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味道》是一部由陈建鄂导演的纪录片,主要讲述的是江南美食。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01
的确是冲着这个纪录片的标题看的这部片子。出国久了,难免怀念家乡的食物,家乡的油菜花。
在国外,混在一群北方人中间,过年的时候好几个人一起包着饺子,聊着天,总觉得这里面少了点什么。瞬即聊起大家过年的时候吃什么,这就发现有这般不同。我家每年三十晚上都是十样菜,有十全十美之意。不管母亲都多忙,三十那天她总要凑出十样菜来,而且每道菜都有她的说法:芋头------遇好人、猪血------发血财等等。
每每跟朋友聊天,就越深刻地体会到淮扬菜,主要是靠的食材本身,也就是所谓的时令。有时候朋友聊天,他们会让我做一道我们当地的食物。无奈,国外食材有限,能买到的当地食材也就剩下青菜了。而且买了无数次,就只有一次买到了超级嫩的青菜,那一次我就简单把青菜烧了个汤,朋友们赞不绝口。后来怎么也没有买到嫩嫩的青菜,也就只能用油炒炒,榨出点青菜香,作罢。
不管是江南还是淮扬,大致是相同的。食材种类之多,可选余地之大,做法之多,让远离家乡的旅人无时无刻不想念。
02
去年行《舌尖》,现在出来个《江南味道》。一下午一口气看完八集,我感觉它要表达的意思是:菜场里的菜是不能吃的,全是农药或者有问题的。
这片子到底想表达啥,立意上头没表现清楚。编剧思路不入流,很多集拍的都跑偏,感觉无重点。尤其第一集,你讲个时令,结果讲到最后全是清明前后的菜。每集集与集之间重复内容很多,交集和连贯性也少。所谓江南基本讲的都是杭州。讲茶叶就有3集,其中两集提到了碧螺春虾仁的制作。为啥其中一集不讲龙井虾仁呢?挨下来就是笋和鱼反反复复,后面讲来讲去又回到了第一集,做菜看的是时令。
摄制组应该有广告费,这个片子应该叫苏浙一代有机餐厅介绍。
03
看的美食记录片不多,这个片子看了比较有亲切感。荷塘,农田,玉兰花,看了很有点江浙田园风情。话说江南府这一片的东西还是有相同的地方,比如片子里的青团,和老家的一种甜品很相似。不同之处,苏州用的是青草,而江西用的是艾叶。总的来说,苏杭口味偏甜口,但菜品走精致路线。
这个片子主要介绍的是私房菜馆,几个大厨用的都是道地的新鲜食材。自己种,自己采,自己烹调。当然价格走的也是高端路线,因为现在大众吃的都是大棚蔬菜,现在在城市里的蔬菜普遍没有蔬菜的味道。可是一回到农村,买一些土菜,用菜油一炒,很有菜香和米香。
很是羡慕第一集里的老刘,在个山明水秀的地方,找一个别院,干自己喜欢的事,种菜酿酒,约上三五好友小酌。不过,我对他的梨花酒,也就是米酒有点持怀疑态度,片子里一个客人说米酒可以和拉菲媲美。额,米酒这东西,酿造讲究原料。酒这个东西,应该不能如此夸张的进行比较吧。
现如今所有人都要拼命想往大城市里占有一席之地。而大城市里已经有一席之地的人却走回农村。吃惯了鲍参翅肚的达官贵人如今对农家菜,土家菜趋之如骛,这个片子从一定上也说明这个现象。阶级化在饮食上已经开始新的分化。
我比较有感触的是耕读兄弟,很传统的中国式农村家庭故事。哥哥读了大学,弟弟则在家种地。哥哥光鲜亮丽,弟弟满脸沧桑。哥哥在打网球,弟弟在地里耕种。当然弟弟也有抱怨,但是还是具有农民特有淳朴,还是袒护着父亲,满足着哥哥的胃。
春天到了,有点想去苏杭了。
03
初识《江南味道》,在壬辰年末,癸巳将近时。一人独居异国,听着缥缈浪漫,实则孤独冷清。“每逢佳节倍思亲”,小时候听到只以为是诗人多愁善感,未曾想到原来这是太实际的感触、太真实的共鸣。于是去搜搜带“年味”的节目罢。
可惜可惜,太少太少。面上的热闹热闹、大牌大牌、奢华奢华挺多,真诚做节目的、把文艺节目做成不愧为“文艺”的,太难寻。于是我在小年夜,作为休闲活动看的还是一个日本动画《银魂》。然后ipad上的《银魂》突然就全平台不见了。我偶尔在优酷推介中瞥见这个江南味道。气质风情,节目介绍,无一不让人联想起去年最杰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虽然我对江南颇有抵触——因为我家在江苏阜宁,一个“苏北”县城,“苏南”“苏北”的区别在江苏甚至很多其他人眼中就跟“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似的,诗里的“江南江北一番同”是没经过见过,势力的问你家乡然后就轻蔑的不搭茬的人倒是经历过很多;但是,偏见或者抵触终究不能给我带来快乐、而我又是老饕级食客,于是就点开了。
打开看时才发现不虚此行,捡到宝了。所谓《江南味道》,命名太偏颇,称之为叫“随访苏杭食客小传”更为贴切。每一集都是一个主人公,和他的食客故事。有私房菜老板、有普通做饭做菜的人家、有开饭馆的商界老饕……都是实属饕客、热爱厨艺、迷恋美味的人的故事。真。
他们对食物的感觉让我觉得舒服。而他们的生活就更有趣了——生活本身远比小说精彩。今天有意乱涂乱写这个节目推荐,是因为刚刚做饭的时候看了《耕读兄弟》。农家贫困,经济无力,哥哥念书,弟弟种田。哥哥成了老总,弟弟依然是个普通农民。哥哥迷恋乡土味道、厌倦都市里的大规模机械种植的食材,于是开了个小小的饭馆,主要是满足自己和朋友的食客喜好,弟弟一家在农庄耕种养老、每日把食材运给哥哥……片子很好,我讲的无趣。生活本身远比小说精彩。强力推荐——《江南味道》。
04
《江南味道》很好,我今天刚看了《耕读兄弟》。看完它,我一直在想:我们国家这么些年以来,鼓励的、吹捧的职业价值,到底是什么?我想问的是,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国民、我们的各行各业的领袖人士、我们的有话语权的精英们,所宣传、所弘扬、所秉承的职业价值到底是什么?
