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逻辑一书由陈志武所著,深入浅出、由表及里从财富的制度和文化谈起,告诉我们什么是金融的逻辑,对于金融行业的人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金融的逻辑读后感3000字。
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特别是有关专业的书籍,都只是浅尝辄止,闲时翻翻。但对这本秘书长荐书的阅读,我一开始就把它作为一项学习任务,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抛却闲散的阅读习惯,一鼓作气,用几天时间通读一遍,果然有很多感受,但也仅仅是收获一些金融的表层知识,金融这门学问高深,理论复杂,对于我来说,完全弄懂还是有相当难度,其中的感受也仅仅触及皮毛。
这本书分为五部分,并且各个部分的内容相对独立,不像小说一环扣一环,也没有涉及太多专业的学术讨论,在了解本书大致框架之后,我首先认真研读了作者所写的新版后记,通过后记,我重新定义了金融的概念,更新了之前错误且片面的认知。这应该是我读此书的最基本的一个收获。
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社会上有了一个流行的说法,认为虚拟经济是泡沫,实体经济才是重点,只有制造生产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是真实的产出,才能创造价值。实话说,由于被现象迷住了双眼,对金融的相对陌生,也让我在这种错误的观念里沉沦,直到陈教授一翻对症下药的疏导,才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首先,对金融与实体经济对立予以否决,陈教授认为,没有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的金融业,金融也是实体经济,任何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消费者与生产者生活得更加幸福。因此,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只要能给他人增加幸福感,就是在创造价值。对于价值创造,应该以人的效用增加来定义价值、定位价值,而不是以是否生产实物来判断价值创造,譬如医生虽然没有生产实物,但是能治好病给人带来健康,使人的效用增加,所以也在创造价值。
在这里,增加人的效用是一个新鲜提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金融虽然不直接增加物质的总产出,但是通过给人们提供丰富的跨期配置收入与消费、平滑风险(譬如保险)事件给生活带来的冲击工具,让人们不至于一时饿得难有生路、一时收入多得无处可花,使每个人一辈子的总体效用达到最高,金融交易虽然没有直接生产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却使人类社会的整体幸福感、整体效用大大增加。因此只要是在从事增加人类效用的经济活动,都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只有工业和农业是实体经济而金融等服务行业是虚拟经济。
基于社会大众以及主流政策对金融的定位,陈教授希望本书能够帮助社会大众消除对金融的误解,他认为金融作为现代社会、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会因为一次或几次危机而中断或者消失,恰恰相反,危机有时甚至是金融业必要的消毒、清毒过程,为其接下来更健康、更深入的发展奠定基础;他还认为真正理解经济学、理解金融逻辑的决策人,应该说的是“重点发展金融经济,放缓发展实物经济”,当然这个观点不一定对,实物经济与金融经济孰轻孰重,这绝非某一个人可以说了算,绝非是这么简单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
再回到本书的核心,金融的逻辑,首先是开篇,借古论今,中西对照,讲述金融的核心概念,对金融做出定义和理解,认为金融就是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的价值交换。然后以中国和欧美的经济发展史、金融发展史为主要论据,论证了如下的一些观点:1、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在生产物质的基础上,必然会存在不同时空的价值交换;2、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有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制度来保障这种跨越时空的价值交换有最大化的收益、最小化的风险;3、越发达的社会中,价值交换的数值、地理范围、时限也越大,越需要一种先进的文化制度来保障。中国以“孝道”和“三纲五常”为特征的传统儒家思想,实质上是一种适应于农业社会的文化制度,这一思想曾经有它的历史贡献,比如世界最早的货币出现在中国的宋朝,但是在已经开始建立市场经济的现代中国,这一思想已经是应该被摈弃的;4、起源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制度,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重视商法、民事法,在此基础上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先后出现了股票、证券等新型的金融形式;5、英国的金融创新,推动了这个老帝国在当年的兴起,美国的进一步金融创新,又推动了这一新帝国近代以来的崛起;而且美国的金融和经济制度、甚至文化政治制度都是当今世界上先进文化的代表,那么,以上观点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要大力发展金融经济,否则会使经济结构扭曲,最终带来经济困难甚至危机。而这些观点所表达金融的逻辑综合起来主要是以下三大逻辑:
