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常识读后感书评

时间:2019-05-15 08:10:27 网站:公文素材库

《常识》是一部由梁文道著作的时评文字集,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看过呢?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这本书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01

《常识》的字号有点小,翻开的第一天恰好有点头晕,而这本软塌塌的书几乎让我反胃了。第二天我立刻爱上了这本书。道长呈现出与一千零一夜里温文尔雅不同的模样,完全就是一副知识分子以笔为刀割政府和社会伤疤的慷慨激昂模样。

知识分子捍卫独立人格的故事当然比书香门第婚丧嫁娶更加好看,后者年年岁岁都在发生,才子佳人的故事数不胜数,前者却要赶上政治风波,还要有敢写出来的勇气,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毕竟“学而优则仕”是我国读书人一贯的“优良传统”,读书做官相结合的制度至今未死。

特别是当你一遍摊着政治生活一边看梁文道写“毕业典礼有人闹事是校风开放的证据”时,你会仿佛隐约有点明白《洗澡》里为何大多数人敢怒不敢言。

我当然有点不满道长种种自称香港人的优越感,但他确实是在写关于中国大陆的时评,在北京做着科普性质的读书节目(1001)。大陆的钱好赚固然是一个理由,他身为一个“未经训练”(至少十年前是)的香港人,是否也是知识分子独立人格与良心的体现呢?

时评时评,评的是“时事”,是具有时效性的热点话题。而《常识》里的时评大多写于2006~2008年,十年前的观点古今看来尚未过时,十年前的问题到今天仍旧悬而未决,有多少故技重施,有多少轮番上演,甚至于愈演愈烈,那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谈了十年,还将继续被谈下去。

普通民众聊起这些问题像聊起核心价值观一样熟练,甚至已经成为某种“常识”。

异见一直存在,不满一直存在,只是层层的美化与包装令我们看不到事件的本来面目。桀骜的学生一直都有,但今天我们害怕的东西太多了。

一年之后我们将拥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那之后请珍惜并行使这样权利,别忘了我们是群众喉舌;十年之后我们中会有人在政府工作,别忘了你们是政府镜鉴。

特别喜欢道长的这一句话:“政府不是小孩,它不需要掌声呵护,而批判与质疑却是评论者的天职。”

为何我手中的笔直指我的国家中那些灰暗晦冥的角落?因为我忠党爱国,我在为人民服务。

02

常识,英文中对应的表述为“common sense”,维基百科上详细地解释了它的两层内涵,其一是普通知识的获得是基本感官知觉实践与理性思维的协作;其二是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大多数人都希望自然地分享的一种基本知识。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里如是说:“凡欲固结吾国之人心,纠合吾国之民力者,不可不熟习此书。而遍传之于国人,使成为一普通之常识。”这段话涉及了身份限制和时限两个问题。“国人”即同在一国受到相同文化体系熏染的人,此外必须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国人”,比如在地方割据、军阀混战的时期,换做政权稳固、百姓安乐的年代,谁又会去想“建国”呢?可见在不同地域、文化和时代,不同个体的拥有的“常识”未必相同。

有意思的是梁文道先生的这本《常识》是时事评论的汇总整理。时事社会评论讲究实效,是对“当时”发生的事件的一种介入的评述,它的寿命取决于被人遗忘的速度。那么当时过境迁了以后读这些汇编的时评有什么意义呢?作者在自序里写道“只有一种情况能使时事评论不朽,那就是你说的那些事老是重复出现……如果时事评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实,那么现实的屹立不变就是对它最大的嘲讽了”,因此也带有些“江山不幸诗家幸”的味道。这本书第一次出版是在2009年,然而在多年以后书中谈到的“大民族主义”仍在肆虐,环境问题、食品问题依然威胁着公众的健康,“当代”的中国还未成为“过去”,“一连串看似浅白自然,不得不如此的‘常识’”还未过时。

如果以页数来对这本书的整体结构进行划分,大概三分之二的文字集中在上篇“理解当代中国的七十张关键切片”上。这里使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人体切片”,又说“如管中窥豹,亦可观全体经络的气脉动向”。这个“气脉动向”指的是什么呢?

