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丝绸之路》读后感范文精选2篇

时间:2019-05-15 07:58:37 网站:公文素材库

《丝绸之路》一书由彼得·弗兰科潘所著,是一部全新的文明史,讲述了由丝绸之路带来的财富、文明、战争。下面小编带来的是《丝绸之路》读后感范文精选2篇。

篇一

彼得的这本《丝绸之路》与其把他称作一本丝绸之路史,不如称作半球交通史,因为作者的侧重点在西半球,东半球在本书中显得不那么重要。此外,作者很强调扩张思维,毕竟有扩张就有联系,有联系就产生交通,有感而发,就循着写写希腊早期的扩张思维。

西方从来不是一个和平的地区。公元前,希腊人就想通过自己的“理想化”的政治思想和手段统治“全世界”,不过最后他们失败了。失败于与爱琴海大不相同的亚非国情和他们错误的优越感——这一点上可以从亚历山大学习波斯制度建国找到依据。亚历山大从巩固自己权力角度出发进行行政管理的同时也在背离希腊帝国主义思想,他从一个帝国主义征服者成为一个平等的世界主义者以此来推行种族融合政策。不过遗憾的是他的后代并没有继承它的志愿,凶悍一时的亚历山大帝国仅仅存在了13年就土崩瓦解。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比雅典人更能把所有公民平等的原则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这是属于雅典特有的帝国式民主。能够形成这样的帝国式民主不是偶然的,他有几个特殊的必然条件。第一,是它小国寡民的地利条件,较小的人口规模和制度应用量达到平衡,雅典的公民人口成功与他的制度即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以及委员会所需人口达到了平衡。有了这一条件,雅典的几个杰出领导人诸如梭伦,伯利克利才能高效的进行改革,雅典的直接民主机制才能得到有效的运转。第二,符合城邦需要的人文条件,城邦所培养的是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城邦信心。这配合了雅典的城邦运作机制,这同时也是雅典挫败波斯和斯巴达的巨大保障。第三,是军事上的正确战略和胜利,而这一点正是雅典帝国主义扩张的关键所在,战略即控制海洋,没有这一成功战略就没有希波战争的胜利,没有希波战争的胜利,也就形成或稳固不了以雅典为核心的希腊同盟和提洛同盟,更不能刺激雅典的城邦信心和民族意识,自然也不能与以斯巴达为中心的伯罗奔尼撒同盟抗衡,更谈不上与波斯帝国较量。第四,第一公民领导者的个人能力,作者曾这样描述:比民主政治的平等倾向更重要的,是给那些有能力的人上升到顶峰。从克里斯提尼到伯里克利的制度改良以及军事胜利都足以证明这一点,我们不能仅仅把眼光局限于所谓的直接民主的大船的船舱公民大会,更应当把眼光看的更微观,看到船长室辛勤指挥的船长。而有了这些条件的雅典一度成为希腊地区的霸主,才能成就它的帝国式民主,成就所谓的雅典帝国。并以此来推销他们的政治思想,从政治思想上控制这一地区。

但他们的帝国主义式民主在以下几方面上是足以致命的。第一,这样的民主和繁荣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他们把奴隶和外邦人的劳动,公民的休闲是当作理所应当的。这一点即便是在极其痛恨雅典绝对民主制度的柏拉图的思想上也是未曾改变的。奴隶和外邦人想要进入公民阶层是很困难,而帝国统治的外邦人是占大多数的,这个大多数总会是帝国深处的炸药桶。第二,个别城邦主义严重。强烈的城邦推动了雅典的崛起,但这种强烈的情绪反而害了他们,一例是走入歧途的提洛联盟。提洛联盟本是一致对外团结各城邦反对波斯霸权的联盟,但是各城邦的贡金大部分却交给了雅典用于公共建设,这进而招致了同盟者的反对以倒向斯巴达一边。其他更有强迫盟邦航行到雅典,以使自己的案件得到审理和从盟邦夺取土地这样恶劣的例子,这种缺乏包容性的城邦个别主义政策证明了雅典的帝国主义式民主对外邦人来说不过是个美丽的谎言和骗局。第三,从其制度本身入手,雅典这样的帝国式民主,是有矛盾的,民主制度的泛滥可能不会导向真正的帝国主义。城邦内的公民接受民主熏陶,就会缺少集权意识,这样的帝国主义是不完整的,残缺的。所以它的失败是早已注定好了的。即便是后来亚历山大带着希腊人的帝国理想来到亚洲大陆,却迫于种种原因中道崩殂。他的子孙们也难免吃了早熟的果实拉了肚子,这一帝国主义理想也就因为现实而流产了。

提起丝绸之路,不能不提中国,彼得的这本书对东半球描述甚少,但同时也提醒我们跳脱出传统东方丝绸之路思维,毕竟我们希望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中国史,也不仅仅是欧洲史,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篇二

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即为“丝绸之路”。作者将流淌了十几个世纪的历史精妙绝伦地编织进丝绸之路这一欧亚走廊当中。这本书是涌出历史的泉眼,一眼万年窥尽整个世界十几个世纪的流转变迁,让人在阅读中跳出传统认知中丝绸之路仅仅作为中西方货物流通与贸易的渠道,体悟到更为深刻的历史意义。

当一扇世界的大门被缓缓推开,宗教、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丰盛如筵的知识扑面而来。作者给了“丝绸之路”一个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贸易之路,也是各式各样的文化通道。书中形象地展现了罗马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辉煌,成为地跨亚欧非的超级大国,后被后起之秀波斯帝国所取代,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基督教是如何从一开始的犹太教异端逐步发展,到如今成为三大宗教之首;伊斯兰教又是如何在先知穆罕默德的带领下,冲破重重阻隔历尽千难万阻,铸就伟大的阿拉伯世界。“信仰之路”是我最钟爱的部分,在作者的描述中,看似水火不容的宗教,其实在早期不同的宗教会互相寻找共通的真谛,文化的碰撞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令人心生深受感触。宗教信仰在作者妙笔生花下,不再是丝绸之路上的星星点缀,而是丝绸之路上唱响几个世纪的主旋律。

纵观整个历史,一幕幕景象总是不断重演,各种野心家粉墨登场,各种势力不停歇地博弈,处处充满了陷阱与争斗,尽管有很多朝代更替,不过其过程与结果却又及其相似,经历繁荣也迈向落寞。但历史前进的车轮滚滚向前进发,我们人类也在不断地反思过往,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鞭策自我的警钟。

如今的丝绸之路,浸润了历史的精华,褪去了泥泞的糟粕,正在焕发着崭新的光彩。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声,提出崭新的“一带一路”发展蓝图,丝绸之路由内而外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将在丝绸之路上继续扩张铁路干线,打造着将城市、港口和海洋相连接的资源网络,在这条古老的路线上引领潮流,走向伟大复兴!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丝绸之路》读后感范文精选2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309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