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纪录片公元1644观后感范文欣赏

时间:2019-05-15 07:50:29 网站:公文素材库

《公元一六四四》是一部由余乐和余力君共同导演的纪录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小编这里整理了一篇网友观看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今天无意中发现了一部纪录片——公元1644,看后颇受启发:

公元1644,历史在这一年描绘了斑斓壮阔的一笔,崇祯、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正上演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大戏,智慧的角逐,力量的对抗,人性的彰显, 每一处细节都耐人寻味,都给人智慧的启迪。

机会

机会稍纵即逝,当它来临时,一定不要优柔寡断。

1、崇祯皇帝和他的大明王朝,面对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在危急关头本有改变时局的一刻——都城南迁,这样可继续保存他的大明,可优柔寡断的他错过了历史最佳时机。

2、李自成逼近京城,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他只想划地为王,并未要取代崇祯,于是他向崇祯提出议和,可崇祯高傲的帝王心拒绝了这一要求,崇祯再一次失去了绝佳时机。

人性

人会面临很多选择,选择的过程让人性的复杂面表现地淋漓尽致。

1、可想而知,在面对危机的最后关头,崇祯的内心是多么的复杂,一方面是为了延续大明王朝,只要是有一线希望他也不会放弃;另一方面是要想延续大明王朝,就会付出苟延残喘的代价,作为一名皇帝的自尊心是难以接受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现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东西,当把自己置于当时的历史当中,我想每个人都会很难做出决定。总之,崇祯的下场便是“性格决定命运”的最好注解。

2、李自成攻破京城,山海关的吴三桂成了他一大忧患,李自成最后决定招降吴三桂,毕竟吴三桂的家人都在京城,可吴三桂作为忠臣孝子怎能接受这样的安排,经过一番思想的斗争,他最终决定了招降,可就在去京城的路上,他得知家人被抓,爱妾被霸占,父亲被拷打地危在旦夕,历史戏剧性的一面突然出现,他奋而杀回山海关,于李自成彻底决裂。

3、当李自成率兵攻打山海关时,三万之众的山海关怎能抵李自成的十万大军,面对如此困境,吴三桂只能“请兵”关外的多尔衮的清军,可多尔衮想的是“招降”吴三桂,对于他的请求,多尔衮冷漠处置。公元1644年4月21日,经过了李自成和吴三桂的一番大战,吴三桂损失惨重,可想而知,当时的吴三桂是多么地焦急,派使者前后八次通信多尔衮,可多尔衮还是冷漠处之,公元1644年4月22日吴三桂投降清军,清军快到山海关时,多尔衮却宣布按兵不动,很明显,多尔衮想坐收渔翁之利。等到两边打的差不多的时候,多尔衮才出兵,李自成职能仓皇离开山海关。吴三桂一方面无奈的“剃发易服”,一方面听到家人被满门抄斩的消息,一生追求“忠臣孝子”的吴三桂此刻的内心,肯定比世上任何一个人都复杂。

题外话:人性有时就像火山,表面上平静无比,但一旦条件具备,就会爆发。生活中的我们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网中,本来就很复杂,尤其在中国这样将就人情社会,就更为复杂,有时会面临很多无奈,选择会把你逼到死角,现在越来越感觉生活是怎么把一个人磨平的了!

过程

历史如果只看结果,就失去了它的趣味,探究历史的过程,才能还原立体的人物和事件。

正如,如果你只看到李自成当上了皇帝的一面,如果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他曾有过放弃,曾有过退步,你便不能了解一个真实立体的李自成。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纪录片公元1644观后感范文欣赏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259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