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2300字

时间:2019-05-15 07:06:58 网站:公文素材库

《非暴力沟通》一书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告诉我们以前旧的那种沟通方式在今天已经不适用,我们要学会语言交流,学会和善交流,这样才能达到我们希望的结果,你读这本书有什么感悟?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2300字。

本书不是要教人说话的学问,而是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草木无言,也能相处和谐;人非草木,人与人的相处,需要借助语言的工具。语言应该是窗户,让彼此理解,拉近心的距离,否则,语言是墙,将彼此隔开。

对于以和人友好相处为目的进行的语言交流,我们有很多误解,它们使得语言变成墙,而非窗户。本书是为了还原语言作为窗户的使命。

一、区分观察和评论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是观察。我们惯于把观察后快速得到的结论,当做观察的结果。比如,当我们看到同事连续3个早上迟到,我们的观察是:他是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人。这不是观察的结果,是我们的评论。观察的结果是:他三个早上没有按时到公司。

观察,然后依据个人的经验、逻辑或者感觉,快速得出结论,再把这一结论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这是人的本能,是个体生活和工作效能的保证。比如,当我得出结论,同事是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人,那我后面跟他约见面,就可以晚来10分钟。这10分钟我可以用来做别的事情。

当我们足够相信这套行为模式,人会变得武断、粗鲁、蛮横,用自我观念的标尺丈量外部世界,冲突接连不断。

非暴力沟通其实是在观察和评论之间,设置了一个缓冲,让本来下意识的动作,变得有意识一些。

不要着急下结论。

就像一首歌曲里唱的那样: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跟你不一样?

、、、 、、、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

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

我们说有的人愚蠢

另一些人说他们学习方法有别。

二、回避责任

当别人的行为或言语激怒了自己,或者让自己沮丧,要清楚,愤怒和沮丧的原因不是他人,而是自己,是“我”选择让自己感到愤怒的。我们总是把责任推给对方:你太让我生气了,从而回避自己的责任。

约朋友相聚,对方没有来。

甲:昨晚你没来,让我很失望。(失望是别人引起的,暗含对对方的指责)

乙: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失望是自己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没有指责对方)。

小孩考试没考到100分。

甲:你没考到100分,气死我了!

乙:你没考到100分,我很生气,因为我很希望你能有一个好的成绩,考一个好的大学。当我们把情绪的根源归结在自己身上时,探寻这一感受的根源,往往能挖掘到新的自我认知。如:我之所以希望你考好的大学,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个文凭社会(价值观);我自己就是因为没好好读书,才混的不尽如人意(自我认知),我不希望你像我一样(期待)。进一步,你可能会反省,我的价值观正确么?没考上好大学的人都没有好的人生么?我对自己的生活很失望么?这一切只是因为我当初没考上大学,还是我不过在回避问题。

非暴力沟通,不仅仅是跟他人的沟通,也是跟自己的沟通。

我们惯于自我指责,却很少倾听内心的感受和需求。

“我真差劲!”“我又把事情搞砸了”,如果开始自我责备,不妨问问自己:“我什么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三、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包括自己)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依次是:

客观地描述自己的观察、表达自己的感受(而非想法)、坦承自己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他人的请求。

观察,已经在第一节介绍过了。

感受。蔡康永在他的情商课里提到过一个情绪颗粒度的概念。比如说悲伤吧,其实是很笼统的一种感受,悲伤的人各有各的悲伤,有悲时间流逝、万物无常;有悲茕然独立,踽踽独行;有悲桃花仍在,人面不知何处去,甚至有人的悲伤只是因为午睡醒来发现阳光正好,自己无所事事。情绪颗粒度越细,越能够达成理解,乃至共鸣。

需求。我自己是不擅长表达需求的,身边的朋友,也很少听到他们有过这种表达。也许是我们的文化让我们觉得表达自己的需求,是一种软弱的行为,所以我们很少听到有人当面对另一个人说:我需要爱,我需要你的关心,我需要安全感,我需要被尊重、、、这些似乎只是电影或戏剧台词。

生活中,人们似乎比较擅长通过批评,或者使他人内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你从不关心我;你成绩这么差真是让我伤透了心;你对得起我对你的一片真心么?

勇敢地向在乎的人袒露自己的软弱,才是真正的强大吧。

请求。提出具体可操作的请求,而非抽象的词语:比如“我希望你给我自由”  VS  “我希望你不要每次在我出门前,都问我去哪里见什么人”。

请求不同于命令: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请求人如果批评或者指责,那这是命令;试图让别人感受到内疚,也是命令;从被请求人的角度,一旦他们觉得,自己不答应,就会受到指责或者批评,这也是命令。命令包含着压迫,人要么服从要么反抗,即使服从,那也不是出于友善。

工作上我经常遇到请我办事的人,动辄“这个事情是某某某总牵头要做的”,用领导来压人,这其实就是在命令,会让人很不爽。

四、学会倾听

当别人遭遇痛苦,向你倾诉时,不要急于给出建议、安慰,这只会阻碍别人清楚完整的表达自己的处境和感受。

以下说法,都尽量避免:

建议。“我想你应该、、、”

比较。“这算不了什么,某某不也是一样”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否定。“别难过了,开心点”

回忆。“这让我想起、、、”

这么一对照,我真是太不会“安慰”别人了。光会说教,下次哪怕不知道说什么,也不要说教!

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前,我们可能要先倾听他人,尤其是当他人处在某种激烈的情绪中,倾听,并表达自己的理解,有助于让对方平静下来,并且关注到自己这边的感受和需要。

五、Others

对一个生气的人,不要说“不过”、“可是”、“但是”这些字眼。

如果听的人觉得很烦,那说话的人一般也会觉得很无聊。这个时候,他其实是希望有人能打断他的。

一件值得的事情,即使做的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不说话,别人也能懂得我们的情感。很多误会就是这样产生的。

非暴力沟通希望我们表达感激,不是要对别人施加影响,当他人意识到你的感谢隐含着目的时,他们会很反感。非暴力沟通提倡的感激,是不求任何回报的,只是对他人的行为提升了自己的生活品质的感谢而已。

书的最后,要求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生命的爱,对人类的爱。关注自己和他们的感受与需要后,我们可以不再因为职责、义务、羞愧感、内疚感的原因做事情。这个境界太高了,希望与君共勉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2300字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0942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