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戈培尔传读后感:一个自卑又自恋的人

时间:2019-05-15 07:32:07 网站:公文素材库

《戈培尔传》一书由拉尔夫·格奥尔格·罗伊特所著,是一本最丰富的史料来源,对于很多喜欢研究历史的人来说是一本不错的书籍,有参考的意义,你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戈培尔传读后感:一个自卑又自恋的人。

看完《戈培尔传》已经一个星期了,一直在想究竟应该如何切入来写一篇读后感,想来想去不知选什么。今天,又回忆了一番书的内容并结合戈培尔的经历,觉得“理性”应该成为思考“戈培尔现象”乃至于“纳粹现象”的出发点。一个民族的狂热与偏执居然能延续那么多年,只遇到了少量的反抗,并且均以失败告终,全民在不理性的狂热中燃烧了德意志,直到柏林化为一片废墟。书中提到了一个惊人的细节,在战争末期,纳粹已经兵败如山倒了,国家的生产已经无法支持战争的延续了,戈培尔提出“总体战”的战略,将全民分类纳入战争机器,所有成年男子均将纳入军队,投入对外战争,其余人都投入到为战争提供后勤的工业生产中,而当这一计划开始实行时,本来准备大量警察和军警来应对民众反叛的戈培尔,却意外收到了有超过70%的人按部就班的投入到了工业生产中,由此可见德国人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所以本文试图分析戈培尔不理性的原因以及其不理性的表现或者说事例。

令人费解的是,戈培尔是德国文学和语言学博士毕业,先后念过7所德国大学,于1921年获得博士学位,一个接受如此高程度教育的人,并且受到了理性学位体系的承认,为何会使得偏执、狂热、迷信领袖权威伴随自己一生?显然对戈培尔的教育分析不足以说明问题之所在,我们应该对其从小的个人经历以及思想历程进行一些分析。

戈培尔1897年出生于德国下莱茵地区的小城莱特,但命途多舛,不久戈培尔就患上了严重的骨髓炎而腿部残疾,使他呈现在人们面前总是一副头大身体萎缩的形象,在学校中戈培尔经常被同学嘲笑,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戈培尔显然比别人更为自卑,他的底线也比别人更高,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触碰到。为了找到活下去的尊严,戈培尔努力学习,试图在这一方面超过别人,也许真的是上帝在关上一扇门时,为其开了一扇窗,戈培尔确实是一块读书的料,他各科成绩均十分优异,名列前茅,在中学毕业时更是代表优秀毕业生发言,这一切又使其获得了超越常人的优越感,他十分享受能在别人面前发言和振臂高呼的时刻。这种极度自卑和自恋似乎伴随了戈培尔一生。

在戈培尔初读中学时,一战爆发,整个德意志人民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被激发到了极致,并有向唯我独尊的大国沙文主义转变的趋势,全体人们都被动员为战争出力,年轻人踊跃参军投入战争,戈培尔的哥哥和很多同学都参军而去了前线,但他因为身体原因无法成语为国效力的大军中而十分郁闷。各种对于战争的浪漫主义幻想也进一步滥觞,但是事实上去了前线才知道原来战争是如此的残酷,戈培尔从同学的来信中很快得知这一事实。在后方的戈培尔也展现了超越常人的激情,一篇关于德军的战争形势的有利报道,就能激起戈培尔对于胜利即将到来的幻想。作为一个大国,作为一个能在欧洲有一席之地的大国,这种民族优越感一直为德意志人民所接受,这与普鲁士1870年通过“铁与血”统一德国的历史背景有关,统一之后的德国经济和军事实力迅速发展,德国人对于强权有一种特殊的情节。但战争很快就以德国的失败告终,德国人的优越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此时再也没有一个强势的政府和个人能够整合德国了,任由比利时和法国的军队开进莱茵地区,德国土地受到践踏的同时,德国人的尊严也受到了践踏,德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在担忧自己的命运。戈培尔在其后来的人生经历中,一直对希特勒保持狂热的崇拜,并且在大学岁月中一直认为需要一位像腓特烈二世那样的专制君主来领导德国走向复兴。

