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号外观后感精选

时间:2019-05-15 08:16:39 网站:公文素材库

《号外》是一部由谢梦茜导演的纪录片,由陈丹青、木心主演,网友们对这部纪录片的评价也是相对较高,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01

看木心时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直到现在还没有答案.

看过了很多关于国民性格的讨论我都觉得有失偏颇.

说国人贪生怕死,贪图富贵,见利忘义,没有节操的人,大概是没有学会设身处地.

反正我在想象自己遭遇肉体虐待时的感觉是不寒而栗,比如一个火红的烙铁,比如一枚长长的竹签子.

于是我的结论是人类的学问虽然短时间内还要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但最终的答案都在数学里面.

生命需要环境,环境是一个一个的参数,参数满足时,质子会聚变产生新的元素,元素会化合产生无机物,无机物会聚合成有机物,有机物会增加复杂度而产生遗传性,于是跬步日积月累,终至千里.

期间有巧合,但巧合都严格的按照数学和概率在运行.

人类看似自由,但哪里自由,牵着人类神经的永远有那么三根线,存活,生殖,快乐.

所以我想,倘若客观的描述某个种族的特性,比如肤色体质,是件无可厚非的事,但如果要讨论某个种族的性格特点,就需要谨慎的态度.

在面对反生存的挑战时,无论这个挑战的来源是自然还是人为,相信生物的反应都是正态分布的,妥协以适应环境变化者是90%的绝大多,束手待毙的很少,积极反抗的很少.

啰嗦了这么多,只是为了回到题目,我们在看木心时,是在学习和发扬,还是在欣赏一朵奇葩.

和其他人类经历中一切有英雄情结的人类一样,在木心和恶劣环境斗争时,他也许并不自知自己正处在正态分布的一角,以不同于普通人类的方式在活动.

当然我们的态度选择绝不仅仅这两个,甚至事主本人陈丹青,也不一定有一个鲜明强烈的态度,我觉得有可能他只是想介绍这个人给世界,仅此而已.

到此我依然非常困惑,我是该按大部分的人类的方式生活呢,还是学习一名英雄.

还是只是默默地看一朵妖艳的花开在太阳下,月光下,填补我空虚而无聊的时光.

02

一下子看完了这部小片子,纪录木心美术馆的建成。中间有许多部分,情感强烈复杂得很想掉眼泪,有种隐隐的感觉。但也美,木心所带来的美,是很难用语言具象形容的。是暗色的,是深沉的,也是藏匿的,俏皮的,等待被发现的。

这个人一辈子活下去的豁达跟信仰,全部寄托在了文学与艺术身上,而频频与过往的各大家们对话,哲学家也好,艺术家,音乐家也罢,以作品为桥梁,单向地去寻求慰藉。能耐得住这样的寂寞,或是对于现世的洒脱能放,不由得很佩服。转念一想,生活中的束缚,全在木心的作品里屏蔽过滤,去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可是这个狡猾的老头子,对艺术是严谨,对自己写的东西更是。想到他在《木心谈木心》里面说,哈,没有这样的事,剧情需要我发生这样的对话,不由得想到某位达达主义艺术家把纸张刻意安排,好达到随意的效果。你很容易给骗去。可这老头一边解密,一边评论,精准又毒辣,我拿着铅笔,在边上,只能注上“哈哈!” 形式是要美的,文章要这么写的。

又想到《明天不散步了》的结尾,片中木心自己念出来。

我别无逸乐,每当稍有逸乐,哀愁争先而起,哀愁是什么呢?要是知道哀愁是什么,就不哀愁了——生活是什么呢,生活是这样的,有些事情还没做,一定要做的……另有些事做了,没有做好。明天不散步了。

我小时候,或者说从小以来,对这样的语句都非常敏感并且被吸引。不知为何,总觉得如此感悟是人类共同享有的,而终有一天,我的人生中会用上这样的句子。但现在也慢慢觉得,人生经历不同的,煮出来的一大锅汤,味道又怎么会一样呢?不过反思回去,体会这样的个人性悲伤,还是免不了被这个人所投入的情感感染。

木心看的很通透,对于快乐的描述那么真诚,而满满的都是幸福快乐的念想,对未来的期待。艺术永远不会让人失望吧,人可以有失败的一生,但总能在艺术里找到能自己完整的一块。这时想到《哲学的慰藉》,艺术又何尝没有这个功能?

