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08:16:27 网站:公文素材库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真本书你看了吗?是不是觉得非常的有意义的一本书呢?你的感悟是哪些?下面的这篇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读后感一起看看吧!

近日读了《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这本书是按照文体分类来进行解读的,包括古代诗词、现代诗歌、小说、散文和寓言童话等几个文体,细细读来,感觉作为语文教师,我的文学基础非常浅薄,对于各种文体的分类、特征、区别比较等,只是片面的、简浅的一知半解,拜读过这本书后,觉得非常新鲜,受益匪浅,孙先生的解读视野是高屋建瓴的,用哲学的眼光去审视文本,用哲学的方法去分析文本,给人带来观念、思想和精神上的冲击,文本解读深入而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孙先生在此书中解读的这些名篇,都是先辨别文体,再从不同文体中又派生出不同的小门类,找出它最显著的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就像散文要读出这“独一篇”的味道,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哲理散文的解读切入点和着力点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从古代散文说起,深入解读了散文文体的特征,如阅读古代游记,他提出当“以特殊的情趣、独特的性灵为主脉,而不以景物为主干。景物美则美矣,然人所见可略同。略同之景,难以为文;而不同之情与趣,方为文章之灵魂。”

其实,这是古代、现代散文一脉相承的共性,“情趣”是散文的本质特征之一。在现代散文的美学追求中,情趣往往是与美感联系在一起的,情趣是美感的驱动力来源,容易激发人的内心情愫,引起共鸣。尹雪曼在《柏林的窗花》中说:“缺少情趣,就缺少美感”,只有主题具有催发情趣的情况下,在自然或人文的环境中,审美主体才会拥有审美兴致、审美情怀与审美愉悦等一系列美感活动。因此郁达夫说:“在船上听雨,在水边看雨的风味,又是一番别样的情趣。”《我和祖父的园子》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个“趣”字。文本中“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一段文字朴实无华,并没有优美的辞藻,但是读来可以看出,在萧红的眼里连最普通的植物都是那么的自由,有趣味,因为文字是情趣的载体,在童年,在祖父的园子里,她的心是自由的。

孙绍振还之处古人的散文不仅仅关注的是“情趣”,还要在叙述描绘的过程中,含蓄的表达出一种“理趣”。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在自己屡遭贬谪、打压的情况下还能将自己的内心交付于山水,心仪美景但仍能直抒胸襟“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这样并非泛泛写景抒情,使得文章更加耐人寻味。

汉语言文字在时代的潮流中不断地演变、衍生,引申出丰富的意义,这也使得阅读现代散文多了更多品味语言的乐趣。孙绍振认为,解读现代散文一要找到关键词语,抓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差异和矛盾,看特殊的心灵奇观。所谓工具性就是字典上的语义,语言是科学的、规范的,是可以作为工具而使用的。而语言的人文性是在具体的语境中,经过个人化处理的,超越常规的,能表现作者潜在的情感的,可以说语言的人文性是作者的精神载体。所以在使用还原法中,首先要抓住这种富有人文性的关键词语作为突破口,把作者欲表达但又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揭露出来。孙绍振先生认为:“在经典散文里,这种超越常规的情况,只是在一些局部的、关键的词语中,表现地特别明显。正是在这种地方,隐藏着作者和人物的心灵密码,也正是在这里,显示出语言的精妙。”

其次,提出问题的方法和可对话性。如还原,情感逻辑的还原,价值的还原,流派的还原,风格的还原等等。作为读者的教师与文本对话之后找到矛盾的所在,这仅是完成了还原法的第一步,关键是如何将矛盾揭示出来,从而达到分析的阅读效果,传递给学习者主体,这体现了双主体性。

在谈及这个问题时,孙绍振先生认为:“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仅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不一定是有效的。关键在于,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出来,也就是把矛盾揭不出来。把作品所表现的对象一一人物和景物一一将其原生态,未经作者心灵同化的状态、逻辑,想象出来,让它和文本的形象形成对比,矛盾就不难揭示出来了。”这句话对我们以往的学习应该是感触颇深的,往往是我们自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在背后有其不平凡的地方。近日观看了王崧舟老师《长相思》的教学视频,真是拍手叫好。短短的36字的一首词,王崧舟老师从一个个看似平淡无奇的词中用还原法揭示矛盾,问题环环相扣,读出了诗人的别离之情、思乡之情、心碎之情、无奈之情、隐忍之情……“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纳兰性德的心,心情的心,心愿的心,心在那儿?”、“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颗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破碎之心。我想,读到现在为止,读到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该问一问纳兰性德了,你的脑子里冒出了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轻离别?你们居然说我轻离别?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真的对离别无所谓吗?再读《长相思》,默读,你在哪儿体会到,我纳兰性德没有轻离别啊,我不是轻离别啊。”从而达到有效的分析阅读效果,实现了文本主体、教师主体、学生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总而言之,孙先生在这本书中解读的这些文章的方法恰恰给我的感觉就像“散文形散神不散”,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功力深厚。散文,是文学里的一株奇葩,它是人类心灵的袒露,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用心去鉴赏,才会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才能读懂散文,读深散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读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450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