本来获得博士学位的戈培尔拥有自己最喜欢的头衔,回到家乡时获得前所未有的尊敬。但好像博士毕业并不能为戈培尔带来梦寐以求的人生,他甚至无法找到工作,整个德国的经济也面临着严重的困境,通货膨胀及其严重,失业率更是居高不下。面对着这一极度挫伤自信心的局面,戈培尔不得不接受了女友介绍的在科隆一家银行工作的职位,然而他十分困惑,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根本没有获得能体现自己价值的工作,先后向两家报社自荐均以失败告终,每天对着没有意义的数字,戈培尔厌恶这一工作,时常称病而不去上班。但更令戈培尔困惑的是,外面有多少民众在忍受着饥饿,而银行里面的资本家们却在不断的享受这高额的利润而歌舞升平,戈培尔打心底里嫉恨资本家和资本主义。但对其打击更大的是当戈培尔的女朋友背叛了他而和富商走在一起时,戈培尔对此一直耿耿于怀。这大概是戈培尔亲布尔什维主义而反资本主义的原因。

很显然,戈培尔具有和普通德国人一样的强烈的民族主义优越感和大国沙文主义情结,由此带来的是对于强权和专制的渴望,对于种族优越性强烈追求。但更为重要的是戈培尔的自卑和自恋的性格特征,其对于戈培尔日后人生影响十分深远,需要不断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许,对于自己的领域和事业决不允许别人有丝毫的侵犯,一旦侵犯,就会嗤之以鼻,导致他与许多同僚的关系十分紧张。

而对于戈培尔的思想历程而言,有两个人对于戈培尔影响深远,其一是俄国人妥夫托诺夫斯基,其二是张伯伦(不是英国首相张伯伦),前者为戈培尔传输了反智主义倾向,即不要诉诸理性的力量,而是对于精神和感情的追求,后者传输了一种种族优劣论的倾向。戈培尔在大学时期十分沉迷于富含“德意志精神”的文学作品,主张要恢复能使德意志荣耀的专制和强权,来应对当下德国社会混乱与思想不统一的状况。对于犹太人的仇恨在德国人当中已经根深蒂固,犹太人成为资本家,控制着德国的经济,一战中大量的德国人死亡,而有的犹太人却在取笑于此,德国人的尊严受到了严重蔑视,而种族优劣论为反犹、排忧乃至杀犹提供了理论依据,雅利安人是优秀人种,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是低劣人种深深植根于戈培尔的心中,为日后的灭绝奠定了基础。

另外还有一种思想在戈培尔担任柏林党区领导人初期以及这之前发挥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对苏俄布尔什维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向往,上文提到戈培尔对德意志人民苦难的深刻同情以及资本家罪恶的强烈憎恶是这一思想形成的重要的原因,后来戈培尔在西北党区和施特拉塞形成的亲布尔什维主义,与慕尼黑希特勒形成的与资本家合作而试图获得更多支持的流派之间的分野,可以看成这一思想的外在表现。不过后来的戈培尔逐渐放弃这一思想,主要在于对希特勒的盲目崇拜改变了他的“底层关怀”,而转为对生命的漠视以及对权力的渴望。

一个自卑、自恋性格的人,有强烈民族主义倾向、民族沙文主义、专制主义情节的人,思想深处满含着反智主义和雅利安人优等论的戈培尔。正是这些性格和思想形成了戈培尔特有的“非理性”:为了不断的获得别人的赞许,不断为希特勒的战争推波助澜,希特勒的夸赞和附和胜过一切,包括信仰和所有人的生命;成为犹太人大屠杀的主谋;自己的一丝一毫不允许任何人侵占,戈培尔试图总揽德国文化和宣传的一切职务,一个不善于政治的人;对于民主的憎恶,反议会,对于专制的渴望,将政治变成一种宗教,全部转化为对希特勒的崇拜;为了宣传可以不择手段;本来拥有理性的思想,虽然已经发现战争失败的颓势,却在希特勒的一句话之下改变了对战争本身的看法,继续投入到对民众的战争宣传中;对于个人荣华富贵的追求。下面对这些表现分而叙之。

