不能当真。“真理”一词,在全书中出现过太多次,但每当你看到黑格尔提炼出所谓“真理”,以为走进了真理的天国时,那恰恰是被否定的开始。
有人肯定要说了,我阅读哲学书籍,不就是为了探求真理吗?如果全本书每一句话都不值得相信,那这本书意义何在?这个问题我想暂时放在一边,先介绍一下这本巨著所完成的任务。
“现象学”,即phenomenology。现象在哲学中指的是“感官或心灵直接注意到的事物,一种直接的知觉对象”。比如,冬夜一轮弯月,是在我的意识中显现的现象,它的实体自然是巨大的岩石卫星。现象学,就是研究事物是怎样显现给我们的学问。那么,自然而然,精神现象学就是研究精神的显现方式。但我们知道,精神是认知的主体,所以,最终,《精神现象学》讨论了精神如何显示给它自己,即──
“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
精神现象学,一言以蔽之,探讨了精神的自我实现之路。为什么要做如此讨论呢?大家都知道,哲学终极目的之一便是认知真正的存在,即本质。但我们用什么工具去认知实在呢?很多人都提出了见解。但无论如何,这一过程是危险的。就像我们通过眼睛所观察到的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其实并不一定是她本来的面貌。即我们认识到的是“经由媒介的实在”,而不是实在本身。更进一步,康德认为,我们所认识到的世界,仅仅是我们所能认识到世界。就连我们最为依赖的理性,都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如二律背反)。
一切都可以被怀疑,一切都被打上了问号,那还有什么可以依赖呢?在黑格尔之前的哲学家们,看到了认知的局限性。比如康德认为,在工作之前,必须对工具进行考察。即在认知之前,必须对认知进行认知。这一理念遭到了黑格尔的耻笑,“其荒谬可笑实无异于某学究的聪明办法:在没有学会游泳之前,切勿冒险下水。”
那么,如何才能学会游泳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勇敢地跳入激流。如何才能得到真理,答案只有一个,勇敢地跳入一切认识出发点的意识之流,一种从一种简单、直接的意识入手(感性确定性),认识到了自己的缺陷,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建立起一种更完善的认知,又再次将其推翻,直至建立起绝对认知。
现在可以回答之前的那个问题了,《精神现象学》的每一句话都不能完全当真,是因为黑格尔想让读者们自然而然地走上一条怀疑之路,不断否定自身,不断纠正错误,然后超越自身,“辩证地”前进。虽然每一时刻都立于岌岌可危的处境,但这一条路──正-反-合却是真实存在的。全书的目的不在开头,也不在结尾,而在这一步步自我实现的过程中。
然而,即使是每一句话都不能当真,但也不是说直接否定。在本书的序言中,黑格尔用了一个极为巧妙的比喻,把真理与谬论比作鲜花:
“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同样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而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而代替花朵的。这些形式不但彼此不同,并且互相排斥互不相容。”
在这里,黑格尔讽刺了那些非黑即白,只看到矛盾,未看到事物间辩证联系的那些人。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当代人就开始嘲笑他的无知与荒谬。然而,黑格尔认为:
“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它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触,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同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但对一个哲学体系的矛盾,人们并不习惯于以这样的方式去理解,同时那把握这种矛盾的意识通常也不知道把这种矛盾从其片面性中解放出来或保持其无片面性,并且不知道在看起来冲突矛盾着的形态里去认识其中相辅相成的环节。”
显然,黑格尔认为真理是一个整体,由一个个有机的环节组成。不能说我最终得到花,所以花苞、种子都是不重要的。没有种子,又何来的花呢?在整个植株的生命周期中,种子、花苞、鲜花、果实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缺一不可。同样,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鲜明地提出了:“没有一个哲学体系是被否定的”,因为它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泰勒斯到康德,一步一步,一环扣一环,都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单纯地谈一个哲学观点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不是不可以,只是过于肤浅。在《精神现象学》中,单独抽出一句话来,肯定是片面的,但要是把它放到整个“怀疑之路”上,便解放了它的片面性,成为了精神自我实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这一条崭新的哲学之路的无穷前进动力,便是我们熟悉的辩证法。关于辩证法,黑格尔在大/小《逻辑学》中进行了精彩绝伦的演绎。我希望新的一学期能够完成《精神现象学》的全部精读,在暑假期间开始《小逻辑》的学习(如果下学期有时间的话把劳思光先生的《新编中国哲学史》看完那就完美了),并完成新的读后感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2600字欣赏》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07992.html
- 上一篇:最新来电狂响观后感
- 下一篇:最新云南虫谷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