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客从何处来第一季观后感

时间:2019-05-15 08:13:52 网站:公文素材库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死一部由李伦导演的真人秀类历史纪录片,由易中天、马未都和曾宝仪等主演,网友们对这部纪录片是如何评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01

推荐《客从何处来》这个节目,中国人历来崇尚追根溯源,会思考我是从哪儿来的,这是很好的,因为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年代和平安逸,我们这一辈的90后,说实话,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是没有太多共同语言或者交流的,我们从没有去了解过他们生活过的年代曾经历怎样战火纷飞,怎样的政局动荡,在那些混乱的年代是如何扛起这一家子,让这个家族延续下来,让我们有幸能生活在和平年代。看了这个节目感触很深,我希望以后回家能有机会和外婆外公还有奶奶聊聊他们年轻时候的事情,甚至还要聊聊他们父母辈的事情,家族记忆是很重要的,它会让我懂得我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也会让我明白我将要成为什么样子的人,甚至于让我思考今后要给我的后代带去怎样的家族记忆。我记得外婆外公有时候挺喜欢说他们年轻时候的事情,但是我们偶尔会打断他们,也不太感兴趣听,会觉得他们和我们生活的背景相距太远,无法沟通。我们没有思考过外公外婆十多岁就从江西来到长沙,经历动乱年代,辛苦本分的操持这一家子,从当时的两个人变成现在的二十多口人,生活的磨难从没有压垮他们的背脊。我还想起和倜雄去看奶奶的时候,奶奶也和我们说起他和爷爷在文革时期的变故,还有一些他们那时候发生的故事,说起动情处还要翻出她七十岁时爷爷写给她的诗给我们看,奶奶告诉我和倜雄,爷爷在当时是个知识分子的,做事很认真,单位的人都觉得爷爷是很有有才干的,是很能干的。我当时听这些时意识不到什么,而我现在意识到,当你在追根溯源的时候你也在找到自己,祖辈们那些美好的品质和精神就是家族印记,他们都会深深的刻在你的血脉里。

02

S1. 易中天

1. 什么是悲剧,黑格尔说悲剧就是善的冲突。……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在善的冲突这样的一种二律背反中,悲剧性地向前走。

2. 明朝军队也曾在越南的国土上烧杀抢虐,无恶不作,甚至还焚书坑籍,破坏了越南的文明。多数的我们知道自己的受害者,却不知道自己也曾是别人的灾难。

3.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这句话我们听过太多次,通过这一期节目,我有了那种仿佛触摸到历史之墙的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历史是一棵大树,远观可见其盛绿繁茂,近观才知,其盛绿繁茂,乃枝之繁茂,叶之盛绿所赐。曾经我看到的只是一棵参天大树,今天我看到的,是这棵大树的一根树干伸展出来的一棵枝丫,从枝杈到叶芽,根筋脉络,印刻其中,你听到的,你看到的,不单单是一幕幕家族史,更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对生的渴望,对美的追求,对义的执着,对忠的献身。这些,就是我们的根基所在。

S2 马未都

1. 马爷会对那一颗被日军投放在韩国济州岛海域然后随着洋流漂泊到父亲老家的海滩,然后将七十多位乡亲炸死的水雷作何感想?那颗水雷炸死了父亲的弟弟,父亲一气之下投笔从戎加入了抗日的队伍,辗转千里最后在北京落脚,最后有了儿子马未都。我想他大概会感叹,人的一生,是多少个这样的偶然的结果。

2. 儿子与父亲总是相像的:马爷的父亲在刚刚有了体面的教师工作后因为咽不下弟弟平白无故被炸死这件事负气出走投军打仗,马爷在进了出版社谋得一个编辑的工作后也辞职下海写起了剧本拍起了电视剧,在那时的电视剧蓝海中挣得盆满钵满,这时他又对古玩起了兴趣,做起了那时被看做是“不务正业”的收古玩的行当,后来古玩大热,一夜之间马爷再次暴富,这时他没有选择将自己苦心多年收藏来的那些古玩变卖出售,而是开了一家叫做“观复”的博物馆,取名“观复”,来源于老子《道德经》16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达到虚空的极点,安住于甚深的禅定之中;宇宙万物相互运作生长,我们得以观察到它们的本根源头。追溯本源,马爷和父亲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大概是留存在血脉中的不安分与闯荡的本能。

3. 历史总会在宏大的节点将个人与世界相连。1895年,清廷在甲午战争中惨败,举国震动。这一年,易中天的曾祖父将他的第二个儿子送到了两江学堂读书,后来这个孩子加入了第一批公费留学日本的队伍,成为了日本帝国陆军学堂的一名留学生,后来成为了易中天的二爷爷,他在抗战期间为保护家族血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易家血脉得以留存,生生不息。马爷的外高祖在1895年也受到了甲午海战的波及:政府将全部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抵御外敌入侵的行动中,外高祖的家乡遭受黄河决口导致的水灾泛滥,朝廷坐视不管,外高祖崔家世代经营的盐场损失严重,从此家道中落,几年后举家北迁前往北京谋生,这才有了马爷的父亲和母亲在北京相遇相爱最后结婚生下马爷的故事。马爷说的很对:看似偶然的家族历史,构成了整个民族的必然。

