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是一部由德国、卢森堡和法国共同制作的传记电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影片主要讲述了著名犹太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和阿道夫·艾希曼之间因为哲学思考发生分歧后的故事。小编这里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部片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汉娜.阿伦特,一位伟大的政治思想家。最初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位伟大的女性,看了电影之后备受震撼,深感敬佩,于是对汉娜.阿伦特女士肃然起敬。不知不觉间,竟然循环观看了三遍。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由于被汉娜.阿伦特女士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在观看了影片之后,我搜索了她的资料,大致了解了她的著作,特别是《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和《汉娜.阿伦特》,由于时间原因还未了解到她的《反抗:平庸之恶》。但是,在观看著作的时候特别是观看《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时候,总有那么些晦涩难懂的句子和情节,不如影片来得生动直观。
所以,记忆最深刻的自己最有感受的还是影片。
汉娜.阿伦特给人的最大特点是她善于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坚持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即使朋友们不理解,读者们抨击谩骂,文客们组团攻击,即使全世界都说她错了,她仍要坚持。因为,她不能违背自己的内心,她不能违背一个文人的客观。
我对汉娜.阿伦特的观点是持肯定态度的。我觉得她评论得很客观,不带有色眼镜看待艾希曼,不夹杂任何个人情感来评论他。即使她自己也层深陷集中营,经历过一般人不曾经历过的痛苦和苦难,体会过一般人不曾体会过的沮丧和绝望。读者和文客们都抨击她为艾希曼辩护,说她身为犹太后裔却反犹太。但是,汉娜.阿伦特明确指出自己并不是为艾希曼辩护,她和所有人一样认为艾希曼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他该死。她只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汉娜.阿伦特指出艾希曼他是一位德国共产党员,并且是第四车场的负责人。他的职责是不论什么情况都要让列车运行起来。在艾希曼的世界观里,他以无条件服从上级的命令为职责操守,就如同“我的忠诚是我的荣耀”。造成迫害犹太人悲剧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没有思考,只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从而引发了思考的重要性。即使“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思考也会一定程度上挽回一点损失。正是艾希曼的无意识促成了迫害悲剧,所以汉娜.阿伦特呼吁反抗“平庸之恶”。因为,缺乏思考造成的恶比思考下的恶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更一发不可收拾。
另一个汉娜.阿伦特反对的是审判的程序。她说对艾希曼的审判完全就是一场政治秀。因为这场审判是对一个人的审判,但是那些证人、那些证词真对的是整个德国纳粹,甚至是真对历史事件,而不是艾希曼本人。从公平和客观的角度来讲,这对审判艾希曼不公平,最主要的是明明是审判艾希曼,证据大部分却与他无关。我认为从中可以体现出汉娜.阿伦特对人性的关怀,对事物的公正,这正是一个作家所要具备而大部分作家缺乏的东西。
此外,汉娜.阿伦特还提出了对“犹太委员会”的质疑。正是这一质疑让她收到官方和非官方的更多的攻击。然而,我是赞成这一质疑的。我也认为“犹太委员会”对成批犹太人被迫害要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没有他们的“暗中操作”,迫害怎么会那样畅通无阻。从中,我看出了汉娜.阿伦特的勇气,敢于挑战权威,只为坚持真理。
当我看到汉娜.阿伦特的文章发表之后,好朋友与之决裂,读者和邻居对她的人身攻击,好像全世界都在抨击说她错了,她的那种无奈,那种孤独寂寞,一人饮酒醉的惆怅的时候,我体会到了海因革德所说的:“思考是一件让人寂寞的事情”。因为思考会有不同的见解,一般不会人云亦云,但这也注定很少会被别人认可,注定要忍受孤独。即使如此,汉娜.阿伦特仍然要坚持思考,就像她对学生说的那样:“思考不会给你带来直观的利益……”,但是仍然要思考,思考了你才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其实,这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反思自我,我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会思考,我受了二十多年应试教育,我整个人特别是大脑被“体制化”了。特别是看了《肖申克的救赎》以后,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然后,我就决定要走出“体制化”,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
汉娜,阿伦特,一生都在研究“什么是恶”,至死方休。汉娜.阿伦特,一生都在饱受争议,从容不迫。她是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她造就了一个时代,启发了下一个时代。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1500字》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0026.html
- 上一篇:南希忘记了什么读后感5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