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是一部由美国和德国共同制作的歌舞犯罪电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影片改编自百老汇同名音乐剧,主要讲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了出名不择手段的世态。小编这里整理了一篇网友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距离看电影版已经是十年前,直到昨天看了音乐剧,才终于把观后感整理一下。音乐剧无疑演员的唱功好太多,而且比起电影剧情更加完整,有些唱段和舞蹈场景电影里面并没有,而且由对白构成的讽刺意味以及喜剧效果更明显。然而我发现电影版并不是一味的复制,而是真正的改编!尚且不说舞蹈动作并没有完全复制音乐剧的,得益于电影这个媒介可以利用蒙太奇在一般场景和演出场景之间自如切换,一些舞蹈场景也是改编得甚至比音乐剧更好!
以下说出几个依然让我我记忆犹新的几个场景:"监狱女囚探戈? "绝对比音乐剧呈现得更好。比起音乐剧里唯一的道具——椅子,电影里面红色的灯光背景,牢狱的铁窗,性感的女性剪影,一切都把气氛渲染得更好,而其中丝巾的运用和颜色的隐喻更是画龙点睛!
丝巾的隐喻丝巾其实在前面"妈妈"的演出当中也出现过一次,当时它是绿色的,从"妈妈"的乳沟里面抽出来,在大腿之间撩拨晃动,此时它代表的是,贪欲,贿赂,交易。
而在"监狱女囚演出? "中,丝巾是鲜红色的,它是愤怒!谋杀!鲜血!从男舞者的各个身体部位里面抽出来,对应着女囚们如何把他们给杀死。不得不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场舞(电影版),因为演员们把那种"死了也是活该"的愤怒演绎得特别起劲!反倒在音乐剧里面就显得有点单薄了。
而在这个场景当里,在一片愤怒的红色中,一块洁白的手帕出现了,此时的音乐也变得放慢而且轻柔,舞蹈也从激烈的探戈变成唯美的芭蕾,这一切只为了烘托唯一一位没有杀人的匈牙利女囚——"Not guilty!"然而,最后我们都知道,唯一"Not guilty"的这位,最后成了一位唯一被绞死的女囚犯,在这47年里。电影版里描述这位匈牙利女囚犯的事也更加精彩!
同样用" 大变活人 "的演出作为象征,比起音乐剧里只剩下一根用作绞刑的绳子,电影版里还加上观众对于这" 演出 "的拍手叫好!这无疑把" 有罪能成名,无罪反受刑"的社会风气讽刺得无以复加!
而同时这种反衬出来的悲凉气氛又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女主愿意好好配合律师在法庭上"演戏"。说起女主跟律师,还有我喜欢的"新闻发布现场"——傀儡戏。
说到这场戏不得不说,电影版更好看!比起音乐剧现场道具的局限,电影里用了木偶来替代记者们,而律师则亲手操控这些木偶——对于这个视钱为一切,歪曲事实富有经验的律师来说,这个新闻发布会,一切都在他的操控之中。
而唯一有点不太受控的就是女主罗茜,而这就催化了一些搞笑的对白,"我猜你们很想知道我是怎么杀死那个混蛋的。"关于律师,电影里面,除了原有的法庭戏,还给他加了一场踢踏舞,踢踏的快节奏伴与他巧舌如簧的辩护, 电影里的法庭戏,也用了马戏团女郎,作为一种干扰因素,全面操控整个法庭现场。 最终判定结果不言而喻。
电影里律师的出场也是比音乐剧里的更出色。最后,总结一句,没有看音乐剧的,看一下这出电影也绝对不亏。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电影芝加哥观后感1000字》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0562.html
- 上一篇:废都读后感1900字
- 下一篇: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