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战争》这一本书的作者是林白,书中有着对于那个时代女子的描写,将人们内心的原始欲望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从书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内心的挣扎,欲望不就是这样的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一个人的战争读后感:自己嫁给自己。
读书笔记,一边是莫言的《丰乳肥臀》,一边是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看来当时的我比现在深刻很多。
当年肯定不会想到莫言会是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他的书挺好,有机会为他写拆书稿。今天还是聊聊林白。
因为女性笔触,《一个人的战争》颇有微词。身为女性,更能理解女性独有细腻,阴郁,精致和敏感。
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巴掌自己拍自己,一面墙自己挡住自己,一朵花自己毁灭自己,一个人的战争意味一个女人自己嫁自己。其实真的是这样的,一个人的内心往往是脆弱的,战胜一个人的内心就等于战胜了他。
人生的确像一场梦,无数的经历像电影画面在你面前经过,然后会随着记忆消失,再也回不来。到头来你会恍惚是不是真正经历过这些。
小说的主人公多米是一个美丽又奇特的女子,自恋又自闭、疯狂又怯懦,敏感又脆弱,总爱胡思乱想。有时候你会觉得不可理喻,不可思议,有时候又会觉得这样的女子就是你自己。
小说带着一些自传性质,因此写得特别贴合。这样性情的女子历代都有,大多活的挣扎混乱,富有才情,多愁善感,有时自信满满,有时却全盘否定自己,这样的女子在古代大多命运多舛,但会活出一个传奇。
多米说:”容貌是给他人看的,与自己厮守的只有心。“在这个独钟颜值的时代,人们总是过分爱惜自己那副臭皮囊。而多米的自恋显而易见,极度自恋之人心门是紧闭着的,爱恋着自己,自己嫁给自己,和那颗心长相厮守。
在《一个人的战争》中写的虽然很多颇具争议的性爱描写,不知道当年涉事未深的我看这本书的感受是什么,我想当时肯定略过了,否则我的笔记里为何只字未提,摘抄的文字很美很纯粹。
在你的意念中将玫瑰一朵一朵地放到河里,意念要非常清晰,要一朵一朵地放,注意不要让他们倾斜,覆没沉到水里,要让它们浮在水面上,在意念中将玫瑰放满整条河,直到你闻到它们飘动的芬芳,这个仪式就完成了。
现在重读,完全不一样了,一个人的欲望无法掩盖。不可避讳,除了自恋,多米还有同性恋的倾向。
“我意识不到皮肤的饥饿感,只要多年以后,当我怀抱自己的婴儿,抚摩她的脸和身体,才意识到,活着的孩子是多么需要亲人的爱抚,如果没有必然活着而受到饥饿的孩子,是否有受虐的倾向?”
这段文字仿佛将人最原始的欲望描写出来。我们的内心是有许多不可告人的渴望,那些不可告人一旦去实践,人会变质变成畜类,分不清那是渡我,还是灾难,但凡有道德心的人类都会因此背上十字架,钉在耻辱柱上。
多米原来是在图书馆工作的,一天图书馆的同事即当时电影厂文学副厂长的夫人,突然问她想不想到电影厂去,于是她就与其他人一起去面试。两个月之内,多米就离开了她难以忍受的专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当明星)。多米就这样地轻易实现了自己梦想,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机遇吧,但是这样的开始真的隐喻着没有结果的结局,或者说是痛苦的开始,得到和失去接踵而至。
多米实现了她当初的梦想了,但她也开始了她伤心的历程。《一个人的战争》把人一生中的点点滴滴的生命体验融合到了一起,人一旦有了欲望就会活得无比挣扎。盲目地追求欲望,到头来一切成空,空虚得很。林白把性写在人的灵魂、人的自我、人的身体之上。有点意识流的态势,因此这本书读起来情节很松散,甚至你会觉得根本没有情节。
读书的时候只有把自己身在其中,同喜同悲,才能真正体会,人作为人的有一种凌乱的无奈,纠缠着欲望,夹杂着不知所向的迷茫。想起两年前不就是这样吗?美丽不再,真情不再,还有什么呢?
有人说《一个人的战争》形象地表明了一个人在矛盾域内挣扎的状态,多米是一个矛盾体,人人都是。在矛盾中挣扎多种多样,可能是内心与外界,也可能是物质与灵魂的,欲望与道德的博弈。每一人无时无刻不是在和自己做斗争。
莎翁的“Tobeornottobe”奉为经典。那是内心最纠缠的挣扎,进也是错,退也是错,左也是错,右也是错,内心的纠缠厮杀剜心地痛。这样不着痕迹的厮杀,也足以毁灭一个人。这是一个人的战争没有硝烟的痕迹,没有流血的场面,始终只有自己一个人。
人生之累,内心的撕扯足以击垮一个人。在一个人的战争中幻化出两个或者更多的自己,在心理学角度,可以称之为多重人格。这样的战争让你无法自拔,你的内心有多痛,战争就有多激烈。而且这样的战争没有结果,没有赢家。因为明明知道一切早就不存在,却苦苦等待,苦苦挣扎。这是一次深层意识的认识过程,所以看这本书心很累。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一个人的战争读后感:自己嫁给自己》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1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