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了凡四训》读后感2000字

时间:2019-05-15 07:57:59 网站:公文素材库

了凡四训一书由袁了凡所著,是作者自己写的家训,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来教育孩子,也值得今天的我们去读。下面小编带来的是《了凡四训》读后感2000字。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先生为其子所作的家训,主要阐述“人能通过改过行善增加命中的福报”这一观点。和多数宗教理论一样,这一观点既无法被证实,也无法被证伪,虽然了凡先生运用大量事例试图进行论证,但头脑清明的人能看出,这论证过程是禁不起逻辑上的推敲的,无怪乎不少人读完此书后便给其打上“封建迷信”的标签束之高阁。

应该指出的是,任何作品都有其时代局限性,《了凡四训》的内容自然不可全信,可书中蕴含的儒释道三家的一些思想还是值得学习的。如同宗教哲学才是宗教的精华部分一样,我们在看《了凡四训》时,细节的推演上可以不加深究,把重点放在思考书中的观点能否带给我们启发。

      大家阅读时首先会关注到的应该是“命运”之说。什么是命运?这里姑且将“命运”一词定义为生来就不可改变之事,即宿命。那么命运存在吗?我们都知道,人一生的大体走势很大程度上在出生的一刻就能看出,这包括你能接受什么教育,从事什么职业,会生什么疾病,巴菲特也坦言投胎是个技术活,自己最大的成功是中了“卵巢彩票”。但这只是统计学上的概率的体现,不足以论证宿命之说。事实上,我们永远无法论证这种形而上的命题。书中了凡先生的前半生都被奇人孔先生算对,似是肯定了命运的存在,但后来在云谷禅师的点化下,他改过行善,之后经历的事情与孔先生所预测的大不相同,这似乎又否定了命运的存在。如果认为严格定义上的命运是存在的,那么合理的解释是,孔先生最初给了凡算命的时候没算准,或者算准了却撒了谎,了凡先生的命运其实从未发生改变。若是再阴谋论一点,我们还能假设孔先生和云谷禅师是一伙的,合起来给了凡先生设了一个十几年的局,为的就是让他成为“改命”的代言人,扩大宗教势力的影响力。宿命论就是这么难以被推翻,归根结底可能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而已。

退一步假设命运存在,那么命运是否可以被认知。未来的不可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认知的不充分,假如我们拥有一台演算能力无穷的超级计算机,再为其输入当下宇宙所有基本粒子的状态,以及万物运行的全部规律,那么我们能否准确预测下一刻的未来呢?我觉得未必,即使不考虑量子力学方面的争议,这其中仍然少了一个关键变量——意识(此处不光是指人的意识)。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物质世界的了解足够充分,但对人心的把握则有所欠缺,所以对于未来的预测也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我们不妨再退一步,不计较命运是否存在,也不考虑如何去认知命运,仅从功利的角度思考是否应该接受宿命论。如果肯定宿命论,则人只能被动地接受命运,这种情境下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人更容易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尤其在面对困境和挫折的时候,更能保持一颗冷静的头脑——反正命运已经注定,慌乱也无用。缺点则是人容易丧失生活的激情,如果得知心境的喜怒哀乐,境遇的跌宕起伏都不过是上天提前写好的剧本,自己仅是不自知的傀儡,任谁都免不了陷入空虚的泥淖。大体而言,对性格偏消极,心中整日充满忧虑的人来说,接受宿命论不失为一种好的疗法,但如果你内心有着人定胜天的念头,那么宿命论便与你的道心天然相斥。

    除了全盘接受或否定宿命论,有没有其他选择呢?了凡先生给出了第三条道路。他笔下所谈的实际是一种“动态的命运”的概念。我们可以假定每个人在特定的时刻都有一个相对应的命运,如时刻A对应命运A,时刻B对应命运B,若在时刻A和时刻B之间,这个人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则命运A和命运B会保持一致。但如果这个人身上发生了足够大的变化,那么类似于平行宇宙的切换,命运B将不同于命运A。这个变化是什么呢?书中观点通俗点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可以从社会博弈的角度来理解“报应”之说。在一个运行良好的社会中,一个人做好事的成本应该要低于其收益,否则助人为乐的社会风气必然不能长久,书中提到子贡赎人不接受赏金被孔子训斥,子路救人后接受馈赠却被孔子表扬,说的便是这个道理。与之相反,一个人为恶的成本要高于所获得的收益,人性的阴暗面才能得到抑制,社会方可安定。