一、资本的逻辑。作者把公元1600年左右的国家分成两组:一组是国库深藏万宝的国家,中国明朝国库藏银1250万两,印度国库藏金6200万块,土耳其帝国藏金1600万块,日本朝廷存金1030万块;另一组是负债累累的国家,像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400年过去了,哪组国家发展得更好?当年国库藏金万贯的国家,除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变命运外,其他国家迄今仍是发展中国家,而当时负债累累的却是今天的发达国家。作者据此得出一个结论:资本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他提出,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资本化就是把未来的钱通过证券化的方式转化为今天的资本,用于当前的生产生活开支。陈教授认为,从英美等国家的发展历史看,成功的原因主要不是对外掠夺,而是资本化发展与金融创新的结果。这是一个与国内传统认识有较大出入的观点。应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之所以“钱”越来越多,主要也是资本化改革的结果。但要注意一种现象:西方国家往往是政府穷得很,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滋润;而当前的中国恰恰是政府手上很有钱,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日子却是过得紧巴巴。因此,中国在资本化发展与金融创新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要走。
二、市场的逻辑。通过对儒家思想的分析,中国人以前很多在友情名义下所从事的“经济活动”被一一市场化。几千年来,中国人接受的都是儒家教育,在传统中国社会里,血缘是家族、亲情内部利益交换的信用基础,儒家的“三纲五常”名分等级秩序是信用交易的具体文化制度保障,“孝道”文化是个人未来生活安全保障体系。所谓“养子防老”便是大家最熟知的明证。但是这种靠血缘、亲情实现的隐性金融交易慢慢走向了以显性交易形式的金融市场,主要来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人口流动增加,由血缘、亲情关系提供的经济保障和养老越来越不可靠,正式的金融交易产品必定应运而生;第二,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单纯的家庭家族养老无法胜任,上有老下有小的独生子女承担不了重负,以血缘为基础的保障体系效果越来越低。因此一种基于金融市场和法治的体系最终取代传统家庭和儒家文化的体系,将是历史的必然。
三创新的逻辑。作者在书中花很大篇幅分析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从媒体上得到的印象似乎是美国经济与社会已进入“水深火热”之中,但从实际的美国社会生活看,都难以感受到或者看到这种危机。也就是说,危机主要还是集中在金融证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对多数美国人的生活影响有限。在分析金融危机的起因时,多数人都将矛头指向了金融创新。作者承认层出不穷的创新带来了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但这是金融创新的过错吗?作者给予了否定,并认为危机之后美国的消费驱动模式不会终结,相反中国的经济增长也要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关于金融创新,作者认为美国和中国的情况代表了两个极端。在美国,金融创新可以说是完全放开的,出了问题再说,没出问题可以完全自由。而中国则是,如果没有政府批准,任何创新都不行。美国允许自由的金融创新,当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恰恰是通过出现问题,才知道什么地方应该要有监管。中国的金融管制,表面上看没有什么代价,实际上这个代价在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千万不要因为美国金融创新出了问题,就认为我们不放开金融创新的做法是对的。如果说,美国金融的问题是创新过度带来的,那么中国金融可能恰恰是创新不足的问题,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为躲过了一次金融危机而暗自高兴。陈志武教授把金融问题进行模型化、计量化、复杂化,小众化,为读者勾勒出一个清晰的金融逻辑。读来不至于生涩难懂,他用更多的笔触讨论中国现在为什么有钱,以及中国有了钱但是许多人并不感到富有,他运用现代金融学理论,详尽地分析了这是“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的问题。他还通过探讨中国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中国股市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将美国次贷危机引以为鉴来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合上这本书,许多观点在我的脑海里激荡。长久以来,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被炎黄子孙们津津乐道,国家财富的无限增加曾经是这个古老民族的辉煌,可是,由于财富与资本之间的转化渠道不畅,我们的祖辈失去了利用积累资本持续发展继续超越其他民族的机会。资本的力量是巨大的,作为财富转化为资本的主要中介--资本市场直到20世纪初期才在中国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这比西方国家慢了整整几个世纪。作者把这一切归结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儒家的三纲五常,孔孟之道、中庸之道等对国人个性的压抑,过分强调集体主义而忽视了个人需求的满足,最终导致政治体制变革缓慢,民主政治无法真正确立,法制进程停滞不前。这些形成良性发展资本市场必要条件的缺失导致经济的发展缺乏源源不断的动力。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坚定有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加速推进,一系列困扰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问题,必将逐步得到解决。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3000字》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1071.html
- 下一篇:一分钟经理人读后感1400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