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是一部来自美国的纪录片,由亚历克斯·吉布尼导演,是改编自作家Michael Pollan的同名书籍,网友们对这部影片也是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一起来看看吧!
01
火:
澳洲西部的土著,女人烤蜥蜴,男人打猎,一般打火鸡和袋鼠,(为什么那么艰苦的饮食条件,这些原住民却这么胖?是怎么吃胖的?),土著人会把孩子放在点燃的叶子的烟上翻两下,为的是减少孩子哭泣。白澳政府因为要做导弹实验而意外地发现了该国荒凉西部的土著,随后便对他们进行了“文明”的教育,把他们运到学校里边,最近十几年,这些土著才被允许回到他们的家乡。美国南方,烟熏猪肉。西雅图,现代主义烹饪实验室。
水:
因为发达国家的人越来越多地发现了食品公司卖的食物不太健康,所以食品公司就向发展中国家拓展。大型食品公司所创造的消费主义造就了很多用于不同食物的速成添加物。这几十年,很多垃圾食品的价格都下降了,而果蔬粮食却上涨了很多,有些穷人买不起健康的食物,只能买些能喂饱他们的但不健康的廉价食物,所以疾病类似糖尿病等,便慢慢地低龄化了。在印度的雀巢研发中心,很多研发人员都是米其林级别的大厨,他们尽量通过添加剂使得食物更像原本的风味,更适合一个国家的味蕾。孟买一个伊斯兰教什叶派的社区厨房被富裕的伊斯兰教徒所赞助,厨房会免费供应贫穷教徒伙食,此举是为了践行人人都可以得到食物的宗旨,厨房一天会一次性地煮一千到一千五百人份的食物来帮助穷者。
气/又名“面包的重要性”:
摩洛哥的面包师在以前是一个很好的职业,因为他为全村人烤面包(烤炉不是所有人家里都有,所以人们都把面包送到有烤炉的面包师那里去),他的妻子也很幸福,因为她可以吃到足够的面包。但是随着人们可以直接到市场上买到面包,面包师的地位便一落千丈。摩洛哥的磨坊收取十分之一的对方的面粉做为磨面费用。世界上的第一块面包在埃及创造。很多国家的政治不稳定都是生活必需品——尤其是食物,比如最基本的面粉——价格上涨所导致的。
土/发酵的食物:
秘鲁人用口水里的酶来发酵制作白木薯粥的木薯(真的是做饭的女人们在嘴里边嚼的!吃粥的时候难道不会觉得不卫生吗?)。可可果敲开后,里边的可可豆是白色的一坨黏在一起,经过发酵,会变成暗红色。韩/德国泡菜,泡菜发酵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很多细菌是有用的。制作奶酪时,木桶比不锈钢桶更能减少大肠杆菌的数量。圣本笃教会的修女用教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就像伊斯兰教的女人一样,只露脸,连头发都不露。胃里的细菌会影响你的心情。
做个厨子吧,买些健康的食材,花些时间去做一顿饭来和亲友一起分享。我们的食物选择会对社会的产品供给产生影响!
02
有人说食物纪录片很好做,只要对美食着特写,或对食材的处理过程慢镜头,怎么都会让人垂涎欲滴,又惊呼高大上,再加上些暖情的小故事,没得说。然而西方的食物纪录片却让我们看到这种类影片的另一个境界。
如果说Chef’s Table向我们展示了米其林大厨是怎样炼成的,Cooked则站在更高角度,通过人们的吃食,讨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性的由来及去处。
纪录片分四集,分别是火,水,空气和大地四个主题——
人类掌握了火种,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开始,人性由此诞生。
当人类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学会了制造工具,器皿,有了能耐火的锅,才能将水和各种材料混合在一起烹饪,美味又有营养的“汤”就此诞生。
人们从捕猎放牧进化到农耕,全因小麦做成的面包更有营养,能用少量的原材料喂饱更多的人。这从少到多的魔法添加剂便是“空气”。
在没有冰箱的古代,食物保持的过程往往就是发酵的过程。酒,泡菜,皮蛋,芝士等等都是人类在漫长生活中获取的智慧结晶。发酵是有微生物参与的分解过程,是腐烂的过程,是死亡的过程,也是人类最终的归宿。
每一集里,都有几条线索平行进行。《火》带我们到西澳大利亚,看生活在那片土地上千年的土著族保留下来的关于火的传统。与火相关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就是Barbecue了,于是影片跟拍了作者自己在家烤猪,及一个继承祖父手艺的黑人大师做烤猪的过程,也记录了从养猪,杀猪,烤猪,到人们食用的全过程。Barbecue的独特之处是它是一种和大家一起吃的食物,一种分享的食物。这种分享甚至超越了种族和偏见。黑人大师回忆当时还是奴隶的祖父在庄园务农时,负责给大家做烤猪,而那是唯一白人和黑人在同一场所坐下来一起吃饭的时刻。还能让他想起这种时刻的,是越战时的经历。在战场上的互相扶持,提醒着人类背负着的是共同的命运。
