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观后感精选3篇

时间:2019-05-15 07:11:53 网站:公文素材库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了纪念马克思,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党史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制作播出了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看呢?影片中生动的再现了马克思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影响。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网友对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01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在观看了电视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之后,我的感想颇多。该片形象地塑造了思想广阔、勤奋工作的马克思,展现了马克思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不朽的理论贡献。

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17岁的马克思就树立了为人类而工作的伟大志向。在患病期间,读完了黑格尔的著作,产生了辩证思想。不满23岁获得了博士学位,写了十万多字的笔记,四万多字论文,年轻活跃的马克思不断阅读,翱翔在思想的天空中。他超人的领悟天赋与记忆天赋令人赞叹,但更值得敬畏的是,也是他治学过程与革命实践中最重要的一点,即充分与基层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相接触。他震惊世人地写道:“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他深入的了解无产阶级,并为他们发声。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可以说是马克思的人生写照。四次驱逐,不断流亡,长期居无定所,马克思克服了贫困、子女夭折和疾病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依旧毅然决然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创作《资本论》,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谋求解放的理论武器,在崎岖的科学道路上不断攀登。

拥有世界国籍的马克思为我们留下了他不朽的著作,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也逐渐成了一个举世闻名、家喻户晓的名字,“马克思主义”被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主义及其思想不仅与国家,社会有关,更是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从初中开始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模糊的印象,到高中政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了解,再到大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使我更加了解社会与历史以及未来。

“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那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召唤,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而马克思主义仍将继续影响世界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说:“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

马克思为国家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作为一名正值大好年华的青年大学生,我也应向马克思学习,以坚持不懈,不为艰险的精神,认准目标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漫步荆棘人生路,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发展复兴奋斗终身。

02

为了提高党员的思想修养,使党员更加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涵以及其先进性,5月12日,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在教学楼D204开展了党课培训。本次培训以观看《不朽的马克思》为主,理信学院全体学生党员积极参与。

《不朽的马克思》以不忘初心和牢记使命为主线,通过马克思的童年时代、青年时代、大学时期等成长历程,构建了马克思思想轨迹。马克思一生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活动展现了“目标始终如一”的革命家品质,克服了贫困、子女夭折和疾病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写出了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员的根本。不忘初心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牢记使命就必须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通过本次党课的学习,党员们纷纷表示对马克思的整个人生经历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认知,对他的一些生活细节、生活习惯也了解了更多,并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03

《不朽的马克思》生动再现马克思和他的战友们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生,矢志不渝躬身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的人生画卷,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进步特别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的深远影响。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在德国西南部的千年古城特里尔。没有上过小学的马克思在深受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父亲的指导下接受了启蒙教育。特里尔中学民主自由的氛围让17岁的马克思就立下了“为人类而工作”的宏大志向。1835年10月,马克思开启了他的大学时代,从波恩大学到柏林大学,从一幅刻画着马克思最早形象的石板画到“博士俱乐部”中慷慨激昂的年轻人,奋发读书,勤于思考,笔耕不辍,不满23岁的马克思凭借一篇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为了追寻真理,与旧世界的反动势力作坚决斗争,与一生的革命挚友恩格斯开始了伟大的事业,而且在思想上也完成了从唯心主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19世纪上半叶,风云激荡的欧洲大陆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驰骋的疆场。从德国到法国,从巴黎到布鲁塞尔,从欧洲大陆到大洋的彼岸,马克思为了革命事业四次被反动政府驱逐,甚至成为没有任何国籍的“世界的公民”。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把正义者同盟改组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了宣告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无产阶级战斗檄文《共产党宣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成为1848年欧洲革命中无产者的革命号角!

1883年3月14日,为人类解放奋斗一生的马克思逝世。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马克思的墓地成为了全世界革命者心中的圣地。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续马克思的未竟事业,整理和出版了他的著作,继续领导各国工人运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毕生的革命活动中始终关注和研究中国。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一书中收录了他们写的关于中国问题的17篇论文,并预言中华民族必将重新崛起,成为“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理论成果。

问世170年来,《共产党宣言》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马克思毕生致力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不忘使命,接续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观后感精选3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0991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