当个戈培尔初次见到希特勒时,就是视希特勒为自己心中能够改变德意志的人,希特勒的狂热、专横给戈培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每次都以和希特勒的意见一致和与希特勒站在一起为荣,这已经达到了似恋人般的狂热。为了能和希特勒的意见保持一致,戈培尔不惜改变自己基本的政治取向,本来戈培尔希望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民社党或者叫纳粹党)能够改变德意志人民的命运,将他们从饥饿和失业的深渊中解救出来,将德意志国家再次强大起来,而反对党与资本家和工厂主走的太近。但是希特勒却恰恰相反,与资本家走的十分的近,戈培尔为此十分的苦恼,甚至与希特勒发生冲突,但是希特勒将之调到柏林党区担任负责人改变之后,他逐渐走向希特勒这一边,随着希特勒对他的更加赏识,他不在追求自己以前的信仰,转而为了扩大民社党和希特勒在柏林和德国国会的影响力而不断开动宣传的机器,另一方面投入到争夺宣传资源和宣传职位的斗争中。在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之后,他也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德国国民启蒙和宣传部长,希特勒的承诺兑现了。希特勒也对戈培尔照顾有加,每每都会尽量满足戈培尔的要求以及对他进行夸赞,平时也会多次到戈培尔家中与其充分的交谈,戈培尔欣喜若狂,他虚荣的心得到了满足。而他也会不断自恋得到以为领袖会在权力的斗争中站在自己这一边,不断与同僚争夺宣传工作的领导权,暗自为希特勒的战争做宣传。其实书中的内容显示他根本就不在希特勒的核心决策圈中,从他不知道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以及他并不了解德国在战争末期求和的方向而错误的实行了宣传的方向可以看到,极有可能他只是希特勒手里的宣传工具。

书中直接认为戈培尔才是杀犹、排忧的策划人,一方面不断用自己手里的宣传机器制造种族仇恨,强化德意志民族的优越感,并辅以犹太劣等证据和“可恶”行为;其次,制定了系统的清理犹太人的计划,不断将各地的犹太人运出德国,并主张进行消灭;最后,制定了大量的针对犹太人的隔离政策,犹太无法享有普通人的自由和权利,比如不能看电影、读书、办报和参加公共活动等。可以说戈培尔是的犹太人大量被杀的元凶,这一方面是上文所说的种族优劣论的思想有关,对犹太人仇恨,另一方面是对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对犹太人处理意见的坚决拥护。

之所以戈培尔会对宣传又如此深厚的执念,原因在于自己擅长于此,能干出一些业绩,能获得希特勒和民社党同僚的赞赏,戈培尔喜欢演讲,通过演讲影响别人以证明自己,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实现自己的宣传宏图伟业,戈培尔对于德国的一切文化事业都试图实行控制,包括传媒、文化、教育、对外宣传,但是罗森贝格一直占据着德国文化协会,对文化战线的控制超过戈培尔,与戈培尔的宣传部相并立,戈培尔无法容忍,与之发生对立,于是去找希特勒,希望自己能控制文化和宣传领域的一切,但是希特勒以延缓之词给他许了一个诺言。但是书中显示希特勒是有意为之,为了不要让戈培尔集权过多,可见希特勒之所以是希特勒,还是有些政治手腕的,将戈培尔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戈培尔对于民主的唾弃,是当他看到一战后德国社会在民主制度下恢复缓慢,德国人在民主中逐渐内耗,社会整合过程极其艰难,再此基础上,他不主张民主,并说了一句著名的话:“将永远是最好的民主笑话之一,即它将毁灭自己的方法提供给自己的死敌”,这一方面是民主本身的弊端,一方面也反映了其对于民主的蔑视。其次,他的这种倾向也可以看成是德国人普遍的倾向,对于强权和专制的拥护,原因在于当年真是强权和专制统一了德意志,并使其成为大国。所以在遇到希特勒之后,戈培尔为希特勒的气质所着迷,这种气质就是专横、狂热、集权,在1934年,总统兴登堡去世之后,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统领一切,剥夺公民基本权利,取消言论自由,并且在“国会纵火案”之后基本取缔国会,这时的希特勒就是德国,戈培尔为他的登台做了大量的宣传造势,认为希特勒是德国的大救星,为议会被取代而欣慰。戈培尔在二战后期,德国已经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在宣传中依然将希特勒视为一个伟大的象征,一个可以使得德国胜利的象征,对希特勒的狂想极度“迷信”,已经达到宗教的高度,德国人在他宣传之下,也为这种政治式的宗教迷信所蛊惑。