食物连接了人们,提醒了我们最初是怎样区别与其他物种的。我们看到养猪人对猪的温情,杀猪人的敬业。这些看起来残忍的职业,其实反映了人对生命的尊重,对端在自己餐桌前那碗饭的珍惜。作者在家烤完猪肉,邀请朋友一起吃,竟改变了一位素食主义者的信仰。
影片还科学分析了是什么造就了烤肉的香,也略窥了工业化肉猪养殖的黑暗面。
《水》这集较为松散,用水烹饪的重点是需要花时间,所以后半段都在讲时间。不过主线归结下来,还是那么几条。影片跟拍继承传统的印度人如何做带汤汁的料理,同时作者自己也在家实验汤汁料理。然后以时间为主题,探讨了繁忙的现代生活中食物的未来。
我最喜欢的,是《空气》《大地》这两集。结构紧凑,线索清晰,主题回响,也算是四集当中的高潮和收尾。《空气》这集以“面包”为例,讲面包里的空气,讲人类进化到农耕社会,如何用“少”养活“多”的神奇。影片先是带我们去了摩洛哥,因为埃及带中东一代是人类最早种植小麦的地区,看那里的人如何用传统的方法做面包。按惯例,作者也要在家自己烤面包。而农耕社会也是协作社会,因此影片又追踪了这项协作工作中的各个角色——做小麦种植的人,把小麦磨成面粉的人,以及烤面包的人。然而这项工作因食物的工业化正在逐渐发生着变化,我们吃的不再是祖先适应自然后可以消化的食物,也解释了“谷蛋白不耐受”“麸质过敏”之类的现代病。
随着气候变化,曾经养育了人类最古老的农业国家在未来十年至一百年,小麦的产量会减半,远在北欧的基因银行——种子大仓库也许是解决未来问题的方法。这不仅是食物的未来,也是人类的未来。
《大地》讲人类最终的归宿,微生物则是主角。影片追踪到了一位微生物学博士,同时也是做芝士的修女,简直是神来之笔。不仅解释了微生物如何造就了日常饭桌上的美食,也将这一主题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死亡、腐烂、形变也许并不是终结,不是绝望,而是大自然对往生的一个美味承诺,是希望。
影片虽然除了韩国泡菜,虽然没有涉猎东方美食。但我已能想象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一步步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繁衍到现在。比如,西方以面包为主食,我们是以米饭。米饭也是一个以“少”养“多”的奇迹。一小层稻米,一小层水,竟可以膨胀成一大锅米饭,够吃好几顿。
另外美中不足的是,影片过长,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导致内容有杂乱的地方,结构略显松散,特别是第二集《水》, 涉猎了水、时间、加工食品的忧患,还有印度妇女的“平权运动”,有的阶段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但因为无法百分之百控制拍摄对象,这也是纪录片自身不可避免的缺点之一,即使是名导也竭尽全力无法完美。
看完这部片子,大家或许都会对工业化生产出来的加工食品,和快餐外卖有所畏惧却无可奈何。然而影片也说了作者并不是想要把人们都拉回厨房。我想这部影片的意义就在于,让人重新认识身边的食物,感受食物,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这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因,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才是人性所在。
03
影片由自带质量保证的网飞制作出品,根据著名饮食作家(注意,不是美食作家)迈克尔·波伦的同名畅销书改编,豆瓣、IMDb评分都高达8.2。
四集内容分别以「火」、「水」、「空气」、「泥土」四个元素为主题,以奇特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我们利用这四个元素所形成的饮食和文化。
少咀嚼,长大脑
第一集「火」中,人类学家把烹饪的起源假定为一场森林中的大火,火烧尽之后,原始人发现,被烧熟的食物更好吃了,于是就开始用火烹制生食,变熟之后再吃。
烹饪的第一好处,就像主持人迈克尔·波伦在他同名新书《烹》的分享会上说的,「它减少了我们的咀嚼量」。
而减少咀嚼量最大的好处又是什么?能给人类腾出时间,干点其他的事。比如说,把脑子长大点,把脑容量扩大点,让自己更聪明点。
