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是一部由约翰•赫斯特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看过这本书呢?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这本书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01
本书为澳大利亚历史学家约翰·赫斯特为其学生编著的教材课本,主要围绕1800年的欧洲史展开,读来却没有课本的教条,对历史爱好者来说,比较适合入门阅读。主体以历史主线展开,分部分讲述政治,民生,科学等发展情况,有助于读者了解大体历史状况。
对我启发的一点是在其对欧洲各个国家相互战争的情况,不由让我联想到中国春秋战国的情况。同样是战火纷飞,群雄逐鹿,也同样的思想百家争鸣,技术大放异彩。这一点就会让我有些困惑了,抛却当代人的生活不谈,战争是否是有益于整个人类社会进程的加快呢?
当然,现代性的世界,以核威慑的几个国家,非到紧急关头,不会轻易爆发战争。但真的不会爆发麽?我想不一定。战争,迟早会有的。一旦某些国家可以反制核威慑以后或者找到另一个拥有话语权的独立适合居住的星球。一帆风顺的时局下,必然会有暗流涌动。当警醒:斗争或者保持竞争力是永恒发展的核心。对星球如此,对国家也是一样,对我们个人而言,同样。
别想一潭死水,那是留给死亡的,哦,也不一定,没有竞争力的鬼魂同样也不得快活。地狱和天堂,同样躲不开。
02
黏黏糊糊不干脆地读完这本书,其实内容很短,但是自己比较懒,所以说读的很黏糊,到最后自己也受不了了,花了几个小时把书读完了。
因为前面读的很多也不咋记得,而且自己对历史的基础知识也不是那么多,所以整体印象不是很深刻。但是读到最后,有一个对比,说是欧洲为什么后来走在中国前面,其中的一个观点是中国绝对的中央集权,而欧洲几乎没有这种情况,仿佛整部历史都是小国、种族、番邦之间的你来我往的战争,有些像春秋战国的加长版,正是这种“分”成就了欧洲的文明;另外一点就是欧洲的君主,或者说整个社会一直都处于一种危机状态,各个角落都充斥着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意识成为了变革和进步的动力。当然这种危机来自于政治上的更迭,战争上你来我往,以及自然环境上的耕地少等等。
除此之外,几个收获是,有必要研究欧洲宗教,基督教,天主教,新教等,可以说是贯穿整个欧洲历史,是深深扎根于整个西方人的意识里的。
再者,是自我而言,鉴于欧洲成功是由于“分裂”以及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希望自己在自我修养上切不可被一种思想禁锢到底,希望是有思想斗争的状态,这样才能创造出新的自我。
整体而言,终于读完这本书,年度计划里的读书指标算是完成一小步了,虽然有点为了完成而完成的意思。可以开始下一本书啦,应该是三国演义和天龙八部。
03
非常好的一本书,结构清晰,条理性强,虽然很短,但是却讲的很透彻。前两章将欧洲历史打了个框架,而后面六章则是不断地往里面填充内容。这里主要做一下前两章的笔记整理。
在欧洲文明发端之初,它的组成元素有三:1.古希腊和罗马文化(这是一个简单,符合逻辑,能以数学表达的世界。)2.基督教-犹太教的一个奇特分支(这是个邪恶的世界,唯有耶稣能拯救它。)3.对罗马帝国进行侵略的日耳曼蛮族的战士文化(打仗是好玩的事。)这些看似天差地远的元素组合在一起,造就了欧洲的文明。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成为一位基督徒,或者说至少公开表态支持基督教会。这是三大元素的第一个连接:罗马帝国变成了基督教的天下。罗马帝国被日耳曼蛮族灭亡后,教会存亡下来,教皇和罗马帝王的角色平起平坐,治理麾下所有层级的文武百官。造成这个组合体的第二个连接:教会变成了罗马人的教会。罗马帝国崩灭后,教会把希腊和罗马的学术保存了下来,信奉基督的学者认为,古希腊和罗马的伟大哲学家与道德学家只触及了部分的真理,基督教教义才理所当然是完整的;不过,这些希腊哲学家可以作为引导,让大众走向真理,辨明真理。这是第三个连接:基督教会将希腊和罗马的智识成就保存下来。日耳曼蛮族是一群和特别的征服者,他们接受了被征服者的宗教。这是最后一个连接点:日耳曼蛮族支持基督教。
这个怪异的组合,维持了将近千年之久,从公元476年罗马帝国崩灭开始,直到1400年左右。历史学家称这段时期为中古时期或中世纪。
时至公元1400年,这个混合体开始分崩离析,它的分裂首先始于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改变在于不再使用古代知识来支持基督教会的神学,而是有许多学者,主要在教会体系之外,向往希腊和罗马在创造这些知识时的世界样貌而意图加以改造。他们并没有直接攻击基督教,他们的观点:宗教是个基本的存在,只是世界上还有更多的事情值得关注。宗教不该钳制生活和思想的一切,而这正是教会一贯的目的。文艺复兴的结果是,身处于某种文化和传统的人,靠着思想让自己迈入另一种文化和传统,一旦跨过这条分界线,你就永远不一样了。
文艺复兴是中世纪世界遭遇的第一个重大冲击,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是第二个,这回是对基督教会的直接攻击。宗教改革运动,是以《圣经》的训示和教诲为据,对罗马教廷进行改革的运动。它希望重塑早年的教会生活,这是一种反求诸己的宗教。宗教改革所带来的信息是:基督教并不是罗马人的宗教。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向过去看齐的运动,两者皆是意图将欧洲这个混合体的某个部分独立分离出来。文艺复兴着眼的是古希腊和罗马的智识成就,新教改革者则是频频回顾罗马教廷承袭罗马习性之前的基督教会。
相信进步,是17世纪科学革命的结果。这段时期是现代科学的发轫期,欧洲文化也从“回顾”演变为“前瞻”。科学革命之后,启蒙运动开始了。这场18世纪的智识运动,目的是发挥理性,将它运用在政府,道德观念,神学和社会的改造上。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成果,是汇整出一部百科全书。它的根本不同在于将理性用于一切事物,让知识领域里没有层次之分。启蒙运动的信息是:宗教是迷信。由理性取而代之,跟着理性和科学走,未来就有进步,带我们脱离黑暗,走向光明。
与之相反的是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运动崇尚感受,情绪以及所有强烈的情感,这场运动延烧整个欧洲,但尤以德意志地区为烈。德意志发展出的这些观念,是刻意针对法国启蒙运动观念而发。对于傲慢自大的法国知识分子关于理性的夸夸之眼,他们的答复是:穿上你的靴子走走路吧,走向平民百姓,走向农村耕田。浪漫主义的信息是:文明是人为的,它束缚了我们,局限了我们,唯有活在传统文化当中,你才算完整。浪漫主义带来的观点有“高贵的野蛮人”,也催生了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
浪漫主义崇尚情感,文化,民族主义和自由解放。与之背道而驰的是理性,科学和进步。这两股力量至今依然强劲,有时彼此强化,有时互相对立。在分裂着欧洲。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读后感范文欣赏》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3796.html
- 上一篇:不为人知的美国历史观后感精选
- 下一篇:母狼:英格兰早期王后观后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