S3 阿丘

1.你望着那位有点驼背,两眼无神的老太太,你只觉得她老态龙钟,活力全无,全然意识不到她的身上曾承受过多少生活的重担:11岁的时候把自己卖给别人当佣人,只为凑够弟弟妹妹回家的路费,17岁时无法承受主人家对自己的无端责骂与精神打击,不堪抑郁症的折磨选择自杀,被抢救回来之后送往福利机构生活,以为生活刚有了一点转机却又被卑劣的福利院院长霸占,开始了为他们家做女佣的暗无天日的日子,天知道你在那里又受了多少不堪的罪。27岁时,终于被爱情所拯救,在新的家庭里养儿育女,相夫教子,过上了正常的生活。用历史的沉浮来解释个人的际遇,在这里反而显得太过轻佻,你只能望着她的眼睛,明白大概此生都无法报答她用无数牺牲带来的今天的你的这份恩情。

2. 海外华人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史,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身体把一个个国家托举起来,身上却带着这个国家给他们带来的伤痕。

03

看纪录片《客从何处来》,为历史的细枝末节震惊。血脉的延续与大历史的交汇,上至百年,各类小人物的选择,构成了完全不同的结局。

如果说随历史沉浮的大多数中唯有一点不变,大约就是“但凡发生过,必定有迹可循”这一点。

背马哲时尚且机械地重复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句,看完这部纪录片,这种认知就变得清晰多了。观影优质的纪录片只会带来美的享受,我欢喜这种状态,只觉得每一篇章节都分外亲切。

易中天的寻祖之旅是从一份“死亡名单”开始的,祖上400余人一夜之间惨遭灭口,上至百岁,下至襁褓中的幼童,他从传真机上接过这份文件,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诡异。

台灯的光昏暗,窗外漆黑一片。故事,就从他口中的“渗人”开始。

对这份死亡名单的追溯,要到1939年。这一年,日军夜袭湖南营田,空投的炸弹,让易家占地20公顷的大宅在火光中化为灰烬。而他这一支血脉之所以能够存在,多亏了曾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二爷爷。

信号弹划过夜空,二爷爷易甲鹇发动言馨堂的家属连夜撤离,在离家不过十里的地方,眼见大火焚烧旧宅。没人能预料到这一次离家就是诀别,而事实上,的确如此。

讽刺的是,这场战役的日方指挥官是日军侵华战争的总司令冈村宁次,他还是二爷爷身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时的同门师弟。营田惨案发生的当晚,前者在指挥战役,后者忙于逃命。

大时代的洪流为他们营造了完全不同的人生境遇,却为他们安排了这样残酷的相遇方式。

这一期寻根的结束地选在了越南,追溯到了易中天先生的十八世祖,易先将军。在镇压越南起义军的一次攻城战役中,外无援兵内无粮草,他死守谅山,最终自缢而死。

易先死前,命令部下开门投降,换取城中百姓性命。追随他的易家部下也纷纷投井自缢,可谓忠义两全。研究学者在还原那段历史的过程中,在史料中找到证据表明,他的牺牲本可避免,可惜伴君如伴虎,忠臣往往是皇权政治的牺牲品。

最近看到的一句话让人很有感触——“时代轻轻曲折,却足够绞碎任何伟大个体的全部人生。”这一刻翻过历史的片段,暗自感慨所有的巧合,怎神奇二字可囊括。

《客从何处来》的选角中,除了这些能追溯出赫赫战功的杰出历史人物,更多的是平凡却让人共情的小人物。

主人公阿丘的寻根之旅终于马来西亚,他从广西出发,辗转多地,目的只有一个,寻找外公客死异乡的真相。这个亲戚们口中不愿提起的男人究竟是否为那个时代的坏人——所谓的“汉奸”?母亲和姨母的回忆出现的偏差,让外公的身份更加扑朔迷离。寻找的过程中临时加入的表哥,也成为这次寻根之旅意外的收获。

故事的谜底,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当年外公可能客死异乡的真相,即作为普通的割胶工人成为两方阵营斗争的牺牲品。我不知道这个答案是否让他们满意,但二人最后在橡胶林的落泪,和不约而同的祭拜举动实在让旁观者动容。

我很喜欢表哥最后手写的那一封信件,这种由陌生到熟悉的娓娓道来让人充满了真实感。

他说,“我们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也就知道了,我们为什么是一家人。”或许一切亲情,缘于血浓于水,都是情难自禁。

纪录片《客从何处来》更新到第二季,因某些不可知原因停更。B站尚有部分主人公的记录,如撒贝宁、萧敬腾、谢娜等。传承了第一季的风格,节目仍旧精致,于我而言,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有关雨神萧敬腾的故事。

他回忆与阿嫲相处的点滴,童年的时光永远快乐,只因有她的纵容。时隔多年回到阿嫲当初经营的店铺,从邻居阿姨那边接过保存了近十年的旧物,他在一堆杂物中放声大哭,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心痛。

那个时候尚有胃病的阿嫲,不知道哪里来的力量,凭借一己之力撑起了全家人。好像所有真正的离别都不是从死亡的那一刻开始的,而是某一刻的触景生情,然后突然就崩塌了。

还有一个片段让人记忆犹新,萧敬腾回到泉州的老家寻祖,在无人认领的庙宇间捧一杯骨灰,不知在那里寄宿多久的流浪老人卧在一旁,四目相对,好似窥到不可言喻的旧日时光。不敢发声,怕惊扰这一室的静谧。

故事的结尾,萧敬腾站在小舟上,飘荡于碧波间。

他的一席话倒是应景——

喜欢这种对过去的探寻,许知远在《十三邀》中说:“每一代人如果对上一代人缺乏足够的好奇心,这一代人绝对不会有特别大的可能性。”

深以为然,只希望这样的节目越多越好。

观影的最后,在心里默念这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倒也有不一样的感受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从何处来第一季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421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