作为宣传部长的戈培尔确实超越有常人的宣传才能,其演讲的功力更是极具振奋人心的力量,希特勒得以在德国政坛维持十余年之久,戈培尔的对民众的宣传与蛊惑功不可没,二战中戈培尔更是投入到对盟国的宣传战当中,一方面是对别国领袖过进行攻击,另一方面是对占领区人民进行教化以顺从占领军的统治。但戈培尔最令人恐惧的宣传是其在担任德国纳粹柏林党区领导人时的宣传实践,为了扩大纳粹党在柏林地区和德国议会中的影响力,戈培尔不断通过流血事件来制造社会知名度,在他眼中,坏事和好事具有同等的宣传价值,而且有时坏事往往传的更远,为了获得预想中的宣传效果,戈培尔不折手段,利用纳粹冲锋队不断和其他党派制造冲突,一方面打压其他党派,另一方面利用自己掌握的《进攻报》进行宣传,将事件的性质完全翻转,全部变成有利于纳粹的事件。书中多次写道戈培尔在柏林所进行的残酷宣传,伤亡时有发生。尽管希特勒在柏林成功是上台主要是因为通过政治手段同其他党派进行联合,但戈培尔的宣传为其起到了前期造势作用,增加了希特勒在德国民众中的知名度。

在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第二帝国已经无法再像战争之初那般到处进行闪电战了,而是逐渐的颓败,东西战线的并立,没有充足的兵力以及相应的后勤补给。原本希特勒认为充其量两周就可以使得苏联屈服,但没想到战争打了两年还没有结束,反而越陷越深,苏联已经开始有组织的开展反攻,纳粹面临者巨大的压力。而东线的英国从来都没有想向第二帝国屈服,不断在美国支持下与之反抗,“海狮计划”终以失败结束,制空权拱手让与他人,对德国本土的轰炸变得触手可及。整个战争的失败已经以雏形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一切只是时间的问题,问题是是别人过来将这一战争机器捣毁,还是自己将至推到。但希特勒依然坚持认为战争不会失败,转机一定会出现,即使当苏联和盟国联军已经逼近柏林时,希特勒依然活在梦里,认为这两者的矛盾会转变局势,最后的救命稻草----新组建的一支集团军被阻挡在柏林之外时,希特勒终于认输了,选择了自杀。令人十分困惑的是,究竟是什么力量是希特勒失去了对局势分析的能力,用狂热和幻想来自我安慰。但希特勒的判断在某种程度决定了戈培尔的判断,即使在后期不断从前线传来的失败消息,已经使得戈培尔意识到战争正在走向失败,但每次一旦见了希特勒之后,希特勒的狂热和幻想改变了他的意见,他始终与希特勒站在一起,他在日记中幻想着战争的胜利必将来临,因为有伟大的希特勒的领导。

当戈培尔成为了宣传部长之后,希特勒政府给他分了房子,之后开始了对于地位身份相匹配的物质生活的强烈追求,在天鹅湖上用公款买了一栋别墅,用大量的公款装修了自己的房子,全部用最好的材料,并在日记中不断以此为荣,一个小城里的瘸子和中下阶层的人居然能够享受到这些,是超越常人的。

固然戈培尔身上有许多德国人普遍具有的精神品质,但是这种自恋和自卑的性格在其个人人生经历发挥的作用依然十分重要。为不断获得希特勒的赏识,改变自己的政治观点;把希特勒的狂热转化为自己的狂热,盖过了其本来具有的理性分析能力和理性分析结果;为了希特勒的政治目标和军事目标不断努力,在获得他的赏识之后更快的在宣传领域为希特勒的“宏图伟业”添砖加瓦;当纳粹党决定处理犹太人时,戈培尔又再次充当马前卒,制定了系统的排犹计划和政策,实为犹太遭到屠杀的首要元凶;底层关怀慢慢消逝,转化成对于荣华富贵的追求,对于名誉的渴望,不断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达成目的,往往会选择不择手段,包括对于生命的漠视,他的宣传成果是在尸体和血泊中建立起来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戈培尔传读后感:一个自卑又自恋的人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129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