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湘江之战读后感1200字

时间:2019-05-15 06:57:20 网站:公文素材库

《湘江之战》是一部由黎汝清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小编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湘江之战是黎汝清老先生的一部经典之作,文章分二十一章,每一章注重一个或几个细节。这大概就是文章的框架了吧,每个框架里都有侧重点,是不是黎老先生先先构思了这些框架才开始写的。我不知道,我也是写可能就是想哪写哪,没有预先构架框架。我就是一个写作小白,所以看到文章就不由的想看看别人咋写的,这个写作框架就是作者文章的大题写作思路吧。这是我读后有一个初步的想法,以后我写是不是也得嫩个大概的框架呢。

在书中有很多古为他用,多为诗词,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这是鲁迅的湘灵歌,以前没听过鲁迅的这首诗,碧绿的湘水今天变成了像胭脂一样的红了,这是鲜血把江水都染成红色了。美丽的湘江之灵画好了妆来照照湘水吧,洁白的皓月也躲在黑黑的乌云中不出来难过啊,我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反正我觉得大概意思就是这样,用这首诗写湘江之战的惨烈却真是贴切。看看有文采的人写杀人流血还写的这么美!

写毛泽东几句话把中国的缔造者勾了出来,?器大者声必宏?,?志高者意必远。立志主宰大地之浮沉,壮怀激烈慷慨纵横的浩然之气。他又是一个诗人,把战争诗化了,精騖八级,心游万仞,观古今与頻臾,抚四海于瞬。几句话就把一个胸怀天下,又乐观积极的主席形象刻画了出来。

书中时不时就插进一段诗,有古代的有近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信手掂来,运用自如。显得文章中生气渤渤,兴趣盎然。

还有的就是景和人景和事景和物,浑然天成,让人不知不觉中就和书中的人物事件,同呼吸共担当,一起着急一起生气。李德失态时对霞云的描写:此时的霞云的确漂亮。橘红色的云带热烈而又凝重地布满西天,落日,以眩目的鲜丽和欢快的威严,把万束金箭从巨岩簇聚的云石山后,成扇面形射向蔚蓝色的、不可名状的宇宙深渊。放眼四顾,美不胜收,使人目爽心畅。徐徐晚风,吹散了白天的燠热,这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恩惠。田间的早稻已收割完毕,晚稻也丰穗初吐、青中见黄了。他们沿着野草覆盖的小径,用英语交谈。远处传来训练新兵刺杀的喊叫声。这一段写的多么好啊,在李德心情不好时,在周恩来的陪同下边走边看,用美丽的景色化解了李德的郁闷心情。这样的描写很多呢,用景色去衬托人物。

还有写心情的,在打仗间隙毛泽东和贺子珍在西征途中的见面,其中有一段:这个笑容依然美丽。尽管还含着几分忧愁,但那眼神里却分明含着希望和幸福的光芒。…刚毅有余,婉柔不足,潜隐着后来离异的危机。

文章中好多精彩的段落,黎老先生的文采非常的好。这里都不一一叙说了。

不过黎老先生有点絮叨,几十年前的事和几十年后的事往一块扯,本来是写湘江之战的,却时不时的来几句议论,前后比较,比如红军去和二六军团回合好还是去贵阳好等等这样的评论我觉得和本文不符,这毕竟是写战争的,在这里这几十年后的事有点多余了,显得有些废话。本书前大后小,有虎头蛇尾之嫌。这不过是我这个写作小白的一点愚见,不对之处,希望不要苛求!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湘江之战读后感1200字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0864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