一定是有的,你看看木心。

03

在《局部》听了他说了毕加索的憨,来这里观摩陈丹青的憨。

这文化纪录片镜头和画面布局格外独到,穿插了木心先生的旧录像和尼采展的筹办细节和德国馆长的采访,德国人说话仿佛令平凡的只言片语都充满哲思和厚重,当然也可能因为我听不懂德语。

他说中国人隔个十来年就会认一个国外的大师,大家都激烈地讨论,有种莫名其妙的历史参与感,遥想当年五四李大钊鲁迅那帮人谈论尼采的语境,大约就像他看到一些八零后九零后看世界上这些有意思的书,我不知道这里面会不会走出几个人来,后来一辈子会把这些当真,真的读进去了,然后变得更有意思...

木心在文革下狱的时候会觉得托尔斯泰尼采都陪着他,德国瑙姆堡尼采文献档案中心馆长凭一己之力独立支撑运作了一整个展馆...我想搞艺术做文化的人,多多少少该和现实保持距离,这样才更能够为了这些突如其来的使命感去坚守去传承,大抵这是他说的“憨”。

不懂这种出自十八世纪的非常德国的白柜子和意大利造和法国造到底有什么区别,但仿佛尼采的手稿就该躺着德式白柜子里,才能平静合上双目做一个好梦。

04

很惭愧,不是作为木心先生的“忠实”读者去了解这个节目,而是因为在YouTube上找马世芳听说栏目中的《亚细亚孤儿》才看到陈丹青的“号外2016”这一纪录片。因为同是看理想栏目的组成部分,在下载马世芳节目的同时油管也自然推送了同一栏目的另一佳作。

由于看理想的很多节目都必须是会员才可以观看,托亮兄的福,他讲会员借给我,让我领略到木心先生以及木心美术馆的更伟大之处。我想,陈丹青为木心先生做了太多太多的事,这是常人难以想象到的。作为老师,木心对于陈丹青的影响不言而喻。《木心文学回忆录》便是学生致敬老师的最佳gift,而木心美术馆更是最好的present,即使先生再也看不到,但他讲精神留给了木心美术馆,才得以让这座建筑有了守护他的灵魂。

我花了三个小时从第一集看到第七集,整部纪录片都围绕着木心和木心美术馆展开,开篇用尼采带入,将整个系列片变得更加哲思和理性,和场馆内的布置一样,井井有条,充满秩序。

陈丹青一直在回忆,在回忆中纪念他的恩师,他的精神导师,字里行间透露出木心对于他的非凡影响。我能理解,我真的能理解,因为我也是不折不扣的木心“狂热”粉,不过我不带尼采的“酒神精神”。

第七集最后的场景是全国的木心读者聚在乌镇,吃着乌镇甜点,喝着茶,聊木心,有人说他像是谈笑的爷爷,不谈退休金,只谈生活和笑话,有人说他影响了自己的子女,说今后一定会带女儿来乌镇,来木心美术馆,还有的人说你为什么就这样走了,留下了一长串难以认识的名字,却惟独记住了耶稣和莎士比亚。这些情怀很让人感动,木心是谁,我们为甚么要去读木心,这样的答案你只有通过阅读和欣赏才能解决。 

陈丹青在第一集的最后说道,我看着八零后九零后,在读木心的诗,或者读着这个世界上有趣的书,我不知道这里面,会不会走出来几个人来,哪怕是一个人,他后来真的一辈子会当真,读进去了,他变成了一个更有意思的人,我不知道会不会有。

我很想写一篇关于木心先生的文章,但是我的阅历仍然达不到写木心先生的资格和权利。很感谢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给了我们木心先生,给了我们关于被囚禁的灵魂如何逃离束缚的真实故事和勇气。即使下地狱,也有莎士比亚、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朋友的陪伴。

凡心所向,素履可往。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号外观后感精选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452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