现在流行说“中国梦”。而光鲜的镁光灯都给了西装革履、油头粉面的政商界成功人士,其次是大学教授、专家学者,最少也得是个小企业家、小老板。可是作为“中国梦”的理想为什么不能是成为一个农民?不是说行业无贵贱么?难道这就是说说而已、励志用的、说了就忘了、听了也就算了的么?
农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好的?我的外公外婆是农民,我姨也是。他们生活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清闲时刻悠闲的紧。除了钱,什么都不用担心。——不像现在的都市人,什么都担心,最担心钱。可是现在一辈的农民,安于乡土的人就不多了。他们以“走出去”为荣——就想现在的都市人以“出国”为荣一样。他们宁愿打工、宁愿寄人篱下、宁愿这儿漂那儿漂、当一个农民工。我外公外婆家那里,几乎没什么年轻人在做农民了——只要是“城里”的工作、一个理发店洗头的、一个工地上搬砖的、端个盘子做个饭、都比当农民挣钱,都能让人不至于那么贫困——都能让他的孩子有钱念书、不至于还是个农民、还是个社会资源很少的人、还是个留守儿童、电影电视里受人嘲笑的“下等人”。
是啊,在中国,农民是多么的贫困。粮食价格的“宏观调控”远远比股票、证券的法规政策严厉。稍有涨价,都市的收入是农民十倍开外的“普通网民”就要提自己的“民生问题”,“文人们”就是“蒜你狠”“豆你玩”“将你军”,“学者们”就是“农产品涨价了利润也归到批发商手里,到不了农民”。那农民怎么办呀,那他们怎么办呀,那他们怎么办啊?这是要让他们去死啊?
扯远了,激动了。回到我原先的问题,我们国家这么些年以来,鼓励的、吹捧的职业价值,到底是什么?我没有答案,但是我看到了。我看到的是“商士学工农”、“钱钱钱”。我听到的是“好好学习”、“发大财”、“做大官”、“不然你就是清洁工”、“不然你就去种田”、“不然你就是XX”!仿佛XX比杀人犯、强奸犯、抢劫的、行凶的、诈骗的、盗窃的还可耻。我就看到了,“钱”字当头、“利”字当先。我就看到了,踏踏实实干工作、按劳所得无愧于心被讥笑。我就看到了,“职场政治”“杜拉拉”“防小人”“经营圈子”“一夜暴富”——凡所不应有皆有,凡所应有皆无。这可怕的占便宜心,这可恨的占便宜心,这可耻的占便宜心!
我看到这个国家的“民主进程”,我看到这个国家的话语权。不论是民主还是专政,农民何时能得到应有的待遇?农民的辛勤耕作,何时能得到一句“粒粒皆辛苦”以外的、实实在在的报偿?“士农工商”之罪,在于把活生生的有尊严的人三六九等。现在这个“商士学工农”的格局,跟重农抑商相比,除了调个次序外,有别的变化吗?所以现在的农民才成为一个“问题”——三农问题——多可笑啊,被牺牲了、做贡献了、过苦日子了、被歧视了,最后人家还视你为社会毒瘤一般。
所以,中国梦不接受农民?所以“你耕田来我织布,你跳水来我浇园”就是个戏里的东西?所以中国的农民的出路就是农民工、农民商、农民士?所以城市化就是要无限膨胀的,消除三农问题的方式就是消除农民?所以科技带来的发达不是为了给农村和城市都带来便利而是把农村变成死地,把人们都弄到城市里?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
城里的月光,把钱照亮?
城里的月光,能不能把公平真正照亮?
城里的月光,能不能把尊严真正照亮?
城里的月光,能不能照亮天下大同?
不论选择安守,还是远方,愿你们得到你们想要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纪录片江南味道观后感精选》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4065.html
- 上一篇:China瓷纪录片观后感精选
- 下一篇:娱乐帝国观后感 娱乐帝国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