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脚与西服》一书由张邦梅所著,讲述了张幼仪和徐志摩离婚的变故,作为中国第一对以西方形式离婚的怨偶,他们更是一种传奇,大家都知道林徽因、陆小曼,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张幼仪呢?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小脚与西服读后感1000字。
之前的认识中,徐志摩是《再别康桥》里的多情者,是热烈追求爱情的浪漫
者,是诗才文采并举的青年才俊,其实,我相信他是这样的人,并不是基于我对这个人有多深的了解,只是大家似乎都这样认为着。他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似乎暗示着我们应该相信他是一个都“好”的人。
最近跟着一个读书群在读张邦梅的《小脚与西服》,里面写了张幼仪对于她和徐志摩婚姻的回忆。关于徐志摩的爱情,传说很多,有一部电视剧叫《人间四月天》,讲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的爱情。因为看了书,就很想看看电视剧,不过都是快进着看完的。电视剧里的徐志摩更有“情”些,而张幼仪的回忆中,徐志摩很“无情”,责任感意识淡漠,只想自己的自由。
在哪个革旧迎新的时代,徐志摩和张幼仪的离婚确实为推动社会改革有过“榜样式”的贡献,但,对当时的张幼仪来说伤害太大。不过,就像旧社会的革新是必然,徐张的婚姻也是必然,张幼仪当时的害怕、彷徨、挣扎就像旧社会一样,需要有人去做点什么。张幼仪离婚后,才找到了自我,她后来说,很谢谢徐志摩呢,大概也是真心的,只是对当时只有21岁的她来说,过程太难了,幸好,正如我们的社会革新,都找到自我,发展的越来越好了。
寻找自我是痛苦的过程,但人万万是不能失去自我的!
历史的革新都会有所牺牲。民国时期有多少人为追求新婚姻、爱情、自由而挣扎,像梁启超,胡适等,不过确实难,打破重组,过程太痛,失去的也太多,而徐志摩敢,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张幼仪的回忆里,更突出的是徐志摩对她的抛弃和伤害,即使她后来生活的也很好,但那应该是她一辈子的痛吧、就像张邦梅说,张幼仪一开始是不愿意提起她和徐志摩的婚姻的,因为是心里的疤痕吧,碰到就会痛。看《小脚与西服》,我是相信徐志摩当时对张幼仪是“无情”的,家庭责任意识淡漠,可能徐志摩认为就是那样的家庭和被迫的婚姻束缚着他吧!不过,徐志摩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离婚时徐才24岁啊,也就现代大学生的年纪而已,又怎能要求他足够成熟、理智呢,他被封建家长推给的婚姻束缚,他渴望自由,包括爱情自由,婚姻自由,出国之后他遇到更开放、更新潮的女性,他越发觉得自己像被缚住的茧。他那时一头扎进了与林徽因的爱情里,以为只要解除了与张幼仪的婚姻,就会追求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只是林徽因女士似乎比徐志摩更理智些,她更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伴侣。林徽因后来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那时爱的是自己用诗情想象的浪漫的我,那不是真正的我。
徐志摩是个极度追求自由,极度浪漫,又有才情的人。但他也是个普通的人,二十几岁的他很勇敢,勇敢到不怕失去!
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人能够勇敢的追求自我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1000字》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1456.html
- 上一篇:嫌疑人X的献身读后感:爱情的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