同时,因为大脑是个高能耗器官,更容易消化的熟食也让人类获取更多的能量,支持大脑的运转。如此,才能够发明工具,进入农耕社会,发展出高度的文明。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学会生火,人类就不会从猿类中分化出来,我们可能都在跟猩猩抢食。
因此,很多民族都崇拜火神,我国的蒙古族、景颇族、高山族都有相关的祭祀活动。
片中提到澳大利亚土著民族马尔杜族也是其中之一,虽然马尔杜人现在绝大部分已经居住在都市,但每到周末,他们仍然会回到祖先居住的荒野,打猎,生火烤熟猎物一起享用。在大自然的火焰中,感受与祖先、与大地的沟通。
做饭减少,肥胖增加
第二集「水」中,波伦一开始就回忆了他擅长做菜的母亲,和母亲用来做炖菜的绿色砂锅。对他来说,用水烹饪就代表着一家人齐聚一堂,其乐融融。
很大一部分中国人也有相似的记忆,一家人坐在一起,围着汤盆或者汤锅,分享同一种食物,聊天说笑。尤其过年时的寒冬,带浓浓爱意的一碗热汤会让整个人都暖和起来。
不过片中的例子不是中国,而是印度,因为印度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午餐系统」,这个「午餐系统」并不是指外卖,而是专门把热腾腾的午餐从家庭运往工作场所的系统。
每到工作日的午餐时间,就能看到无数的送餐工,把装着咖喱等汤菜的餐盒送往办公楼。这个持续了近百年的「午餐系统」让孟买的办公区抵御了外卖、餐厅的入侵,用家制的食物延续了印度的饮食传统。
但饶是如此,外卖还是从缝隙中渗透进了印度家庭,尤其是那些只有父母和孩子的「核心家庭」。
片中的一家四口,其中父母和儿子都有明显的超重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经常点外卖,一周在家做饭的频率不超过三四次。
哈佛的经济学家大卫·卡特勒曾经分析肥胖率和烹饪的关系,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当烹饪率减少,也就是人们自己做饭的时间减少时,肥胖率就会增加。
但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引起很多重视,尤其是我国。相反,我们的新闻总是把「某某食品进入我国、某某连锁餐厅开设第一家店」当做强大的信号。
波伦对此非常诚实,「当人们(发达国家的人们)意识到这些产品的问题时,整个行业就转向发展中国家销售」。
影片采访了一家跨国食品公司在印度的研发部门,负责人说,“我的工作是通过一些烹饪元素来将新鲜事物的味道变为工业化的方式”。这些「烹饪元素」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止一把咖喱粉这么简单。
黑暗料理,身份认同
「空气」和「泥土」两集讲的都是发酵。前者是谷物发酵,空气充斥其中,就让面包形成了独特的口感。后者是蔬菜、奶类发酵,来自泥土的微生物将新鲜食材变成泡菜、芝士等风味独特的发酵食物。
这两集的内容同样独特而丰富,比如摩洛哥人认为面包神圣,不允许用刀切面包;欧美人对麸质的妖魔化;可可豆与胶状物一起发酵成为巧克力;让外地人吃下去就呕吐的鲨鱼腐肉等等。
最有趣的是波伦对发酵食物的一种认识,“发酵食物是我们建立文化身份的其中一种方式”。
证明这句话的食物非常多,而且还都是「黑暗料理」,比如上文的冰岛特产鲨鱼腐肉,只有冰岛人能接受;在我国成为网红,却没有几个人真能下咽的瑞典鲱鱼罐头;中国人民拿来下酒拌凉菜,却让外国人恶心不已的皮蛋,更加地域性的还有豆汁、臭豆腐。
「我们是喜欢这类食物的人」——不喜欢的,跟我们不是一类人。
波伦还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或者趋势——我们花在做饭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可是观看烹饪节目的时间却越来越长了,全球都是这样。
美国人民为各种美食真人秀着迷,中国的美食节目也是呈数量级增长,《舌尖上的中国》这种神作热度更是经久不衰。
但我国人民对美食的热衷却更多地表现在了外卖事业的高速发展和各种各样的网红美食店上。2016年新华社的一项调查发现,44%的年轻人每周在家做饭的次数不到2两天。他们乐于观看屏幕中的大锅小锅热气腾腾滋滋作响,但却仅限于隔着屏幕观看。
所以不得不想,未来我们关于家庭食物的记忆该从何而来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纪录片烹观后感精选》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4445.html
- 下一篇:铁在烧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