可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做了许多好事,却不得善终的例子,那么这套理论体系还说得通吗?宗教巧妙引入了“轮回”系统来打补丁。根据轮回的说法,一个人当下的遭遇乃是无数劫以来因果累积的产物,而他当下的行为又将影响到后世子孙和自己转世的境遇。打个或许不恰当的比方,京东和亚马逊一直在亏钱,但是投资人仍然不断给它们提供资金,是因为人们相信其未来的长期价值。与之类似,即使当下“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的情况出现,人们也无法否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说法,因为我们无法将未来的全部福报“折现”到现在来进行比较。

      人懂得趋利避害,懂得趋炎附势,在这套理论体系下,因为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大家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顾忌,容易产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教化效果。但仅仅这样还不够,在书中,我们能看到了凡先生两种略有矛盾的叙述,一方面他从功利的角度指出行善能改变命运,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做善事要真诚恳切,不可虚情假意,企图回报。理解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修心”。

在修心一事上,《了凡四训》带有点禅宗的色彩。六祖慧能以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偈子获五祖认可。后来大师又得闻《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开悟,指出“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这些说法都在强调自性本心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强调这些?唯心一点说,社会的变化蕴藏在人心中,因为有追求真理的念头,苏格拉底饮下毒药,因为有普度众生的念头,神农氏遍尝百草,因为有成为圣人的念头,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更早一点,在我们祖先萌生下树的念头的时候,人类社会的雏形或许就已经开始孕育。因此佛说“莫向外求”,功名利禄和大道真理都在人心里有迹可循,想要改变外界,要从诚意正心开始做起。

这样前面的矛盾之处也就能被理解了。

从社会治理来看,如果仅依靠功利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去劝导百姓行善,那么人们未来也完全有可能因为相信“善有恶报,恶有善报”去大肆作恶,所以在用功利性的理论初步引人向善后,还有必要进行思想上的教化,这样才能长治久安。书中指出改过的三种层次,第一种是通过持戒的外在形式进行克制,第二种是通过明理的方式在逻辑上进行否定,而最好的方法则是通过修心在恶念萌芽之时就消灭它,最终达到不起妄念的地步,三种境界步步递进,但也相辅相成,在一个好的社会中,三者不可偏废。

就个人自由而言,如果是出于精心计算过的成功概率和收益后才去做某件事情,那么我们依然只是在对这个世界投其所好曲意逢迎,唯有出于自己信奉的某种原则,出于“任性”认为这件事情应该做才去做,人才算碰到了自由意志。

在具体如何行善方面,书中也有些很有意思的观点,此处不再赘述。仅举一例,了凡先生说所行善事的大小不光要看事情本身,还要看行善之时的心境如何,这与现代法律中区分违法者违法时主观上是恶意还是善意有相通之处。

相比物质层面的迅速进步,人类社会意识层面的进化似乎慢了许多,人性恐怕更是千古不变。虽然表现形式有所差异,我们的历史大体还是在不断重演,因此不能说《了凡四训》的思想已经过时,小到个人修身养性,大到国家治理方略,我们或多或少仍能从中汲取些养分。可惜的是这些年各地都冒出不少女德班、国学班,打着宣扬传统文化的旗号,实际上灌输的却是三从四德等封建洗脑理论,败坏了国学的名声,而《了凡四训》作为这种机构的常用教材,也染上了一层负面色彩。

佛法强调不懂法者不可妄传,否则曲解佛法,于佛于己于世人皆是在造孽。《了凡四训》的思想精髓并非一篇短短的读后感所能概括,且每个人的阅读体验都有所不同,上述仅是我个人浅陋的见解而已。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了凡四训》读后感2000字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303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