比如“民族主义”。作者谈论了两种“民族主义”,一是“雪耻型民族主义”,“源自一连串的‘国耻’和创伤记忆而塑造出的‘中国一定要强大’的民族凝聚驱动力”,另一种“现代民族主义”是指“无限扩大国家的范围和能力,把个别的东西和意见迅速地无限上纲成玄而又玄的‘国家’或者‘民族’的代表”。这两种情绪彼此联系,均带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创伤记忆。自鸦片战争爆发至抗战时期,百年之间江山沦陷,百姓流离,民不聊生,为近代中国外患史上的惨痛经历。当消散不去的创伤经验犹如“受伤的童年记忆阴影般缠绕”而得不到正确的疏导时,一旦受到了某种暗示或者刺激,社会则难免不会脱离理性的轨迹。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 勒庞深入研究了集体心理,他在著作《乌合之众》中指出,群体的普遍特征是受无意识因素的支配,且极易受人暗示并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因此“反美”、“反日”、“反法”、“反韩”运动之风日兴,“一代表多、多代表一的民族主义逻辑”盛行也就不足为奇了。

03

在《锵锵三人行》中最喜欢文道,因此我是抱着迷妹一般的心态展卷的。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越读越感到乏味,因为我们的观点基本一致(尤其是在我学习了新闻传播以后,不仅仅是观点,简直连角度和论据都有几分相似),读来就像左手摸右手,思想上毫无碰撞的火花。于是我惊觉,对“常识”的神话我们要保持十二分的警惕。

所谓“常识”,已经不仅仅是真理,而是common的真理,即它是为最普通的人所掌握的。对于常识,你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论证,只需要以日常生活中的见闻加以佐证,保证结论和“普通人”一致即可;如果你没有常识,几乎等同于你无知、愚昧、不合群。”常识“有太多可操作的空间,例如媒体的报道框架、茧房效应、孕妇效应等等。“常识”不是常识,而是一种神话、一种意识形态。

《常识》中的常识,在中国大陆语境中是温和的右派,在香港语境中是温和的左派,于是在两边的人看来,它都具有一种中立客观、冷静清醒的睿智。如今,至少在我身处的舆论气候中,这种温和的中间派几乎是主流了:在经济上主张政府规范的自由市场;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和公民社会;在文化上倡导温和的民族主义和文化多元化;在思想上强调因果性、倡导理性的逻辑推理;在价值判断上具有罗尔斯主义的倾向。在转型期的中国,这可以说是知识分子最“正”的三观了,它进可攻退可守,看起来温润如玉、完美无缺。

我不是说这种三观不好,相反,这种三观能让我们快速应对几乎所有的社会矛盾。只是,对于“常识”我们要有两种警惕。

一是,将自己的三观升华为“常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当我们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常识了,就会骄傲地宣判其他所有的观点都是反常的、非理性的、愚昧落后的,这会导致常识颠覆了常识,启蒙蒙昧了启蒙。例如在同性恋合理化的争议中,支持者和反对者是基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在做判断。人们证明同性恋是合理的,主要有两个理由:1、同性恋是因为某些个人不可控的先天或后天条件形成的,个人不应对自己是同性恋而负责;2、同性恋并不伤害任何人,因此同性恋者有选择做同性恋者的权利。这两种理由,都是极理性和个人自由主义的。支持同性恋平权的人,大概很多都是受过良好教育,接触网络媒介频繁,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吧(这也是《常识》的立场)。但是,那些以自己的朴素或严密的点反对同性恋的人就没有常识了吗?

二是,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常识”的指导作用很弱。再以同性恋合理化为例,我们固然可以得出不论是否支持同性恋合理化都有理的结论,但现实生活中,统治者最终需要选择一条路:到底是要让同性恋合法化呢;还是全面禁止同性恋呢;还是装聋作哑,由人民“自由”去争论、推动同性恋合理化运动呢?在现实生活中,我国采取的是保守发展的策略,即严格控制同性恋合理化运动,但不禁绝。在中国,这个运动最后的结果,大概就是和宗教自由一样,得到了合法的地位,LGBT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人大会议,但是任何推广和宣传活动都会被监控。这个国家不喜欢任何一个群体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也不喜欢任何一个群体隐忍得蓄势待发,这就是“和谐“,它不符合“常识”,但是现实。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常识”者最大的痛苦,那就是“理解”一切,但无能为力,于是成了清醒的犬儒者;最大的讽刺,是高举“常识”的旗帜,走入信息的茧房,于是成为了精致的利己者。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常识读后感书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401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